青丝绕指柔,角梳理云鬓

2024-06-10 21:57
学苑创造·C版 2024年5期
关键词:武陵梳齿牛角

主持:牙 牙

托马斯·庚斯博罗(1727年5月—1788年8月),18世纪英国著名的肖像画家和风景画家。他的肖像画具有英式洛可可的特征,充满了优雅与抒情;他的风景画,充满大自然与乡村民俗的诗意;他的儿童肖像画笔触细腻,充满了童趣。

《蓝衣少年》,1770年

《令人尊敬的格雷厄姆夫人》,1775—1777年

《德文郡公爵夫人》,1787年

《安德鲁斯夫妇》,1748—1749年

《哈雷特夫妇》,1785年

庚斯博罗的部分儿童肖像画作

《萨德伯里附近的树林》,1748年

《在圣詹姆斯公园散步》,1783年

《霍里威尔斯》,1750年

《丰收的货车》,1767年

/栏目责编:韦春艳/

早在新石器时代,我们的祖先就用兽角制成器具,与石器、木器共用。因兽角具有坚韧、致密、可塑性强的特性,用它制作出来的器物不仅外表美观,而且结实、耐用,深受人们的青睐。本期我们去宾阳县探访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武陵牛角制品制作技艺,感受武陵人百年传承的工艺与匠心。

主持:棉花糖

武陵镇坐落于南宁市宾阳县中南部,这里地处低纬度,雨量充沛,耕地多为水田,为水牛的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水牛浑身是宝,肉、奶可食,皮可制衣,牛角还是不可多得的制器良材。

清朝康熙年间,叶文茂从广东梅县迁徙至武陵镇李寿村,一并带来了加工牛角的手艺。从此,这一手艺在武陵镇落地生根,经传习、改良、创新,演变为牛角制品制作技艺,至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角艺制品最初以牛角号、牛角刀为主,至民国年间发展为牛角纽扣和印章;改革开放后,当地村民又相继开发出牛角梳、刮痧板、茶具、手串等角艺制品。

以牛角梳为例,要将粗糙坚硬的牛角打造成光润如玉的梳子绝非易事,需经选料、开料、粗磨、热压、画样、打磨、开齿、二次打磨、拉齿、打花边、细整、抛光等12道工序,所考验的不仅有手艺人的耐心,还有他们对牛角梳细节的精确把控。

“牛角梳”,自然是以牛角为原材料,武陵牛角梳选用当地生长期两年以上的黑水牛角或白水牛角。两者颜色不同,但硬度没有差别。一般来说,牛的生长期越长,角质越硬,作为原料越佳。

取牛角后风干去味,就可以进行开料处理了。用带锯将牛角沿着弧度对半切割,得到两块对称的牛角板。在牛角板上用笔勾勒出梳子的大致形状,然后依轮廓线条切割。

切割成型的牛角梳坯置于磨机下,摩擦间,毛糙的表皮被高速转动的砂轮所“驯服”。3分钟后,切割时遗留的棱角基本被磨平,表面触摸无颗粒感。在没有现代设备辅助的年代,粗磨靠的是钢刀一点点地刮,费时且费力。

因牛角自带弧度,从前人们制作梳子时只能选取牛角中较平整的部分。如今,热压技术解决了这个难题,提高了牛角材料的利用率。所谓热压,就是用高温将牛角加熱使其变软,再使用特制的老虎钳将其压平。

点燃炉灶,温度保持在200~300摄氏度之间,将牛角梳坯置于明火上烘烤。这一步极为考验制作者对火候的把控:火太小,不足以将牛角充分软化;火候过大,牛角的外层已经烤焦但里层未能受热,牛角的药性也会被破坏。烘烤几分钟,置于硬桌上按压,测试梳坯的硬度。

烘烧10分钟左右,当按压梳坯有对折感时,将其放入老虎钳中,拧动把手收紧钳片压平,同时浇注冷水,使牛角快速冷却定型。

取出冷却的梳坯,打磨因加热而变色的表层,用笔为梳坯描出更精细的外轮廓。沿轮廓线磨去多余的角料,将边角、表面打磨平整,在这个过程中,牛角本身的颜色和花纹渐渐显露。

开齿,是牛角板变身牛角梳的重要步骤。第一齿开下,便没有了修改的余地,后续的梳齿都会以第一齿为标线保持平行,不同的牛角梳梳齿间隔需求为1毫米到3毫米不等。

未经过处理的梳齿没有齿尖,不能完全发挥“梳”的功能。在用180目和800目的砂纸对梳体进行二次打磨后,需进行拉齿。拉齿又分为拉粗齿尖和拉细齿尖,通过特制的打磨轮把梳齿的根部剔平整,把粗钝的头部磨圆润,使其梳在头皮上感觉舒适。

梳齿处理完毕,牛角已变成梳子模样,接下来手艺人们可以在花边打造中尽情发挥自己的创作才能。牛角梳的图纹式样,一方面依靠牛角的自然纹理,另一方面仰仗手艺人的精心设计,看似自然天成,实为胸中丘壑。

待完成梳子表面瑕疵的细整修缮,则使用布轮配合石膏蜡来给梳子抛光。至此,一把外表光润、握感细腻的牛角梳打造完成。用牛角梳梳头有去垢而不沾、解痒而不痛、温润而不挂发的效果。

其他的牛角制品,除开齿、拉齿外,开料、打磨、抛光等工序都与牛角梳的制作相同。牛角纽扣、刮痧板,工序相对简单,开料后直接切割打磨成相应的形状并打孔即可;牛角手串取用牛角尖端实心的部分,打磨成珠,抛光打洞后用细绳串联;精致的牛角工艺摆件,则是将牛角切割成大小不一的薄片后热压改变形状,并用刻刀勾勒出细致的花纹,拼接制成。

制作牛角制品一直是武陵镇的传统,但这是一份精细活且步骤繁多琐碎,坚持做下来的大多是四五十岁的中年人,而年轻人多数外出务工,或者只负责牛角制品的成品销售,能耐下心来系统学制作手艺的不多。

武陵镇牛角制品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龙顺周坦言:“传承人要培养,现在除了我弟弟,有三位徒弟在跟着我学习。但只‘传内不行,还得‘传外,让更多来到这里的人了解牛角制品的制作也很重要。”他打算把乡村旅游与非遗体验结合起来,发展非遗产业,让游客来游玩的同时体验牛角制品的制作,感受传统手工艺的魅力。

猜你喜欢
武陵梳齿牛角
弯弯月亮像牛角
一种梳齿平整器的分析方法
渐开线齿廓链轮梳齿刀的设计
牛角挂书
撕一撕 贴梳齿
『武陵追梦』湖南省文艺家采风创作活动艺术作品选
自作诗《武陵追梦》(书法)
一看书就犯困
武陵晨曦
梳齿工艺技术的比较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