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_史 诗 陈 卓 王智媛
近年来,舆论生态、媒体格局、传播方式发生深刻变化。在浙报集团“五端发力”的路径指引下,浙法传媒集团遵循“内容为王、移动优先、流量说话”理念,优化内部组织架构,重构内容生产方式,在媒体深度融合发展中探索持续发展空间。
2023年以来,浙法传媒集团将评论作为内容建设的重点领域和精准切口,从“信息传播”向“观点传播”转变,一年多来,围绕中心工作、针对焦点痛点,及时、有力、理性发声,共发布评论700余篇,其中原创评论约200 篇。潮新闻法治频道的“法治时评”专题端内阅读数超330 多万,全网阅读数单篇最高427 万,80 余篇端内阅读量达1万+,被“浙江宣传”微信公众号采用6 篇,《浙江法治报》“头版见时评、专版刊评论、有事不失声”成常态,形成多层次、多品种的评论体系,通过评论的高度、法度、力度和温度,在多元价值中确立主导、交流对话中凝聚共识方面发挥了独特作用,逐渐打响以高质量赢得大流量澎湃正能量的品牌,助力发挥政法主流媒体的作用和担当。
2024 年3 月26 日,“法治时评”品牌建设活动在杭州举行。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围绕“把脉论道·法治时评如何出圈”这一主题展开深入交流。以下是精彩观点摘编:
浙法传媒集团重点打造“吃力未必讨好”的新闻评论,在专家们看来,背后蕴含着审时度势的定力和深意。
浙大城市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沈爱国结合媒体融合趋势分析,在新闻竞争进入白热化的当下,新闻评论,以传播专业性与建设性的信息、担当党和人民的耳目喉舌、筑牢舆论引导的压舱石、建构共同的价值体系,成为融媒时代无可替代的稀缺的信息资源。观点即时化、通俗化、可视化和垂直化,将成为新闻评论的未来发展趋势。
浙江传媒研究院院长、《传媒评论》杂志总编辑檀梅着眼新形势下的媒体责任,指出“法治时评”的成功实践再次验证,言论是报纸的旗帜和灵魂。如何引导公众保持对资讯的相对客观、中立的判断,引发人们对社会价值观的认知,是媒体不可推卸的责任,也是媒体凝聚读者的利器。
潮新闻互动评论中心潮评部副主任王彬则谈到了评论如何“借势”发展的问题。在他看来,评论要有基本的价值判断,要敢于为公共利益发声,要有民生情怀,更要有对社会的观察和对时代的思考,尤其要会“借势”,让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把话筒递给更多的人。
综合类法治媒体做评论具备天然优势,“法治时评”如何让“法”与“评”产生化学反应?
杭报集团杭州网原副总编、时评频道主编吴幼祥认为,要打造一个深入人心、具有广泛影响力和权威性的品牌,是一项系统工程。应确保每一篇“法治时评”都能在准确传达法律精神的同时,注重叙事技巧与表达方式。
法学博士、浙江传媒学院网络与新媒体专业创始系主任、央视《法律讲堂》主讲人杨吉指出,好的时评讲求五个“度”,即速度、深度、锐度、温度和力度。而法治时评还应思考如何让“说法”变得有趣,如何让“普法”有价值、有意义。
浙江省社会科学院法学所教授、法学博士王坤认为,“法治时评”应当是一种激情的理性,法律、法治本身是理性的,但作为评论,需要饱含热情,深入浅出地阐明法、情、理背后的逻辑,做到三者的统一。
评论不好做,更要好好做。如何在内容扎实的同时出圈出彩?专家们从各个方面支招。
首先需要厘清的问题是:什么样的媒体产品,是当今时代最需要的?浙大城市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党委委员、新闻系主任李晓鹏分析,一是澄清事实真相的深度报道,二是理清思想观念的新闻评论。他通过认真观察与思考,总结了“六字真言”,即快、抢、前,稳、准、狠。
互联网时代,传统媒体面临严峻形势,评论如何逆流而上,实现突围?走红背后,又蕴含着哪些深层次的必然?中国新闻奖获得者、资深评论员胡欣红认为,一是要“接天线”,把准时代脉搏;二是要“接地气”,契合公众需求。
同时,面对互联网多样化的传播媒介,中央电视台特约评论员俞柏鸿提出了有针对性的传播策略:“法治时评”应趁势而上,利用多平台将观点更高效、更精准地触达受众,以期形成裂变式的破圈传播。
用法治思维引导大家理性思考,是“法治时评”打造引领导向的“舆论主场”的重要途径。
如何让“法治时评”在舆论场上发挥好作用?浙江省委政法委宣教室主任许洁认为,不但要有思想、有品质,创新传播手段、传播方式、话语体系等,还要有温度、有力度,让受众喜欢听、喜欢看,方能奏响浙江政法舆论宣传的最强音。
浙江日报栏目编辑部副主任王玉宝对“法治时评”颇为关注,时常被其锐度、新鲜度和人情味所打动。在解决当今社会普遍存在的舆论冲突,更好地凝聚共识、解决问题上,他认为法治视角正是一个值得进一步挖掘和依赖的方向,也是“法治时评”大有可为的方向。
在提升舆论引领效果上,评论的“共情力”非常重要。资深评论员陈曙光认为,评论是一种观点,更代表着一种态度,能否得到认同,主要取决于能否与受众共情。评论中有真情流露,就能让人共情,就能收获更多的认同,即使有人不认同观点,但也能激发这些人的情绪和思考,评论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此外,还有专家关注“法治时评”的建设性问题。资深评论员徐甫俊谈到,“法治时评”应聚焦时代大局,站在坚实的法治基石之上,以评论的力量实现法律规范、学术理论、法治理念与社会热点、公众关切、现实问题广泛而深刻的链接,创造富有建设性的法治舆论供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