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_余志斌
“如果让你再选择一次,你还会学新闻吗?”
过去一段时间,“新闻无用论”再次被提起。面对争论、迷惑,我的思绪飘回到了10 年前。2014 年初,大一学年即将结束,我郑重地向校领导递交了我的转专业申请书。
学新闻是我从小的梦想,无奈高考填报志愿时父母投了反对票。入学一年后,我成为了新闻学院建院以来唯一一名主动转入的学生。院长问我:“你后悔吗?”当时的我并没有回答。因为,我对未来的路,也有点迷惑。
10年过去了。当我一次次踏入新闻现场,当年那些“迷惑”也渐渐变成了“获得”。
2020 年夏天,重庆某别墅区,几户业主为了建花园、修电梯,倚靠着山体挖坑拆墙。而在它的上方,就是另一个小区30多层的高层住宅。
高层住户彻夜难眠,他们向相关部门反映,对方给出的答案是:“别墅区正在进行安全改造。”四处投诉无门后,他们找到了媒体。
那是一个烈日炎炎的下午,我和同事到达现场。山下,挖掘机的轰鸣声震耳欲聋,原本植被葱郁的山坡被撕开一个“伤疤”,黄色的山体裸露在外。钢筋水泥加固的挡墙被强行挖开,山体渗出的水流冲刷着泥土一点点滑落。
居民们将我们团团围住,七嘴八舌地倾诉着,其中有一位居民的话让我印象深刻,他说:“那里面住的人都有关系,你们拿他们没办法。”
在接下来的一个月里,我和同事们无数次来到现场。晴天、雨天,山上、坡下,我们走访居民,乔装打扮采访施工人员,还带了航拍设备,地空多角度拍摄了数百分钟的素材,固定证据。
随后,我又综合查阅了重庆近年来发布的违建整治相关文件,从纷繁复杂的文件中提炼重点,厘清责任。心中有数之后,我们开始了对现场施工负责人、业主、小区物管、监管部门的采访,发问逻辑紧密、环环相扣,真实揭露出了症结所在。
《调查|30 层高楼下山体被挖住户难眠 街道回复是在“安全改造”》《别墅区挖山体“安全改造”续|街道会同相关部门召开现场联席会:立即停工,恢复原貌》等报道连续发出。当地组织召开紧急会议,成立专项工作小组,指定班子成员任组长,启动“街道吹哨、部门报到”“社会治理网格化”工作机制,快速响应、快速协调、快速处置,联动多部门商议协调化解矛盾。专项工作小组会同住建委、应急管理局、城管局、检察院、安监局等7部门实地查看,现场责令业主立即停止开挖,并将边坡恢复原貌。
在整改现场,我又遇到了当初向我“吐槽”的阿姨,我们相视一笑,没有说话,却解答了所有。
类似的场景还有很多,近年来华龙网推出舆论监督栏目《渝事有解》,我和同事们奔走在基层一线,聚焦群众的急难愁盼,推动问题解决。
这注定是个艰辛的过程,是磨砺也是成长,每当有群众将沉甸甸的锦旗送到我们手中,我就明白身上的责任更重了一分。作为一名新闻工作者,就是要敢于发现问题揭露问题,本着善意的原则促进问题解决。
2023年1月,江西铅山,离奇失踪106天后,15岁少年胡鑫宇被发现缢吊在距学校不远处的树林里,身旁还放着一支录音笔。
正值春运,火车票全线售罄。为了寻找真相,我买了张无座票,10个小时一路站到铅山。
胡鑫宇失踪后,遗体究竟在哪儿是大家关注的焦点。警情通报中只提到一句话:“金鸡山区域树林中。”
抵达当地已是凌晨。清晨6 点,我赶在天亮前进山,沿着搜救队的痕迹一路寻找,却一无所获。同行记者们大多选择回到酒店休整,我决定留在山脚下和村民们聊天,希望能找到更多线索。
村民们说着我听不懂的方言,我连比划带猜努力跟他们交流。就在我快要放弃的时候,一位村民在我耳边悄悄说:“你去旁边的粮库看看吧。”
我立刻将无人机升空,将镜头对准金鸡山旁一排不起眼的铁皮房,这时,法医和民警赫然出现了!我强忍着颤抖的手,拍下了这张照片。后来被证实,这片区域就是胡鑫宇的遗体发现地。
当时,各种谣言和阴谋论甚嚣尘上,我们又采访了法医专家和律师,2023年1月30日,发出全国独家报道《视频| 是粮库还是树林?记者实地探访胡鑫宇遗体发现地》,让真相更加清晰,也获得了国家部委领导的点赞。
几天后,事件真相大白,舆论得到平息。临走前,我又来到胡鑫宇生前生活过的小山村。春日和煦,通往村子的小路在田间曲折蜿蜒,农民忙着春耕,鸭子在石板桥下惬意地游泳。胡鑫宇或许在这里度过了快乐的童年,又沿着这条小路一次又一次向外出发。
有人对记者这个职业总结了8 个字,我特别认同——“看遍冷暖,深爱人间”。
去年3月,宁夏灵武市马家滩镇林场主孙国友“跪地求水”事件引发广泛关注。
我们抵达马家滩镇时已是深夜,镇上旅社老板们都闭门谢客。躺在车上,我们彻夜难眠。之前,孙国友一家人因为承受不住舆论,拒绝了所有媒体的采访。望去满眼都是荒沙地,我们该如何突破呢?
第二天天刚蒙蒙亮,我们决定去孙国友家碰碰运气。临走前同事买了几个包子当作干粮,我对他说:“多带几个,说不定孙国友家也没吃饭呢!”
我们走进林地中央一座贴着白瓷砖的平房,屋里空无一人,孙国友的女儿女婿坐在门前的车里不停地接打着电话。
我走上前去,车窗摇下来一个小缝。说明来意后,我隔着小缝,把冒着热气的包子递了进去。
这时,孙国友女儿扭过头来,直勾勾地盯着我,这个二十多岁的姑娘脸上爬满了龟裂的细纹,满脸疲惫。从她的眼神中,我看到了抵触、不解,还有感动。
慢慢地,她打开了话匣子,她说:“我们要去干活了,要不要一起?”我们坐着拉水车,进入沙漠腹地,开始了更加深入的采访……2023年3月31日,稿件《独家|华龙网记者探访宁夏马家滩镇“跪地求水”林场,对话孙国友女儿》发出。
后来,我走访了当地村民、煤矿、政府等多个利益相关方,比起发出稿件本身,宁夏之行让我收获了比报道更多的东西。我明白了新闻的本质是人文,新闻应该是一面镜子,让你可以从中看见身边的人,看见你自己,看见远方,看见无尽的人们都与你有关。
2021年6 月1 日,重庆大渡口区育才小学老师王红旭勇救两名落水儿童,自己却消失在滔滔江水中。
我第一时间前往救援现场。王老师是否还活着?事发前究竟发生了什么?他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为了解答这些疑问,我一直守在现场。另一边,我的同事前往王老师工作的学校,查阅档案,进行补充采访。
临近傍晚,现场群众越来越多,最终,王老师的遗体被救援人员发现,确认没有了生命体征。我们强忍悲痛发出了全网第一条最为详尽的报道,自此,涓涓细流汇成江河,崇尚英雄、敬重英雄的呼声在重庆回荡。
后来,我又全程跟进,参与了追悼会、宣讲会、见义勇为评选等活动,采访了10多位相关当事人。通过特写、视频等形式,将王老师背后更多的动人故事讲述给大家。
时隔数月,王红旭被中宣部授予“时代楷模”称号。英雄已逝,我们不忍再去反复揭开家人的伤疤,于是想到创新使用手绘动画还原与真人讲述相结合的形式。
英雄也是凡人,是爸爸,是儿子,他的离去太过突然,一定留下了许多遗憾与不舍。在作品《体育老师王红旭生命中最后一次百米冲刺》中,王红旭“穿越”了,与他生命中重要的人一一告别,让亲人、学生、朋友走出悲痛,重拾生活的勇气,勇敢前行。
视频通过家人、朋友的动情讲述,穿插细腻的动画,以星光为喻,礼赞凡人英雄。妻子说,看到视频,似乎真的与王红旭进行了一次“告别”,最后还找我们要了视频原片作为珍藏纪念。
在我的记者生涯中,像王红旭一样闪光的名字还有很多:袁华、蒋正全……每一次采访都像是与英雄的一次对话,在青春的岁月里教会我成长,给了我持久的震撼和感动。
在华龙网一直流传着一句话:不能当编辑的记者不是好主播。这些年来,媒体处在融合发展大潮中,我一直努力尝试,提升自己的综合战斗力,不被时代的洪流淘汰。
2022北京冬奥会期间,我和同事前往张家口赛区作冬奥报道。作为网络媒体,我们决定发挥自身优势,主打轻量化、可视化的多媒体产品,Vlog是我们的报道重点。
选题哪里来?创意怎么做?是每天紧绷在我们心中的弦。吃饭、坐车、睡前,几乎每时每刻,我们都在头脑风暴,甚至和其他媒体同行聊天时,灵感都能随时迸发,然后迅速被记录下来。《Vlog|妈,我真的没能帮你买到冰墩墩……》就是我们路过酒店楼下冬奥商品专卖店时,偶然间想到的选题。
有了选题和创意,如何把它变成作品?此行是我们的出镜“处女秀”,为了克服这个困难,我们彼此互相打气,反思总结,经过一次次互相提醒和鼓励,最终我们都能自信、自如地面对镜头。
短短17 天,我们又当编导又当摄像,写稿之余还要客串出镜,剪辑、美编也要涉猎,活活练成了“三头六臂”。冬奥会期间我们推出文图视频、H5、Vlog等一大批融媒体作品,涵盖预热科普、现场直击、深度观察等多方面,让网友在看热闹的同时还看了“门道”,收获了大家不少点赞。
如今,我在媒体融合的道路上越走越坚实。郑渝高铁开通首日,我和主持人进行了4 个小时的不间断直播。我参与《成渝呼啦圈》栏目的文案创意、配音工作,用卡通人物说相声的方式,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故事讲给更多人听……用嘻哈说唱展现新闻人最真实的生活。
去年5月,我收到了一封信,写信人是江西铅山一位素不相识的老大爷,他写信辗转寄出,说一定要找到我,感谢我们在胡鑫宇事件中客观公正的报道。我将这封信和10年前的转专业申请书放在了一起,它们是我新闻追梦路上无价的珍藏。
如今,我想我可以回答10年前的院长之问了:“选择新闻,我不后悔。”感谢我的职业,教会我何为初心,让我学到的不仅仅是新闻学,更是担当学、使命学,是传播真理、传承文明的美好学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