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诗萌
中航西安飞机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航西飞”)隶属于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是我国大中型军民用飞机及特种飞机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维修服务一体化的基地,以军用航空、民用航空和航空服务三大产业为核心,具有中远程打击体系、空中投送体系、信息支援体系、空中加油体系、空天攻防体系、民机体系等六大航空产品体系。
中航西飞今天的产业格局和产品体系,是在发展过程中多次资产重组而形成的。公司最近一次资产重组是在2020年,这一年年底,中航西飞发布公告称,完成重大资产置换,完成航空工业西飞、航空工业陕飞、航空工业天飞的飞机整机制造及维修资产注入,实现对大中型飞机整机制造资产的专业化整合,公司名称由“中航飞机股份有限公司”正式变更为“中航西安飞机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公司简称由“中航飞机”变更为“中航西飞”。
2024年4月2日,中航西飞发布《2023年年度报告》,2023年实现营业收入403.01亿元,同比增长7.01%;实现净利润8.61亿元,同比增长64.41%。2020年重组以来,中航西飞对标借鉴世界一流航空工业企业发展模式,整合创新资源,开展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改革,积极打造国家大中型飞机研制基地,取得积极成效,也为其他军工企业的改革提供了经验和借鉴。
整合创新资源
2020年,中航西飞实现对大中型飞机研发制造维修服务相关资源的专业化整合。通过整合,中航西飞制定了新的发展战略和目标,即打造大中型飞机研发制造服务一体化基地。
中航西飞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此举的战略意义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服务国家战略,支撑航空强国目标的实现。中航西飞持续提升核心竞争力,不断增强核心功能,研制出一代又一代军民用大中型飞机,为世界一流军队建设和航空强国建设作出重要贡献。二是发挥产业链引领作用,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中航西飞聚焦主责主业,构建涵盖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维修服务在内的全产业链布局,致力于打造现代航空产业体系,不断提升全产业链竞争优势。
在上述战略目标实现的过程中,创新资源的整合尤为关键。记者从中航西飞了解到,2020年重大资产置换完成后,陜飞、天飞等企业成为中航西飞的全资子公司,中航西飞首先从企业架构方面完成了对相关创新资源的整合。
“组织机构的整合有利于对创新资源的统筹和统一管理,使创新资源的效能发挥达到最大化。”中航西飞相关负责人表示。
在组织机构整合的基础上,中航西飞基于“正向研发、智能制造、性能服务”业务模式,构建了航空武器装备握指成拳的科技创新协同管理体系,制定下发了统一的科技管理相关制度,实现了对科技创新的强化管理。
最后是业务层面的整合。中航西飞以提升军民机原创技术策源硬实力为牵引,统筹推进以“大飞机创新原”为代表的一系列创新平台建设,构建集航空产品研发、生产制造、维修服务等为一体的优势平台,引领科技群体性突破和产业集群式发展。
中航西飞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中航西飞已拥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国家国际联合研究中心、省重点实验室等多个层次不同形式的创新平台。比如,中航西飞获评国防科工局科技创新团队,陕飞联合强度所、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组建成立“涡桨飞机减振降噪技术联合实验室”。“通过构建各类创新平台,形成了航空科技创新生态圈。”该负责人说。
推动体制机制改革
要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必须下大力气深化科技创新和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重组以来,中航西飞在此方面开展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稳定持续的经费,是科研成功的保障。中航西飞建立了基于创新基金的科研项目快速立项通道。自快速立项通道稳步实施以来,各专业团队踊跃申报创新基金项目,将每年2000万元的专项经费用到了亟待解决的关键技术研究项目中。
人才是创新最活跃的因素,能否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关乎创新的成效。中航西飞承担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首批“揭榜挂帅”项目,推广“揭榜挂帅”机制,启动了首批7项攻关任务,并签订了项目责任状,成功探索出了一条不同于常规科研项目的实施方式,有效激发了广大青年科研人才参与“赛马”和“挂帅”的积极性,为公司科技创新选拔优秀人才,为培养领军人物积累了后备力量。2021年,中航西飞14名技术专家被评为航空工业集团首席、特级和一级专家,专家团队得到进一步充实。
中航西飞还确定并授牌成立了首批4个博士工作室,充分发挥高端人才的领先作用,全面开展前沿技术研究,支撑先进技术从“想法”到“模型”的快速研制。自首批博士工作室正式挂牌运行以来,先后在复材精确制造、复材层压板技术等方面开展了多项基础技术研究,公开发表了多篇高质量SCI论文。
改革过程中,中航西飞也通过采取多种措施来克服遇到的各种挑战。
中航西飞相关负责人告诉《国资报告》记者,中航西飞是一家军工企业,同时还是一家上市公司,在改革过程中,会涉及多个利益相关方,包括客户、国资委、集团公司、股东、公众、社会面等等,稍有不慎就可能对改革推进产生不利影响。
因此,中航西飞在改革推进中,特别注意严格遵守客户文件、国家法律、上市公司法规等相关要求,同时及时汇报、沟通、公告、披露主要进展,让客户、上级单位、股东和社会公众充分享有知情权,连续六年获得深圳证券交易所信息披露考核最高评级A级,营造了有利于改革推进的良好环境,取得了利益各方的理解、支持和参与,进而形成最大合力。
改革是为了企业更好地发展,如何做到深入推进改革工作的同时,保证企业科研生产经营任务正常进行,是中航西飞面临的另一挑战。
针对改革工作任务重、难度大、涉及业务面广等挑战,中航西飞通过设立专门领导机构、成立专项工作团队,来加强组织推进,确保各项举措有力推进。同时,通过将相关任务层层分解,纳入年度计划体系扎实推进,使改革专项工作和型号研制、科研生产等各项任务有机统一、并行不悖,最大限度降低了改革的管理成本和时间成本。
收获成效 再立新功
通过持续深化改革,中航西飞在打造国家级大中型飞机研制基地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效。以民用项目为例,通过改革,中航西飞建立了从运营级计划到执行级计划的计划考核管理体系,构建覆盖项目全寿命周期的项目管理体系,实现对项目研制的进度、成本、质量、风险等全要素管理,增强了产品研制效率,产品质量稳步提升,产品研制周期压缩20%以上。
通过改革,中航西飞的供应链管理体系更加高效。重组以来,中航西飞着眼于供应链的安全、稳定、高效,探索创新供应链管理体系,通过建立供应商管理通用要求,统一管理标准。同时,中航西飞还通过实施供应商关系管理,优化合作模式等一系列创新,把公司的管理理念和思想、管理要求和标准、创新工具和方法有效推广到整个供应链,促进了供应链的协同稳定、敏捷高效。
通过改革,中航西飞在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方面成效显著。中航西飞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通过完善科技创新成果评价机制,中航西飞实现了“技术与成果”的双向输出,近三年获得各类科技成果奖229项,通过优化科技成果转化机制,促进科技成果的商品化和市场推广,近三年,中航西飞完成6个项目的科技成果转化,涉及转化合同11个。
面向未来,中航西飞任重道远。中航西飞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中航西飞将推动企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持续强化,深入推进航空产业现代化建设、航空科技创新能力建设、重点领域战略安全保障等工作,尤其是在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实现新的突破,提升价值创造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更好实现经济属性、政治属性、社会属性的有机统一,为推动航空强国建设、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做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