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全育人”视域下医学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研究

2024-06-10 23:17王春炼姚雯竞张林玉
遵义医科大学学报 2024年4期
关键词:三全育人医学院校医学生

沈 洋,杨 磊,杨 艳,王春炼,姚雯竞,张林玉

(1.遵义医科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贵州 遵义 563099;2.遵义医科大学 党委教师工作部,贵州 遵义 563099)

“三全育人”即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是一种新形势新要求下的思想政治实践模式,是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然选择,是对高校教育主体、教育过程和教育方式提出的系统性思想政治育人要求[1]。《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明确指出,要让学生通过专业学习,丰富学识,通晓天下道理,又要强化德育,塑造品格,提高思想道德修养,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是育人和育才相统一的过程。建设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必须将思想政治工作体系贯通其中,并抓好课程思政建设。高校中的课程思政是和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协同发挥育人作用的重要德育手段,是习近平总书记对高校思想政治课建设提出的具体要求。医学院校作为为国家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医疗健康行业专业人才的基地,培养具有精湛医术、良好医德、高尚道德素养的新时代医学生是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共同使命任务,这就需要医学院校深入落实“三全育人”理念,从全员、全过程、全方位三个视角加强医学院校的课程思政建设,提升医学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水平和能力,为党和国家培养一批又一批立志高远、医术精湛、医德高尚、胸怀人民的优秀医学生。

1 “三全育人”视域下医学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的意义

1.1 有助于高校落实“立德树人”的教育使命 2020年,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提出“在全国所有高校、所有学科专业全面推进”的要求[2],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成为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措施。我国高校在育人育才过程中必须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三者融为一体,不可割裂。在新时代,我国医学院校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使命,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人才培养体系,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全员参与,各教育主体都积极参与到思政育人活动中来,让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形成协同效应,让医学专业与课程思政建设有机融合,有助于发挥好每门课程的育人作用,解决好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两张皮”问题,进一步提升高校立德树人成效,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大格局。

1.2 有助于培养医学生“医者仁心”的精神品格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广大医务工作者是人民生命健康的守护者”。医学院校在人才培养中坚持不懈地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紧密结合各专业课程,全过程的渗透,全过程的融入,让课程思政育人效果贯穿大学学习生活全过程,形成持续不断地影响和发力,实现水滴石穿、润物无声的铸魂育人效果,有助于培养一大批情系人民、服务人民、医德高尚、医术精湛的仁心医者[3]。一是有利于引导青年学生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认同,厚植医学生爱国主义情怀,系统开展中国梦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法治教育等重点课程思政内容,共建“大思政”格局,以提升医学生全面素质教育。二是有利于医学院校矢志培养又红又专的高级医学人才,秉承“大医精诚”医德观念,充分挖掘医学教育课程体系中的医德元素,涵养医学生家国情怀,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将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有机融合,塑造医学生“医者仁心”的素养和德能兼修的能力。三是有利于传承红色基因,弘扬红医精神,强化医学生职业素养教育,促进医学生在职业生涯中一以贯之秉持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和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在守护人民生命健康新征程中继续奋斗。

1.3 有助于推进“健康中国”的战略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维护人民健康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随着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群众关于“身体健康”的需求日益增长,这就需要一批德才兼备、卓越医术与高尚医德并存的医疗队伍。医学院校担负着为祖国和人民培养“卓越好医生”的历史使命。加强新时代课程思政建设,对于助力医学院校建设高水平大学,培养造就“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高素质医学工作者具有重要意义。医学院校课程思政建设工作围绕全面提高医学人才培养能力这个核心点,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贯穿医学生教育教学全过程,渗透政治认同、家国情怀、文化素养、宪法法治意识、道德修养等重点思政内容,全方位系统地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法治教育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等,有助于培养德才兼备的新时代医疗工作者,有助于培养党和人民信赖的好医生,有助于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更有助于推进“健康中国”战略的深入发展[4]。

2 医学院校开展课程思政存在的现实问题

2.1 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不足 医学院校在专业设置方面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其以医学类为主体的专业配置决定了课程思政在实施上存在着客观难度。目前由于医学专业课内容繁多,大部分医科院校对医学生的人文教育存在偏差[5]。一方面表现为,部分医学专业教师理念缺位,对课程思政不重视,自身也缺乏相关理论基础。因此,在课程思政实施过程中存在思政教育渗透流于形式的问题。由于对课程思政建设理解的不深入,对课程思政要求不够明确,对课程思政资源把握不到位等因素,导致部分专业课教师认为课程思政就是简单的在课堂中加入思政元素、道德法治理论、马克思主义理论观点、党的重要指示和精神,甚至播放一段包含思政元素的视频就是完成了课程思政育人目标,造成一种生硬嵌入,无效融入,与专业课程“两张皮”的尴尬局面,这样课程无法达到课程思政的育人效果。另一方面部分专业课教师,主动探索在医学专业课程中融入思政元素,积极致力于实现学生专业素养和道德素养的同步发展,但缺少有效的理念引领和方法指导,这主要在于医学院校尚未形成专门的系统性课程思政教学培训体系,同时一些专业课教师和思政课教师之间也缺乏必要的沟通和交流,由此产生的育人隔膜,使得全员育人难以有效实现[6]。

2.2 形式单一和协同力度不足 传统模式下的课程思政常将思想政治教育的场所和情境固化在理论课堂,传统的讲述型授课模式和固定不变的空间场景,导致课程思政育人效果不够理想。医学专业课程具有专业知识容量大、学习难度高的特点,加之缺少有机融入的思政元素,导致学生参与课程思政活动积极性低,学习态度消极,缺乏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最终影响育人效果。同时,医学院校职能部门和二级院系开展课程思政建设时,存在各自为政的问题,缺乏有效的沟通和交流,缺少一个集体教研、集体创新、集体建设的发展平台。还有课程思政话语体系建设的机制问题,与各学科、各门其他课程同向同行协同机制问题,医学高校各系统的合作机制问题,与专业课教师、辅导员和其他队伍建立“立交桥”机制问题也是协同力度不足的具体表现[7]。

2.3 评价反馈和激励强度不足 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是一种活动性过程,表现为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共同参与的相互作用的过程,在教育者身上表现为:施教、组织、引导等环节,在受教育者身上体现为:受教、能动的认识、体验、践行的过程。“三全育人”视域下课程思政的建设要关注全过程育人,应关注受教育者的体验和践行环节是否落地,达成实效。而当前的课程思政建设中,缺乏对受教育者育人效果的跟踪环节、检验环节和实践环节,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育人过程,就不能科学评价课程思政的实施效果[8]。同时,对课程思政的教育者而言,缺少一个完善的激励和评价机制,不能从制度层面保障课程思政的持续有效开展,无法形成教育者的内生动力,课程思政建设工作难以向纵深发展,呈现阶段性和片面性的问题。

3 “三全育人”视域下医学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策略

3.1 提升全员育人本领

3.1.1 强化课程思政育人理念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只有真正认识到思想政治育人活动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认识到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作为高校思政育人的“一体两翼”和“车之两轮”,才能身体力行,有效落实和践行全员育人要求,促进医学院校课程思政的高效开展。必须认识到从“专业课程”到“课程思政”不能“一刀切”,也不能“急行军”,而应该遵循其间的基本规律。首先需要从思想观念上强化认识,改变专业教师对自身医药学科专业性强,系统性好,科学性深厚,无需进行课程思政渗透和融入的固有观念,增强医学专业教师落实课程思政的主动性和自觉性,而强化课程思政育人理念的途径重在培训。高校要建立校级、院级和教研室三级课程思政培训平台,有计划有侧重有目的地设计课程思政培训方案[9]。校级培训侧重培训的系统性和全面性,强化国家“三全育人”理念的宣传教育,传递新时代对医学高校学生思想道德素养的更高要求和时代呼唤,帮助医学专业教师认识到自己落实课程思政在党和国家思政育人事业当中的重要地位,明确自身定位,培育课程思政育人的责任意识和自主意识。院级培训要强化理论与教学实践的结合,将课程思政育人的理念和本学院开设医学专业育人的教学理念有机融合,探寻专业和思政的结合点,在两点融合的基础上对专业教师进行培训,强化课程思政育人的自觉性,杜绝课程思政形式主义现象的思想根源。教研室的培训重在“术”的层面,具体落实到如何在教材、章节和知识点上进行课程思政的渗透和融入,通过教研室主任牵头的集体教研和集体培训,共同深挖专业课中存在的思政育人资源,强化专业教师的课程思政育人素养,将课程思政理念全面落实在备课阶段、讲授阶段、课后反思阶段,强化育人实效[10]。

3.1.2 “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 激发医学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的活力,提升思政育人的实效,需要提升医学专业教师实施课程思政的能力和素养。一方面,可以通过“引进来”的方式,邀请在课程思政建设研究方面有建树的理论大家、专家学者来校讲学,通过学术研讨和理论宣讲的方式,对全专业的教师进行理论培训和素养提升;同时,可以邀请在课程思政建设方面已经取得良好育人效果的领军高校、医学类高校的专家来传授经验、问诊把脉、指导工作。通过结对帮扶、理论指导、实践培训等具体方式,提升课程思政实效;还可以通过学校“人才引进”的途径,引进医学和德育交叉学科的高端层次人才,补充课程思政建设人才队伍的新鲜血液,激发育人活力[11]。另一方面,也要积极地“走出去”,医学专业课教师首先要走出自己的专业,强化和思政专业课教师的联系,学习思政育人的本领,掌握思政育人的技能,强化思政理论知识点;其次,是走出学校向其他优秀高校学习,向社会组织和有育人职能的机构学习。例如,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红色革命场馆、少年宫、夏令营以及优秀的党建组织等都可以是学习的范例,学习德育高效融入课程与活动的技巧和方法,实现学习技能的迁移和创新。通过“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方式,全面提高全员育人本领。

3.2 构建全方位育人格局

3.2.1 创设多场景育人课堂 要创设多场景的育人课堂,充分利用医学院校和医学专业的优势来实现。医学生有不同于其他高校专业学生的医学实践课程,会参加附属医院或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的实习和医疗实践。可以在医学实习活动中,融入课程思政,探索德育要素的有机融入和创新结合。例如,在医疗实践中,在与病人的沟通当中,就可以潜移默化地融入医护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尊重生命的教育、保护人民健康的教育等[12]。除了医疗实践场景,还可以在学生实验操作、宿舍生活、学生社团活动、学生社会实践等多场景中,进行课程思政建设,重视价值引导和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健康的审美情趣、乐观的生活态度[13],注重家国情怀培养,把爱国主义、民族情怀贯穿渗透其中,引导学生自觉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助推高校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建立。

3.2.2 打造协同育人平台 一方面是建设专业间的协同平台。医学院校专业间的协同分为医学专业的协同、思政专业和医学专业间的协同。医学专业种类丰富,在进行课程思政建设中,每个专业可以渗透的育人主要方向各有差异,社会体育和运动康复类专业可以更好地渗透“健康中国”理念;解剖学和临床专业更多渗透敬畏生命、敬畏自然等德育观念;临床专业强化“圣手仁心”观念,要以仁心仁术造福人民特别是基层群众[14];药学类专业可以更好地渗透做好做强“中国药”“民族药”的历史使命和责任担当。同时,医学专业也可以确立共同的德育目标,如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党对我国医学发展、对医疗事业的重要指示和重要精神;生命至上、人民至上的价值理念等。需要打造专业间的协同育人平台,强化与马克思主义学院的教学联系,完善各门课程的教学大纲,成立集体备课组或者课程思政建设联络组,建设集体研讨制度,在交流和沟通中共同优化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案例,选择优秀案例进行多专业、多角度解读课程思政教学[15]。另一方面是建设学校层面的支持平台。学校作为组织教学活动的主体,要统筹规划,加强顶层设计,对课程思政建设提供制度上和组织上的保障,积极搭台形成全方位育人格局。首先,顺应“三全育人”全方位和整体性发展的要求,注重思政育人资源的整合,并按照不同专业的需要积极有效的进行资源分配,发挥资源最大效用。其次,关心课程思政建设的具体需求,提供制度上和资金上的保障,打造线上线下、校内校外、课上课下互通三位一体的学习和培训平台。最后,打造师生间课程思政育人效果的交流互动平台,畅通师生间的沟通渠道,有效反馈学生需求,促进课程思政进步。

3.3 打通全过程育人“最后一公里”

3.3.1 善用“大思政课”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思政课不仅应该在课堂上讲,也应该在社会生活中来讲”。“大思政课”是将思政课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不拘泥于具体的教学形式,不受限于具体的教学场景,是思想政治教育内涵的丰富和外延的扩展,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守正创新。医学院校的课程思政融入“大思政课”理念,积极运用实践育人资源,能够有效地将课程思政传递的育人观点实践化,融会贯通,达到知行合一的目的,补齐“学习-接受-内化-外化”链条环节,形成完整的育人闭环[16]。一方面是打破校内校外的壁垒,把课程思政育人的空间由学校拓展到社会,例如,参观红色革命场馆、参加医疗机构的开放日活动、参加附属医院的各种党建活动等。另一方面是突破课上课下的壁垒,大学生可以参加丰富的课外活动和社团组织,积极参加无偿献血活动、参加“义诊”活动,参与各类大型社会活动的医疗健康保障志愿活动,参加党的理论宣讲和知识竞赛活动,学习“红医精神”理论成果,参加“敬畏生命”的主题活动等,实现课程思政育人实践环节的落地。

3.3.2 完善课程思政考核评价机制 完善课程思政育人环节,强化育人效果,形成长久有效作用机制,这取决于学校的课程思政考核与评价结果的建设和运用。一方面,建立了解和掌握课程思政育人效果的反馈机制。育人效果的信息反馈主要来自于医学生群体的课堂反馈、医学实践和其他教育教学活动,可以采用问卷调查和不记名征求教学建议的传统调查方式,让学生主动参与课程思政育人效果的反馈;也可以采用活动采访、辅导员走访、心理健康教师谈心等信息获取手段,或是充分利用电子信息手段,通过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化数据工具,动态跟踪了解学生在接受课程思政的育人嵌入之后反映在行为举止和思想状态上的变化过程,分析变化的状态和强度,整合主动被动多方面得到的信息,得到有效的育人效果信息。另一方面,建立课程思政育人效果的评价机制。一是要完善对课程思政教育主体的评价,医学院校专业课教师、附属医院临床指导教师和课程思政建设管理人员等都应纳入考核评价体系,视课程思政育人实际效果,对多元化课程思政主体进行评价,纳入德育工作考核指标。二是应该完善课程思政教学内容评价,将学生掌握的思想政治理论知识、实践技能及思想状态层面变化等设为评价指标,全面分析课程教学实效,涵盖职业素养培育、“生命至上”医德观念塑造、社会责任意识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透、生命观和自然观的养成等,并积极探索育人效果的量化考核标准[17]。最后,高效利用考评结果,以评促教,以评促改,设计不同医学专业的课程思政育人标准和实施细则,以课堂听课督导、实践课观摩、活动课评价的方式形成经常性的考核机制,并将考核结果纳入绩效考核内容,关联岗位的评聘、优先参与培训学习、评优评先等工作,形成正向激励和反向整改督促相结合的方式,切实强化教师(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责任意识[18],提升教师落实“三全育人”的能力和素养,打通全过程课程思政育人的“最后一公里”。

猜你喜欢
三全育人医学院校医学生
关于医学院校医用英语教学的几点思考
构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三全育人”新格局研究
高职推进“三全育人”工作制约因素浅论
基于“三全育人”的高校工科专业优良学风途径研究
“三全育人”视角下高校教师课外育人长效机制探析
医学生怎么看待现在的医学教育
“慕课”(MOOCs)发展对高等医学院校教学改革的启示
医学院校中小组教学模式的建立和实践
促进医学院校青年教师成长的探索与实践
对医学生德育实践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