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_秦钰阳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加强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塑造主流舆论新格局;健全网络综合治理体系,推动形成良好网络生态。这一重大论断和战略部署,为新形势下推动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提供了遵循,也为加强和改进教育新闻舆论工作指明了方向。融媒体时代,大学生既乐于身处虚拟空间享受高效便捷的网络交互体验,又容易在一定程度上被媒介工具所“支配”和“剥离”,因此,大学生媒介素养培育已是大势所趋。
相比于20 世纪70 至80 年代就开始形成规模媒介素养培育的西方国家,我国媒介素养培育起步较晚。2004年,上海交通大学首先开设媒介素养培育课程,此后各大高校才陆续推出例如《新闻媒介的融合与管理:一种业界视角》《新媒介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创新体系研究》等媒介素养教材。经过20余年的研究、探索、发展,我国媒介素养培育已在诸多高校开设课程,进行学科建设试点,但仍处于萌芽发展的状态,并存在一些问题。
一是课程体系不完善。到目前为止,我国高校的媒介素养培育尚未形成完善的课程教育体系,媒介素质培育课程未被当作基础课程在校园内铺开。已经开设的少量媒介素养课程中,还存在教育教学活动内容陈旧、更新缓慢,重理论轻实践的问题。因此,除传媒专业学生能够接触相关高质量课程外,大多数大学生无法通过学校所提供的课程资源有效提高自身媒介素养。[1]
二是教育融合不深入。作为大学生综合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目前开展的媒介素养培育仍然停留在对所有大学生无差别地普及传播理论和媒介技术基础知识的阶段。而传媒专业的学生已经具备基础的理论知识,其媒介素养教育应聚焦于媒介环境构建、媒介传播效果的认知,注重对媒介的实践和利用。大部分理工农医类专业的学生则需要加强对媒介信息的批判性理解能力和媒介资源的使用能力,来应对过重的信息负担、获取专业资源。[2]
三是需求供给不对称。目前高校开展媒介素养培育实践主要依赖传媒专业的教师。面对庞大的学生群体,现有的媒介素养教师队伍显然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再者,融媒体时代,大学生早已不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教育者也不再拥有支配性的话语权。[3]在此基础上,师资培训、课程设计以及教材编写也需要进一步完善。
作为积累十年运营经验、育人成效在全国高校广受好评的大学生媒介素养培育模式,浙江大学“融媒体精英训练营”在建设思路、实施方法、实践成效等方面为融媒体时代的大学生媒介素养培育提供了参考。
浙江大学“融媒体精英训练营”(后文简称训练营)建构了特色鲜明的课程框架,旨在通过开展相关培训,引导学生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提升学生在融媒体时代的媒介素养。
一是理论授课与实践育人相结合。训练营课程内容涵盖新闻学毕业生需要学习的完整专业模块,包含采访、写作、摄影、短视频创作、新媒体平台运营等5方面课程。在此基础上,课程侧重于正面宣传与网络舆论引导主题,并进行1次网络类主流媒体的实践。
二是学界培养与业界培养相结合。训练营建成了一个由主流媒体专家与校园师资力量联合组成的稳定的人才培养体系,在融媒体传播人才培养领域开展了声势浩大的跨界合作。
三是集中授课与分类指导相结合。除集中授课之外,训练营还搭建起了“1+1朋辈小导师”全员育人模式,每年依托新闻传播学学科研究生群体,择优选拔出一批学生导师,以“一人带一组”模式负责学员课堂外的专业指导,包含团队建设、主题作品选题与实操等,实现学员全过程培养。
四是课程思政与融媒视野相结合。教育部、中宣部《实施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教育培养计划2.0意见》提出,思想政治教育是新闻传播专业的重中之重。训练营始终秉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通过举办“中国共产党百年峥嵘岁月”等主题宣传作品大赛,引导学员激发新闻理想,将守护风清气正的网络环境视为职责。
1.课程模块设置
经过10年的迭代升级,训练营已经形成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综合型媒介素养培育模式,并由实务培训、实践训练两部分组成,形成“以校园应用为核心、以技能提升为抓手、以强化素养为导向”的教育格局。
“实务培训”以理论授课为主、随堂练习点评为辅的形式,为学生讲解介绍专题知识。从新闻理念出发,着重培养融媒体时代的采编、运营综合能力,具体内容包括选题策划与热点挖掘、校园新闻采编、新媒体账号运营、多媒体创作技能等多个方面。“实践训练”包括必修、选修两部分。在必修部分,学员组建团队进行采风实践、圆桌讨论,共同完成融媒体作品创作;在选修部分,学员将被输送到各大实训基地与合作平台,进行不少于8 周的内容创作实训。每年度训练营预计设置“实务培训”16 至20 课时(约8 至10 次授课),“实践训练”必修16课时、选修8周。
2.课程考核方法
在传统媒体探索融合发展的道路上,编辑记者在坚持生产原创优质、深度理性新闻的同时,也在尝试通过视频、直播、条漫、H5等多元表现方式,探索全媒体时代新传播路径。因此,训练营课程考核紧紧围绕融媒体时代特点,给予了学员更多的创作空间。“入门创作”要求以训练营为报道内容,完成一篇基本的微信公众号推送,其中的文字撰写、现场摄影、美编排版、公众号运营等均由学员完成。“进阶创作”则要求自拟主题,选择新闻采写、视频创作、平面创意、数字媒体等任一方向,在各组导师助理的指导下,进行完整的作品创作。
人才培育方面,训练营已累计培训覆盖全校42个学院(系)近40个学生组织超500位大学生骨干,学员结业后100%担任校院级宣传中心骨干,形成了一支助力网络强国建设的“清朗网络空间守护者”队伍。
产学联动方面,训练营搭建起了一批行业前沿的重要媒体实践基地,与新华网浙江频道等多个网络类主流媒体达成合作协议,每年选派10名优秀学员赴媒体一线实操,由资深记者指导进行一线互联网内容建设和网络舆论引导实践。
成果产出方面,训练营涌现出一系列优秀代表作品,50 余篇文章、19 部音视频、1 部摄影集、2 部设计集、1 本写作手册,覆盖热点时评、新闻采写、视频创作、平面创意、数字媒体等各类媒体形态,多次获评省级、校级奖项。
在我国,媒介素养教育是一个起步晚、需求深、建设弱的课题,浙江大学“融媒体精英训练营”的实践案例则为促进融媒体时代大学生媒介素养培育机制优化提供了参考方案。
注重思想引导,融入思政教育课程。媒介素养培育与思政教育在行为影响的逻辑和效果上极为相似,目标都是提高学生的辨别力和判断力,规范其思想和行为。因此,高校应在思政教育课程中适当融入媒介素养教育的内容,使两者相互联系、相互提高。
加强媒介教育,打造专业教育课程。融媒体时代大学生媒介素养培育需要先进榜样的带动,专业院系培养的优秀学生可发挥巨大先锋示范作用。因此,高校应当积极打造依托传媒院系的专业教育课程,培养出特色鲜明的卓越传媒人才。
拓展知识结构,完善通识教育课程。媒介素养应当成为全体大学生具备的公共素养。因此,高校应当开设专门的媒介素养选修课或通识课,帮助学生提高认知能力和价值观念,以适应未来激烈的社会挑战与环境变化。
明辨时代特征,对标智媒教育需求。当代媒介环境正逐渐重塑信息传播的形式与社会交往方式,媒介素养教育的内涵也逐渐转移到关注“媒介化生存”环境所倡导的“媒介公民”教育。因此,媒介素养教育的过程更应当着眼于媒介融合趋势下的媒介应用与信息整合能力。
扎实推进校园文化建设。高校媒体管理者和运营者应明确“主管”“主办”的原则,守好阵地、管理好平台,做到政治有底线、宣传有纪律、活动有规范。高校媒体队伍要建立有自身特色的舆情基础工程,明确划分责任,做好宣传工作,在实践中发挥正向的舆论导向能力,为大学生营造良好的媒介传播和参与空间。
扎实推进师资队伍建设。开展各种形式的媒介素养师资培训,重塑教师及相关工作人员对媒介素养教育工作的教育理念,促进高校教育工作者深化自身对媒介素养信息相关概念的理解、提高新媒介技术的应用能力。
扎实推进社会合作建设。高校是高校学生走向社会前的“把关人”,政府是高校顺利实施媒介素养教育的有力保障,媒体则是信息发布的源头。因此,政府要完善制度和相关法律法规,加强对媒介的监管和引导;媒体更应提高自律意识,积极履行社会责任。
当前,大学生媒介素养实践表现不佳,讲好中国故事能力有待提高,面对舆情事件信息分辨能力较弱。因此,还应充分利用校园内外的教育资源,引导大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提高自身媒介素养。
第一,要完善思政课程媒介素养教育内容。一方面,要进一步丰富思政课的媒介素养教育内容,在教材现有内容基础之上扩充媒介基本认知与使用技巧、媒介道德与法律、媒介行为管理等多个方面的相关内容。另一方面,要加强思政课媒介素养实践教学,指导学生创作与网络思政内容密切相关的媒介成果,并纳入课程考核评价体系。
第二,要发挥校园网络媒体资源的作用。积极运用微信公众号、校园服务客户端、官方微博、新闻网站等校内媒体平台对大学生进行知识技能教育与引导,让大学生亲身参与到校园媒体的日常运营管理工作当中,在实践中进一步深化大学生对于媒介知识、使用技能、社会功能以及本质特性的认知。
第三,高效利用校外媒体资源创造条件。要加强与社会媒体的联系,邀请专业力量与学生面对面交流、手把手教学。还可以与校外网络平台建立合作关系,共同设立校外媒介实践平台,让学生走出校园,亲自参与到网络信息的生产、加工、传播过程当中,切实了解媒介的运营机制和运作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