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建浩
(莱阳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山东莱阳 265200)
复播大豆被称为夏大豆、回茬豆,在山东省多个县均有种植,是当地重要的粮食与经济作物。目前,常用的复播大豆栽培技术以麦后复播,小麦套种玉米复播为主,围绕麦后复播大豆栽培技术,分析高产技术要点,提高土地资源使用率,实现增产增收等种植目标。
莱阳市位于山东省,南北分别毗邻青岛市、烟台市,位于胶东半岛中部。属低山丘陵区,地势北高南低,受胶东脊背地形影响,存在较多互不连接的低山丘陵群,海拔为315.3~374.6 m,气候为大陆季风性半湿润性气候,光照充足,四季分明,平均年降水量、气温、相对湿度、日照时间、风速分别为655.6 mm、11.6℃、70%、2 609.5 h、2.7 m/s,年平均无霜期183天。当地河流多为季风源性河流,具有涨落急剧、源短流急特点,春秋经常断流,夏季易患水灾。
大豆兼为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是副食品的重要原料,更是农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相关政策的颁布与实施,“扩大豆,提产能”成为振兴我国大豆产业重要举措[1]。
大豆营养丰富,可加工成豆瓣酱、豆腐等产品,家家户户都有大豆制品的身影。相较于普通生产模式,复播大豆生育期相对较短,且不占耕地,具有肥田养地、节省肥料、减少人工成本等优势,故复播大豆种植技术应用较为广泛。随着农业现代化、规模化的快速发展,大豆品种更新换代,高产优质是其主要研发方向,同时,复播大豆栽培技术也处于不断完善状态。在我国,大豆种植地区以黑龙江、内蒙古两省份为主,占全国的近60%,产量亦然。在复播大豆技术的广泛应用下,麦后复播大豆种植面积正在从南向北逐渐扩大,准确来说,复播大豆技术优势可总结为“快、短、小”。首先,出苗较快,发育快。与春播大豆不同,复播大豆的“快”体现为4~5天即可出苗,25~30天开花,80~90天即可成熟;其次,单株发育较小。具体体现在株型、荚角和叶面积系数三方面。最后,生育期相对较短。正常情况下,复播大豆的一般营养生长期、生殖生长期、全生育期分别在25~30天、40~50天、80~90天,相较于春大豆的生育期,复播大豆整个生育期可减少40~50天。
因此,在实施麦后复播大豆高产栽培技术时,要坚持“早”“密”“促”原则,以此充分发挥技术作用,提高大豆生产产量与生产质量[2]。
大豆属一年生草本植物,富含丰富植物蛋白质,喜暖,对环境温度具有一定要求,正常情况下,种子在10~12℃发芽,最适宜温度区间为15~20℃,生长期间,最好为20~25℃,开花结荚温度为20~28℃。若是外部环境温度较低,将出现延迟结荚现象,若低于14℃,将无法开花,但若是外部环境温度过高,也会导致大豆提前结束生长。所以,为实现麦后复播大豆产量、质量符合预期,需做好栽培准备。
3.1.1 优选地块
大豆耐盐碱性能力较差,对土壤的盐碱反应较为敏感,故在实施麦后复播大豆高产栽培技术前,需科学选地。优选地势平坦、土质肥沃的土地,酸碱性最好为中性或弱酸/碱性,pH值在6.5~7.0为最佳[3]。同时,地块土壤的总盐含量控制在0.18%以下,氯化钠含量控制在0.03%以下。若检测得到土壤酸碱数值在6以下或是8以上,则要慎重种植大豆。另外,大豆栽培期间,根系入土较深,故对地块土壤的透气性也具有相应要求,最好为沙壤土、黏壤土,从而保证大豆根系健康生长。在麦后复播大豆高产栽培技术下,可在地块土壤翻整时,提前施用有机肥,有助于大豆丰产。
3.1.2 水肥处理
由于复播大豆在冬小麦收获后栽培,所以在实际种植前,还要浇足底墒水,做好整体施肥工作。基于麦后复播大豆高产栽培技术的复播大豆的播种时间通常在冬小麦收获后开展,实际播种前,为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即“一水两用”,可调整灌水作业时间,一般情况下,在冬小麦收获前7天即可,灌溉要点在于渗透均匀,保证土壤墒情的一致性。正常情况下,灌水60~80 m3/667m2。
冬小麦收获后开展整地施肥作业,具体工作内容包括适墒翻耕、抢时整地、施足基肥。将冬小麦的麦茬深埋入土中,在整体过程中进行基肥的施用,一般情况下,肥料选用尿素、磷酸二铵、硫酸钾,施用量依次为5~8 kg/667m2、15~25 kg/667m2、8~10 kg/667m2,或是施用腐熟农家肥,一次性施入,犁地前完工,施用1 500~2 000 kg/667m2即可。
翻耕时要做到翻垡、耕深方向一致,深度不低于30 cm,使用整地机耙耱,清理杂物,比如秸秆等前茬作物、异物等,使土体达到“齐、平、松、碎、净、墒”,做到地块边角平整、上松下实、无架空暗垄,无漏耕漏耙,为大豆健康生长奠定良好基础。
3.1.3 封闭土壤
对于山东莱阳市,在复播大豆栽培、种植过程中,田间杂草较多,比如狗尾草等,极易对土壤养分含量造成影响,因此,在土壤耕翻作业结束后,整地机耙耱前,需做好土壤的封闭处理。选用二甲戊灵,以机械喷雾形式施至土壤,一般情况下,使用二甲戊灵180 mg/667m2即可,将其兑水30 kg后使用。在除草剂喷洒结束后,立即开展耙耱作业,最好在6月中下旬完成封闭除草与整地作业。
根据大豆对出苗、开花等生长温度的要求,在选择麦后复播大豆品种时,可围绕其大于等于10℃的活动积温优选种子。对于山东莱阳市而言,适合当地种植的品种有齐黄34、菏豆33、菏豆12号、临豆10号、中黄13等,实际选择过程中,要看种子的饱满程度、光泽感、粒重、蛋白质与脂肪含量等。根据实际情况与栽培条件,优选出苗至成熟日数相对较短的品种,大于等于10℃活动积温1 950℃。
播种前,为提高其抗病虫害等能力,还应规范落实种子处理。常用方法是药剂拌种,可选用6.25%精甲霜灵·咯菌腈悬浮种衣剂拌种,以此防治根腐病,每1 kg大豆种子拌3~4 ml规定浓度的种衣剂[4]。
对于复播大豆而言,实现高产的要素之一在于早播,播种时间越早产量越高,尤其前茬为冬小麦的情况下,适时早播不仅能够充分利用光热资源发挥良种增产潜力,同时也不会影响下茬冬小麦播种。对于山东省莱阳市而言,为避免对后期大豆成熟及下茬冬小麦正常播种造成影响,麦后复播大豆的最佳播种时间为6月20~25日,最迟不得超过7月1日。播种过程中,要做好保苗工作,控制种植密度,具体为:选用8带12行的4 m播幅小麦播种机开展播种作业即可,宽幅为8带16行,1管2行,行距为13~26 cm,宽窄行,株距为5 cm。
在当前时代背景下,农业生产技术与设备工具均呈现代化发展趋势,为实现大豆的高产目标,出于种子发芽期对水分的要求(土壤含水量在70%~80%),可选择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种植模式,否则花蕾脱落率增加,开花前吸肥量不到总量的15%,而开花结荚期占总吸肥量的80%以上。地膜以农用类型为主即可,厚度、幅宽分别为0.01 mm与1.4 m。由于山东省莱阳市的夏季温度相对较高,通过覆膜播种,能够有效保墒,并防除杂草。在播种过程中,使用大豆专用播种盘,穴与穴之间的距离控制在10.5 cm,膜上行距为宽窄行,15+35 cm,1膜6行,膜面宽约1.2 m,每幅膜下铺设3条滴灌带,滴灌带置于窄行间,膜边邻接行距为50~60 cm。播种量为150~165 kg/hm2,保苗数为67.5万株/hm2。每穴下种2~3粒,播种深度控制在3~5 cm,轻微覆土即可。
在播种作业实际开展过程中,为保证复播大豆的生产质量与数量,种植人员要尽量保证下种均匀、深浅一致,时不时观察播种质量,空穴率不得超过2%。播行端直、宽度一致,种穴不错位、下籽均匀、覆土严实。与此同时,把控覆膜质量,做到平整、无皱褶,膜两边垂直入土深度为8~10 cm,压膜严实。
在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种植模式下,播种的当天即可将田间毛管、支管相连接,结合未来几天天气预报与土壤墒情滴出苗水,主要目的在于提高大豆出苗率,提升幼苗整齐度。根据土壤水分确定滴水量,通常情况下,滴灌5~10 m3/667m2的水即可,将少量多次贯穿始终,避免土壤出现板结现象。滴灌1~3次后多数大豆出苗,出苗率不得低于95%,所以,播种后不定时查看田间出苗情况,若是存在缺苗现象,则要及时补种、移苗,以此保证大豆产量。若是仍出现土壤板结现象,可及时通过人工或机械破除,并根据降水情况调整滴灌方案,促进大豆幼苗正常生长。播后7~10天,优先保留壮苗和大苗,当大豆苗长到1~2片复叶时定苗,同时拔除弱苗、病苗,以此促进大豆个体与群体协调生长。定苗时,每穴留2株,统筹控制保苗株数36 000~42 000株/667m2即可[5]。
为实现复播大豆种植高产,要做好滴灌施肥作业,加强水肥管理。与普通大豆的生育期相比,复播大豆生育期相对较短,所以播种后的水肥管理格外重要。对于麦后复播大豆而言,全生育期内大多滴水8次,总滴水量在240 m3/667m2左右,遵循少量多次原则。追肥作业也以滴灌的形式展开,夏播大豆全生育期追施尿素14 kg/667m2、磷酸一铵8 kg/667m2、硫酸钾20 kg/667m2,直到鼓粒期,适当减少氮肥使用量,这是因为大豆自身具有固氮作用,同时增加钾肥用量,从而使籽粒更为饱满。
为避免杂草吸收过多养分、水分,对大豆生长造成不良影响,在开展播种后的田间管理时,应规范、全面地开展除草工作,技术要点可总结为:
首先,中耕除草。在大豆栽培、生长过程中,通过实施中耕作业,能够有效保墒,同时具有改善地温与土壤疏松程度的作用,从而达成减少养分消耗的种植目的。一般情况下,种子播种7天后大豆出苗,第一片复叶展开,此时开展中耕作业,耕深控制在10~15 cm之间,在7天后,待大豆第三片复叶展开后,开展第二次中耕作业,作业深度不变。苗期中耕可以促进大豆次生根的生长,提高植株抗倒伏能力。其次,苗后茎叶除草。为防治冬小麦次生苗与杂草,需在大豆复叶为2~4片时开展除草作业。通常情况下,可使用灭草松完成作业,为避免对大豆生长及土壤墒情造成影响,在使用48%苯达松的前提下,可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择除草方案,比如可使用48%苯达松100~120 ml/667m2,5%精喹禾100~120 ml/667m2的,或是10.8%高效盖草80~100 ml/667m2,兑水喷雾施用。不仅如此,田间杂草科属的不同,要适当调整除草药剂使用量,若是在大豆田间发现较多的禾本科杂草,可适当增加后两种药剂的使用量,但仍不可超过20 ml/667m2的上限。若是在大豆田间发现较多的阔叶杂草,可适当增加主药剂的使用量,不可超过20 ml/667m2的上限。若是在大豆田间发现较多的野黍,可加用24%的烯草酮,施用量不得超过30~50 ml/667m2。
在病害防治方面,主要以大豆根腐病为主。在土地翻耕前期,喷洒适当杀虫抑菌药剂,常用药剂为32.5%嘧菌酯·苯醚甲环唑悬浮剂(杀菌剂)1 000倍液,或是在种子处理过程中,使用58%瑞毒霉锰锌拌种,按照种子质量确定用量,不可超过种子质量的0.3%~0.4%。通常情况下,该病害的发病时间集中于大豆开花期到结荚期之间,若是提早发现发病现象,可以用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灌根防治,或是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连续灌根2~3次,每次间隔天数为7~10天。
在虫害防治方面,主要以大豆红蜘蛛为主,尤其是8月高温天气。一经发现,应立即用药防治,比如10%浏阳霉素乳油1 000~1 500倍液,或是1.8%阿维菌素乳油400~600倍液,根据实际严重程度确定防治次数。一般情况下,防治2~3次即可,防治间隔为5~7天。
综上所述,在实施麦后复播大豆高产栽培技术时,应做好前期准备,优选地块、做好整地等工作,设计实施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种植模式,做好田间管理,包括水肥施加、杂草处理、病虫害防治等,以此提高种植质量,促进生产目标的顺利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