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种子贮藏期主要虫害及防治技术

2024-06-10 11:46:41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24年3期
关键词:玉米种子虫害仓库

张 奂

(山西运城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山西运城 044000)

0 引言

当前,在我国农业领域,当玉米种子进入贮藏期后,受各类外界因素影响,虫害是其中不可忽视的严重隐患。其不仅会对作物质量造成影响,还可能阻碍玉米稳定生长。为此,种植户应全面掌握玉米贮藏阶段的常见虫害及其发生规律,采用科学合理的防治技术,降低风险问题出现可能性的同时,避免其对玉米成长产生的干扰,确保农户能够获取更高的经济收益。

1 玉米常见虫害

1.1 黏虫

在玉米的成长周期内,作为一类较为常见的害虫,如若发现仓库中出现黏虫,极易对种子的活性造成严重干扰。正常情况下,黏虫会以群居的形式存在田间,进而导致作物的年产值和果实质量下降。引发玉米黏虫虫害的成因如下,当贮藏区域内的温度处于30℃以内时,便会满足黏虫虫卵的破壳需求。相反,如若温度高于30℃,则会抑制虫卵孵化[1]。另外,进入降水量较高的夏季后,当空气中的水分子含量超标,也容易导致仓库内存在严重的黏虫虫害。

1.2 麦蛾

麦蛾又称谷蛾,成虫外体为黄褐色或浅褐色,分布于我国的大多数区域。在温度较低的高海拔地区,繁殖周期为三代。在温度适宜的区域,最高为六代。此类虫害喜食玉米种子,如若仓库内存在此类虫害,则会导致种子内部被蛀空。

1.3 谷螟

成年谷螟的体长最高可达9 mm,头部呈灰褐色,腹部为灰白色,广泛分布在我国各个省份。由于其喜温的特点,当贮藏仓库的温度超过20℃,含水量高于60%时,进入成年期的螟虫即可进入繁殖状态。完成繁衍活动的雌性螟虫会将虫卵放置在玉米籽粒顶部,抑或是外包装的衔接处。谷螟喜食玉米及其衍生物,其排泄物会导致玉米种子发生质变。

玉米螟隶属于杂食性虫害,在我国各个地区都较为常见,一旦植株感染,处于低龄期的幼虫大多以叶片喂食。当植株抽出雄性花蕊后,螟虫便会渗入至花蕊内部啃噬,随着时间的推移,雄蕊存在弯折的可能性。如若雌蕊长成,幼虫会立即爬行至相关位置,侵蚀花朵嫩叶,进而对玉米植株成长造成极大威胁。

1.4 玉米象

玉米象,别名铁嘴,通体呈暗褐色,该虫害分布在我国各地。当其进入成年期后,拥有假死的特点,当其感知危险后,便会立即处于静止状态。由于其生性喜阴,多见于潮湿阴暗的环境中。当玉米仓库内的温度超过20℃,含水量高达70%时,雌性玉米象的繁殖量为3头/日。成年的玉米象喜食玉米种子及其衍生物,幼虫则以啃食玉米籽粒为生,当仓内存有两年的成年仓储粮时,玉米象会将其转变为碎屑,同时还会使玉米种子产生大量的水分子和热能。

1.5 赤拟谷盗

赤拟谷盗,又称拟谷盗、赤拟粉甲。此类害虫常出现在我国全境。赤拟谷盗外形呈椭圆状,外体为红褐色或褐色。其不具备飞行能力,常见于阴暗的环境中,隶属于群居性虫害。此类害虫多以玉米、大豆等谷物为食,还喜食面粉等衍生物,其分泌物会导致玉米等粮食作物变质,腐烂发臭。

2 玉米主要虫害的防治技术

2.1 前期准备

在我国北方,进入秋季后,室外环境中的水分含量普遍较低。为缩减玉米种子的水分含量,确保其在贮藏过程中不存在虫害问题。应在成熟期前的两周内,开展高温晒种处理。不仅能够落实种子的有效催熟,更能将含水量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当玉米处于收获期时,种子中的水分为30%,此时应在晴好的天气状态下晾晒[2]。这样做的目的在于,杀除其表面附着的各类病菌和害虫虫卵,使其保持干燥,减少种子内的水分含量。为确保种子含水量始终处于正常值,应对其进行重复晒种处理,待全部脱粒后,方可置于仓库中。但是在这一阶段,还可能混入杂质,受虫害侵袭的可能性较高。同时,一旦出现破种问题,种子释放的热能也会持续攀升,进而出现霉变问题。为此,农户应转变以往的思想观念,落实种子的全面筛查,移除其中存在的病种、坏种和污染物,提升种子纯度。另外,还应按照水分含量、品类、品质对其进行归类处置。

关于玉米贮藏仓库的建设,应将其建在地势平缓的高海拔区域。为确保仓储区始终保持干燥状态,降低种子霉变的可能性,需要使用具备保温隔热能力的建筑材料,并安装空调、干燥机等专业的机械装置。关于库房通风体系的构建,应选用U字形结构,并实现其和离心机、加药器等设备的有效衔接,以此强化通风水准,确保室内温湿度保持稳定,并能够有效借助药剂杀虫技术,抑制虫害出现的可能性。根据以往的经验分析可知,由于通风装置的组装难度较低,不会为农户造成较大的工作压力,所需的成本投入量也较少,应用年限也较高,因此,在玉米储粮仓内,此类设备得到了广泛应用。同时,为避免不必要的风险问题,关于通风装置的构建,农户应在衔接处放置一定厚度的网纱,以此避免通风口阻塞风险,确保仓库空气始终处于流动模式。

2.2 仓储管理

2.2.1 把控水分

待玉米种子正式进入贮藏间前,应优先对其进行清洁和烘干处理,将含水量控制在合理的区间内。春季温度上升速度快,此时进行晾晒处理效果最佳。种子入库前,应将其内部的热能把控在稳定的范围中,还要将仓储区内的温度调整至稳定状态。在晒种的过程中,如若室外的温度较高,此时种子生成的热量也相对较高,为此不宜立即入仓。反之,则会导致种子的热量超标,发生腐败、虫害等问题的可能性较高。

在玉米种子的贮藏期内,为保证贮藏水准始终处于可控的范围内,农户需要重点了解玉米的水分含量。正常状态下,我国北部地区玉米籽粒含水量应保持在20%以内。为此,当仓库内外的温差出现变动时,亦不宜对种子的稳定性产生干扰。反之,如若其内部的水分含量过高,则需要立即对其进行通风处理。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应借助合理的手段,将库内种子划分为三部分,每个区域选取足量的待检籽粒,并将其研磨成粉末。值得注意的是,玉米含水量检测的频次应控制在两次/月。

2.2.2 清理库房

在玉米种子的贮藏阶段,由于其需要静置在仓储区内较长时间,因此为确保其始终处于稳定状态,降低虫害问题发生的概率,在其正式进入仓库前,农户应预先完成库房内部的清洁处理,具体的操作步骤如下。借助合理的手段,将其规划成两个区域。针对仓内的清理,种植户应借助专业的工具,全面清除仓库中的各类农作物残留、尘土及存在污染能力的污染物。关于外部的清洁工作,应重点移除仓储区外部的各类杂草、有害物质及存在污染问题的水体,以此为玉米种子构建高品质的仓储空间,确保种子的出芽率满足要求[3]。

2.2.3 通风散热

当玉米种子正式进入贮藏周期时,种植户应参考当前的温度变化,预先落实对库房的通风处理,将室内多余的热量释放至外界,确保室内外温度始终处于正常状态。这样做的目的在于,为保证种子的活性和质量满足要求,应为其提供良好的仓储环境,降低虫害等风险隐患出现的可能性,助力我国农业的稳定发展,确保收获期农户能够获取更高的经济效益。此外,落实仓储区的通风散热,能够帮助玉米种子获得更多养分,确保玉米胚芽的呼吸顺畅。根据以往的经验分析可知,当玉米进入贮存期时,内部通常会向外界散发大量的热能。假如在这一阶段未能构建温度适宜的仓储环境,可能会致使种子出现腐败变质等隐患问题,提高虫害问题发生的可能性,甚至对种子生长产生不利影响。

2.2.4 仓储杀毒

为确保玉米库房始终处于清洁状态,避免虫害问题出现的可能性,农户应选用合理的手段,完成仓储区的全面杀菌。其中,常见的消毒手段有以下两种,分别为喷射消毒液及气体熏蒸法[4]。关于熏蒸技术的应用方法如下,应用足量的AIP,对其进行高温加热处理,并确保仓储处于密闭状态。熏蒸工作结束后,应在第一时间对仓库进行通风处理,释放存在污染能力的气态物质。完成上述操作后,农户还应立即对仓储区进行全面消杀,随后再将玉米种子妥善存放于储存间内。对于喷射法的运用,具体的操作步骤如下所示。选用80%浓度的敌敌畏乳油,并向其中加入足量的水分,搅拌配比成水溶液,将其以喷雾的形式均匀喷洒至贮藏区内。在这一过程中,种植户还可以向其中加入百分百浓度的敌百虫。

2.2.5 品质检测

在玉米种子的贮藏阶段,农户应围绕当前的发展现状,重点落实种子的品质检验。一般情况下,应以袋为标准计量单位,以此全面分析种子的出芽率及水分含量。同时,在实际的操作阶段,需要重点观察其中是否包含散热量过高、腐败变质等风险隐患。如若存在上述问题,则应在第一时间借助合理的手段,抑制此类风险出现的可能性。比如,利用有效的技术,将仓库内的温湿度控制在稳定的范围内,确保玉米始终处于良好的仓储环境中。

2.2.6 环境管控

当玉米种子正式进入贮藏间前,为确保仓库内温度和含水量满足要求,规避腐烂变质等不必要的风险问题,保障种子始终处于干燥状态,农户应预先落实针对贮藏区的通风处理。正常情况下,在玉米种子的存储阶段,其内部的散热程度通常和库中的温湿度有关。研究表明,温度和水分含量和各类外界因素密不可分。为此,如若玉米种子的存储期为夏季,农户应在每天的上午及傍晚,完成仓库的通风处理。反之,假如贮藏期为降水量较高的时节,种植户应高度重视湿度变化,不可根据个人的主观臆断进行通风操作,以此减弱仓库的水分含量过高,降低种子腐烂变质、出现虫害等风险问题的概率。

2.2.7 温度控制

关于玉米种子的温度控制,农户应转变传统的思想观念,围绕现阶段的实际情况,结合所在区域的季节变化,落实针对种子的温度检测,降低虫害风险出现的可能性。处在夏季和秋季时,玉米种子的水分含量往往高于10%。此时,检测频率应控制在1次/日。反之,进入春冬两季,当含水量在20%左右时,应为3次/日。

2.3 虫害防治

2.3.1 黏虫

为降低玉米种子贮藏区内的黏虫数量,当相关区域中的含量达到一定量时,农户应在单位面积内放置盛放诱捕材料的器皿,将糖、醋等物质按照特定的比例混合均匀后,置于其中。此外,为降低虫害问题出现的可能性,还可以使用90%浓度的敌百虫水溶液、80%浓度的敌敌畏乳油、50%浓度的辛硫磷乳油、30%浓度的溴氯菊酯乳油等化学制剂,以喷雾的形式施加至籽粒表面。

2.3.2 麦蛾

首先,对仓内全部的玉米籽粒进行压实处理,并将其放置在高温的环境中晾晒。其次,在修建贮藏仓库时,应选用孔洞规格较小的纱网,将其粘合至通风区内部,降低蛾虫飞入其中的可能性。最后,当室外温度超过40℃时,将顶部携带虫卵的储粮静置在室外,高温晾晒6 h。

2.3.3 谷螟

关于谷螟的防治,农户可以向仓库内释放雌性螟虫的信息素,采用性诱捕的方式,对其进行捕杀。当雄虫接触到人工制成的雌虫分泌物后,繁殖能力会大幅下降,谷螟的单位拥有量也会不断降低,进而实现对于虫害的有效控制。同时,要确保仓库始终处于干燥、整洁状态。

2.3.4 玉米象

进入冬季后,存活在玉米仓储区内的玉米象会外出活动。为此,农户可以借助生物诱捕法,在粮仓外放置足量的捕虫袋捕虫,并对其进行集中绞杀。当室外温度回升后,可以向种堆中混入足量的马拉硫磷混合液。此外,还可以使用AIP、CH3Br等药剂对玉米种子进行高温熏蒸[5]。同时,更要保证粮仓始终处于密闭状态。

2.3.5 赤拟谷盗

为实现赤似谷盗的有效防治,在玉米种子进入粮仓前,应保证其始终处于干燥状态。另外,还应确保籽粒内的水分含量低于20%。如若含水量过高,应将其静置和高温环境中晾晒。在玉米种子的贮藏阶段,应将其置于密闭的环境中,降低粮仓的含氧量。

3 结语

综上所述,为确保我国的玉米品质和产量满足要求,在玉米种子的贮藏期内,农户应全面掌握这一时期较为常见的病害及其影响,找出其中具备隐秘性的风险问题。随后,结合实际情况落实种子的筛查处理,及时祛除其中存在病斑、籽粒残缺的种子。同时,应用先进的防治技术,规避不必要的隐患问题,以此帮助农民实现既定耕种目标的同时,推动农业产业的稳定发展。

猜你喜欢
玉米种子虫害仓库
仓库里的小偷
不同条件下对济宁地区玉米种子萌发特性的研究
农业知识(2022年9期)2022-10-13 08:25:42
影响玉米种子发芽率的因素及对策
种子科技(2022年24期)2022-02-11 15:04:09
填满仓库的方法
桃树主要虫害及防治方法
河北果树(2020年4期)2020-11-26 06:05:04
四行仓库的悲壮往事
学生天地(2020年34期)2020-06-09 05:50:40
不用农药也能治虫害
今日农业(2019年13期)2019-08-12 07:58:56
浅析白三叶的虫害防治
现代园艺(2017年22期)2018-01-19 05:07:02
行道树香橼主要虫害及其防治
现代园艺(2017年19期)2018-01-19 02:50:23
玉米种子生产存在的问题及管理办法
现代农业(2016年5期)2016-02-28 18:4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