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爱凤,戴双平
(泗水县中册镇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山东泗水 273213)
近年来,小麦常见病虫害呈现出爆发性强、传播速度快、危害损失大的特点,为病虫害防治带来了严峻考验。在小麦种植过程中,要做好常见病虫害的预测预报工作,把握好各种病虫害的防治关键时期,科学采用农业、物理、生物和化学防治技术降低病虫害的危害。本地区小麦种植要加大统防统治工作力度,推广使用低毒、低残留的农药和绿色环保型生物源制剂杀菌灭虫,从而提高病虫害防治效果。
1.1.1 发生特点
条锈病的病菌主要侵害叶片,叶片上出现黄色斑点,呈椭圆形,以条状形态均匀排列在叶片上。小麦条锈病的病原菌随空气流传播,本地区小麦条锈病发生期在4月中下旬~5月中旬。条锈病的发生与小麦品种抗性不足、连续阴雨天气相关,当条锈病发生后如果未能及时采取有效措施防治,则会在短时间内快速传播病菌,造成小麦大面积死亡。
1.1.2 防治技术
1)选用抗条锈病能力较强的品种,采用轮作倒茬方式种植小麦,优化调整种植结构,以减少小麦条锈病病菌的寄主数量。加强田间管理,补充田内土壤缺少的营养元素,根据小麦长势进行中耕松土,改善土壤透气性。推广采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提高有机肥用量,这样才能确保土壤含有充足的有机质。适当推迟小麦播种期,使小麦重要生长节点错开条锈病高发期,以降低条锈病影响。
2)当小麦田间的平均病叶率达到0.5%以上时,需采取大面积应急防控措施,喷施25%丙环唑乳油3 000倍液或2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2 500倍液进行防治,连续喷施2次,用药间隔期为7天。如果在发生条锈病的同时发生其他病害,还可以采用复配杀菌剂进行统一防治,如喷施戊唑·多菌灵、戊唑·咪鲜胺、唑醚·氟环唑、丙硫菌唑·戊唑醇等复配杀菌剂,此类杀虫剂可同时兼治小麦赤霉病、白粉病。化学药剂重点喷施在叶片和茎秆部位,以达到良好的防治效果[1]。严格按照说明书用药,不得盲目加大药量,做到轮换用药,选择无风或微风天气喷药,以减轻药害。
1.2.1 发生特点
小麦纹枯病是土传性疾病,在本地区小麦栽培中经常发生,一般年份减产15%左右,严重时减产30%以上。纹枯病的病菌能够危害小麦生长发育的各个阶段,在发病初期,茎基部1~3节叶鞘处出现褐色病斑,呈椭圆形状,随着病害的发展,叶鞘逐步死亡,小麦纹枯病还会造成植株干枯、倒伏和白穗。当田间湿度超过90%、气温高于20℃时,极易发生病害。当气温升高到28℃以上时,会加速病害扩展。如果田间湿度下降至85%以下时,会延缓病害发展速度。
1.2.2 防治技术
1)适当推延小麦播种时间,合理密植,播种量控制在150~175 kg/hm2为宜,这样可减轻纹枯病危害程度。
2)对已经发生过纹枯病的麦田,可采用小麦与蔬菜、甘薯轮作的方式。每2~3年深翻1次土壤,使用充分腐蚀的农家肥,如此可防止土传病害发生概率。在播种前,采用12.5%烯唑醇可湿性粉剂拌种,药剂用量为种子重量的0.1%,拌种后堆闷种子3 h,可达到良好的预防纹枯病效果。
3)当小麦苗期发生纹枯病时可采用5%井冈霉素水剂3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进行喷雾防治,重点喷施到小麦茎基部。当小麦返青期之后,可以采用复配的除菌剂进行防治,复配药剂为井冈霉素水剂+多菌灵可湿性粉剂+复硝酚钠水剂[2]。
1.3.1 发生特点
白粉病是小麦栽培中经常发生的病害,在小麦生长发育的各个阶段都可能发生白粉病,抽穗期和成熟期是小麦白粉病防治的关键时期。当发生白粉病时,主要危害叶片和叶鞘,叶片上出现黄色病斑,逐步滋生出白色粉状霉层,从霉层内产生大量分生孢子,之后出现大量黑色粉末状物质,导致叶片干枯死亡。本地区4月份是白粉病的高发期,当播种密度过大、田间湿度偏高、土壤内氮元素含量过高时会加剧白粉病危害,如此可造成当年产量大幅度下降。
1.3.2 防治技术
1)科学选择小麦品种,以抗病耐病型品种为首选。适当晚播小麦,采用精量播种方式控制种植密度。在小麦田间管理中,合理施肥,重点控制氮肥用量。开挖水渠,在降雨量较多时做好排水工作。
2)在播种前,采用3%苯醚甲环唑乳油30 ml或2.5%咯菌腈乳油20 ml兑水1 000 ml稀释后拌种,种子重量为10 kg,拌种后堆闷种子3 h,可达到良好的预防白粉病效果。
3)当纹枯病病株率达到10%以上时进行喷药防治,选在晴朗无风的天气下喷药,重点喷施到小麦植株茎基部位,这样可提高防治效果。药剂可以采用5%井岗霉素水剂2 000倍液、30%三唑酮可湿性粉剂2 500倍液、12.5%烯唑醇可湿性粉剂200倍液或30%苯甲·丙环唑乳油2 500倍液等复配杀菌剂。根据纹枯病的病害严重程度和用药防治情况确定喷施次数,当病害加重并出现连续阴雨天气时,需间隔7天左右再次喷药。
1.4.1 发生特点
小麦赤霉病的病菌以菌丝形式潜藏在植物残体内越冬,待次年温湿度条件合适时传播子囊孢子,对小麦植株造成侵害。在小麦生长发育的不同时期都有可能发生赤霉病,主要危害部位为叶片、茎秆和穗部,在温度为25~30℃、连续降雨、田内湿度过高的情况下会加重病害,导致小麦黄瘦干枯,降低产量。当发生小麦赤霉病时,如果未能及时防治,则可减产50%以上。当小麦苗期发生赤霉病时,如果小麦颖壳颜色发生变化,那么小麦生长后期的麦秸也会发生变色现象,多变为黄色或棕色,严重时导致植株死亡。
1.4.2 防治技术
1)选用抗病品种,在播种前拌种,这样能降低苗期发生赤霉病的概率。应加强田间灌溉管理,尽量选用酵菌素沤制的堆肥,并控制氮肥用量。
2)在单独防治赤霉病时,可以喷施40%咪鲜胺水乳剂、25%氰烯菌酯悬浮剂或25%多菌灵可湿性粉剂,重点喷施小麦植株的穗部。
3)在小麦齐穗初花期时进行综合防治,后续结合天气变化和赤霉病发展情况确定第二次和第三次综合防治。在防治过程中,采用75%戊唑·百菌清可湿性粉剂2 500倍液、氰烯·戊唑醇悬浮剂3 000倍液、40%咪铜·氟环唑悬浮剂3 500倍液或41%甲硫·戊唑醇可湿性粉剂300倍液进行喷施防治。在同时防治其他病虫害时,还可以配合喷施20%啶虫脒可湿性粉剂2 500倍液或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 000倍液,起到一喷多防的作用。在复配药剂时,要采用两次稀释法,先在化学药剂中逐一加入少量水进行稀释,再将稀释后的化学药剂均匀搅拌,倒入喷药机械中,这样可有效防止复配药剂发生拮抗作用。小麦扬花期是赤霉病的高发期,在扬花期喷药要选在晴天下午3点之后,如此才能最大程度地减小喷药对小麦授粉产生的影响。为提高防治效果,可采用植保无人机、自走式宽幅施药机械、电动喷雾器等农机设备进行喷药,这样可提高喷药效率。
1.5.1 发生特点
小麦根腐病主要发生在萌芽期,一般早播的小麦发生根腐病的概率较高。当萌芽期发生根腐病之后,待小麦植株进入成熟期极易发生穗腐病。已发生根腐病的小麦会出现灰白色的病斑,对幼苗根部造成危害,使病株出现“青死”现象。根腐病的病菌一般藏在小麦病株根部越冬,待次年气温回暖后大量滋生,如果遇到连续阴雨天气,则会加重病害。当发生小麦根腐病时,如果未能及时采取防治措施,则会造成减产10%以上,严重时会减产50%左右。
1.5.2 防治技术
1)尽量不在同一地块上连续多年种植小麦,本地区可结合实际情况选择马铃薯、向日葵、豆类或油菜等作物与小麦轮作,这样能减少土壤中的病原体数量[3]。
2)在播种前使用多菌灵、咯菌腈、苯醚甲环唑等杀虫剂拌种,如此可确保播种后达到同步防治虫害与病害的作用。
3)必须加强田间管理,增加有机肥施用量,适当增施钾肥、锌肥和硼肥,如此可确保土壤养分充足。
4)在小麦发生根腐病时,选用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1 000倍液、25%戊唑醇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或烯唑醇1 000倍液进行喷雾防治。
2.1.1 发生特点
蚜虫主要危害小麦的叶片、茎部和穗部,以吸食植株汁液为主,其可影响小麦植株健壮发育。蚜虫具备较强的繁殖能力和迁飞能力,如果防治不及时,则会导致小麦产量和品质下降。当蚜虫侵害小麦后,叶片出现黄色斑点,斑点连成片后形成条形斑纹。当蚜虫数量较多时,还会成为病菌传播的载体,引发小麦赤霉病等病害。
2.1.2 防治技术
1)选择抗病性较好的小麦品种,适时晚播,在入冬时灌溉1次,开春后划锄镇压,消灭土壤中的蚜虫虫卵。在拌种时,可采用吡虫啉、噻虫嗪等药剂拌种,这样可降低苗期蚜虫危害。
2)利用瓢虫等蚜虫天敌进行防治,用天敌吃掉小麦蚜虫。为降低农药用量,还可以采用白僵菌、苏云金杆菌等微生物制剂进行防治。
3)在防治蚜虫时采用物理防治方法,利用蚜虫的趋光性,安装杀虫灯和粘虫板,这样能降低田间蚜虫的数量。
4)当麦田发生蚜虫后,当每百株小麦的蚜虫数量超过500头时,可以采用3%啶虫脒3 000倍液、10%吡虫啉1 500倍液、7.5%氯氟·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 000倍液、2.5%溴氰菊酯乳油2 000倍液或2.5%天达高效氯氰菊酯乳油1 500倍液进行防治。如果在虫害防治期间的气温降低,则不得使用吡虫啉防治,因为吡虫啉在低温状态下的药效不明显。
2.2.1 发生特点
红蜘蛛主要危害小麦植株叶片,吸食叶汁,从叶片下部逐步扩大到叶片上部,可造成叶片干枯而死,严重威胁小麦植株健康生长。受红蜘蛛危害的叶片出现黄白色斑点,逐步变成红色斑块,导致叶片褪绿。如果麦田为红蜘蛛重灾区,则会导致大量小麦植株干枯死亡,这样必然降低产量。小麦红蜘蛛的越冬数量呈逐年递增趋势,成为本地区重点防治的虫害之一。
2.2.2 防治技术
1)在早春时间段中耕土壤,灭杀土壤内的虫体。可以采用轮作倒茬方式种植小麦,这样可降低小麦田内的红蜘蛛数量。定期清理田间内的杂草,破坏害虫的寄生环境。播种前进行种子处理,每100 kg种子使用8%苯醚甲环唑·噻虫嗪种衣剂悬浮液2 500 ml或27%苯醚咯噻虫悬浮种衣剂500 ml进行种子包衣,如此可提高小麦萌芽期的抗虫害能力。
2)在农业防治中可以采用灌水防治措施,先将小麦植株扫落到地面上,再灌水淹死害虫。
3)当田间红蜘蛛的数量达到防治指标后,使用哒螨灵、阿维菌素等药剂进行喷洒防治,尽量在早上10点前和下午4点后喷施药剂,这样才能够达到良好的杀虫效果。
4)当发生红蜘蛛虫害时,可以采用20%哒螨灵乳油3 500倍液、8%联苯菊酯乳油500倍液或5%阿维菌素乳油300倍液进行喷施防治,重点喷施部位为叶片背面,可达到良好的防治效果。
2.3.1 发生特点
本地区小麦种植中常见的地下虫害包括蛴螬、金针虫和蝼蛄。在大量农作物秸秆用于还田的情况下,虽然增加了土壤的养分、透气性和疏松性,但是也为地下害虫提供了更加舒适的生存环境。尤其对于蛴螬而言,蛴螬能够在土壤中获取丰富的食物,其可以促进蛴螬生产和繁殖,使蛴螬成为小麦种植常见的地下虫害之一。
2.3.2 防治技术
1)在上茬作物收获后清理田内的枯枝败叶和杂草,破坏虫卵的生存环境。播种前深耕土壤,深度不得小于25 cm,实施精耕细作,这样才能有效灭杀地下害虫。
2)在拌种时使用50%二嗪磷乳油30 ml兑水1.0 kg或者7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35 kg兑水1.0 kg拌种,拌种量为15 kg,拌种后闷种3 h,可有效防治地下害虫。
3)在小麦田旋耕之前,向田内土壤均匀撒入3%毒死蜱颗粒剂,撒入2.5 kg/667m2,再通过旋耕将毒死蜱颗粒剂均匀拌入土壤内,起到土壤消毒作用。
4)小麦苗期是防治地下虫害的重要时期,当小麦出苗后,用3%辛硫磷颗粒剂兑水70 kg或50%辛硫磷0.5 kg兑水70 kg,施入药液6~8 kg/667m2,如此可以起到灭虫作用。
综上所述,在小麦种植中要综合考虑秸秆还田、耕层变浅、天气变化等因素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规范实施标准化的小麦栽培技术,这样才能促进小麦健壮生长,并有效提高小麦植株自身的抗病抗虫能力。在发生病虫害时,要以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等绿色环保型防治技术为优选,如此才能尽量减少化学农药的用量,避免病虫害产生抗药性,并可降低农药对土壤环境带来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