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玉国
在蘇州这座历史名城,缂丝这门古老而神秘的技艺历经沧桑,却依然散发着独特的魅力。它曾是皇家贵族的专属,以精湛的技艺、细腻的图案和丰富的色彩惊艳于世。
苏州缂丝,作为中国传统丝绸艺术品中的精华,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它也面临着诸多挑战。这其中,缂丝技艺的传承首当其冲。在现代生活情境下,年轻人面临着来自现实的压力,而学习缂丝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并且是否能真正出师,继而在行业内“自立门户”“独当一面”都是未知的。这让苏州缂丝业的传承面临着许多问题,由于缂丝技艺的复杂性和专业性,从业者年龄偏大已是不争的事实。
那么,当下的苏州缂丝业整体是一种什么状况?面对传承等问题又将如何破局?《中国收藏》杂志邀请到四位苏州缂丝业的从业者,他们有家族传承的代表、名师门下的高徒,还有行业观察者、管理者,以及民间传播者,他们各有故事,串联起来就是一部当代苏州缂丝业的缩影。让我们一起走近他们,走近苏州缂丝的世界——
王建江为首都博物馆复制的清乾隆缂金十二章福寿如意龙袍
缂丝世家第六代传承人
苏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苏州缂丝技艺代表性传承人
我出身缂丝世家,清朝年间,我的祖上开始从事缂丝制作,到我这已经是第六代。
苏州王氏缂丝的前三代传人都是清廷匠师,第一代王金停专做宫廷龙袍褂子等,第二代传人王新定曾为慈禧太后缂制八仙庆寿袍和霞帔等。关于为慈禧太后制寿袍,还有一个传奇的故事。我爷爷的爷爷王新定在接到这个任务时时间是很紧张的,那时候从苏州到北京要走两个多月,如果做好了再送去,肯定是来不及的。于是,在距离交货日期还有三个月的时候,先人们为了抢时间,只能带着基本完工的寿袍,在船上一边检查,一边修补,最后才完成了任务。第三代传人王锦亭的作品《麻姑献寿图》于1915年参加巴拿马国际博览会并获奖。20世纪50年代,我的爷爷、王氏缂丝第四代传人王茂仙参与创办了苏州刺绣研究所缂丝小组,也是从那时开始,苏州缂丝渐渐走上了迅速发展的道路。到了父亲王嘉良这里,打破了传男不传女的束缚,家族里的人都可以学习缂丝。目前像这种家族式传承的,在缂丝界只有我们一家。而我的儿子也在学艺,第七代还在传承。
王建江从事缂丝工作照
2006年,北京首都博物馆派人专门到苏州找我们家,希望能复制明万历黄缂丝十二章福寿如意衮服和清乾隆缂金十二章福寿如意龙袍。缂丝艺术品的制作周期是相当缓慢的,就一件万历衮服,我们用掉了6000根孔雀毛和10万米日本进口的金线,五个人做了三年时间才完成,从材料、颜色、密度上做到了一比一复原。另一件乾隆缂金十二章龙袍,从2009年开始,三个人历时两年零三个月才完工。2013年,我还参加了“平安故宫工程”,到北京故宫博物院修复福寿绵长四条屏。我每年去故宫几个月进行修复,至今还未能完工,但该作的复制品已经陈列在了寿康宫。
我今年60岁了,除了参加各种活动外,只要有空下来的时间还要上织机工作。我做了几十年缂丝,对它已经割舍不了。缂丝是一门慢手艺,想在这个领域做出成绩,心一定急不得。但我始终有个信念,一定要让这门手艺传承下去。学习缂丝技艺,两三年才能掌握一些要领,没有五年根本出不了师。学习缂丝的过程太艰难,我生怕再过几十年没人传承了该怎么办?因此,我对所有的学徒都是免费教学的。这种无法被机械化代替,只能靠手、脚、眼、心互相配合完成的手艺,真正喜欢它的年轻人太少,能做到自己独立闯天下的就更少。我有一个重庆的学员,辞掉银行工作,跟我学了三年,后来自己回到重庆开了工作室。这是我希望看到的。如果缂丝只在苏州传承,势必也影响它的普及,未来能够在全国遍地开花才是我们缂丝匠人希望看到的局面。
王金山大师(左)是我国唯一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苏州缂丝织造技艺代表性传承人,能拜在他的门下,对于华惠英(右,艺名“金英”)来说是幸运的,更是自己努力的结果。
华惠英把从师父那里学到的技艺,毫不保留地传授给学生们。
苏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苏州缂丝技艺代表性传承人
我从18岁开始学习缂丝,有件事一直记得很清楚,时间是1986年3月。在那个年代,去学刺绣、缂丝等其实只是想拥有一门手艺,作为日后谋生之用,还不会想到弘扬文化、传承技艺等这样的层面。生在苏州,我从小就对刺绣有所接触,在学习缂丝之前就会双面绣、织绣等。学习缂丝的时候正好赶上苏州缂丝有大量出口需求,主要是为日本加工和服腰带。当时我在黄桥缂丝厂,跟随一位叫过焕文的师傅学艺,他可以说是我的启蒙老师。当时在普通企业工作,每个月收入大约几十元,而我用近一年时间做了一条缂丝满花带,就有几千元收入。要知道,那时候在苏州乡下建一栋房子才需要四五万元。所以,我非常满足,既学了手艺,也获得了物质上的回报。
2000年,缂丝出口量逐渐减少,同时期学缂丝的同伴有的改行、有的被淘汰。但我非常热爱这门艺术,想让自己在此领域继续深耕。于是,我斗胆主动登门拜访了当时已经名气很大的王金山大师,希望跟随他继续深造。他给我的第一印象是为人慈祥、亲近、健谈,没有距离感,很容易接触。从此之后,我就一直在他身边聆听教诲,2006年正式拜师,成为师父第一个正式拜师的弟子。
师父有自己独到的传授方式,他时常会直接点出一件作品的短处,几乎每次与他交谈,我都是有收获的。有一次,我在处理一幅作品中石头和水的边界处时出了瑕疵,师父问道:“你觉得好不好?有没有发现不对?”但那时我的水平有限,没有发现问题。师父云淡风轻的点拨,却让我豁然开朗。
这幅《鸭戏》是早些年师徒合作的作品,落款“王金山”“金英”。
华惠英缂丝花卉作品
业内人士都知道,师父1965年成功复制的宋代缂丝名家沈子藩《梅鹊图》被故宫博物院收藏,1977年制作的巨幅金地缂丝毛主席诗词《西江月·井冈山》被毛主席纪念堂收藏。这两件作品,后来师父也指导我做过复制,他曾说:“图案谁都会做,但精髓很多人无法掌握,尤其是色彩。旧缂丝有风化效果,如何还原仿旧的色泽,这个技术问题我全部告诉你。”
他教我复制《梅鹊图》的时候,原作不在身边是个难点,他凭记忆给我指点,每个局部都进行试样,他确定了我才做。而2009年我们应苏州市委宣传部邀请做了《西江月·井冈山》缩小版,为了突出书写的神韵,首创了新技术,完成后惟妙惟肖。记得这件作品有几个字我拆过好几次,因为达不到理想的韵味,所以织每个字我都是提心吊胆的。师父教诲道:“错了,不能马上拆掉,要想办法,接下来该怎么改变,掩盖错误和缺点。”这说出来容易,其实背后是复杂的织法变化,是经验和技艺的体现。
其实技艺达到高超阶段,不光是技术层面的问题,而是意识和思想在主导。师父虽然是一位缂丝匠人,但他更像一位传统的吴门文人,书法、绘画、理论等无一不通,交往的朋友也非常宽泛,不只局限于工艺美术界,作家、画家、学者等他都交往。能够跟他合作完成很多作品,说明师父对我是认可的,我感到很荣幸。而从师父那里学到的精髓,只要我的学生到了该升华技艺的时候,我也会毫不保留地传授给他们。现在社会节奏快,一些学生学了几年看不到前途就转行了,我也尽量通过教学让学生爱上这门技艺,能把师父的技艺和精神传承下去。
一个来自东北的年轻人,却爱上了苏州缂丝,于杰只想让更多人真正认识这门古老技艺。
在选品上,于杰把控很严,因此他的客户复购率很高。
自媒体博主
苏州缂丝文化科普代言人
1987年,我出生在吉林长春,大学在西安读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无论从地域还是专业来看,都很难将我与苏州缂丝联系起来,但冥冥之中的一种偶然,让我与它再难分离。
读大学时,我就喜欢组织一些社团宣传传统手工艺。毕业后,我先到上海、北京工作,后来辗转来到苏州。我喜欢摄影,在寻找一些合适的背景道具时,发现了苏州缂丝。它的精致与细腻、古朴与典雅,让我一下子爱上了它。三年前,各种网络带货平台渐渐火爆。我想到能否借助这些平台,为这门传统艺术做些宣传。
市场上有一些普通且廉价的缂丝制品,让大家对缂丝的理解只停留在了表面。其实制作缂丝作品很耗时,一件成熟的作品从创意到成品,短则一年半载,多则数年,其背后复杂的工艺、巧妙的设计是很多人看不到的。真正好的缂丝艺术品,其实是很少有人接触到的。
我最开始分享一些个人学习过程和心得,随着学习的深入,我也在视频中向大家介绍作品。目前,我的视频内容主要是产品介绍、背后故事、制作流程等。
在坚持了一年半以后,我的粉丝逐渐多了起来。从互动留言中我了解到,通过我的视频,很多人感受到了缂絲之美,赞叹其精湛的工艺和从业者的匠心。在此之前,很多人甚至连这个“缂”字都读不准。我对粉丝人群进行过一些统计,年龄整体偏大,大约在40岁以上,有一定经济实力和文化沉淀。而在近一年多时间里,我也销售了几十幅缂丝精品,成交价大多在10万元以上,其中以传统的博古图、岁朝图、花卉图为主。藏家中出手买过一件的,一般还会陆续复购,这也与我对产品的严格把控不无关系。同时,他们认识到了这是在买真正的艺术品,是能一直传承下去的,与大多数网络上的低端产品有本质的区别。
整体来看,目前苏州缂丝产业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实体店销售难,新客流比较少。这种现状非一朝一夕能改变的,而我想要做的就是拍好自己的每一条视频,尽量让缂丝之美深入更多人的心。将来时机成熟时,我还希望能有一家自己的实体店,有自己的团队,为宣传好缂丝艺术贡献自己的力量。
作为行业观察者和组织者,沈慧芳希望苏州缂丝能拥有更强大的自驱力,那才是它能持续发展下去的关键动力。
苏州市工艺美术学会秘书长
苏州工艺丝绸有限公司苏州工艺美术研究院院长助理
20世纪60年代,苏州缂丝以复制南宋缂丝名作为起点,由苏州刺绣研究所的沈金水、王金山、俞家荣、淡水娥等大师或名手引领,逐步从单面缂丝发展到双面缂丝、双面三异缂丝。70年代至90年代,外貿加工需求猛增,苏州先后成立了五家缂丝厂,织造技艺在实用品制作方面得到新的发展。当时,苏州乡村许多女性利用农闲之时学习缂丝技艺,缂丝织工一度达万余人。
2000年后,没有了庞大的出口业务,缂丝日用品生产大幅萎缩,从业人数骤减。现在,苏州缂丝业从业者大约有200余人,40岁以下从业者约占1/6。市场萎缩,一部分人离去也属自然。尤其对于年轻人来说,手艺尚未成熟,只能做基础工作,收入自然不高。毕业后三五年内做其他工作能赚到的钱比做缂丝来得快,因此留住年轻人是很难的。学缂丝除了一腔热爱,还需度过5年至10年的蛰伏期,这需要学员耐得住寂寞以及坚持不懈的毅力。
今天面临市场低迷,从业者廖廖的情况该如何发挥优势,激发业内自驱力已成为缂丝业持续发展的关键。针对此情况,苏州市工艺美术学会于2017年设苏州缂丝专业委员会,王金山大师任会长,苏州各地的缂丝民间艺人有了交流互鉴的平台。这个平台对苏州缂丝业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王金山大师去世后,由陈文秘书长主持该专委会的工作。
目前,苏州市工艺美术行业协会、学会作为链接政府与手艺人的桥梁组织,也积极推出一些举措:与专业院校结成战略合作关系,开设专业课程,培养技能型人才;每年一届的中国(苏州)工艺美术博览会,增加传统手工艺精品面向市场的机会;举办不同类别、不同层次的技能大赛,推高工艺美术产业整体水平;联动苏州工艺丝绸有限公司苏州工艺美术研究院,举办各类讲座、国际论坛等;配合政府相关部门做好工艺美术职称、工艺美术大师荣誉称号、市属非遗保护单位及代表性传承人推荐、评审、考核、评估,以及工艺非遗文化传播等工作;开展非遗传播和手工体验活动,拓宽传统工艺在年轻人群中的影响力。
除此之外,缂丝专委会成员还自发宣传推广缂丝文化,如马惠娟、蔡霞明、黄佳丽、张磊等在各地办展、参展,让市民更深入地了解和体验了缂丝技艺;祯彩堂陈文于2023年在李公堤艺术空间举办了缂丝特展,并先后接待社会团体、院校和青少年体验活动三十余场;华惠英、范玉明、陈晓君、王建江等与苏州相关中小学、技术院校长期合作,连续不间断地播撒缂丝兴趣的种子,培养缂丝人才;谢晴容团队建立分层次、分年龄段的非遗教学体系,打造立体传播方式;吴文康在室内软装领域、顾正才在佛像领域都将缂丝文化传播做出了不菲业绩,还有一批缂丝手艺人埋头耕耘,专注创作,通过斩获艺博杯、苏艺杯大奖,不仅提升了缂丝艺术的社会认知度,也为其传承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目前,苏州缂丝的购买客群相对稳定,集中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天津、成都、太原和江浙地区及香港、台湾等地,在美国、澳大利亚、中东等海外地区也有部分客户。在这些客户中,除博物馆复制收藏外,客群以40岁以上的女性为主,购买缂丝主要用于室内软装陈设。
苏州缂丝的精湛工艺得以世代传承,仰赖政府、企业及众人齐心协力之功。在现代化进程中,传统手工艺面临极大的挑战。从政府和行业协会的角度来看,对手工艺的保护和传承一定会持续助力,但外来的支持其实不足以改变缂丝业的现状。只有拥有足够的自驱力,才是它能持续发展下去的关键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