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昊
(中国戏曲学院,北京 100073)
“新文科”概念由美国西拉姆学院院长萝莉·瓦洛塔提出。她主张将新技术融入文科课程,实施跨学科的文科重组,进而建立起一个跨学科且具有综合性的文科框架。2019年4月,我国教育部启动了“四新”建设工程——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强调新文科旨在适应时代进步,满足国家与社会的需求,并在原有文科基础上重新定位学科内涵与人才培养目标。这一理念的提出,为戏剧影视等文科教育领域的改革指明了方向,并制定了新的标准[1]。在此背景下,高校戏剧影视学相关专业应深刻领会新文科的建设宗旨,认真面对当前人才培养中的短板,并探索出符合自身特色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以期更好地服务于国家建设和社会需求。
专业定位是依据学校的办学方向、发展规划,结合行业趋势和社会需求,对专业发展路径、目标和任务进行规划与设想的过程。它不仅需与学校整体定位相契合,而且应凸显其专业特质。然而,一些高校在戏剧影视学专业建设中,存在定位模糊、缺乏专业集群构建以及对市场分析不够深入等问题。
首先,办学定位不清晰。部分综合性高校在制定中长期发展规划时,仍旧以工、农、理、医、法等主导学科为发展重点,未能将戏剧影视等文科专业纳入其核心发展规划中。这导致此类专业在开设时常常面临与学校总体定位不符、教学资源匮乏以及招生困境等问题。在资源持续向优势学科倾斜的背景下,许多学校的戏剧影视专业陷入困境,甚至面临被撤销的风险。
其次,未建立专业集群。专业集群是指多个学科基础相近、学科设置相通、能够在同一实践体系中完成实训任务并共享专业资源的专业集合。目前,一些高校未能形成戏剧影视学的专业集群,甚至难以成立二级学院。这无疑对戏剧影视学专业人才的培养造成了不小的阻碍。
最后,部分高校在开设戏剧影视学相关专业前,未对就业市场进行充分调研,导致对行业的最新动态和市场需求缺乏准确理解。这也是造成戏剧影视学专业毕业生就业困难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高校在开设此类专业时,必须进行深入的市场调研,以确保专业设置的合理性和毕业生的就业前景。
高校的主要任务是培养能适应现代社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人才。人才培养方案是实施人才培养活动的纲领性文件,必须严格遵循高等教育规律,紧密围绕社会经济发展需求以及学校自身特色进行制定。然而,从当前部分高校戏剧影视学相关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来看,我们发现存在一系列问题,如人才培养目标模糊、能力培养维度单一、课程设置不尽合理等。
首先,人才培养目标缺乏明确性。戏剧影视学专业的主要任务是培养戏剧影视表演与创作人才。但具体要培养哪个层次的人才?是面向艺术培训机构、群众文化场所,还是传媒影视公司?目前,部分高校在培养这类人才时,并未设定明确、科学的人才培养目标,导致课程设置、招生选择和就业推进等方面存在较大的随意性和盲目性,影响了人才培养的质量[2]。
其次,能力培养不够多元化。戏剧影视表演与创作是复杂的文化艺术活动,具有强烈的公共属性。这些活动不仅要求从业者具备专业技能,而且对其团队协作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和应变能力等有较高要求。然而,部分高校主要关注学生的专业技能培养,如表演和创作等,忽视了对其他重要能力的系统培养。尽管少数学生能在校园文体活动和班级管理中得到一些锻炼,但这种缺乏系统性和针对性的能力锻炼方式对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帮助有限。因此,高校应更加注重学生多元化能力的培养,以更好地适应戏剧影视行业的发展需求。
再次,课程设置尚待优化。从部分高校戏剧影视学相关专业的课程设置来看,它们通常由公共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以及专业拓展课程三部分组成。公共基础课程旨在培育学生的人文素养,涵盖政治、英语、计算机等科目。专业核心课程则致力于深化学生的专业技能,包括编剧、表演、形体、台词等。专业拓展课程主要拓宽学生的专业技能领域,涉及舞台美术、视听语言等内容。在素质教育日益受到重视的当下,课时缩减成为趋势。因此,高校在公共基础课、专业核心课和专业拓展课之间如何权衡取舍,显得尤为重要[3]。目前,编剧、表演、形体等专业核心课程占据了戏剧影视类专业的多数课时。然而,在表演课程中,教师需花费大量时间为学生剖析剧本与角色,在课后额外组织学生排练。这种“偏重”的专业核心课程安排,不仅压缩了其他课程的学习空间,而且削弱了它们的辅助作用,导致学生知识结构过于学科化。这与戏剧影视学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相去甚远。
最后,产教融合亟待加强。产教融合是指教育与产业之间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而展开的深度合作。目前,在高校戏剧与影视学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中,产教融合环节普遍缺失。即便有些学生获得了参与专业相关实践的机会,也常因学校管理制度的层层阻碍而无奈放弃。这也是戏剧与影视学应用型人才培养面临的一大难题。
教育是传承人类文明、改变人类对客观世界认知的重要途径。作为人类特有的人才培养活动,教学服务于教育目标。教学方法和教学质量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全面发展以及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然而,当前戏剧影视类专业的教学方法仍存在一些问题,如方法缺乏多样性、理论教学不够深入、实践教学不足等。
首先,教学方法不够多元。“表演理论与技巧”是戏剧与表演专业的核心课程,其教学方法仍主要遵循斯坦尼斯拉夫体系。尽管该体系自20世纪30年代引入我国以来,对我国的表演艺术产生了深远影响,但是,除了该体系外,学界还存在其他表演体系。学生对其他表演体系的了解,仅停留在理论介绍层面,将不利于其表演技能的提升和视野的开阔。
其次,理论教学不够深入。当前,一些高校对包括戏剧与影视学在内的文科类专业理论课程重视不足,认为理论课仅是实践课的辅助。这种“以技术评判一切”的观点严重影响了戏剧与影视学专业理论课程的地位,无法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相互促进[4]。
最后,实践教学不够丰富。戏剧与影视学的实践教学包括学中做、做中学、做中思三个层次,是检验学生学习成效的重要方式。目前,从高校戏剧与影视学专业的实践教学来看,内容多局限于模仿动物、观察人物等基础练习,且模仿和观察的对象往往受限于学生的固有认知,如模仿呆萌的兔子或贼眉鼠眼的小偷等。同时,在实践教学中,学生面对的“观众”主要是老师和同学。这类观众通常对学生的表演有较高的容忍度,纠错意识不强,难以真实反映学生的表演水平。
在新文科背景下,为了有效地培养戏剧与影视学的应用型人才,高校需要明确专业目标。为了进一步提高戏剧与影视学的人才培养质量,高校应根据自身的办学理念,明确专业目标,以保障学校与专业之间的和谐共进。为此,高校应对戏剧与影视学及其相关专业进行整合,构建专业集群,以促进相关专业的协同进步。专业集群主要包含两种形态:一是相近学科的融合。例如,高校可以将戏剧影视文学、戏剧影视导演、戏剧影视表演等相关专业整合为一个集群。二是高校围绕市场需求,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导向,将那些共同为地方文化事业发展服务的相关专业组合成专业集群,如广播电视编导、戏剧影视文学、戏剧影视表演以及文化市场管理等专业。在戏剧与影视学专业的人才培养中,专业集群作为一个实际组织,能够促进内部资源的优化共享,提升人才培养的质量,更有利于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多样性和层次性,进一步助力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此外,高校在开设戏剧与影视学相关专业时,应深入调研和分析地方文化市场的需求。高校应结合自身的办学实力,以地方文化艺术事业的发展需求为导向,增强专业设置的针对性,以推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为学生未来的就业打下坚实基础。戏剧与影视学相关专业的毕业生的主要就业方向为影视传媒公司或文化艺术团体。据初步统计,全国范围内,各种所有制的话剧团体约有100家。然而,由于话剧演员的流动性较小,且舞台生命力持久,话剧团每年的招聘名额非常有限。因此,能够进入此类专业院团的戏剧与影视学相关专业毕业生寥寥无几。除了专业的话剧院团,部分毕业生选择投身于戏剧与影视文学创作、导演、表演等相关领域,或者选择进入艺术培训机构从事教学工作等。在人才培养的环节中,学校应基于对就业市场需求的充分了解,来明确专业定位,并对学生进行针对性培养。例如,专业话剧院团需要具备卓越专业技能的人才,民间剧团则更青睐在戏剧创作理念和表演形式上具有创新思维的人才,群众文化机构则需要集编剧、导演、表演等多项技能于一身的“一专多能”型人才,影视传媒公司则偏爱外形有特色、镜头感强的人才。唯有明确专业定位和人才培养方向,高校才能有效提升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质量。
在新文科建设理念的指导下,为了有效培养戏剧影视学的应用型人才,高校应积极构建多元融合的专业课程体系。
1.将传统文化类课程纳入戏剧与影视学专业拓展课
在新文科建设精神的指导下,高校应将与传统文化相关的专业课程纳入戏剧与影视学的课程体系中,以此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和专业水平。在当今的网络时代,中西方文化思潮不断交汇与碰撞,使文化环境日趋复杂。这导致当代大学生在精神层面面临更多的迷茫和困扰。因此,高校把传统文化课程纳入戏剧与影视学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体系中,不仅能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而且能帮助他们增强文化自信,更从容地应对各种思想冲击。此外,对传统文化的深入了解和学习,是文化自我建构的基石。只有充分认识到传统文化的闪光点及其发展不足,我们才能更好地促进其发展和传承,进而不断提升其影响力[5]。传统文化是戏剧与影视创作的核心源泉,对于培养戏剧与影视学应用型人才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以《霸王别姬》为例,这部被视为中国电影史上的杰作之一的作品,正是深受我国戏曲文化的启发而创作的。因此,在新文科背景下,戏剧与影视学专业的课程设置应包含与传统文化相关的课程。例如,学校开设昆曲教唱课,不仅能让学生领略到传统戏曲文化的魅力,而且能为他们日后的戏剧影视创作积累宝贵的素材。
2.设置学科交叉课程,推动学科融合
新文科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是打破学科之间的界限,实现学科的深度融合。随着社会经济的持续进步,社会分工日益精细化,不同分工间的联系也日趋紧密,市场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愈发强烈。因此,在培养戏剧影视学应用型人才时,学校应引入学科交叉课程,可以有效地协调文科教育与社会实际需求之间的矛盾,并进一步推动文科研究工作的深化。
在开设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核心的戏剧与影视学专业课程时,我们应当围绕“艺术与商业”和“技术与艺术”这两大主题来设置课程。例如,学校可以增设“电影发行与营销策略”和“微电影视频处理技术”等课程,旨在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帮助学生拓宽专业视野,提高其专业技能水平,从而提升他们的综合竞争力,为未来的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我们要根据社会的需求和市场的变化,动态地调整这些交叉课程的设置。
3.开辟第二课堂,强化专业能力
第二课堂并非传统意义上的一门特定课程,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帮助学生迁移、内化所学专业知识,进而提高专业知识运用能力,提升艺术素养。因此,在戏剧与影视学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过程中,高校应更加重视第二课堂的作用,并加大其开发力度。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基于课堂所学知识开展一系列的拓展活动,实现第二课堂与第一课堂的有机结合。例如,学校可以围绕戏剧影视学的专业内容,组织学生参与电影周、短期训练营、观影和观剧等拓展活动。通过这些活动,学生可以观看大量高质量的影视作品,从而积累丰富的观影经验,并在有组织、系统化的观影过程中,增强对专业知识的感性认识,提高影视审美能力。在观影的基础上,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开展短训活动,一起进行影视剧的创作,为学生提供宝贵的实践机会,使他们在实践中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和创作能力。
1.建设实训基地
戏剧与影视学是一门实践性和应用性极强的学科,不仅要求学生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而且强调学生应具备良好的艺术素养和出色的实操能力。因此,在新文科的背景下,高校应着重加强戏剧与影视学相关专业的实践教学设计。这包括引导学生亲身经历戏剧影视作品的全流程,从策划、创作、表演到推广,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剧本创作、表演、导演、摄影摄像以及后期制作等能力。同时,实训基地的建设还能有效弥补当前部分高校在戏剧与影视学相关专业实践教学中的不足,使学生能够完整地参与到项目策划、剧本创作、剧本排练、制作剪辑等环节中,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戏剧与影视创作实践。
在戏剧与影视学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训基地建设方面,我们应紧密结合相关专业的课程设置,推动以应用为核心的阶梯式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学生通过参与剧本创作、表演拍摄等专业实践活动,能够主动反思并实践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进而形成一个从理论到实践、从实践回到理论的良性循环。这种教学模式有助于培养具备编剧、导演、制作等多项技能的应用型戏剧与影视专业人才,从而更好地适应全媒体时代的人才需求。在加强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的同时,高校还应积极拓展校外校企合作,吸引更多相关企业参与到人才培养的过程中来。这样不仅能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和就业机会,而且能促进校企之间的深度合作,共同培养出符合地方文化产业发展需求的应用型戏剧与影视人才[6]。通过这种校企互为主客体的合作模式,我们能够确保所培养的人才更加贴近市场需求,更好地服务于地方文化产业的发展。
2.引入项目式教学
项目式教学模式是在教师的引导下,由学生独立完成信息收集、方案设计、项目实施等环节。此模式旨在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深入理解并掌握项目的具体要求和实施流程。在培养戏剧与影视学应用型人才时,项目式教学可以通过模拟实际工作项目或任务来开展。例如,学校以拍摄广告或微电影等小型项目为切入点,引导学生通过项目探索,将理论知识转化为专业技能。学校实施项目式教学不仅有助于提升学生的专业能力,而且能帮助他们实现学以致用,从而增强学生的学习成就感,进一步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推动其专业能力的持续进步。
3.加强行业实践
在新文科背景下,要有效地培养戏剧与影视学的应用型人才,高校还需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行业实践机会。这可以通过加强与影视制作基地、影视传媒公司等机构的合作来实现,以便学生在行业实践中提高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学生可以利用学期实践、毕业实习等,深入剧组进行学习。这是培养戏剧与影视学应用型人才的必修课程。通过亲身参与影视制作的每个环节,学生不仅能真实体验工作过程,享受工作乐趣,而且能在实践中激发对行业的热爱,增强职业归属感,提升专业能力,从而顺利完成从行业到职业的过渡。学生即使毕业后未进入影视行业,也能凭借自身的专业能力,在广告公司、新媒体公司等发挥自己的价值[7]。
在新文科建设的时代背景下,高校应当深入探究新文科的内在含义以及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具体需求。以此为基础,高校需从人才培养目标设定、课程内容更新、实践教学强化等各个方面入手,全面优化戏剧影视学相关专业的教学策略。通过这些努力,我们可以致力于培养高素质的戏剧影视学应用型人才,进而为我国文化产业的长足发展和传统文化的有效传承提供人才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