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竹青
“能耗双控、优化结构、绿色转型……这是我们这些年在发展中对标最多的字眼。”5月19日,潞安化工集团市场技术部副部长孙守靖说。
近年来,潞安化工集团以低碳科技创新为动力,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做好污染物综合治理、废物资源化利用等环保工程,拓展赋能低碳的技术产品和解决方案,不断提高资源能源利用效率,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能耗雙控是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的一项重要措施,有助于节约能源资源,从源头上减少污染物和温室气体排放。在余吾煤业公司,发电站将源源不断的瓦斯转化成了电能和热能,煤矸石制砂工程和动筛矸石再选工程实现了矸石的“零”排放……动筛矸石再选系统、更换高耗能电机、降低用热用气消耗优化控制,年节约热量14万吉焦,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5400吨。余吾煤业公司被列入省发改委首批创建零碳(近零碳)矿山试点。
与此同时,潞安化工集团各用能单位积极创建绿色、低碳示范企业,王庄煤矿、司马煤业公司、余吾煤业公司、高河能源公司、阳泉五矿通过绿色矿山认证;煤基清洁能源公司、潞安化工机械(集团)成功获评2023年国家级“绿色工厂”荣誉,正元氢能公司获评2023年省级“绿色工厂”荣誉等。
走进潞安清洁能源实验室,研究人员正在计算机上进行硅铝比计算,以获取一个最佳的比例数值。据了解,该技术研发团队不断进行研究、探索、验证,先后破解了“硅铝比”“不能添加铁”等难题,成功研发出混煤助熔剂,实现了100%单烧“潞安煤”项目研发和工业化示范的关键技术,开创了当地煤原料化利用新途径,为煤炭高效清洁利用探索出了潞安路径。
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是实现创新驱动发展的根本路径,是实现绿色转型的关键环节。潞安化工集团各单位从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上双向发力,不断破解生产技术“瓶颈”,加快节能技术升级,推动各项技术措施落实落地。如,潞安焦化公司通过对炉顶立火道温度自动测量,实现了对炉温的智能精准调控;对焦炉加热煤气流量及分烟道吸力进行精确调节,实现自动加热控制,达到源头控硝及节能降耗的目的,节能0.5万吨标准煤。
天脊集团苯胺循环水冷却塔消雾节水技术改造项目,实现了每小时减少蒸发水量5.7吨,节水率达到53%,同时彻底解决了冷却塔冬季“冒白雾”的问题。太原化工新材料公司氨库驰放气回收项目通过氨库装车驰放气回收制作氨水,送脱硫装置进行使用,达到了节省液氨的目的,每年实际创效194万元。
随着国家对绿色低碳转型的战略要求,企业发展必须优化产业结构,以适应环境和市场需求。“今年,我们将在节能环保方面开展科技项目42项,研发投资大约1.72亿元,加强绿色低碳技术研发、示范和应用,助力企业绿色低碳发展。”孙守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