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聪
海南热带海洋学院 海南三亚 572022
中华武术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之一,具有仁爱、大同、诚信等优良品质,也是我国先辈们留给我们的精神财富,吸引着无数人,更掀起了一股学习热潮,但是这股热潮并不代表中华武术国际化传播的成功,事实上这种传播只停留在表面,内在文化和思想根本没有被领悟[1]。对此,在文化自信背景下,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应当承担起自身的责任和担当,结合当前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式,加强中华武术国际化传播的强度和效率,使中华武术走向世界。
武术起源于中国,属于全世界,是在我国历史发展的长河中衍生而来的一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项目。在两千多年前,我国古代前辈根据当下的文化理念、哲学思想,从生存、生产等过程中慢慢创造了具有独特风格的强身健体方法,受到了人们的喜爱和运用,进而逐渐发展成了器械套路、徒手套路等运动技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改变,武术的价值和作用吸引了更多国家、地区武术爱好者的注意,一些武术爱好者更是涌入中国学习中华武术,从这里不难看出中华武术已经走向了世界舞台[2]。因此,让更多的人了解、关注中华武术,把中华武术纳入奥运会中,通过奥林匹克精神促进中华武术的进一步发展,不仅是中华武术的最终目标,还是丰富人们身心健康,娱乐生活的一种方式。
第一,语言隔阂。中华武术国际化传播最关键的一个障碍是语言沟通,受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的影响,每个国家、民族都有属于自身的语言文化,因此,在交流过程中出现沟通障碍,也是中华武术国际化传播的首要难题。因为中华武术的传承方式是口传心授,这种方式在外国不太适宜,不管是动作名称,还是拳法理念、技法认识,都与外国暴力征服世界的思维有着明显的差异,也正是这一原因导致中华武术语言不能精准地转述给国外友人,中华武术在国际化传播中也面临停滞不前的局面[3]。
第二,文化差异。文化差异是区分每个国家和每个民族的一种方式,包含制度、行为、思想、物态等层面。基于此,中华武术国际化传播在心理认同上会出现冲突。不管是哪种文化,都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有着一定的联系,在中国提出的是适应世界,而在西方国家则提出的是改造世界,这两者有十分明显的差异,同时武术和奥林匹克体育两者间也出现了较大的差异,武术追求的是天人合一,奥林匹克体育的宗旨是探索人体的种种极限,从这里不难看出,中华武术国际化传播出现了他者文化排斥的问题。
第一,传统体育和竞技体育的冲突。奥运梦和民族梦代表着竞技和传统,而这也是中华武术国际化传播的主要矛盾点之一,在传播过程中到底是让主题更符合奥林匹克运动精神,还是应当以传统民族文化为主,这也是官方、学界反复思考、探索的问题。如今处于信息时代,各个国家之间的联系愈发紧密,奥运也不再是树立国家形象、弘扬中华文化的唯一途径,但是中华武术传播的最终目标依然是个未知数[4]。
第二,派系复杂多样。中华武术国际化传播存在标志性主体不明确的问题。众所周知,武术内容复杂多样,技术体系、运动形式以及风格特点都有着独特的民族气息和人文韵味,吸引着无数的人学习和了解。口传心授是中华武术的主要传承方式,心授指的是内心有所领悟,展现了中华武术的个人传承方式,进而在此基础上衍生了某种技法由地域或者姓氏命名的派别,虽然这属于中华武术的一种特色,但是根据当下的中华武术发展情况来看并不适合,而且还有着制约作用。
近些年来,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武术表演,中华武术向世人展现了其中的魅力,以美妙绝伦、气势磅礴的现场面吸引了世界人民,但武术中的高难度、烦琐的动作让人们不得不停留在欣赏的层面,无法进一步学习。中华武术博大精深,历史源远流长,每种传统武术都包含数十个、百个技法和动作,随便取一处便是重点[5]。若是从中选择一到两个,极有可能会出现片面化的情况,进而对中华武术走向国际化造成较大的影响。所以,在文化自信背景下,武术中心对每个时期的武术发展都制定了相应的任务和目标,即2025—2035 年完成武术申奥,2036年进入奥运会,使武术成为当代社会发展背景下的目标。在这里,我们需要了解武术在国际上传播的目的是什么,初衷是什么。单纯成为奥运会中的一项运动,还是通过奥运会的力量来弘扬、传承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加强我国在国际化舞台上的文化话语权?这些问题值得我们深思。卢元镇说:“武术不仅仅属于体育,更不仅仅属于竞技体育,武术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用西方竞技体育的目标和方法去辖制它、推动它,往往适得其反。”中华武术起源于华夏大地,只有让中华武术走向国际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传播中华武术文化,将其作为载体推行跨文化传播,才能发挥中华武术的魅力,让更多的人喜欢中华武术。
在文化自信背景下,传播中华武术离不开国家的支持和帮助。20 世纪前期,日本武道和韩国跆拳道从自身的对抗性运动中发现了武打技术类的精神文化价值,获得了国内人民群众的喜爱,同时还吸引了其他国家的爱好者来学习。由此可以看出,武术国际化传播的途径主要在国家层面。所以,应当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从政策层面落实中华武术文化建设工作,对其进行有针对性、有目的性的传播,站在国家层面统筹规划,提前预料传播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以免判断失误。
虽然是将国家作为主体,但是也不能只依靠国家的力量进行传播,国家政府也不是传播中华武术,让中华武术走向国际化舞台的唯一方式[6]。中华武术传播需要政府和社会共同努力,建立多元化的传播路径。无论是由学校、社会群体、企业组成的非政府组织,还是人民群众的任何一位,都可以成为传播中华武术的推手。总之,这一过程需要发挥各个组织的力量。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新媒体技术慢慢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将信息以文字、视频等形式传递出去,受众群体不仅能够按照自身的需求进行搜索,还能快速了解武术文化,进而加以传播和弘扬,以快捷的方式推动中华武术走向国际化舞台,这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武术师资力量匮乏的问题。在文化自信背景下,要想让中华武术更好地传播,就需要让国际受众感受到中华武术的魅力,构建国际化武术竞赛品牌。但结合当前的实际情况来看,我国缺乏经典的武术国际赛事,所以当下最重要的是要开设国际媒体武术传播平台,通过经典武术国际赛事的开展,增加国际受众群体的黏度,进而提高我国的文化话语权。此外,可以巧妙借助新媒体技术,如今新媒体时代背景下最有影响力的是网红、主播群体,若是能够巧妙借助新媒体的力量,必定能够更好地传播我国武术文化[7]。比如,培养具有武术基础和新时代内涵的网红传播人员,借助直播、拍视频等方式弘扬中华武术文化。
武术文化在传播时会面临多元化的文化差异,中华武术走向国际化,渗透到其他国家,对于当地人来说是外来文化。受众群体在面对外来文化时,可能会因为自身的文化差异,习惯性地以自己的思维进行思考和探究,在没有深入了解的时候更容易产生抵触情绪,久而久之,便会对中华文化国际化传播造成较大的影响。对此,在中华武术传播的过程中,首先要正确了解外地文化和本土文化,分析其差异性,以免出现文化限制等问题。其次,中华武术要想走向世界,需要根据受众群体的真实感受和想法进行传播,比如在传播传统武术的文化内涵、健身价值的同时,还要强调互相尊重、交流、互利以及和平相处等基本原则,通过循序渐进的方式改变外国友人对中华武术的看法,这样既能让更多的人接受中华武术,也能消除文化之间的差异,改善彼此的关系。
传播的目的是让更多人对中华武术有所了解。比如在某个地区推广,是想要让这个区域的武术学徒数量增加,当武术学徒数量有了明显增加后,则说明推广起到了作用,达到了目的。所以,中华武术国际化传播要想取得成功,需要采取针对性的方式方法。首先,在现今信息时代背景下,可以利用新媒体数据的统计,将评价分析聚焦在一起,推广到受众群体上,再借助分类、预测等方式进行量化平衡,这样不仅能够快速找到问题,还能实现统一管理[8]。其次,建立科学合理的沟通评价平台。通过平台搜集信息,对信息进行相应的分析和传输。在中华武术国际化传播过程中,必须建立有效的沟通评价平台,并且该平台还要对不同受众群体进行层次划分,切不可一概而论,要对症下药,针对性地解决难题。最后,建立动态指标体系制度。以往建立的都是静态体系,并采取固定的方式进行推广,虽然有一定的效果,但长期使用不利于发现新问题。而在大数据背景下,应当紧跟时代步伐,时刻关注推广过程中的动态变化,建立动态指标体系制度,促进评估的科学合理化,以量化评价中华武术的国际化传播质量。
在发展中华武术的过程中,首先,需要培养高质量武术管理人才,可以聘请中华武术精英人士来培训武术人才,争取在世界舞台中夺人眼球,创造具有中华传统文化特色的武术表演节目。其次,要与中国武术协会进行合作,采取开放式的合作模式,取长补短,通过动态发展,形成深度发展新格局。在充分运用资源的前提下,对资源进行科学的分配和规划,以免出现资源浪费等问题。最后,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中华武术便面临着更为激烈的竞争,武术产业必定要培养一支专业技术过硬、素质高,同时还了解市场营销、国家宏观经济的管理团队,这样才能保障中华武术的长久发展。
总而言之,武术国际化传播既要做到迎风破浪,也要顶住压力,抓住一切机会,让中华武术站在世界舞台上,这也决定了中华武术的国际化高度。对此,在文化自信背景下,应当重新定义中华武术国际化,学习现代化发展理念,建立新格局,使中华武术能够在这一背景下占据一席之地,被更多人知道,从而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自身的微薄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