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雨,喻婷婷
(温州职业技术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 浙江 温州 325035)
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思想阐释了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原理,指出社会意识在由社会存在决定的同时,一定条件下也会转化为物质力量并反作用于社会存在,影响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上层建筑决定于经济基础,也反作用于经济基础,并为巩固与它相适应的经济基础服务。但是社会意识或者说观念上层建筑,本身并不能直接影响和改变社会,而是要通过实践活动来实现其对社会存在的能动的反作用。历史唯物主义认为,实践的主体是人民群众,社会意识的反作用要通过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才能实现。文化是社会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提供了理论启迪。
文化强则国强,文化兴则国兴。文化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力量。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仅需要有雄厚的经济实力和先进的军事装备,同时还离不开文化软实力的支撑。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1]694与此同时,文化也反作用于与其相应的政治和经济生活。文化的内核体现在意识形态中,意识形态决定文化前进的方向和发展路径。按照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意识形态是社会意识中构成观念上层建筑的部分,它是反映一定阶级或社会集团利益和要求的思想体系。习近平文化思想把维护意识形态安全纳入党的核心工作,为新时代文化建设明确了目标任务和努力方向。习近平提出党要牢牢掌握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使凝聚共识和价值引领成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强大功能,确保文化建设始终沿着正确的发展道路前进,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历史唯物主义秉持文化具有阶级性的观点,认为“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而且在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力量“同时也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精神力量”。[2]178恩格斯还把文化作为一种社会生产力,认为文化可以借助各种形式物化为生产力,从而推动社会产生划时代的突飞猛进的发展,比如借助科学、技术等形式:“文化上的每一个进步,都是迈向自由的一步”。[3]492所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必然包含加强文化建设,实现文化创新,从而更好为中国式现代化服务。党的十八大以来,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被提到党治国理政更加重要的位置,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就文化建设工作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并作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2013年,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习近平用“三个事关”强调了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极端重要性,指出其事关党的前途命运、国家长治久安和民族凝聚力与向心力;2018年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习近平强调宣传思想工作的中心任务是统一思想、凝聚力量;2022年党的二十大从五个方面对文化工作做出重点部署,确保文化建设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2022年11月25日,中青报·中青网推出了集交互性和沉浸式体验为一体的“大思政课”云平台,深度整合报纸、网络、移动端信息资源,打造出一批贴近青年生活和内心世界的网络产品,使主流媒体的舆论传播引领力大大提升,激励新时代中国青年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奋勇前进,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青春力量。当今世界格局正处于百年未有的大变动大调整时期,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面对这一关键时期社会思潮和思想文化的多元化,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刻认识文化的精神力量,放眼大局、把握大势,从战略全局高度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进行谋篇布局,促进文化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引领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在新时代不断取得新成就,使其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精神保障基础。
文化关乎国运。面对百年未有的世界大变局,习近平把国家强盛、民族复兴和执政党的前途命运与文化建设连为一体,从战略全局出发,指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和文化繁荣,“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4]33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铺就绚丽的文化底色,实现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文化繁荣既是经济发展水平的体现,同时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也内在地要求文化繁荣。文化的价值底蕴和精神力量必然要求文化的繁荣。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人们的文化生活“还是人们物质行动的直接产物”,[2]151人们在不同的社会环境中生产出不同的思想和文化。但思想文化又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人民群众一旦掌握了先进的思想文化,就会将其转化为强大的物质力量。习近平指出,学习马克思主义,就要学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关于文化建设的思想。在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引领下,电影《湄公河行动》、电视剧《平凡的世界》、纪录片《记住乡愁》、电视综艺节目《中国诗词大会》等一大批艺术精湛、贴近人民的精神文化产品走上荧屏,向民众献上了丰盛的文化大餐。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在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上上升为一项国家战略,即明确了2035年把我国建成为文化强国,这一目标随着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的推进逐渐走向具体化并不断深入推进。关于党在新时代引领文化发展的使命,习近平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做出了新要求。他说,在文化建设方面,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和时代责任就是要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进一步“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5]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必须担负起新的历史责任,以不断促进文化繁荣兴盛为根本,建设一个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和精神文化产品创造的主体,“历史活动是群众的活动”。[2]287“现实的个人”[2]519是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基础,从这一理论出发强调人民群众在精神文化创造过程中的主体性的理论主张,体现了鲜明的人民立场。站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这一鲜明人民立场上,习近平文化思想坚持文化建设在“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6]43的基础上不断推进文化自信,不断铸就文化辉煌。要求始终把满足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的需求作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坚持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文化发展理念,确保根植于人民的社会主义文化始终服务于人民。
在人类思想发展史上,关于文化的认知众说纷纭。关于文化创造、享有和传承的主体,不同的学派也有着不尽相同甚至迥异的回答。观念论者把文化看作思辨的产物,认为文化的主体是精神。机械唯物论把文化看作孤立的个人活动的产物,认为单个的人是文化的主体。而历史唯物主义则认为文化是劳动创造的,劳动是文化得以诞生的基础,包括文化在内的全部“世界历史不外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7]196文化就其本质来说是人的感性对象性活动的产物,是一种人化的产物。文化的创造者是从事实践活动的个人,这些“个人”同时也是文化产品的享有者和传承者,所以人民群众是文化的主体。一种社会意识发挥作用的广度和深度、影响时效的长短由它掌握群众的程度和广度决定。习近平坚持马克思主义文化思想,认为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和见证者,也是历史的剧中人和剧作者。并创造性地运用唯物史观,提出发扬全体中华儿女的文化主体性作用,让全体人民“都成为传播中华美德、中华文化的主体”。[8]161这是中国共产党对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事业作出的庄严承诺。如今风靡全球的汉语热、孔子热、中华美食热,正是全体中华儿女以实际行动向世界展示了中华文化的魅力和强大内核,是全体中华儿女文化主体性作用的呈现。习近平文化思想始终坚守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遵循,将人民作为文化传播的主体,作为文化的鉴赏者和评判者,充分体现并严格践行了人民至上的根本原则。可以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属性就是人民性,全体中华儿女是传播中华文化的最可信赖的坚实主体。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立足社会实践,坚守人民立场,这是其一以贯之的基本原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由人民创造,所以必须服务于人民。习近平强调:“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时代的雕塑者。一切优秀文艺工作者的艺术生命都源于人民,一切优秀文艺创作都为了人民。”[9]文化建设的主要依靠力量是人民群众,文化发展的主要动力源也是人民群众,人民群众的智慧和伟大实践是新时代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和文化发展必须依靠的力量。习近平强调在政治立场上始终站在人民群众一边,“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4]505读者在哪里,宣传报道工作就要跟进到哪里。习近平文化思想始终坚持人民利益至上,坚持文化事业发展为了人民、依靠人民,坚持文化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以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等为代表的众多官方媒体向民众聚集的互联网高歌猛进,融合创新。江苏卫视还推出了面向大众、服务大众的全新理论访谈节目《时代问答》,邀请理论名家就民众关心的热点话题释疑解惑。内蒙古“红色文艺轻骑兵”扎根基层,冒严寒酷暑,幕天席地为群众零距离献上他们喜闻乐见的精神文化产品。新时代新征程,习近平文化思想把不断满足人民的精神文化需求作为奋斗目标,充分彰显人民的主体地位和力量,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巩固人民群众在文化实践中的主人翁地位,促进全党全国各民族的凝聚力,以人民群众的力量和智慧巩固中华民族共同奋斗的思想基础。习近平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必须处理好文化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关系”“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10]185强调文化的社会效益,就是强调文化的人民性和公益性,把提升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水平和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作为奋斗目标,壮大人民的精神力量,在有效提升全民文化水平的基础上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
万物有所生,而独知守其根,每一种文明都根植于属于自己的那片土壤。文明的发展是以经济发展为基础的,文化产生于社会的物质实践活动。马克思指出,人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自己的历史,也不能选择创造历史的条件,“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2]669每一种文化的产生、发展过程也是如此,人们决不能抛弃本民族的文化土壤来创新文化,而要在对自身传统文化的自主自为的身份认知中遵循文化自身固有的传承发展规律推动文化发展。习近平秉持历史唯物主义思维,坚持马克思主义文化观,指出任何民族的文化要行稳致远,要有影响力、聚合力和塑造力,“就必须有自己的主体性。”[5]这是一个高瞻远瞩的睿智判断,为推动文化繁荣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指明了必由之路。
习近平在2014年文艺工作座谈会上阐明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价值,强调是我们的精神命脉,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是中华民族“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11]25习近平文化思想遵循历史唯物主义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重视文化自身特有的发展规律和文化的价值底蕴。习近平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蕴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和最根本的精神基因,“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12]585任何国家、任何民族的传承和发展都离不开优秀传统文化的支撑,离不开文化这个精神标识。中华民族“百万年的人类史”、“一万年的文化史”“五千多年的文明史”[13]展现了中华民族谋求发展进步、建立丰功伟业的过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支撑着中华民族的前进和中国社会的发展,是中华文明绵延不绝的突出优势。中华文明之所以延续几千年不曾中断,中国能够形成团结统一的政治局面,都是源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底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维护民族独立、反抗外来侵略”和“推动中国社会发展进步”[14]5-6的历程中深深激励着中华儿女,发挥了不可磨灭的作用。习近平到访北京师范大学时,对于语文课本中删去古诗文的做法进行了批判,指出这是一种文化上的“去中国化”现象,表现了他强烈的文化自觉和自信。中华文化是开放包容的文化,习近平多次在外交场合强调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4]48借助文明之间的平等交流互鉴,中国可以向国际社会充分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和平、发展、共享的特质,使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加强团结合作;同时也可吸纳世界文明优秀成果,更好地服务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并在此基础上创造更多文化成果,为世界文明增添新鲜血液。
中华民族的发展史证明,满足已有的成就,不思开拓进取,必然落后,必然遭受挫折。公然模仿和复制其他国家的经验也无法创造一个强大和繁荣的国家。只有立足于自身发展的现实,求真务实,踏踏实实地运用扎根于本土的文脉,走出一条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文明发展之路,才能真正实现国家繁荣、民族昌盛,进而不断推动人类文明的发展,开辟人类文明新形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进步基因,这些基因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得到了深刻的阐释,它们“同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主张具有高度契合性”。[15]15有着悠久而深厚的传统的中华文明是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标识,正如习近平所强调的:中华文明“是维系全世界华人的精神纽带,也是中华文化创新的宝藏。”[16]4-5我们要寻找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契合点,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运用于中华民族五千年文化沃土,激活和改造传统元素,在此基础上不断推陈出新。习近平身体力行,在很多重要场合的讲话中他都大量引用中华古籍,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仁爱、民本、诚信、正义、大同等思想与新时代治国理政理念相结合,挖掘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并对其进行转化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认为,人类社会发展的过程也是文明发展进步的过程。在历史唯物主义的社会形态理论中,也包含着文明多样性的观点。习近平指出:“人类文明多样性是世界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进步的源泉”,[17]世界的丰富多彩正是源于不同历史、不同国情、不同民族和不同习俗孕育了不同的文明。不同的文明在交流碰撞中可以共同绘就人类文明美好画卷。因此,习近平强调,各国要尊重和保护文明多样性,推动不同文明交流对话、和平共处、和谐共生。一方面,要树立强烈的中华文化主体性意识,立足中华传统文化的优秀基因,创造属于本民族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另一方面,要弘扬中华文化的优长,以开放包容的姿态与其他民族优秀文化进行交流,彼此相互吸收精华,并在此基础上对中华传统文化进行变革和创新,使其与时代同步伐同发展,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丰富硕果,为新时代坚守中华文化的主体性奠定广泛深厚的基础,“让中华文明在现代化进程中焕发出新的蓬勃生机”。[18]
总之,文明生生不息,思想与时俱进。十八大以后,习近平秉承了马克思主义的人文精神,坚持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推动了我国社会主义文明的发展,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一批具有创新性的研究结果。习近平关于新时期的文化工作有很多新的思想、新的观点、新的论断,都是非常丰富和深刻的,这些理论成果既是对新时代以来党领导文化建设工作的经验总结,也为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做出了独创性贡献,标志着习近平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文化篇”的形成,并在此基础上系统建构了习近平文化思想。这是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发展的新认识,是我们对自己的历史、文化的信心的增强,从此中国共产党对文化建设规律的认识步入了新的高度。中国共产党在新形势下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发挥了巨大的力量,其引领文化建设的智慧是我们做好新时期意识形态工作的坚强理论支撑和正确的实践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