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静 张文燕
近年来,思政教育在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上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职业院校作为教育发展的重要组成,推进思政教育开展已成为其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鉴于此,现以五年制高职机电一体化专业为例,研究基于工学一体化课程思政教学设计的理念、模式与具体方法的视角,探究如何促进思政教育融入一体化课程中,提升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在职业院校工学一体化课程思政的教学设计理念中,教师被视为先进思想文化的核心传播者和引导者。教师能够为学生描绘一个更为丰富和立体的中国、世界和学校的画面,能将职业场景、职业经验直观的告知学生,这种多维度的叙述方式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接受思政内容,树立正确的“三观”。因此,教师在工学一体化课程思政的教学中占据至关重要的地位,为确保教育的高质量,教师需要不断学习、实践、自我提升和完善,从而更好地为学生服务。
工学一体化课程思政的开展应与课程内容相匹配,思政元素的挖掘和融入要基于“课程承载思政、思政服务教学”的理念,该理念强调课程和思政之间的双向关系:一方面,课程为思政提供了一个载体,使其能够更好地传递给学生;另一方面,思政也为课程教学提供了支撑,使其更加有深度和广度。因此,在挖掘思政元素时,在不破坏原有的课程体系中,引入恰当的思政元素对原有知识体系进行补充和完善,使学生在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也能够培养出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如机电一体化专业,是服务我国制造业的重点专业,其专业人才在制造和电气行业中都大量需要,因此引入一些大国工匠、国之重器等思政内容进行补充教育,可增强学生的职业自信、学习兴趣。
工学一体化教育理念就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即将工作过程转化为学习过程,将工作内容转化为学习内容。在教学设计时以学生为中心,培养综合职业能力为宗旨,确定带有思政元素的学习目标、学习内容、教学过程及评价方式,并按照工作过程组织设计学习过程。
如在机电一体化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中就要求学生必须具备精益求精、耐心细致、敢于创新、团队合作等素养目标。在教学内容中,增加了专业中不同课程的课程性质、地位、面向的就业岗位;机电一体化专业技术现状和发展概况等内容,培养学生对专业的热爱和工匠精神,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树立“四个自信”。在教学实施中,让学生在与企业环境相似的工作站进行学习,教师针对学生的疑难问题及时示范指导,要求他们严格遵循8S(8S 就是整理SEIRI、整顿SEITON、清扫SEISO、清洁SEIKETSU、素 养SHITSUKE、 安 全SAFETY、 节 约SAVE、 学 习STUDY 八个项目,因其罗马发音均以“S”开头,简称为8S)管理制度,按照企业规范和标准操作设备,并对现场进行精益管理,让学生全程体验职业代入感,体会劳动成就感。最后,在教学评价中,利用自评、互评和教师评的多元主体评价,采用过程性和终结性相结合的评价方式,让学生全程参与评价,促进其养成公平、公正、诚实守信的思想品质。
在现代职业教育中,考核评价与质量监控是确保教育质量的关键环节。当前,工学一体化课程普遍采用“过程+ 结果”的两级考核评价体系,结合线上线下的形式对学生专业课程思政学习进行过程性评价,综合学生线上学习时间、课堂表现、协作学习成果、团队参与贡献度、考核测试等作为考评指标,对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成果进行双重关注,旨在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状态和能力。为此,在既有考核评价方式中融入了思政元素,从而提高思政教育的实效性,鼓励学生将学习成果转化为真正的学习动力,促进其工匠精神、职业道德、职业素养的养成。同时,全过程的质量监控不仅可以及时发现和纠正学生的学习问题,还能够增强学生的学习责任感,使他们更加珍视每一个学习机会。
在当前的职业教育中,课程知识体量已经相当庞大。当思政元素被融入其中,使课程内容更为丰富和多元,因此,需要教师更加细致地掌握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状态,确保学生能够有效吸收和理解这些知识,以此培养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工匠精神及职业素养。我院在机电一体化专业教学过程中就定期组织教学质量与学习效果交流会,采用师生面对面对话的形式,使教师深入了解学生的真实学习状态,从而做出更为精准的教学策略调整。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行为举止对学生产生示范效应。守时、守正和创新不仅是教师的基本职责,更是对学生的潜移默化的教育。守时体现了对学生的尊重,守正则确保了教学内容的纯正,而创新则鼓励学生跳出固有思维,勇于探索新知。同时,师生面对面交流作为情感共融的桥梁,可以使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的需求和困惑,从而进行针对性的教学。为了确保教学的持续优化,在了解学生的基础上,我院机电一体化专业教学团队积极参与课程思政研讨会,与专业思政教师学习、探讨,及时了解教育领域的最新动态,吸取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提升自身的思政与人能力。
工学一体化教学常采用问题导向的教学方法以及线上线下的混合式方式,激发学生在问题引导下思考、学习,如在《PLC 系统的应用及设计(西门子)》课程中,课前教师通过“国家职业教育智慧教育平台”设置“PLC 常用在什么场合?使用PLC 有什么优势?”等问题,让学生查阅多样化的线上线下资料,利用学习平台线上讨论,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思辨能力;课中,学生在工作页的问题引导下,与教师学习讨论,不断探究新知识,学习新技能,并在学习中深入探索知识的产生和发展,学生们不仅体会到获取知识的乐趣,更能深刻理解知识背后的故事和历程;课后,教师布置拓展任务,学生可进一步理解掌握课程内容。通过课前、课中、课后三个阶段的深入学习,较好地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专业热情。
在工学一体化课程思政的教学中,互动研讨是一种高效的课堂教学方式。首先,互动研讨能够促进学生积极参与,有助于他们深入掌握和理解知识。当学生在讨论中表达自己的观点、听取他人的意见并对其进行反思时,他们的逻辑思维与辩证思维能力得到了锻炼和提高。
其次,结合实际案例进行教学,诸如《电工技能与电力拖动》课程中,涉及机电传动系统、发展历史以及直、交流电动机控制等教学内容,教学中,通过引导学生查阅诸如机电发展案例、电机专利等资料,并进行课堂分享,可培养学生爱国情怀以及创新精神等,并促进学生更好地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相结合,增强他们的实际应用能力。
课程思政不仅仅是简单地将价值观念融入课程知识中,而是要确保这种融入是有深度的、有意义的,能真正影响学生的内心并促进其正向发展。为此,思政元素的融入要隐性,而非是直接、生硬。这样可以确保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会因为思政元素的过多而感到负担过重或学习“超载”,更可以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思政教育,潜移默化的养成良好习惯,树立正确的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