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国生
(武威市凉州区武威第九中学,甘肃武威,733000)
地理综合思维核心素养涵盖要素综合、时空综合、地方综合三大维度,是地理学不可或缺的核心能力。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核心素养至关重要,有助于学生系统掌握地理知识、提升技能和思维能力。[1]地理学科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具体知识,还要提升整体认知,强化分析、创新和实践能力。教师需要不断优化教学路径,总结并实践有效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深入思考问题,增强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实践活动是提升综合思维的重要途径,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参与实地考察,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综合思维能力。[2]依据《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初中地理教学的核心目标是培育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注重知识的内化和综合运用,以适应社会发展和教育改革的需要。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转化为内在素质,培养他们的实际问题解决能力,从而有效推进新课标的实施,培养出具备优秀综合素质的学生。因此,本研究分别从要素综合、时空综合、地方综合三个维度探索综合思维素养的培养路径。
地理学强调综合研究,将自然地理要素(如大气、水文、生物、地貌、土壤)和人文地理要素(如资源开发、交通、人口、城市、工业、农业、科技)视为一个相互关联的整体。由于地理环境的演变和发展受到自然与人文要素的影响,这些地理要素相互关联、相互作用,共同形成了地球表面的地理景观。因此,教师需要全面分析这些要素之间的关系,以更精确地评估区域环境并推动可持续发展。这种综合性的研究方法和思维方式对深刻认识地理环境的复杂性和多样性至关重要。培养地理综合思维素养的具体路径如下。
教师应深入解析学生需要掌握的重难点,全面分析地理要素之间的关联性,明确教学所涉及的地理要素。教师所制定的教学目标必须与学生的认知能力相匹配。在知识层面,教学目标旨在使学生深刻理解地理环境对人类社会的重要性,让学生掌握地理事物和现象的基本原理,了解不同时空条件下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熟悉不同尺度和类型的地理区域,掌握地理实验、野外考察和社会调查等实践活动的关键要点。在方法层面,教学目标要求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方法和工具,初步分析和评价相关问题。通过观察、对比和分析,学生能够加深对地理事物和现象变化特点的理解,学会运用不同工具获取多元的区域信息,并尝试在真实环境下解决和处理地理问题。从学生自我发展的视角出发,教学目标应注重引导学生结合家乡实际情况,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在独立思考中,追求真知,激发学生对家乡和祖国的深厚情感。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形成勇于面对和克服困难的优秀品质。此外,教师所制定的教学目标还应有助于激活学生思维。通过构建问题链的方式,引导学生深入讨论,将所学知识转化为内在动机,激发学生主动思考和提问的积极性。同时,重视学生地理学习兴趣的培养,引导学生运用地理思维思考地理事物关系,能够为学生综合思维的形成提供坚实基础。
地理学科研究对象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和区域性,因此,地理问题的研究应以“区域”作为切入点,将学习区域地理作为提高学生地理综合思维的载体。教师紧密结合区域地理位置、气候、地形等特点,综合有关地理信息,指导学生加工和处理地理信息,并引导学生从中探究不同的自然、人文地理现象的成因,基于要素综合与时空综合的视角探究“区域”特点。以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东南亚”教学为例,首先,教师可利用东南亚所处的特殊地理位置,引导学生分析其作为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十字路口”的优势,进一步理解地理位置对地区发展的重要性。其次,重点介绍马六甲海峡的重要地位,让学生了解其作为世界上最繁忙的海峡之一的独特位置和重要的航运价值。最后,综合分析东南亚的组成、气候、主要农作物的分布、中南半岛的地形分布特点、大城市的分布以及旅游等相关知识点,引导学生思考这些地理要素如何共同作用,影响东南亚的发展。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指导学生以区域分析方法为重点,从中提取关键信息,分析和掌握区域的地理要素。
其一,教师应转变教学理念,从单一学科教学转向跨学科教学。地理与历史、物理、生物等学科紧密相关,教师需打破学科界限,融入其他相关学科元素,帮助学生构建全面、深入的知识体系。例如,教师在讲授地形地貌时融入物理知识,引导学生探讨地球运动如何影响地形地貌,让学生明白地球自转和公转导致昼夜和四季更替,影响气候模式,塑造地形地貌,以及通过板块运动重塑地表形态。此外,在探讨人口问题时,引入历史知识能为教学提供丰富的背景信息和洞察力。人口迁移受多重因素影响,通过研究历史文献和统计数据,可揭示其历史背景和影响因素,预测未来人口趋势。
其二,教师需要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鼓励学生参与跨学科综合实践。实践不仅是验证理论的场所,还是提升综合思维能力的关键。为此,教师可以策划并组织实地考察活动。例如,通过实地踏足河流流域,亲自测量水量和流速,观察生物多样性,直观感知河流特征,激发对自然环境的兴趣。在考察中,学生结合化学和生物学科,分析河流水质,了解化学物质含量及其对生态系统的影响,探索生物群落结构,全面了解河流健康状况,巩固和拓展学科知识,提升观察力、分析力和解决问题能力,认识河流生态系统与人类生活的紧密关系,增强环保意识和责任感。为确保活动顺利进行,教师需要精心准备,包括制定考察计划和时间表、准备观测设备和工具、安排专业指导等,并提醒学生注意安全和遵守纪律。
其三,教师不仅需具备专业知识与教学技能,更应着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通过实地考察、实验等活动深化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同时,教师应关注学生全面发展,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引导他们关注社会、环境和人类未来。教师间的跨学科合作与交流也至关重要,能够推动学生全面发展和创新能力的提升,为地理学发展和社会进步贡献力量。
其四,跨学科学习需要学生具备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教师应通过引导学生阅读相关书籍、参加学术讲座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和能力。同时,教师还应该教授学生跨学科学习的方法和技巧,如如何获取信息、如何整合知识、如何解决问题等,帮助学生更好地开展跨学科学习。[3]
时空综合是一种研究方法和思维方式,它强调在地理学中对自然和人文现象的分析应综合考虑时间和空间的维度。由于地理现象在空间上分布不均,且各区域的发展演化具有时间性,因此,基于时空综合维度培育地理综合思维素养,要求将研究对象置于特定的时空背景下,以全面、准确地揭示其发生、发展和演化的过程。这种方法不仅关注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和区域特性,还强调对事物随时间变化的动态分析。通过时空综合,培养学生用动态、变化的眼光看待世界的能力,从而更好地理解地理环境的动态变化及全球性问题。这种综合性的思维方式在地理学及其他相关学科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地图是地理知识学习的重要工具,当某些地理知识难以用文字准确描述,或者学生难以理解时,地图可以帮助学生深化对文字内容理解,及时获取跨空间的地理知识。尤其是在区域地理教学时,图文结合的方式作用突出。这种方式不仅凸显了地理学科的特征,还通过不同的图像展示了地理特征,有助于训练和发展学生的综合思维。
通过图文融合,引导学生将地理知识融入地图,理解地理要素在特定范围和空间内的变化和发展。地图不仅能帮助学生深化对地理知识的理解,而且能提升学生的大脑图像处理能力。通过观察融入知识点的地图,帮助学生学会分析和处理问题,提高学生对地图的敏感度,并学会借助空间思维解决问题。因此,地理图表应作为地理教学的重点,以彰显地理知识与图文结合以及时空联系的重要性。为了训练和发展学生的综合思维,教师需要善于运用图表进行教学。在地图上标注地理要素,有助于学生理解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和相互关系。
为了提高学生的地图处理能力,教师应引导学生从多个维度观察地图上的变化和发展。这有助于学生理解地理知识的内在联系,加深对地理现象的认识。在这一过程中,地理图文能够直观呈现地理信息,学生不仅可以通过文字获取地理知识,还能结合图像深化对地理理论知识的理解。因此,图文结合是地理知识学习的重要窗口。例如,在教学有关黄土高原的内容时,教师需要运用大量的地图帮助学生深化对书面内容的理解。通过观察黄土高原的地形图、气候图和降水分布图、植被分布图等,学生可以从中提炼更多的地理信息,增强时空联系,不断增强时空综合思维。
为了帮助学生形成时空综合思维,教师需要运用多媒体建构空间模型,增强学生对地理事物和现象的敏锐感知能力。这种感知能力能让学生理解地理事物的时空分布和变化。在现代教育技术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地理事象在空间演变中通常借助多媒体技术展示,帮助学生从平面到立体地感知地理事象。同时,教师应将GIS地理信息系统、地理遥感技术等作为学生辅助学习的工具,综合运用多媒体技术,努力构建空间模型,深化学生对空间演变过程的理解和认知。例如,在教学有关地球运动的内容时,教师应借助多媒体给学生展示地球移动动画过程,模拟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并围绕太阳公转,让学生掌握公转与自转的知识。随后,教师再借助希沃白板演示技术展示地球转换过程,帮助学生构建空间概念。
为了强化学生的时空综合思维,教师需要构建相对位置的关系图。例如,利用大洋、大洲的相对位置关系图,帮助学生掌握大洋、大洲的空间分布关系,有效提升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通过绘制大洋和大洲的轮廓,标注重要的地理特征和地名,帮助学生建立对地球表面空间的全面认知。同时,通过分析大洋和大洲的相对位置关系,能够进一步强化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
时间序列关系图也是帮助学生理解地理事物时间变化的重要工具。通过绘制气温、降水等气象要素的时间序列图,学生能够更加直观地了解气候变化的规律和趋势。通过分析不同地理事物的时间变化关系,学生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它们之间的相互影响和联系。
在构建关系图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关系图的绘制必须准确、清晰,标注的信息应该简明扼要。其次,选择关系图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兴趣爱好,以确保其吸引力。最后,应积极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通过分析和讨论关系图中的信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构建关系图是强化学生时空综合思维的有效方法之一。绘制和分析关系图,能更好地帮助学生掌握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和时间变化规律,提高学生的空间认知和思维能力。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充分利用关系图这一工具,并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其中。[4]
建构主义理论强调,精心设计的科学情境对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与学习动力至关重要。为了引导学生研究地理要素间的关联,教师应致力于创设富有启发性的区域地理情境。在选取素材与表达方式时,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的地理学习兴趣。
在初中地理课程中,认识全球、认识区域是两个核心部分。以认识区域为例,其目标在于引导学生从宏观视角认识地球面貌,掌握不同空间尺度区域的特点,并深入分析生产生活与区域地理环境之间的联系。因此,在创设区域地理情境时,必须紧密结合教学内容,以实现激趣和增效的双重目标。以讲解中国各区域的地理特点为例,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展示各区域的风景、民俗、文化等丰富素材,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讨论等方式,全面而深入地了解各区域的地理特征。结合实际案例,学生分析了生产生活与区域地理环境之间的关联,使学生更加明白地理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能够加深学生对不同空间尺度区域特点的理解,更能激发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和热情。在探究过程中,学生能逐步培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全面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高度注重科学的情境设计,以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和学习动力,不断提升教学质量和效果。
在区域地理教学中,为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让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中,教师应该紧密结合当地的乡土实际进行教学。例如,在教学地形与地势时,教师在导入新课环节,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学生所在地的地形视频,让学生在观看视频的同时分析当地的地形特点,并结合教师的提示进行总结。在新知教授的过程中,教师指导学生结合当地地形分布图,对当地地形类型进行总结,并思考地形类型和地形区的定义,以培养综合思维。学生观察地形分布图时,分析山脉的形状与走向,然后以当地地理导游的身份,简要介绍当地地形类型和分布特征。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能够加深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还能够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
为了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素养,教师应充分借助地理实践活动。在活动中,教师既要清晰设计意图,设定活动目标,又要加强活动设计。同时,教师应要求学生详细记录活动过程,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提升综合思维能力。为了深化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加强学生对自然灾害的预防与应对方法的学习与应用,教师在设计预防自然灾害方面的地理实践活动时,应引导学生深入了解自然灾害及其影响,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提高学生的地理知识应用能力。活动内容包括了解自然灾害的类型、成因及其影响,提高学生的地理信息分析、评价能力,让学生掌握应对策略,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在活动准备阶段,准备了相关自然灾害的资料、图片、视频等,确定了实践活动的地点。学生分组活动,每组负责不同的任务,到实践地点进行考察,记录当地自然环境、社区情况等,收集历史灾害记录,分析当地面临的主要自然灾害风险,评估可能造成的损失,制定应对策略和减灾建议。各小组汇报成果,交流经验,共同探讨提高社区抗灾能力的方法。活动结束后,教师总结活动成果,并强调综合思维在地理实践中的应用。[5]
初中地理综合思维素养的培养路径主要从要素综合、时空综合和地方综合三个维度切入。要素综合路径的关键在于加强新课标的解读,精心制定教学目标,通过寻找切入点,促进地理要素的综合,并大力实施跨学科学习,以提升综合分析能力。时空综合路径则需要加强图文结合与时空联系,运用多媒体建构空间模型,构建关系图以强化时空综合。地方综合路径则依托区域地理情境研究地理要素之关联,依托乡土实际加强区域地理教学研究,并依托地理实践活动强化对学生综合思维的培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