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通过分析职业教育对地方产业经济发展的影响,结合现代物流管理专业中高贯通教育的探索实例,给出了打造契合地方产业经济发展的中高职贯通教育的几点建议,以期对中高职贯通教育的良性发展有一定的意义。
关键词:贯通教育;地方产业经济;现代物流管理;产教融合
近年来有关职业教育的一系列政策不断出台,职业院校也紧跟政策不断改革创新,职业教育有了前所未有的发展,职业本科教育也应运而生。职业教育培养符合市场需求的技术技能型人才,与地方经济发展联系更紧密,也更接地气。但随着产业经济转型升级,职业院校的毕业生仍无法完全符合地方经济需求,职业教育与地方经济发展之间仍存在一定的脱节。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进一步深化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意见》提出,推动中高职贯通衔接培养,支持优质中等职业学校与高等职业学校联合开展五年一贯制办学。那么,如何更好的开展中高职贯通教育,探索适应地方经济需要的中高职贯通教育体系?笔者将结合现代物流管理专业在贯通式培养过程中的做法,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职业教育与地方产业经济发展
我国现阶段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全面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是实现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关键[1]。而地方产业经济发展离不开职业教育,职业教育可以为地方产业经济发展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为地方产业经济发展提供有力保障。当然,地方产业经济也是职业教育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职业教育需结合我国地方经济发展的不同特点,为本地特色优势产业服务[2]。职业教育只有紧密对接地方产业经济,才能进一步优化和调整产业结构,促进地方产业经济可持续发展。反过来,地方产业经济发展了,也可以留住人才,为职业教育提供更多的支持。因此,职业教育与地方产业经济只有协调发展,才能相互促进,共生发展[3]。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产业转型升级,传统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无法满足社会需求的问题日益凸显,职业教育开始关注贯通式培养,以解决目前所面临的问题。我国不同区域发展不平衡,产业结构、产业布局也不同,中高职贯通式的职业教育也必须从所在地区产业经济需求出发,坚持立足地方、面向地方、服务地方。紧紧围绕地方经济发展体系布局人才培养体系,依托产业链打造人才链,依托人才链提升产业链,真正发挥贯通式人才培养模式在产业经济高质量发展中的作用。
二、现代物流管理专业中高贯通实例分析
(一)中高贯通教育的逻辑起点:产业需求
上海中侨职业技术学院(现上海中侨职业技术大学)2014年搬迁至上海市金山区,化工产业是金山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秉承“立足金山、服务金山”的理念,物流管理专业将化工物流作为专业布局调整的一个重要方向。为了更好的了解市场需求,专业教师走访了华谊天原物流公司、上海金山石化物流公司、孚宝港务有限公司、上海交运远翼化工储运公司、上海中石化工物流等金山区典型的化工物流企业,并对其单位负责人、生产一线员工进行调查,以了解化工物流行業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专业人才需求状况以及企业对员工综合职业能力的要求、学历等。
通过调研发现,化工物流各层次人才结构不合理,基层管理人才缺乏。而面对迅速增长的化工物流需求,化工物流企业50%以上的基层管理岗位都要求大专学历。然而大专毕业生数量却难以满足社会需求,导致一些企业只能从一线操作人员挑选基层管理人才。然而这些不具备专业技能的操作员工给生产操作的安全、稳定埋下了极大隐患。与此同时,很多企业也提到很多中专生毕业后会选择升学,而部分参加工作的中专毕业生工作一段时间发现学历不够也会回到学校提升学历,导致企业人才的流失。
同时我们也注意到,普通高职的学生分别来自中专、高考以及三校生,学生水平参差不齐,教学很难有针对性,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很难得到真正提升[4]。而中高贯通的学生就不一样了,中职阶段只需经过甄别和转段考试,没有了升学的压力,可以专业学习专业技能,有了中职阶段的基础,高职阶段职业技能可以得到快速提升,从而能够更好地服务地方产业经济。于是在《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2010年开展中高职教育贯通培养模式试点工作的通知》(沪教委职〔2010〕5号)、《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继续开展中高职教育贯通培养模式试点工作的通知》(沪教委职〔2011〕34号)、《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继续开展中高职教育贯通培养模式试点工作的补充通知》(沪教委职〔2012〕25号)、《教育部关于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教职成〔2011〕9号)和《教育部等六部门关于印发<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的通知》(教发〔2014〕6号)等文件的指引下,为了更好的服务金山区产业经济,物流管理专业决定开展中高职贯通式教育。所幸,2019年上海中侨职业技术学院(现上海中侨职业技术大学)、上海石化工业学校、上海中石化工物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两校一企”)联合开展物流管理(化工物流)专业中高职贯通培养模式试点成功获批,当年9月迎来第一届五年一贯制中高职贯通学生。
(二)中高贯通教育的改革创新:行业主导
1.产教融合,课程设置与职业岗位零距离对接
通过多重举措推动产教融合,进一步促进中高职贯通教育创新,推进“1+X”证书试点工作,从优化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设置、改革课程评价方式等方面探索实现学历证书和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互通衔接。一是组织多次行业企业专家调研会,从符合地方产业经济发展出发,进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课程体系的调整,力求与职业岗位零距离对接,培养的毕业生更加符合企业用人需要。二是共享两校实训资源,同时将上海中石化工物流股份有限公司作为校外实训基地,不断改造升级实训设备,以期达到专业岗位技能实训及“1+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考核要求。三是邀请物流企业专家加入教学团队,围绕化工物流企业运营、管理和实践操作等定期开展讲座、培训和指导。四是学生进企业实训及短期跟岗实习,了解化工物流企业文化、人员素质要求,实践化工物流仓储、运输、单证、办公文书撰写等,将理论应用于实践。
2.紧跟地方产业经济发展,加强学生综合素质教育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仅要具有良好职业素养和较强专业能力,还要具备高尚的品格、团队沟通与合作精神、创新思维、自主学习能力等综合素质。因此,为了加强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两校一企”不仅在课程设置上加强了通用核心素养的培养,还特别重视发挥学生社团的积极作用。中高班的所有同学全部参与社团活动,包括体育、文化、技艺、手工、文艺欣赏等五大类型的社团。学生的兴趣爱好得到了极大的满足,社团活动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不仅学到了相应的知识,锻炼了动手能力,还陶冶了情操,同时在潜移默化中,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了学生的自身修养和家国情怀。
3.推进制度建设,为中高贯通助推地方产业经济提供有力保障
“两校一企”成立物流管理(化工物流)专业中高职教育贯通培养组织机构,包括“两校一企”贯通培养领导小组、工作小组和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工作小组主要负责部门有两校招生就业办公室、企业专家工作室、两校物流管理专业教研室、两校教务处以及两校其他相关部门。在贯通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两校一企”共同根据中高职教育贯通试点实施方案,明确《物流管理中高职贯通培养运行管理方案》实施要求和管理措施,研究制定中高职教育贯通《招生简章》,制定中高职教育贯通培养模式下的《学籍管理规定》,拟定以学分制管理实现“一年甄别、五年毕业”的甄别细则,形成“两校一企”联合培养系列制度文件。并不断优化完善,为中高贯通培养试点工作的实施,为更好的服务地方产业经济提供了有力保障。
(三)中高职贯通教育的成效
“两校一企”通过整合设计中高职课程,精简知识点重复课程,共享师资、实训、校企合作资源,整体设计和统筹安排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以及技能的训练和培养,达到“两校一企”资源综合化。课程设置与职业岗位零距离对接,同时与物流管理职业技能培训深度融合,部分专业课程教学内容与1+X证书培训内容相融合,专业教学过程与证书培训过程一体化,学生的考证积极性和学习主动性高涨,1+X证书考试通过率达95%以上。经过三年的努力建设,第一届中高贯通学生已顺利转段进入高职学习,在企业跟岗实习过程中表现出色,得到企业的高度评价,相信毕业后一定能满足企业岗位需要,更好的服务地方产业经济。
三、打造契合地方产业经济发展的中高职贯通教育
上海中侨职业技术大学现代物流管理专业从服务地方產业经济出发,探索出了一条适合本专业人才培养的中高职贯通教育之路,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这一成功案例也告诉我们,中高职贯通教育人才培养能够更好的服务地方产业经济,满足社会对社会对“高技能、质量型”的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
(一)中高职贯通教育要着眼地方产业经济
随着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的出现,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发生了彻底的改变,经济结构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调整,产业结构也亟需转型升级。社会对“高技能、质量型”的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高,要求新一代的产业工人既要具有跨学科专业知识,又要具有实践操作技能,同时还要能够处理复杂的工作任务。而普通中职和三年制高职教育培养的人才已难以满足这一需求[5]。
中高职贯通教育旨在将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相衔接,实现职业教育的连贯性与协同性,使学生能够更顺畅地在不同层次的职业教育中过渡,从而提高就业竞争力和职业发展前景。中高职贯通教育与地方经济发展、就业需求和产业升级密切相关,因此,职业院校在设置中高职贯通专业时,必须着眼地方产业经济需求,使得中高职贯通专业与产业协调发展,使地方职业教育和地方产业经济相互促进、共生发展。
(二)中高职贯通教育要注重培养“高技能、质量型”技术人才
中高职贯通教育是加快推进职业教育现代化,支撑我国产业转型升级、跨越发展的重要路径。中高职贯通教育提供了人才上升通道,其专业建设的要求必然要区别于普通三年制高职的专业建设要求,人才培养目标应体现“质量高”、“可持续”[6]。“质量高”主要体现在在技术上,技术水平要做到高精尖,“可持续”主要体现在发展上,要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和终身学习的能力,从而满足产业转型升级对人才的需求。
(三)中高职贯通教育要注重培养创新能力
当今社会,创新能力已成为企业在竞争中获胜的关键,这就要求现代产业工人必须要具有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在一定程度上是解决工作中实际问题的关键,但当前我国中高职院校培养的学生创新能力还比较低,在工作中难以适应产业转型升级的变化。因此,中高职贯通教育不仅要关注学生实践操作技能的培养,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四)中高职贯通教育要注重学生的终身发展
随着我国产业转型升级,各行各业技术日新月异,劳动者单一的专业理论知识和技术很容易被一次次的科技革命淹没。因此,中高职贯通教育要避免五年一贯制教育过程中的专一性,要注重专业群的建设,注重跨学科知识的融合,注重通识教育,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最大限度的满足学生多样化发展的需求,为学生的终身学习与职业生涯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四、总结
中高职贯通式教育搭建起了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的“立交桥”,区别于普通三年制高职,体现了“高技能、高质量、可持续”等特点,能够更好的对接产业经济,培养符合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高素质综合性技术技能型人才。开展中高职贯通教育是我国产业转型升级背景下人才培养方式转变的必然趋势,职业院校应从对接地方产业经济发展的角度,依托优质行业资源,结合地方相关政策要求,拓宽职教视野,厘清中高职贯通教育的理念,打造契合地方产业经济发展的中高职贯通教育,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服务地方产业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
[1]曹晋.基于产业转型升级的中高职贯通式人才培养理念与模式研究[J].职教通讯,2022(11):100-105.
[2]郝钢,卢立红.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研究[J].教师, 2012(017):29-31.
[3]刘明美,赵守东.职业教育服务地方产业经济发展的路径研究[J].江苏教育研究,2022(3):58-62.
[4]张雅文.中高职教育贯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7.
[5]熊平安,崔艳艳,马豫婷,等.上海市中本贯通培养模式的实施现状、现实困境与路径突破——基于新文科视角[J].职业技术教育,2022(6):64-68.
[6]包文君.基于深度产教融合的中高贯通培养模式的革新与探索——以上海电影艺术职业学院-中华职业学校贯通影视动画专业为例[J].大学:教学与教育,2021(8):15-18.
课题信息:本文系中国物流学会2023年物流教改教研课题计划《中高本纵向贯通,服务地方产业经济》研究成果,课题编号:IZW2023305
作者简介:于文玲,女(1986— ),汉族,山东烟台人,硕士,上海中侨职业技术大学,讲师,研究方向:绿色物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