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642”,一个属于三个人的警号

2024-06-08 11:32:40刘懿德
读报参考 2024年16期
关键词:警服英模派出所

刘懿德

这是一个英雄家庭。30余年间,丈夫、妻子、儿子先后从警,同一个英模警号在三人间接力传承,他们用忠诚与担当,涵养着英雄的家风。

冲,是性格,是使命

丈夫宝力格,生前是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公安局玉泉区分局刑侦大队三中队指导员,在一次抓捕任务中与持刀嫌疑人殊死搏斗,不幸身负重伤,生命定格在38岁。妻子索连红在丈夫牺牲后,佩戴上他的警号,续写他未完成的事业。他们的儿子包牧仁也继承了父亲的遗志,成为一名光荣的人民警察。如今,索连红退休在即,包牧仁向组织申请沿用父母的警号,以此激励自己勇挑重担、为民服务。

宝力格离开已经17年了,但提起他,曾经的同事依旧印象深刻。呼和浩特市公安局玉泉区分局刑侦大队大队长王勇说:“他身材高大,不善言辞,经常挂在嘴边的就是一个字‘快。”快,是工作需要,也是宝力格的工作作风。作为一名刑警,宝力格经手的往往都是刑事案件,破案的关键时间就在案发后的几天甚至几小时。与时间赛跑,是宝力格的本能。“不管办什么案子,宝哥永远都是第一个冲在前面。”王勇说,当时年轻民警都愿意跟宝哥出警,学习成长特别快。但永远冲在前的宝力格,却在人生的旅途中永远停留在了38岁。

2007年5月16日深夜,一起3死1伤案件的犯罪嫌疑人被民警围堵在家,持刀与民警对峙。主动请缨加入突击组的宝力格,眼瞅着犯罪嫌疑人准备挥刀自残,第一个冲进屋内。当时的王勇,还是一名年轻民警,在窗外负责警戒,他透过窗户紧盯着屋内的情况。只见宝力格“唰”地一下扑进屋里,把犯罪嫌疑人死死地压在身下。同事们一拥而入,制伏犯罪嫌疑人后,大家才发现宝力格的衣服被鲜血染红了大片。

“宝哥被刺中的是腋下的大动脉,没法捆扎止血,记不清他流了多少血,还没走出院子,他的脚步越来越沉,需要我们用力拖着才能走。”王勇当时心里一沉,但也不敢多想,只是拼命拖着宝力格沉重的身体向前走。

茫茫夜色中,警车像离弦的箭呼啸着驶向医院,同事们没有胜利的喜悦,担忧的情绪浓得像墨。然而这一次,宝力格没有如以前受伤那样,等来兄弟们的探望。宝力格流光了身上三分之二的血,尽管医院竭力抢救,但他的身体已经输不进血了。第二天,他壮烈牺牲,年仅38岁。宝力格牺牲后,被追认革命烈士、全国公安系统一级英雄模范。

“宝哥的英勇事例太多了。”一起涉枪案抓捕行动,他第一个冲向歹徒,夺枪、制伏动作一气呵成。还有一年冬天抓捕命案逃犯,警车在冰雪路面翻车,1人牺牲,宝力格等3人受伤。索连红说,他内脏受伤住院,刚能动弹就急着出院了,说要为牺牲的同事把案子办完。

“戴上他的警号,就感觉有了力量”

今年4月15日,是呼和浩特市公安局玉泉区分局小召派出所民警索连红退休的日子。日期越临近,她越珍惜身穿警服的机会。她有一个习惯,穿好警服后,总要下意识地摸一摸胸前的警号——“012642”,这是她丈夫宝力格生前佩戴的警号。

2007年底,索连红被调入小召前街派出所。她擦干眼泪,继承丈夫遗志,穿上警服接续冲锋。没多久,她便向组织申请沿用宝力格的警号。这是一份刻骨铭心的爱情,更是一份生死同行的相守。索连红决心把宝力格所热爱的、想守护的、未完成的事业,担在肩头。“我要沿着他的路继续冲下去。”她说,“穿上警服,戴上他的警号,感觉老宝还在我身边,我就有了力量。”

索连红负责的五塔前街社区,是一片老旧小区,居民有3000多人,人员复杂、流动性大。为了尽快熟悉社区情况,索连红天天入户登记居民信息,有的居民白天上班,她就晚上八九点钟再上门。家里几口人、做什么工作、和邻里关系如何、有什么困难……索连红把了解到的情况一条条记在小本子上,再回到派出所一个字一个字敲到电脑里。用了一年半的时间,索连红摸清了管区内居民的基本情况,也成了居民心中知根知底的“小索”“索姐”。

管区内有一名吸毒人员被送进戒毒所,他的姥姥一个人在家无人照顾,索连红成为老人的“干闺女”。中午一有时间就到家里为老人做饭,要是忙得赶不及做饭,就买好饭菜给老人送去。几年过去了,老人渐渐记不清事了,有时想不起来外孙去哪了,找不到外孙就去派出所找索连红。“老人只有找到索姐才放心,只有索姐才能把她送回家。”小召前街派出所副所长李丹妮说,“如果索姐出任务不在,谁都没法把老人劝回家,她只认索姐。”

索连红把爱传递出去,她走到每位居民身边,对困难群众、残障孩子、孤寡老人都是带感情、有温度地交流。

爱你深爱的事业,写你未写的诗篇

作为执行缉毒任务团队中唯一的一名女警,索连红的英勇无畏来自宝力格,“如果老宝在,他肯定不怕,那我有什么好怕的?”一年半的时间里,她参与破获多起重大案件。有一次,索连红和同事到广东追踪贩毒嫌疑人。他们根据线索来到一家KTV,很快找到了一名男性嫌疑人,同行的女性嫌疑人却不见了踪影。

搜查中,走廊尽头一扇不起眼的小门引起了索连红的注意。她悄悄走过去,起身就是一脚,小门“咣”的一声被踢开了。几乎同一时间,一把铁锹从门后迎面劈来,索连红抬腿又是一脚,将铁锹踢飞,转身就制伏了藏在门后的女性嫌疑人。

工作中雷厉风行的索连红,也有一腔似水柔情。一次偶然机会,她认识了一群武川县特殊教育学校的学生。这些从小经历不幸,却坚强乐观的孩子们,触动了她内心中最柔软的地方。“老宝当年经常帮助别人,单位发的大衣、棉裤,家里基本看不到,都给了辖区的困难群众。”索连红说,“我是一名母亲,我要给这些孩子家的温暖。”她用工资持续多年資助6名儿童。直到现在,这些孩子跟她联系时,都亲切地叫她“索妈妈”。

见到丈夫未见的世界,写下丈夫未写的诗篇,索连红在平凡岗位上踏实奉献,获评全国公安系统二级英雄模范、全国公安机关“学雷锋”先进个人、全国公安机关爱民模范。

同样的英模警号,同样的为民情怀

漫漫人生路,英模夫妻的儿子对于未来有什么样的选择?“90后”包牧仁选择了一样的警服和一样的为民服务。宝力格牺牲时,包牧仁才12岁。“爸爸常出差,他不在了之后,妈妈也总加班。”他的脑海中,一家人团聚的记忆少之又少。但他非常崇拜父母,“惩恶扬善,威风凛凛”。

后来,包牧仁如愿穿上了制服,去往原武警消防部队服役。“我从小就向往部队,想当兵、想当警察。这种渴望可能也跟父亲平日里潜移默化的影响有关系。”服役期间,他和战友们冒着危险闯火海、挖废墟,扑灭火灾、抢救生命,有时候一个晚上要出火警十几次,一次一个化工厂发生火灾,远远地就能看到一个个铁罐被炸得飞上天,“那也得冲过去,使命职责使然,没时间害怕”。

有一次,高速公路上一辆运输塑料管的货车起火。包牧仁和战友们将明火扑灭后,又徒手将塑料管一根根扒开,防止复燃。不知道扒了多少根塑料管,手套磨破了,手指头露了出来,包牧仁还在继续。等回去摘了手套,才发现手上满是黑色的水泡。“消防工作免不了危险,但危险来了的时候还是得上!”

退伍后,包牧仁通过考录成为一名民警,在呼和浩特市公安局玉泉区分局石羊桥东路派出所负责治安工作。“别人眼中,他们是英模;我的心里,他们是我的父母,是我永远的榜样。”包牧仁说,自己申请沿用警号,是想用父母的精神激励自己,让平凡的自己也成为他们那样冲锋在前的斗士。

(摘自《新华每日电讯》)□

猜你喜欢
警服英模派出所
2022.3上榜派出所名录
派出所工作(2022年3期)2022-04-14 07:37:18
弘扬英模精神 勇于担当作为
吴天祥亲给拾荒助学老人送大米和鲜花
如果这都不算爱
廉政瞭望(2019年3期)2019-04-19 01:36:20
上榜派出所统计表
派出所工作(2018年7期)2018-10-21 07:19:29
上榜派出所统计表
派出所工作(2018年6期)2018-09-10 07:39:38
男子穿假警服遇真警察 被拘留8天
现代家庭(2018年3期)2018-03-29 08:58:41
上榜派出所统计表
派出所工作(2017年8期)2017-05-30 00:32:11
警察
警服
小说月刊(2015年12期)2015-04-23 08:5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