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晓巧
“杜从夔府称诗圣”,明朝学者费宏在《题蜀江图》中写道。安史之乱使唐朝疮痍满目、民不聊生,在饱经挫折磨难后,55岁的杜甫辗转来到了夔州(今重庆奉节),在朋友们帮助下有了一段较为安稳的生活,写诗交友,关心疾苦,进而思考社会人生。杜甫的“诗圣”雅号就肇始于夔州的就食生涯。
杜甫自24岁参加进士考试后,屡试落第,便像当时很多诗人一样,四处游历,广交朋友,切磋才艺。44岁那年,杜甫“献三大礼赋,(唐)玄宗奇之”,被任为正八品下的小官右卫率府兵曹参军,掌管兵甲器杖和门禁锁钥等事,官职跟他的才华一点也不搭界。那是唐玄宗天宝十四载(755年),他正准备赴任时,爆发了安史之乱。突发的战争将一切都打乱。杜甫安顿家小后,辗转投奔唐肃宗,被任右拾遗,因为性格忠鲠,为被罢免的宰相房琯说了几句公道话,被贬为华州司功参军。其时,唐军与叛军厮杀惨烈,并且关中大饥,饿殍遍野,唐朝毫无能力约束将官、救助百姓,局面可谓一盘散沙,杜甫有名的“三吏”“三别”即作于此时。杜甫的俸禄不够养家糊口,同时也对朝廷深为失望,于是,48岁的杜甫弃官,领着家人开始了避乱就食之旅,由秦州,到同谷,再去成都。其间,既亲见百姓困苦,自家也备尝艰辛,“自负薪采梠,儿女饿殍者数人”。
从上元元年(760年)至永泰元年(765年),杜甫居成都六年,在几个有势力的朋友照拂下,游历山川,生活过得不算差,还在“成都浣花里种竹植树,结庐枕江,纵酒啸咏”。后来,其好友剑南节度使严武去世,地方将领争权,蜀中大乱,杜甫不得不带着家人继续逃难就食。
“就食”这个词,古代常有,意思是在饥荒年月,为了活命而迁徙到有粮食吃的地方去。如隋开皇十四年(594年)秋,关中大饥,隋文帝杨坚带领群臣和百姓大规模迁徙,“上帅民就食于洛阳”。
唐大歷元年(766年),杜甫来到了夔州,主政夔州的官员柏茂琳对杜甫非常礼遇,不仅“频分月俸”资助杜甫,并且委任他主管城东的100顷公田,另外获得一份收入,于是杜甫在瀼西买了40亩果园种了不少橘树。在夔州,杜甫全家的生活比较宽裕,他踏访当地山川形势、风土人情和名胜古迹,广泛接触当地农人,深入查访百姓疾苦,写了《夔州歌十绝句》《负薪行》《咏怀古迹》等名诗篇。同时也关心时局,通过在官府的朋友,以及朝廷派遣的使者了解朝廷动向,写了不少政论诗,如《诸将五首》,内中有“独使至尊忧社稷,诸君何以答升平”“炎风朔雪天王地,只在忠臣翊圣朝”等句,讽谏边疆大将要思君报国,不可尸位素餐,实际上反映了杜甫的忧国情怀。
在夔州第二年,杜甫的健康每况愈下,先后得过肺病、疟疾、风痹,并且听力减退、视力模糊、牙齿脱落,56岁之人,已然这样,相当凄惶,再无当年写“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灼灼风华。这时的杜甫写出了自伤衰老漂泊的《登高》:“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在夔州期间有个小插曲,杜甫曾将瀼西的房子借给亲戚吴南卿住,要求他不可干涉贫困孤独的邻居老妇来院中打枣子,特意留诗:“堂前扑枣任西邻,无食无儿一妇人。不为困穷宁有此?只缘恐惧转须亲。”身在流离中的杜甫同情疾苦的体贴入微,令人动容。
杜甫在夔州住了一年多,因为生计又不得不再次举家迁徙。可以说,杜甫人生后半段的11年时间,一直漂泊江湖,到处投亲靠友,奔波就食。杜甫后期诗作,有貌似超然之处,但更多的是沉郁悲怆,在政治舞台上他没有施展抱负的机会,却一直忧国忧民,为了就食谋生,携家带口颠沛流离,59岁去世于避乱的逆旅舟中。综合资料来看,他很有可能是长期饥饿后,一时饮食过多消化不良而死,真是中国文学史上一个痛点。
《旧唐书》和《新唐书》中有对杜甫的一些吹毛求疵,但历史是一种集体记忆,后世贤明对杜甫的评价极高。王安石曾写《杜甫画像》诗高度赞扬杜甫的博大胸怀:“宁令吾庐独破受冻死,不忍四海赤子寒飕飗。”前圣后贤,惺惺相惜。杜甫以“人饥己饥,人溺己溺”的忧国忧民的宽博胸怀,超越了叹穷嗟卑的个人小天地,成为永远的诗界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