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赤芍种植技术及加工工艺浅析

2024-06-08 12:10李菊芳白彦霞扎西拉姆
南方农业 2024年6期
关键词:起苗赤芍白粉病

黎 天,李菊芳,曹 钧,白彦霞,扎西拉姆

(甘南藏族自治州农业技术推广站,甘肃合作 747000)

甘肃省位于我国西北部,地处黄土高原、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三大高原的交汇地带,从南到北包括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及高原山地气候四大类型,年平均降水量跨度较大,自东南向西北递减,受季风影响,全年降水主要集中在6—8 月。截至2022 年,甘肃省中药材种植面积超过29.9 万hm2,中药材产量达137.5 万t,较2011 年增加4.6%左右。赤芍为毛茛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根为圆柱形,直径为1.5~2.0 cm,茎高30~80 cm,花期在5—6 月,7 月结果。赤芍味苦、微寒,根茎可入药,可以有效扩张血管、增加冠脉血流量,改善心肌供氧能力,抑制血栓形成,降血脂和抗冠状动脉硬化,保护心血管,具有抗肿瘤、保肝、镇痛、降血压、清热凉血、散瘀之功效,具有非常重要的药用价值。赤芍主要分布在我国四川省、青海省、甘肃省、陕西省等地,其中甘肃省野生赤芍资源主要分布在甘南州,甘南州独特的气候环境和地理位置为赤芍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1 赤芍种植技术

1.1 实生苗繁育

1.1.1 地块选择

赤芍喜温和且相对较为干燥的气候,喜阳,耐旱、耐半阴,但是忌潮湿,宜选择在土层相对深厚、土质疏松、土壤肥沃、排水性良好、有机质含量高、土质为砂质壤土的平地或者缓坡地块种植,忌在过分黏重的地块种植赤芍。前茬作物以禾本科作物为宜,忌毛茛科植物。

1.1.2 整地做畦

播种前,每667 m2用1%嘧菌·恶霉灵颗粒剂5 kg加5%辛硫磷颗粒剂4 kg 充分混合均匀后撒施在土表,随后对地块进行深翻,深度控制在25~35 cm,充分打破犁底层,并清除田间的石块、杂草等。在耕翻的同时每667 m2施入腐熟农家肥1 500~2 500 kg,并配合施入炒熟后充分腐熟的油菜籽10~15 kg,提高土壤养分含量,改善土壤理化性质,有助于促进赤芍根系的生长。深翻后做畦,对于砂质较重、透水性较好的地块,可制作平畦;对于土质较黏、透水不佳的地块,则宜制作高畦,畦高10~15 cm,畦宽1.0~1.4 m,畦间排水沟宽30~35 cm。

1.1.3 采种

在甘肃省每年7 月上中旬,选择3 年生以上的长势健壮、开花旺盛、结果较多且无病虫害的赤芍植株采收种子,当有5%的蓇葖果果荚开裂,果荚中的种子变为黑色,种子表皮的黏液在果荚中互不粘连时,即为最佳采种期。用剪刀将蓇葖果从其基部剪下,堆放在通风阴凉的室内,为了进一步加快蓇葖果开裂,促进种子的充分成熟,可将蓇葖果堆成高20 cm 左右的果堆,并经常翻动,防止蓇葖果发热造成种子发霉腐烂。通常在室内堆放7~10 d 后,会有80%左右的蓇葖果的果荚出现开裂,这时用棍棒轻轻敲打蓇葖果,去掉果荚后将种子取出,这个过程中要注意剔除杂质,确保种子的纯度在95%以上,净度不低于90%。

1.1.4 种子处理

为进一步提高赤芍种子的出苗率,提升苗木品质,播种前必须对赤芍种子进行科学有效的处理。先将选好的赤芍种子置于50 ℃左右的温水中浸泡12~24 h,以促进赤芍种子胚根的生长,待种子充分吸水膨胀,种皮变软后即可捞出阴干待播。对于不能马上进行播种的赤芍种子,应进行沙藏,将种子与湿润的细沙(细沙的湿润度以用手攥成团,松开不散为准)按照2 ∶8的体积比进行混合,赤芍种子经过30 d 左右的沙藏催芽处理,待种子露白后即可播种。

1.1.5 播种

在甘肃省,赤芍种子采收后稍做处理,在夏末秋初可进行播种,播种当年即可形成根系,翌年春季出苗,这样不仅能有效缩短育苗时间,而且有助于提高赤芍的出苗率。播种时,采用开沟播种的方法,在畦面上按照行距15~20 cm 开播种沟,沟的深度控制在3~5 cm,将种子均匀地撒在沟内,种子的间距最好控制在2~3 cm[1]。播后覆上细土,覆土不要过厚,控制在3~5 cm 为宜,随后稍做镇压并覆盖麦草或其他保温材料,有助于增温保湿,提高种子的出苗率。

1.1.6 苗期管理

在甘肃省,赤芍播种后通常在翌年春季4 月左右开始发芽出土,此时应及时将覆盖在上面的麦草或其他保温材料去除,在畦上搭建拱棚,覆盖遮阳网进行遮阴,以防止刚出土的赤芍幼苗受到日灼的伤害。当有60%~70%的赤芍幼苗出土后,选择在傍晚或者阴天的时候进行放苗,待幼苗长出4~5 片叶时,及时进行间苗、定苗,苗间距控制在3~5 cm。5 月结合自然降水进行赤芍苗期的第1 次追肥,每667 m2施尿素15~20 kg 并配施过磷酸钙25~30 kg。7—8 月进行苗期第2 次追肥,每667 m2施尿素10 kg、过磷酸钙12 kg、硫酸钾10 kg。在甘肃省种植的赤芍,越冬前需要再进行1 次追肥,每667 m2施充分腐熟的优质有机肥80~120 kg,增强苗木长势,有助于确保苗木安全越冬[2]。

1.2 起苗移栽

在甘肃省实际生产中,一般选择在赤芍育苗第3年春季4 月左右起苗移栽,采用机械化专业设备进行起苗,以提高起苗效率,降低起苗过程的人为机械损伤。起苗前,需要将地面上的枯枝、病叶清理干净,然后用专业的药材收刨机进行起苗,并及时清除种苗上的病斑、分杈及有破损的种苗,然后按照种苗长短进行分类捆扎,将处理好的种苗放置在通风阴凉处以备移栽。

通常选择土质疏松、土层深厚、排水良好的平地或缓坡地块移栽赤芍。移栽前需要先翻耕,深度控制在30~45 cm,然后灌1 次透水。移栽时,采用芽头栽法,大垄栽培,在垄上开栽植沟,将种苗按照株行距30 cm×50 cm 栽种,芽头朝上,用少量土固定芽头,随后在栽植沟内施入适量的腐熟饼肥,覆土后轻轻踏实即可[3]。

1.3 栽后管理

1)在甘肃省,赤芍移栽后需要做好中耕除草工作。移栽后的前2 年,赤芍幼苗生长速度较慢,幼苗矮小,易受到杂草的影响,因此需要及时除草。具体来说,幼苗移栽后15 d 左右,待幼芽露出,应立即中耕除草,注意此时幼苗的根纤细,扎根不深,不宜深锄。另外,在每年的5 月、6 月分别进行1 次中耕除草。2)赤芍移栽后,在每年冬季清理枯枝残叶的同时,应培土1 次,以防止越冬芽露出地面枯死。在夏季高温干旱时期,也应适当培土抗旱,并进行有效灌溉,防止赤芍受旱枯死。3)赤芍移栽后,在每年夏季7 月左右进行1 次追肥,每667 m2追施三元硫酸钾型复合肥30 kg 左右,为赤芍的健康生长提供充足的养分。4)待赤芍进入现蕾期,做好选择性摘蕾工作,在晴天将花蕾全部或部分摘除,防止花蕾吸收过多的养分,促进赤芍的根部生长。5)在赤芍移栽当年和第2 年,可适当间种玉米、大豆等作物,有利于降低夏季地表温度,防止高温伤害,并增加经济收入。

1.4 病虫害防治

甘肃省赤芍病虫害相对较少,主要发生的有白粉病和地下害虫。

1.4.1 白粉病

在甘肃省赤芍实际生产中,通常在每年6 月,平均气温在20 ℃以上时,白粉病开始发生,如果防治不及时,7—8 月白粉病会进入盛发期,赤芍全株出现污白色的霉斑,并散生黑色的小斑点。苗期土壤缺水、植株枝叶过于茂盛、通风透光性较差及氮肥施用量过多等易导致白粉病的发生。

防治白粉病,可通过合理地整枝修剪,剪除病枝、病叶,并清除田间的枯枝落叶,集中带出田外烧毁或掩埋。白粉病发生严重时,用10%苯醚甲环唑水乳剂1 500 倍液进行田间喷雾,每7~10 d 喷施1 次,连续喷施3~4 次,以取得最佳的防治效果。

1.4.2 地下害虫

甘肃省赤芍主要虫害有蛴螬、蝼蛄、金针虫等地下害虫,这些害虫不仅啃食赤芍根部,造成减产,还会导致植株地上部发黄、萎蔫甚至整株死亡。在实际生产中,通常在赤芍播种前将1%嘧菌·恶霉灵颗粒剂75 kg·hm-2+5%辛硫磷颗粒剂60 kg·hm-2均匀撒施于地表,结合浅耕翻入地下,对蛴螬、蝼蛄、金针虫等地下害虫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4]。

1.5 采挖和贮藏

在甘肃省,通常在赤芍移栽后第4 年的秋季(10 月左右)进行采挖,先从一侧开始逐行进行采挖,开沟的深度控制在30~35 cm,割下茎叶,小心挖出全根,挑出病根,除根上的泥土,置于阳光下晒至半干,按照根的大小进行分级打捆,再将赤芍根晒至足干,最后将打成小捆的赤芍根装入麻袋中,置于通风阴凉干燥处贮藏,要求温度保持在30 ℃以下,空气相对湿度在60%~70%,赤芍根的安全水分保持在10%~13%。

2 赤芍加工工艺

甘肃省赤芍的传统药用方法通常是整根晒干或者是研磨后药用,这两种方法不仅食用不方便、费时费力,而且会在加工过程中造成赤芍中没食子酸、氧化芍药苷、儿茶素、芍药内脂苷、芍药苷等有效成分的流失。现阶段,甘肃省主要采用赤芍饮片加工工艺,不仅大大简化了加工工序,降低了生产成本,使赤芍药用产品更加便于食用和贮藏,而且最大限度地保留了赤芍的有效药物成分,使赤芍药用饮片品质更加稳定。

2.1 润制

在甘肃省赤芍中药饮片的加工中,润制工艺是提高赤芍饮片品质的重要加工工艺。先取赤芍原料置于不锈钢选料台上,人工剔除其中的杂质并根据原料大小进行分类。随后将精选后的原料从滚筒口送入洗药机中,用饮用水对滚筒内的原料进行充分的清洗,然后将清洗干净的原料置于洗药池中进行润制软化,温度控制在40~45 ℃,润制时间10 h。

2.2 切片

按照赤芍大小进行分档并且按照相同的方法进行软化后,可采用薄片、厚片、斜片3 种切片方法制作赤芍饮片。在实际生产中,不同切片方法对赤芍中没食子酸、氧化芍药苷、儿茶素、芍药内脂苷、芍药苷等主要成分具有明显影响,其中赤芍薄片中各主要成分综合指标平均值为67.4,赤芍斜片中各主要成分综合指标平均值为52.1,赤芍厚片中各主要成分综合指标平均值为49.0[5]。此外,赤芍饮片厚片厚度一般在5 mm 左右,在煎煮时不利于没食子酸、氧化芍药苷、儿茶素等主要成分的有效溶出;赤芍饮片薄片在长距离运输过程中,易出现翘片、裂片等问题,影响赤芍饮片外观形态,降低其商品品质。因此,赤芍饮片最佳的切片方式为斜片。

2.3 干燥

将经过切片处理的赤芍饮片置于烘盘上,架在烘车上,推入电热鼓风干燥箱内进行干燥处理,干燥温度控制在66 ℃,干燥时间6.5 h 左右。随后进行包装即可入库或销售。这种赤芍饮片加工工艺操作简单,饮片商品主要成分的稳定性和重复性表现良好,是甘肃省赤芍饮片的最佳加工工艺之一。

猜你喜欢
起苗赤芍白粉病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研究黄芪-赤芍治疗COPD的作用机制
一到春季就流行 蔬菜白粉病该咋防
特色农业“顺地”起苗——“让什么样的地产什么样的粮”
植树造林苗木的起苗和选苗技术分析
大黄、赤芍对肝衰竭大鼠血清NO合成和分泌影响研究
拉萨设施月季白粉病的发生与防治
新疆赤芍
植树造林苗木的起苗和选苗技术分析
苗木出圃应注意的几项措施
用于黄瓜白粉病抗性鉴定的InDel标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