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国宇
在全球气候变化日益严峻的背景下,气候因素在房屋建筑设计和规划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需要深入了解各类气候指数对于建筑性能产生的影响。本文将探索气候适应性房建设计和规划的策略,分析温度、降水、湿度、风速及太阳辐射等气候变化等关键因素对建筑材料、构造以及形态的影响。以增强建筑对环境适应性为重点,促进建筑布局、材料选择、高新技术应用和环境控制系统等方面的革新。
极端的温度变化可引起材料膨胀与收缩,给建筑结构完整性与耐久性带来挑战。如高温下混凝土会出现水分蒸发而导致收缩、裂缝产生等问题;长期高温、直射阳光照射会使涂料褪色、变质,影响建筑美观及保护层作用;低温也同样会影响建筑结构,特别是冻融循环次数较多的区域,砖、混凝土等建筑材料的微裂缝会由于水份的冻结而不断扩展,并最终造成结构破坏。木材作为传统建筑材料在较大温差环境下会发生翘曲、扭曲或者开裂等,而这些变形将减弱木材结构的承载能力。金属材料中一般都是耐高温的,但是在极端温度下也会发生热膨胀现象,这种热膨胀会使螺栓连接产生松动现象,从而影响到建筑整体结构稳定性。
温度分布不均匀会导致温度梯度的产生,不同部位的温度变化不同,会造成材料的膨胀和收缩不同,从而引起内应力,影响建筑构件寿命。从建筑结构设计角度来看,温度因素是非常关键的。设计师需要考虑恰当地设置结构伸缩缝来解决温度变化引起的物理变形问题。选材时还应考虑材料在各种环境温度条件下性能表现如何,才能保证建筑的安全性与功能性。
雨水及湿气渗入会造成建筑内部结构损坏及提高建筑物维护费用,因此建筑屋顶与外墙在设计时一定要有很好的防水特性,以确保结构不会受到雨水的直接作用,保证建筑物能抵抗水分侵袭与湿气的影响。在设计屋顶系统时,应综合考虑坡度和排水设施,同时要充分考虑降水量和排水速度,以避免出现积水和渗漏的情况。湿度过高会使霉菌、细菌滋生,对建筑物内空气质量产生影响,从而影响居住者身体健康[1]。
在湿热气候中,建筑设计需包含有效通风系统控制室内湿度,选用建筑材料时还应考虑抗潮湿性问题,如采用防腐木材、防霉涂料、墙体与地面之间采用透气性好的隔湿层等。排水系统设计也是需重点考虑的问题,包括地面排水及建筑物内排水系统等,保证水快速排出建筑物,并降低可能造成的结构破坏。
建筑形态受风速、风向影响显著,在设计阶段一定要慎重考虑,以保证舒适性与结构稳定性。在设计中,流通性与空气动力学评价尤其重要。风吹动建筑物后,建筑物对立面所产生的压力会对结构稳定性产生影响。因此,建筑师需要在设计中使用流线型形式以降低风阻并避免涡流出现,涡流会使建筑发生共振甚至极端状况下造成结构破坏。在建筑布局规划中,设计师需通过风向数据确定建筑物主开口方向,以优化自然通风,降低建筑物内能耗。
通过合理设计可将风流导入建筑物内,加强自然通风效果,提高室内空气质量及舒适度[2]。风速、风向都会对建筑物外部空间产生影响,如阳台、露台等在设计时一定要考虑风速、风向对其的作用,以免因风速过大给居住者带来不适感。
对建筑设计来说,太阳辐射这个因素不容忽视,因其对建筑物热环境及光环境都有直接的影响。设计师需利用阴影分析确定建筑物与周围环境不同时段的日照条件以优化其方位、布局及造型。太阳辐射强度和角度随季节与一天内时间变化而变化,在建筑设计时需要考虑这些周期性变化以保证夏季遮阳与冬季日照利用。建筑物的体积和外观设计,如深度、倾角及窗户的尺寸和位置,都会受到太阳辐射的影响。
通过安装遮阳板、百叶窗或者种植绿化植物等能够有效调控室内光照与热量,降低对空调系统依赖性,进而减少能耗。建筑材料选择也很重要,反射隔热涂料能够减少建筑物对太阳辐射热的吸收,阻止建筑物表面因吸收太阳辐射导致的温度升高,减少热量向室内的传入,使室内温度保持稳定。阴影分析是建筑群规划中特别关键的一个问题,有助于设计师对建筑物之间相互遮挡关系进行评价,在保证每一座建筑物能够获得合适自然光的同时避免阳光过多直射。
设计师需要将地形、环境特征与气候数据结合起来,精心设计,使建筑有效应对太阳辐射、风向等的影响。可通过调节建筑朝向使其达到冬季可最大限度地接受阳光照射和夏季可提供遮阳的状态,既可提高热效率又可最大限度利用自然光,降低了对人工照明要求。规划多建筑组合时,合理布置建筑间距离与方位能有效促进空气流通并减少建筑群落热岛效应,保证各单体都能有充足的自然光和良好的通风条件。
运用建筑布局营造微气候如适宜的水体配置、绿化安排等可进一步提高整个建筑群对气候的适应性。建筑内部布局也是如此,将居住与工作空间设计为符合日照与通风条件的最佳状态,不仅可以增强居住舒适性,还可以减少能源消耗。比如,把卧室、办公空间设计成朝北方向或者东北方向,可以使空间在炎炎夏日保持清凉;把公共区域、活动空间设计成朝南方向,可以使居住在寒冷的冬天尽情沐浴阳光。
通过选择与当地气候特点相适应的材料,应用先进的建筑技术,可以促进建筑能源效率与耐久性的提高。材料的导热性、反射性、吸收性等在设计中都要考虑。如在热带气候条件下采用高反射性、低热导率的外墙材料能有效降低热能的吸收,寒冷地区则多采用保温性能较好的材料来降低热损失。
在建筑结构上,双层立面、自然通风系统等创新性被动式设计及热量蓄热与释放技术运用等均为增强建筑气候适应性的有效策略。双层立面既可形成冬季的保温层,又可通过通风来降低夏季室内温度[3]。另外,借助建筑自身形态营造热气流动可达到自然通风和降低对机械通风依赖程度的目的。目前,绿色建筑材料的研发与应用也越来越重要。如采用高碳吸存能力、可循环利用及可再生材料等,既利于环境保护又可提高建筑对气候的适应性。
绿色建筑技术是气候适应性房屋设计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它的核心是高效利用资源,最大限度减少对环境的影响。采用绿色技术使建筑能够达到雨水收集再利用的目的,利用雨水进行冲厕、灌溉及补充地下水等,降低城市排水系统压力,高效利用自然水资源。
太阳能技术融入建筑设计中无疑提高了建筑物能源自给自足的能力,安装在屋顶上的太阳能光伏板能够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被建筑物日常运行利用,甚至能够将富余的电能传输到电网中。热水系统还可以利用太阳能进行加热,降低了对化石能源依赖程度。生态屋顶与垂直花园的运用在美化城市景观的同时,起到调节微气候,净化空气,为生物多样性提供栖息地,提升建筑保温隔热性等作用。这些植被覆盖区不仅可以吸收雨水、减少城市洪涝风险,还可以在高温天气通过蒸发降温作为建筑物的天然降温系统。
一体化建筑环境控制系统为增强建筑气候适应性提供了一种智能化方法。该系统对室内外温度、湿度、光照、风速等环境参数进行监控,实现了对建筑内部环境条件的自动调整,在确保室内舒适度的前提下优化了能源利用效率。例如,智能遮阳与窗户系统能够根据室内外温差和光照条件,自动调整遮阳板与窗户之间的开合状态,从而实现遮光、隔热或提高照明等功能;自适应控制系统既可以减少不必要的能源消耗,又可以对多变的气候条件作出响应。
建筑自动化系统(Building Automation System,BAS)在提升能源效率方面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智能化的集中控制系统,可以精确地调整照明、暖通空调系统及其他电器设备的运行状态,从而实现能源的精准分配和使用。如BAS 能在发现无人的情况下,自动关闭指定区域内的灯及装置,也可根据室内室外温差来调整空调系统运行。进阶的建筑环境控制系统融合了高级预测算法与机器学习技术,可以基于历史数据与天气预报对建筑能耗需求进行智能预测。该预测性控制策略可以在提高能源使用效率的同时保证用户的舒适度。
综上,借助物联网技术的实施,建筑环境控制系统可以实现设备间的互联互通,持续收集数据并优化控制策略。用户可以通过智能设备对建筑物内部的环境进行远程监控与调节,以达到更个性化、更动态地进行环境管理的目的。
在气候适应性的住宅区规划中,需重点关注住宅建筑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存。规划策略应当采取耐候性强、能耗低的建筑设计,同时利用天然地形与植被实现环境保护与风险预防。例如,建筑物的布局应考虑风向、日照和降水模式,以便最大化实现自然通风和日光利用,减少对机械制冷和照明的依赖。
住宅区的道路和排水系统设计要考虑极端天气带来的影响,通过采取雨水花园、渗透性铺装和雨水收集系统等措施,有效管理雨水[4]。此外,应鼓励使用绿色屋顶和墙体,提升建筑物的隔热性能,进一步减弱热岛效应。在住宅区规划中也应包含灾害避难所等公共安全设施,以提高住宅区在面对极端天气事件时的韧性和应急响应能力。
面对气候变化的严峻挑战,建设既能抵御自然灾害影响又能推动可持续发展气候韧性的住宅区已是当务之急。这一规划策略从一开始就要强调加强社区层面适应气候变化。通过社区农场、屋顶花园等设施的宣传,既能给社区居民持续带来新鲜食材,又能帮助改善城市微气候,增添绿色空间。另外,建筑设计还需要依据耐洪涝和防风化等设计原则进行设计,以确保极端天气事件下住户的安全和舒适。采用环保、高隔热性能和可循环再利用的建筑材料可显著保护住宅区环境,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为了保证面临能源挑战时能够满足住宅区居民的基本生活需求,计划中应该包括单独设计能源系统,如安装屋顶太阳能板等,这样不仅可以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还可以保证主电网发生故障情况下居民基本用电需求。紧急预案的健全及通信网络的构建能够发生确保自然灾害时重要信息快速传递给每位居民,显著提高住宅区应急响应能力及灾害恢复速度。居民积极参与对于建设这类社区至关重要,需通过教育、培训等方式增强居民气候变化意识,激励居民参与住宅区防灾减灾、环境保护等活动,这些措施对实现具有气候韧性的住宅区建设目标至关重要。
为迎接气候变化挑战,住宅区景观规划必须采用气候适应性设计并通过本土植物种群的修复与使用来提升生物多样性,在营造户外休闲空间的同时,通过科学规划对雨水进行有效治理,缓解城市洪涝压力。在景观规划的雨水管理方案中,如雨水花园和生物滞留池等措施,不仅可以有效过滤雨水,降低洪水的风险,还可以为城市中的野生动植物提供丰富的生态栖息地。通过提高树木、植被等覆盖率,住宅区能够有效降低地表温度和缓解热岛效应,为居民打造更加舒适的生活环境[5]。另外,建立绿化带、生态走廊,将住宅区内与住宅区外不同绿地联系在一起,可以为居民提供丰富的休闲娱乐场所,提升居民幸福感、归属感。
在房屋建设的规划过程中,应将灾害的预防和应对策略集中在风暴、极端气温和暴雨等与气候有关的灾害上。房建规划策略要从结构设计、材料选择、能源管理及生态环境保护几个方面进行思考,增强建筑物对气候的适应性,应注意:第1,在结构设计中要考虑建筑物抵抗强风、风暴作用的能力,如优化建筑外形,以减少风压影响、保证屋顶及外墙结构安全。第2,在选材上,要优先选择耐候性和隔热性能较好,可持续发展的材料。例如,采用轻质、高强度的材料,可减少极端天气事件对建筑物的破坏;隔热材料的应用能提高建筑能效并降低极端高温或者低温环境中建筑对能源的需求。第3,建筑物应尽量做到能源自给自足,如设置太阳能板、风力发电等设施。这既有利于减少对外部电网的依赖,又可以保证极端气候事件下建筑物的能源供应。第4,房建规划要采取生态敏感设计,借助自然地形与植被保护建筑物不受气候变化影响。比如,修建树篱、绿化带等生态防护带,以减少强风、暴雨等天气对建筑物的直接影响。
兼顾气候适应性房屋建筑设计和规划对环境与社会可持续性具有重要意义。只有从建筑形态、材料、工艺等方面进行周密思考,才能营造出一个舒适与节能并存的居住环境。与此同时,主动迎接气候变化的挑战并通过合理规划来降低灾害风险是城市与社区今后发展的重点。本文着重指出需要集成或运用多学科方法来保证在房建设计与规划时充分考虑气候的多面性和动态性,以实现人与自然环境的协调共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