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晓波
(内蒙古鸿德文理学院,内蒙古自治区 呼和浩特 014010)
地震是一种突发性强、破坏性强、难以预测的自然灾害,并且地震释放的能量会造成山体崩塌、泥石流、海啸等次生灾害,给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带来巨大威胁。近半个世纪以来,国内的小级别地震时有发生,造成的危害较小,但如唐山大地震、汶川地震、玉树地震造成了巨大的人员和财产损失。2023年12月19日,甘肃积石山县发生6.2 级地震,导致房屋严重损坏,百姓无家可归。面对地震,人们感到无能为力,但是可以探索具有抗震性能的建筑物,提高建筑物的防震等级,最大限度保证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20 世纪90年代,美国就兴起了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思想,并应用到实践当中。钢结构作为常见的建筑物,一直在积极探索既能够保证生命安全,又最大限度降低经济损失的抗震设计方法。
随着社会发展,建筑物也在不断发展,不仅打造满足人们生产生活所需的建筑物,而且打造具有特色的建筑物,让其成为城市中一道靓丽的风景。国家为保证建筑物的质量,出台各种标准,明确对建筑物抗震性能提出了要求,这主要因为建筑物是人们学习、工作、生活的重要场所,一旦发生地震灾害,建筑物可成为避难场所,若房倒屋塌,将会造成更大的损失。据相关数据显示,中国有5 大地震区和23 条地震带,是世界上大陆强震最多的国家。自1900年以来,中国境内6 级以上的地震超过800 次,只有贵州、浙江两省和香港特别行政区未有相关记录,其他各省均遭受过6 级以上的地震。在2023年,全国2 级以上的地震达608 次,遍布101 个行政区,其中河北、四川、云南、甘肃、青海五省发生的次数较多,发生频率最多的是四川和甘肃,超过20 次,级数最高的是甘肃积石山地震,达到6.2 级。我国的地震类型较多,并且发生频率比较高,6 级以上的地震造成的危害较大。为了保证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迫切需要提高建筑物的抗震能力。
建筑物品体积较大,使用年限较长,并且是人们居住和生活的场所,因此国家对建筑质量作出了明确的规定。作为建筑企业,面对频发的地震事件,国家对抗震标准的规定,人们对建筑物抗震性能的要求,促使企业重视建筑物的抗震性能,并且抗震性已经成为建筑物在市场发展中的主流。也就是说,在未来的市场中,建筑企业想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就要不断提高建筑物的质量,提高建筑物的性能,尤其对于地震发生较为频繁的场所,抗震性能更是评价建筑物质量的重要指标。同时,建筑物品关乎人们的日常生活,一旦发生地震灾害,抗震等级低的建筑物,将加剧地震灾害,而抗震等级高的建筑物,将会为人们的生命安全提供保障。因此,建筑企业要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不断提高建筑物的抗震能力。
国内的工程建设主要有砌体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钢结构等,从国内各地地震灾害造成的危害来看,倒塌的主要是泥土、砖石等结构的建筑物,这主要是泥土、混凝土、砌体属于刚性连接,各部分连接较弱,导致建筑物的延展性较低,并且由于建筑物自身比重较大,在地震的拉伸下,很容易被拉伸变形,失去支撑,最后倒塌,进而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钢结构同其他结构的建筑物相比,其在抗震上具有明显的优势:一是钢结构的重量相对较轻,一旦发生地震,依然能够保持建筑物的稳定性,不易塌落;二是钢结构具有较强的可塑性,一旦发生地震,钢结构可通过变形来吸收地震能量,进一步降低地震造成的危害;三是钢结构虽然构件尺寸精度较高,但是在新技术的推动下,很容易控制制作和施工过程,进而保证建筑物的精度和安全性。从实践角度来看,钢结构建筑物不仅在市场上具有竞争优势,而且在强大的地震灾害面前,具有较强的抗震性能,能够保证建筑物的稳定性和整体安全性,最大限度地降低自然灾害造成的危害,保证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
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标准,主要从如下三个方面展开:一是地震作用的水准。从实践角度来看,地震的发生频率与地震的强度呈反向关系,也就是强度大的地震发生的频率低,强度小的地震发生频率高。现阶段,国内的地震主要被分为三个等级,分别是多遇地震、设防地震和罕遇地震,也就是小震、中震和大震,发生的概率分别为63.5%,10%和2.5%。在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中国抗震设计采用单一的设防目标,只需要结构和构件满足强度即可。通过改进,实施三个等级的设防目标,让建筑物的抗震目标更加精准,能够确保地震安全,减轻在发生地震之后而造成的人员伤亡。二是结构性能水准及量化指标。在发生地震之后,建筑物的性能就体现出来,在评价建筑物的性能标准时,不仅关注建筑物结构的破坏程度,还考虑建筑物内物品、设施的破坏程度。在《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中,将建筑物的破坏程度分为五个等级,其中第一等级是结构功能完整,无需修整就能够入住,随着等级的提升,破坏程度加大;第五等级是结构发生倒塌,已经丧失其原有功能,需要拆除重建。三是抗震性能目标的确定。抗震性能的目标不能仅从建筑结构出发,还要考虑投资与效益、震后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潜在的文化历史价值等多方面的内容。
随着建筑物的发展,建筑物设计理论也不断推进,1992年,美国J P Moehle 先生率先提出了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理论,并将其应用到桥梁设计领域。中国的学者和专家充分汲取Moehle 的观点,并结合实际情况,不断完善适合我国的抗震设计体系。现阶段,国内基于性能抗震设计理论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一是采用多级设防目标。为保护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降低社会经济损失,减少社会承受的压力,提出了抗震设防标准,即“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二是引入投资和效益准则。根据基于性能抗震设计理论的内容,在建筑物的结构上从重视安全逐渐向重视结构的功能、安全、经济等方面内容出发,也就是平衡建筑物的可靠性和经济之间的关系,进而来确定最佳的抗震设计方案。三是具有更大的自由度。原有的抗震设计需要按部就班,结构人员无法自行根据建筑物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缺乏灵活性,比较被动。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一方面满足了共性的要求外,还可以进行个性化设计。甲方与设计人员进行沟通,设计人员根据甲方的用途、特殊要求来确定机构性能目标,选择合适的设计方法,这样,既达到了构造性能的要求,也充分调动设计人员的积极性,更有利于新材料、新技术的使用和开发。
基于位移的抗震设计主要有如下三种方法:一是按延性系数设计的方法。此种方法就是建立构件的位移延性系数,保证其能够达到最大的极限压,进而让构件达到延性要求。
二是能力谱方法。此种方法最早出现于1975年,由Freeman 率先提出。此种设计方法是将能力谱曲线和地震反应谱转化而来的需求谱,对其进行比较、分析、评估,进而得出其抗震性能。能力谱方法主要是从结构的实际性能方面出发,对其进行验算、评估。此外,此种方法主要适用于平面结构,或者是分布较为均匀的结构当中,若应用到比较复杂的建筑结构设计当中,其所产生的误差会偏大,不仅影响计算结果,而且也对工程的实际建设质量产生一定的影响,导致建筑物的抗震性能不佳。
三是直接基于位移的方法。此种方法主要是在一定水准的地震下来判断位移发生的情况。通过进行结构设计,这样不仅能够让钢结构的构件达到预期变形的效果,而且也能够在预期的位移范围之内,进而让钢结构的构件达到理想的抗震效果。
能量设计法是从地震对结构物及内部设施破坏的角度出发,指出其主要是由输入的能量与结构物所消耗的能量共同决定的。依据此种方法进行设计,能够预估钢结构建筑物被破坏的程度,但最大的缺点是存在太多不确定因素,应用起来比较繁琐。
综合设计法是让在投资最少的情况下让建筑物达到基本性能目标。也就是说,综合设计法不仅需要考虑抗震的诸多因素,体现了建筑结构抗震的设计理念,让其能够有效地抗击不同等级的地震,最大限度降低地震所造成的损失。同时,还要尽量降低工程建设所消耗的资金。综合考虑建筑物的抗震性能和投入的资金,既能够保证建筑物的质量,也能够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此种方法虽然兼顾了抗震和利益两方面的内容,但是需要考虑的因素甚多,并且涉及的范围比较广,导致整个设计过程非常繁琐,需要反复论证,在设计上就耗费较长时间。
随着社会的发展,中国在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研究上已经取得了较好的发展成果,但由于人们认识的局限性,实践环境的复杂性,还无法完全依靠计算来保证建筑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因此,在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上,还要从结构概念设计和细节构造设计等方面出发,充分考虑建筑主体和内部结构的承载能力。通过上文论述,结合工作实践,笔者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理念对钢结构建筑进行改进设计。
一是将钢结构目标性能划分多个水准,不仅明确各个指标,而且还要进行量化。同时,还要考虑结构的投资,以及未来可能遭受的地震及造成的损失,结合理论知识将其确定下来。
二是加强概念设计,从宏观角度对整个钢结构进行控制设计,也就是说,在设计的过程中要将整个结构看成一个整体,选择合适的结构体系,以此来保证结构和构件的延展性。
三是从变形指标角度出发,综合评价钢结构的抗震性能,评价控制结构构件的损伤程度,以及非结构构件的性能水平。通过这些内容和指标来判断在不同的地震等级下,可能遭受的地震损失,进而进行设计,并且保证钢结构在使用周期的过程中投入的费用最少。通过合理设计,让整个结构具有定性、定量、简洁方便的特点,不仅缩短了设计周期,而且也合理优化各项指标,提高了钢结构的控制和协调能力。
随着建筑企业的发展,人们的认知和技术能力及建筑物的设计方法也在不断革新。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方法是建筑体系中设计理念的变革,其以性能为导向来设计建筑结构,对工程结构的设计和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同传统的抗震设计方法相比,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方法能够充分发挥设计者的主观能动性,并且让建筑结构更加精准、灵活、可靠。现阶段,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方法虽然在具体应用中还存在不足,但是其也具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促使其成为建筑行业在实践领域的重要设计方法。未来,随着研究的深入和技术的不断完善,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理论将会在建筑领域发挥其最大优势,引领和推动建筑行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