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玉奇
[胜利油田 党校(培训中心), 山东 东营 257045]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二章第二十八条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对从业人员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保证从业人员具备必要的安全生产知识,熟悉有关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掌握本岗位的安全操作技能。未经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合格的从业人员,不得上岗作业。”“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建立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档案,如实记录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的时间、内容、参加人员以及考核结果等情况。”2021年国家应急管理部开展了安全生产培训“走过场”专项整治,在全国范围内容对安全培训进行了全面检查。2022年,在全国安全生产培训工作视频会上,国家应急管理部副部长宋元明指出:“要深刻认识安全生产培训工作的重要性,要把安全生产培训不到位当成事故隐患来抓。”企业作为安全培训的责任主体,加强企业安全培训,确保企业员工的健康和安全,既是法律规定的企业责任义务,也是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更是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应有之义。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安全培训管理办法》《生产经营单位安全培训规定》等法律法规规章制度要求,目前油田企业安全培训主要包涵取证类培训和安全素质类培训,其中取证类培训包括政府法定取证培训和行业企业规定的取证培训。政府法定资质培训主要包括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和特种作业人员取证培训人员培训;行业企业规定的培训因行业不同有所区别,如石油行业的HSE取证培训、硫化氢取证培训等。安全素质类培训一般包括岗前厂级、车间级和班组级三级安全培训及日常教育培训。
依照法律法规要求,经过多年的建设,企业安全培训管理体系逐步完善。
1.油田企业安全培训管理体制。人力资源部门负责将安全培训纳入油田年度培训计划、协调经费划拨、组织培训项目设计工作。安全管理部门负责统筹管理企业安全培训工作,收集、整理、汇总企业各单位上报的培训需求,编制并下达年度安全培训计划;负责综合性安全培训,指导、监督下属单位全员安全培训工作。业务部门负责指导和督促业务范围内全员专业安全培训管理工作。
2.油田企业安全培训管理机制。主要包括安全培训需求调研机制、安全培训计划编制机制、安全培训机构管理办法、安全培训师资管理办法、安全培训运行实施办法、安全培训考试管理办法、安全培训档案管理办法及安全培训评估机制等涉及培训全流程的管理机制。
3.油田企业安全培训的运行现状
(1)培训需求调研及计划编制方面。安全管理部门通常在每年年底发布需求调研通知,各直属企业根据取证需求和单位实际情况,提交培训需求计划。安全管理部门根据企业提交的需求,编制年度培训计划并提交人力资源部门,纳入企业年度培训计划。
(2)培训运行实施方面。企业培训机构根据年度培训计划,将培训分为取证类培训和安全素质类培训,制定培训项目实施方案和培训班计划,通过安全管理部门进行下发,采取自主报名的方式组班实施。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因为工学矛盾等原因,会发生压缩培训时长和减少内容的情况,甚至个别培训机构存在缴费换取培训合格证的现象。
(3)培训考核评估方面。资质取证类培训考核一般借助政府考试系统进行考试,相关素质类培训一般由培训机构自行进行考核,安全管理部门及业务管理部门一般不参与考试工作。培训评估一般以考试结果作为评估结果,基本不开展培训效果转化方面的跟踪评估。
4.油田企业安全培训内容体系情况
企业的安全培训内容可分为两种情况:一是存在法定培训大纲的培训,企业一般按照大纲内容和考核要求,开展针对性地有效培训,主要以考取合格证为目的;二是没有法定培训大纲的培训,企业一般以企业主要安全风险、生产工艺、职业健康及应急处置为主要内容开展培训,具体培训时间一般不确定,培训师资以企业内部专兼职师资为主。
安全培训体制机制的不断完善,引领和促推安全培训效果逐步提升,但对照油田企业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要求,仍存在不少需要优化完善的问题。
一是培训统筹谋划不足。从现状分析,安全培训主要由安全管理部门在策划实施,大多数业务部门,未能站在业务发展和业务人才系统培养的角度,对安全培训工作进行统筹谋划。二是运行过程不严谨。因为业务部门的参与度不高,导致出现培训方案把关不严、参训学员未有效参与培训过程的情况。三是责任落实不到位。在培训理念上还存在着“安全培训是安全管理部门的工作”的片面认识,“三管三必须”主体责任未真正落实,导致“管业务管安全培训”的责任落实不到位的现象出现。
一是培训需求调研机制不健全。由于培训需求调研方式单一,培训调研开展不充分,更加缺乏分层分类分专业的培训调研,造成安全需求分析不到位,对培训人员的岗位需求缺乏深入的了解,培训针对性不强。二是培训计划编制不合理。有的单位列入计划的培训项目没有完成,有的单位培训计划缺失,造成后期大量随机增加培训项目和班次,安全培训的整体性、系统性不足。三是安全培训运行机制不健全。目前,安全培训项目方案设计主要依托于各培训机构,由培训机构结合业务管理部门、业务单位的培训需求设计培训方案,完成后交由业务管理部门审核。多数时候因为需求不具体、描述不清晰,培训机构设计的项目方案质量不高,难以满足培训需求。
对大型国有企业来说,涉及专业类别多,人员规模大,人员层次复杂,但很多企业并没能针对员工岗位、专业类别、年龄、学历等进行针对性分析,将安全培训工作细化,往往出现培训工作“眉毛胡子一把抓”,导致培训效果不理想。此外,对培训内容和培训对象缺乏科学论证,导致培训内容更新不及时,特别是在一些取证、复审培训以及管理人员培训方面,培训内容存在层次不清、交叉重复的现象,参训者的收获感不强,甚至产生安全培训浪费时间的感受,挫伤了参训的积极性。
新时代的油田企业安全培训,必须严格贯彻落实国家法律法规和企业相关规定,基于岗位安全责任要求,不断提高员工安全素质和能力水平,从而有效降低、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企业应明确各层级管理部门及单位的安全培训职能定位,共同发力,形成齐抓共管的局面。
1.人力资源部门负责企业安全培训与业务培训、人才培训有效融合。一是将安全管理部门提出的安全培训计划纳入企业年度培训计划;二是与业务部门协作,将业务部门提出的业务安全培训内容嵌入管理业务培训项目。
2.安全管理部门负责统筹企业安全培训工作。一是开展年度安全培训需求调查,进行岗位安全能力差距分析,结合年度安全管理要求,确定岗位员工的安全培训需求,分层次、分类别、分岗位制定年度安全培训计划。如重点岗位人员专项培训计划,包括企业各级单位安全总监、安全部门负责人、安全督查专业人员、专兼职安全培训师的专项安全培训;企业各类安全资格证书取证(复审)培训计划。二是会同人力资源部门指导、监督、检查、考核企业业务部门和基层单位安全培训工作。
3.业务管理部门负责提出专业安全培训内容,和人力资源部门协作将专业安全培训内容嵌入各类管理、业务培训项目;组织、指导和督促业务范围内的专业安全培训工作。
4.基层单位负责制定本单位各岗位安全培训矩阵和安全培训计划,并组织落实。开展本单位年度取证(复审)培训需求调查,制定各层级人员岗位安全培训矩阵和本单位安全培训计划,并运行开展负责新员工的安全教育和全员 HSE 培训管理工作;督促班站做好日常安全培训和能力提升工作。负责承包商(承运商、供应商)员工和进入生产、施工现场的临时外来人员的安全教育。建立健全安全培训档案、台账,并将单位培训计划和记录等有关资料录入信息系统。基层班站负责新员工的班站级安全培训,做好员工岗位练兵、事故事件和未遂事件案例分享、导师带徒和日常安全培训工作;建立健全班站安全培训台账和记录。
5.培训机构根据企业下达的安全培训计划,组织实施各类安全培训项目,并将培训计划和记录等有关资料录入企业安全管理信息系统。参与安全培训大纲、培训教材、考试题库的开发;负责大纲、教材和题库的更新及日常管理工作;协助企业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进行安全培训需求分析。开展安全培训课题研究、建立企业安全培训专兼职师资库。
1.强化体系化管理。一是保证安全培训依法合规。安全培训应符合国家安全生产相关法律法规和企业相关规定要求,对要求持证上岗的人员应依法取证、定期复审,确保上岗人员具备法律法规要求的资格。二是保证具备上岗安全处置能力。上岗前全体员工、承包商员工应接受相应岗位工作的安全培训考核,未接受安全培训或考核不合格者不得上岗,确保达到在岗安全工作的要求。三是常态化推进岗位安全能力提升。企业应根据岗位职责,明确岗位能力要求,建立安全培训矩阵,明确培训内容、方式及目标要求,实现安全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2.强化分层分级培训管理。一是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和特种作业人员(简称“三项岗位人员”)的取(换)证培训、重点岗位人员专项培训由企业统一协调组织。二是岗前安全培训、日常安全培训及教育由企业基层单位按照企业安全培训矩阵自行组织实施。企业在各类管理培训、专业技术(技能)培训中嵌入安全培训内容。基层单位、班站应采用“停工停产集中培训、会前、岗前、作业前5分钟”、事故分享、班前班后会等形式,开展全员安全教育,提升员工安全能力。
3.强化培训考核管理。安全培训与考核应实行教考分离。安全培训可自行组织实施,亦可委托具备相应能力的培训机构实施。安全培训考核应由安全监管部门会同人力资源部门组织实施。
4.强化实操培训与理论培训相结合。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培训以理论培训为主,强化责任意识,丰富安全管理知识、掌握安全管理方法、增强安全管理能力。操作培训以实操培训为主,强化安全意识,提升风险识别能力、安全操作技能和应急处置能力。
1.安全管理部门负责明确各岗位人员安全资格要求、岗前培训要求和安全能力提升要求,组织制定各岗位安全培训矩阵,根据组织机构、经营规模和岗位责任变化,及时组织评估更新。一是进行安全取证培训。如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必须具备与所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相适应的安全知识和管理能力,并经地方政府负有安全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考核合格;特种作业人员、特种设备操作人员应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接受专门的安全培训,取得相应资格后方可上岗作业;其他政府部门、行业对从业人员有培训或取证要求的,按照相关规定执行;企业内部取证人员(如特殊作业许可申请人、签发人、监护人、接收人等),应培训考核合格后上岗,并明确证书有效期;在证书有效期内,特种作业人员、特种设备作业人员、企业内部取证人员,连续离岗3个月以上,应根据实际情况,重新考核验证相应安全能力,合格后方可上岗。二是开展岗前安全培训。如:新员工安全教育应纳入单位岗前培训统筹实施,安全培训时间不少于72学时;员工厂际调动工作后应该重新进行安全教育;单位内部转岗以及脱离岗位12月以上者应进行车间级、班站级安全教育,经考试合格后方可从事新岗位工作;培训过程应建立完整的培训档案。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或者使用新设备,必须对相关生产、技术、作业人员进行相应的专门安全培训;接收中等职业学校、高等学校学生实习的,应对实习学生进行相应的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三是加强在岗安全培训。企业应根据年度安全培训计划开展在岗集中停工停产安全培训,其中企业机关及业务单位机关每季度组织全员集中培训;基层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要以安全培训矩阵为基础,采用远程培训、技能比武、应急演练等多种形式开展在岗不脱产培训;各级安全管理人员、专业安全监督人员至少每年接受一次专业安全培训;从事生产、技术、设备、工程等管理、技术人员至少每2年接受1次专业安全培训,从事政工及科研后勤管理人员至少每3年接受一次专业安全培训。
2.业务管理部门负责针对不同层级,建立和更新专业范围内安全培训矩阵,明确培训内容、方式和目标等要求,体现安全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并定期对安全培训矩阵进行评估更新。如,领导层和管理人应具备风险消减措施落实、隐患分级治理、应急指挥和安全引领力等能力,培训重点突出国家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标准制度、应急管理、双重预防机制建设等内容。专业技术人员应围绕专业领域的风险评价、管控消减措施制定、隐患排查分级及治理措施制定等能力设计内容。技能操作人员应具备安全操作、隐患初步排查、初期应急和自救互救等能力。因此,培训内容要结合岗位实际,重点突出关键部位、关键工序、关键设备的应知应会和安全操作等要求。
1.安全培训实施方面,企业培训实施单位根据培训计划制定培训方案,培训组织单位负责审查培训方案。培训方案应力求实效,包括培训目标、培训课程(教材)、培训方式、培训教师、考核要求等内容。培训实施单位应针对培训课程要求,组织编制培训教案,培训教案要应明确要提升的安全能力。
2.安全培训考核方面,集中培训时长超过0.5天的安全培训要组织考核,根据培训内容可采取实操考核、仿真模拟、理论考试等形式。如操作人员的考核以实操考核为主,理论考试应采用闭卷方式或网上考试。各级单位、部门应根据安全培训矩阵,明确每一项能力的安全考核标准。安全培训考核应符合教考分离的原则。
3.安全培训评估方面,安全管理部门应会同人力资源部门定期组织安全培训监督检查,评估培训效果,出具评估报告。重点对员工培训前后的能力进行对比分析,评估员工的安全能力是否提高,培训后安全能力是否与岗位要求相匹配。安全管理部门应会同人力资源部门定期组织对培训机构的评估,应涵盖培训师资力量、教案、教材开发、组织实施和培训效果等方面。培训组织和实施单位应根据评估结果,优化培训方案、优选培训机构,进一步提升培训效果。
4.安全培训档案管理方面,各级单位应建立各类取证人员的培训记录和取证登记记录。岗前培训、在岗脱产培训,应建立安全培训档案及相应记录。培训实施单位应该如实记录培训的实施过程,形成安全培训档案,培训组织单位应该确认培训实施单位培训档案的真实性和可追溯性。安全培训档案管理宜采用信息化方式建档、存储和查询。培训实施单位应将安全培训完成情况及时反馈参加培训人所属单位,并报培训组织单位和人力资源部门。
5.安全培训结果应用方面,企业安全管理部门会同人力资源部门对专业安全培训、培训机构、各级单位安全培训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并将安全培训的效果纳入对各级单位绩效考核。对企业安全培训做出突出成绩的单位、培训机构及培训师给予表彰奖励。对在培训考核中敷衍塞责、弄虚作假的,追究培训者和考核者的责任,严肃追究安全培训不到位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