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产教融合背景下的高职英语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2024-06-08 05:38
学周刊 2024年16期
关键词:产教英语教学院校

张 雯

(贵阳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语言文化学院,贵州贵阳 551400)

一、引言

产教融合是一种能够将生产和教育融合到一起的重要教育模式,有利于确保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有效提升人才的知识运用能力和实践操作技能,进而培养出高素质、高质量的实用型人才。对于高职院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来说,应用产教融合教学模式,一方面可以充分锻炼学生的英语运用能力,另一方面可以及时发现传统教学模式下英语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从而帮助英语教师采取针对性的教育措施,提升教学效果,促进学生英语水平不断提升。由此可见,对于高职院校来说,应用产教融合是一项具有较高效率的人才培养模式,值得在各个专业推广和应用。

二、产教融合概述

产教融合,指产业和教育资源之间的深度合作与整合,旨在打破传统教育与产业界之间的壁垒,构建一种深度互动与协同的教育模式。产教融合不仅是一场理念的碰撞,更是对传统教育体系的革新和对未来社会人才需求的深刻思考。在当今快速发展的社会环境中,产教融合已经成为推动高职教育实现更有效、更贴近实际的关键机制。产教融合并非简单的学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而是一场全方位的资源整合。在这个过程中,产业界为学校提供实际问题和项目,学校则通过教学和研究为产业界提供新知识和创新思维,这种深层次的合作关系既确保了教育内容的实用性,也促使产业界不断创新升级[1]。

产教融合的本质在于创造一个既符合市场需求又能够培养出创新人才的生态系统。在高职教育领域,产教融合不仅是一种理念上的跃进,更是实践中的探索与突破。通过将企业实践与学科知识融合,学生在学校不仅能够获取丰富的理论知识,更能够通过实际项目的参与,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工作中。这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也增强了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其更好地适应未来职业发展的挑战。

三、产教融合与英语人才培养的关系

在高职英语人才培养中,产教融合不仅是一种理念的交融,更是实现英语人才培养创新的关键驱动力。一是,通过产业与学校的深度合作,学校能够更准确地洞察市场对英语人才的实际需求,从而迅速调整课程设置,使之更贴近用人单位的期望。这样的实时调整不仅有助于提高英语人才的适应性,也使其毕业后更容易与企业需求无缝衔接。二是,产教融合模式下,企业参与英语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不再是只有简单的招聘环节,而是融入学生学习的各个方面。这种深度参与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使他们在校园中就能体验到真实职场的挑战和机遇。三是,企业实践的导向性培养使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未来的工作环境,增强其在职场中的竞争力[2]。四是,产教融合模式在英语人才培养中还促使了教育过程的实践创新。通过与企业深度合作,学校可以引入实际案例和问题,使英语人才培养更具实践性和针对性。学生在真实的语境中学习,不仅提高了语言运用的能力,也培养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其未来从事英语相关职业打下了坚实基础。综上所述,产教融合与英语人才培养之间的关系具有相辅相成性。学校通过深度合作更好地服务社会需求,而企业通过参与培养过程获得更符合市场需求的人才,这种紧密的合作关系不仅提升了英语人才培养的实质性,也为学生顺利进入职场奠定了坚实基础。

四、产教融合对高职英语人才培养产生的重要作用

(一)产教融合促进了英语教学改革

产教融合为英语教学带来了新的思路和动力。通过与企业深度合作,学校能够更及时地了解市场对英语人才的实际需求,这种实时的信息反馈使得学校能够灵活调整英语教学内容和方法,使之更贴近实际工作需求。企业的参与更是为学校提供了丰富的实际案例和问题,推动英语教学更具针对性和实用性。产教融合催生了一场英语教学的革新,使学生能够在学校阶段就具备更符合职场要求的语言技能和应用能力。

(二)产教融合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实践技能

在产教融合模式下,学生不仅在课堂上学习理论知识,更有机会通过与企业的合作参与真实项目,从而提高实际操作能力。实践课程成为培养学生实际技能的重要途径,使学生更好地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能力。通过真实项目的参与,学生能够在模拟的职场环境中锻炼自己,增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产教融合使学生不仅能够用“说”和“写”掌握英语,更能够用“做”展现英语技能[3]。

(三)产教融合促使英语专业符合社会发展趋势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产教融合模式使得学校能够更及时地了解市场需求和行业动态,这使得英语专业更能够紧跟社会发展趋势,调整教学内容和方向,使其更符合实际职业发展的需求。学校通过与企业深入合作,使英语专业的培养更加贴近社会实际,学生在接受培训时更容易适应社会的需求,从而提高就业率。产教融合模式的实施促使英语专业的发展更具前瞻性和可持续性,使学生更有竞争力地投身社会。

五、基于产教融合背景下的高职英语人才培养模式策略

(一)优化英语教学模式

随着国际经济贸易一体化的发展,对英语人才的综合能力和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基于此,高职院校应该在教学改革过程中加强对人才综合能力和综合素养的培养,而在实现这一培养目标时,优化英语教学模式显得尤为迫切。在高职院校进行人才培养时,产教融合为其提供了一个重新审视教学模式的机会,使得高职院校可以更灵活地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以便更好地培养学生实际运用英语的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文化素质。第一,高职院校在产教融合背景下优化英语教学模式,应该考虑引入项目式教学,即通过结合实际项目的方式,将学生从传统的课堂学习中解放出来,让他们在实际项目中应用所学英语知识。以英语翻译项目为例,可以让学生参与真实的翻译任务,与企业进行沟通,解决实际的语言难题,这样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和知识运用能力,还能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未来的工作环境[4]。第二,高职院校还可以通过案例教学的方式优化英语教学模式,即通过引入真实案例,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英语的实际应用场景。例如,引入跨文化沟通中的问题或国际商务合作中面临的挑战,让学生对这些问题和挑战进行深入分析,在分析过程中,不仅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会得到提升,也会让学生对国际文化有更多方面的了解,有助于提升他们的综合文化素质。举例而言,在英语写作课程中,教师以某企业为例,让学生分析企业在国际市场中是如何进行沟通和应对挑战的,这样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如何在实际工作中撰写有效的商业文档,从而也会提升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和文化素养。第三,高职院校也可以成立产业学院,与相关的行业企业共同制定教学内容和教学计划,共同培养人才,这样才能确保英语教学可以紧密结合行业企业的工作需求,让学生获得更多的实践机会,同时还要设置一些具有特定文化特征的课程,以提升学生的综合文化素质。由此可见,优化英语教学模式,可以充分发挥产教融合模式的育人作用,促使高职英语教学可以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在产教融合模式下,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还能锻炼他们在实际工作中应对挑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塑造更贴近实际需求的英语人才。

(二)构建实践课程教学体系

高职英语教学正经历着从“学科系统化”“学习理论化”到“以职业为中心”教学模式的重大变革,在这个过程中,高职院校应重点关注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以便促进英语实训课程实现成功改革。一直以来,高职院校英语专业一直面临着实训课程改革不理想的问题,究其原因是受到传统专业体系的限制,导致课程设置和编排不合理,使得英语专业教学过于侧重个别技能培养,难以满足现代人才培养需求,急需进行实质性的变革。与此同时,高职英语实践教学也受到了教学内容有序化的影响,为此,在进行实践课程改革时,应该根据工作流程的先后顺序进行课程开发,以确保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形成完整而有序的知识结构,从而帮助学生提高对英语实践的整体理解,培养其更全面的实际操作能力。上述种种表明,高职院校需要更加注重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通过对实训课程进行重新设计,打破专业藩篱,确保学生在学习中能够系统地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使其能够更好地适应职业需求[5]。

第一,高职英语专业涵盖了翻译助理、商务管理人员、单证员、外贸业务员等多个工作岗位。在产教融合背景下实施课程教学改革,应该加强校企合作,积极邀请行业专家到校开讲座和交流,并深入分析英语相关工作岗位的具体流程和用人标准,从而为增加课程的实践性奠定基础。

第二,高职院校英语教学内容顺序化指的是在工作流程基础之上,将流程性知识和陈述性知识综合到一起,并将理论和实践进行融合。同时,在设计英语课程时,以工作流程为导向,重新构建知识体系。例如,基于工作流程基础之上开发商务英语洽谈、单证实训、商务函电、英语口笔译、英语口语实训等课程和活动。这种有序化的教学内容设计有助于更好地符合实际工作的需求,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系统地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教师应通过与各行业专家的全面交流和深入分析,确保教学内容的实用性和针对性,使学生在学习商务英语时更加贴近实际职业发展的要求。

第三,高职院校英语课程在改革过程中,并非仅仅将个别技能进行简单的整合,而是在进行课程和教材编排时,以培养学生全面专业技能为目标进行技能整合。同时,英语课程在改革时,需更加注重英语工作的实践性和整体性,并要对学生的现实发展需求进行充分考虑。这表明课程内容应该涵盖各种与英语相关的技能,并将其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仅能够获得综合的知识,还能够通过实际操作培养全方位的专业技能。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发展方向,以更好地满足他们在职业生涯中的需求。这种具有综合性和实践性的课程设计能够为学生提供更为全面和实用的英语培养,使其更好地适应未来职场的挑战。

(三)在校内建立实训基地

教师进入企业一线进行实地调研可以帮助学校更好地了解企业对人才的实际需求,也可以帮助学生了解企业岗位的用人标准以及岗位工作中常用的英语知识和技能。基于此,高职院校应该将与企业共建实训基地作为今后的工作方向,以便可以为学生提供更为真实的实践机会,从而增强其实际操作能力和职业素养。在构建实训基地的过程中,首先,高职院校要做好精心设计,与企业在校内共同建立工作或生产部门,并在教学中模拟各类与英语相关的工作场景,如商务洽谈、商务会议等,让学生能够置身于真实的职业环境中,通过仿真操作的形式提升学生在实际职场中应对各种挑战的能力,培养其实际操作技能,便于他们更好地适应未来的职业发展需求[6]。其次,实训基地的建立需要与实际企业进行深度合作,通过将企业中真实的商务案例和项目引入到教学中,让学生能够直接参与实际工作项目,深入了解企业运作的流程和要求。这种实际参与不仅仅是理论的延伸,更是学生进行实践锻炼的机会。高职院校加强与企业的合作,不仅能够为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实践经验,还能使他们更深刻地理解商务英语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场景,为未来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最后,在实训基地中,高职院校还应与企业共同搭建互动平台,促使教师和企业人员进行有效沟通,相互传递信息,并共同展开英语口语实训、跨文化沟通模拟、商务函电及单证实训等活动。通过这些实际操作,学生不仅能够应对各类语言难题,还能够培养团队协作和问题解决的能力,同时还能够从实际工作要求的角度对学生掌握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进行合理验证,以满足企业的用人需求,进而实现校企对接,互利共赢。

(四)深度优化课程内容

在高职英语教学中,英语课程作为人才培养的核心,其课程内容的深度优化显得极其重要。在明确英语教学目标、优化教学模式、构建人才培养体系的同时,英语教师也应该对课程内容进行不断优化和更新,这不仅关乎课程的实际应用性,也关乎学生的英语水平是否能够与社会需求和国际发展相接轨。高职院校为了更好地优化课程内容,采取了以下三方面的措施:一是,根据产业需求对英语专业课程内容进行深度优化。高职院校通过与企业紧密合作,能够更精准地把握市场需求,使课程设置更贴合实际职业要求。例如,在英语口语课程中,可以引入真实的商务对话录音,让学生从中学习口语表达技巧,然后模拟真实场景,让学生相互练习商务谈判。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不仅可以提升口语表达能力,还能更好地适应未来商务交流的真实语境[7]。二是,优化课程内容时要考虑不同专业的需求,确保课程内容设置符合专业英语运用需求,如针对旅游专业,可以增加一些国外的风景文化相关内容;针对商贸专业,可以增加一些有关国外商业文化的内容;针对计算机专业,可以增加一些有关计算机文化的相关内容。与此同时,还应在英语教学内容中融入职业规划教育和思政教育,确保学生在知识和技能方面提升的同时,职业素养和人格素养也可以得到同步提升。三是,关注行业前沿技术和发展趋势,确保课程内容与产业发展同步。例如,在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背景下,应该在英语专业课程中引入数字化营销、网络会议英语等新知识,使学生对未来工作的要求有更清晰的认识。总之,通过深度优化课程内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英语知识,提高其实际操作能力,使他们更好地适应职场,同时还能使英语专业课程更符合产业的实际需求,为产业发展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

(五)组织校内专业比赛

学生如果缺乏相应的工作经验,贸然步入工作岗位势必会出现一系列问题,进而影响自身今后在企业的发展。而专业比赛是帮助学生提升专业应用能力的重要方式之一,通过比赛,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有效提升他们的竞争意识,培养团队协作精神,而且专业比赛还是学生进行实践锻炼和成长的重要途径,因此,高职院校有必要在产教融合背景下积极组织校内专业比赛。其一,校内专业比赛应该涵盖英语各个方面,包括听、说、读、写等,这种多方位的比赛设置能够全面考查学生的英语能力,使其在比赛中展示自己的综合素质。例如,口语比赛可以考查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沟通技巧,写作比赛则能够检验其书面表达水平。其二,设置多层次赛事。针对校内专业比赛,可采取多层次的赛事设置,将比赛分为初赛、复赛和决赛三个阶段。初赛主要以基础英语知识测试为主,旨在筛选出具备扎实语言基础的学生;复赛则引入实际案例分析,要求学生运用英语进行解读和分析;决赛将聚焦口头演讲或团队合作项目,以考察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8]。这一多层次的设置旨在给予学生充分展示自己才华的机会,并在不同环节突显其不同方面的英语能力。其三,采取行业导师评审制。为确保比赛的专业性和实用性,高职院校应邀请来自相关行业的专业人士作为比赛的评审。这些行业导师将凭借丰富的实际经验,对学生的表现进行深入评估,并提供有针对性的建议。通过行业导师的评审,比赛将更贴近职业实际,为学生提供更具实际作用的指导和行业认可。其四,建设奖励体系。高职院校应该设立丰富的奖励体系,以便为在比赛中表现优异的学生提供相应的奖励,包括奖学金、实习机会、行业认证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竞争动力。这种策略不仅有助于培养出更为优秀的英语人才,也为产教融合提供了一个展示学科实力的有效平台。

六、结语

综上所述,产教融合不仅能够推动英语教学改革,更能促进学生实践技能的提升和英语专业与社会发展趋势的紧密结合。因此,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需要重视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确保英语教学可以满足企业用人需求。同时,教师还需采取一系列措施,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综合素养,促使高职院校可以培养出更多能够推动社会发展的优秀技能型人才。

猜你喜欢
产教英语教学院校
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产教融合 商以富国
巧用“五法”激趣——以英语教学为例
如何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基于产教结合下的中职电子教学研究
产教融合:时尚产业的蜕变之路
Long的互动假说及其对英语教学的启示
高职高专公共英语教学中EGP+ESP模式的构建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