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怀鹏,岳耀倩,任俐璇
(烟台文化旅游职业学院,山东烟台,264000)
当前,我国职业教育正处于快速发展和质量提升的重大机遇期和转型期,积极推进“三教”改革是提高职业院校人才培养质量,推动职业教育由注重规模扩张向“提质培优”转变的必由之路。“三教”改革中,教师是核心,教师素养能力的提高是有效解决教师、教法、教材中存在问题的关键,也是教师角色转变、教法改革、教学内容优化、教育生态构建的基础。[1]提高教师的综合素养,重点在于通过职后的继续教育提升教师的专业技能和业务水平,以使教师尽快达到“双师型”乃至“专家型”教师的标准。积极推进教师继续教育,构建教师终身教育培训体系,是提高职业院校教师素养,推进“三教”改革,促进产教融合,实现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有效途径。[2]
职业本科教育既不同于普通本科教育,也有别于高职专科教育。相对于普通本科教育,职业本科教育更重视实践性和技能性;相对于高职专科,职业本科教育对理论性和创新性的要求更高。培养具有审式思维能力、解决复杂问题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发展型、复合型、创新型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是职业本科教育的培养目标。[3]这一目标的实现,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师资队伍建设的创新发展。鉴于职业本科院校教师来源及构成的特殊性,教师的职后继续教育培训成为推进师资队伍建设、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要素之一。随着职业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职业本科教育在培养定位、培养模式、师资队伍建设、服务能力上都需及时转变提升。如何适应本科层次的办学需要,解决职业本科院校师资水平提升、师资队伍转型问题,是职业本科教育亟须解决的重要课题。鉴于此,本文从分析职业本科院校教师继续教育的现状出发,探索构建“三教”改革背景下职业本科院校教师继续教育的模式,并提出有针对性的发展路径,以期为职业本科教育的发展提供参考。
当前,如何快速提高现有教师的综合素养能力,满足大师型、工匠型、专家型教师的要求,以教师改革带动教材改革和教法改革,是职业本科院校的重要课题。继续教育是指学校教育之后的多样化学习活动,属于终身学习体系范畴。随着职业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终身学习教育思想的日益发展,职业院校教师继续教育的重要意义与价值逐渐凸显。继续教育成为促进教师专业、学术和人格发展,提高综合素养能力的重要手段。[4]职业本科院校的教师作为高校教师的一种特殊类型,既要有较高的理论、学术水平,又要具有较高的专业实践性,不仅需要不断完善专业知识理论,还需要根据市场导向和企业需求拓宽专业技能。[5]《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明确提出,到2025年,职业本科教育招生规模不低于高等职业教育招生规模的10%。[6]随着职业本科教育规模的迅速扩大,对承担职业本科教育的学校和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然而,当前职业本科院校教师的来源、构成及能力结构不太合理,与职业本科教育要求的师资标准有一定差距,亟须通过继续教育实现教师在专业技能、生产实践经验、教育转化能力、职业指导技巧等方面的提升,并尽快向专家型“双师”转变,以符合“三教”改革的迫切要求。
随着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国外先进职业教育模式逐步引入,针对职业本科教育的产业引领、产教融合、知行合一等新理念不断提出,对教师的教学能力、实践能力、技术创新指导能力及技术研发与成果转化能力等都提出了新要求。但是,目前职教本科院校的教师的数量不足、质量仍旧不高,与职业本科教育的要求不够匹配。以“双师型”教师为例,有的教师虽然拥有教师资格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双证”,但很少真正进入工作一线,其专业技能水平与实践教学能力和校企合作、产业融合发展的要求不匹配,迫切需要通过继续教育来提高其实践能力。[5]近些年,国家加大了对职业院校教师培训的投入,教师继续教育的层次、内容和范围逐渐扩大,国培、省培、企业挂职实践等方式逐步推进。但是总体来说,职业本科院校教师继续教育的推进比较滞后,体系仍不完善,具体而言,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第一,对继续教育不够重视。整理教育部等相关网站发布的相关信息后发现,截至2023年7月21日,获教育部正式批准的本科层次职业学校共33所,其中民办院校22所。这说明大部分职业本科院校为民办院校。教师的培养在很大程度上依赖政府的财政投入,但民办院校缺乏充足的政府财政支持,在教师继续教育方面的投入有限。同时,部分职业本科院校对教师继续教育的重视程度相对较低,缺乏系统规划,制约了教师的专业成长。
第二,培训机会较少,途径单一。虽然教育部明确提出了要加强高校教师继续教育培训,建立终身学习体系的要求,各学校也纷纷成立了各种各样的教师发展中心,但是对教师继续教育的经费、时间保障、权利、义务等的要求不够明确,缺乏健全的实施细则、政策文件等。近几年,高职扩招速度快,学生数量激增,这就导致了同时承担职业本专科学生教学、科研、竞赛、实习就业指导等工作的职业本科院校的教师参与继续教育的时间不足,能够参与的培训较少。
第三,培训内容与教师需求脱节,不符合“双师型”教师建设和“三教”改革的要求。职业本科院校成立时间较短,教师继续教育的形式和内容大多传承于原高职院校或本科院校,并没有完全着眼于职业本科教育特有的人才培养方案和培养模式,以理论培训为主,实用性和针对性不强,无法满足职业本科教育对大师型、工匠型、专家型的教师要求。
第四,评价体系不完善。评价体系的完善程度与合理性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继续教育的效果。目前,对高校教师职后教育培训还没有专门的质量评价指标,对于诞生时间较短的职业本科学校来说,教育主管部门还没有出台完善的评价体系。部分职业本科学校也没有建立与教师继续教育效果密切相关的教师评价考核制度,教师待遇往往与教学竞赛、科研成果、职称等级等挂钩,这严重影响了教师参与继续教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我国的教师继续教育是从20世纪90年代的教师培训和学历进修发展而来的,其模式属于高师模式,在课程设置上偏重于理论知识的灌输,在授课形式和方法上以教师讲授为主,在培训内容上以学科体系阐述为中心。[7]这种单一模式已经不能适应“三教”改革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多样化需要。职业本科教育在职业面向上以更高端领域为方向,要求技术技能更专业,理论基础更扎实,职业能力更具创新性。针对传统教师继续教育模式存在的问题及职业本科教育的特殊性,本研究从教师专业发展的视角,以“三教”改革的要求为导向,构建了以校企合作模式为重心,以社区模式、校本模式、“互联网+教育”为辅助,以教师中心模式为出发点的职业本科院校教师继续教育模式。
校企合作培训模式是指教师以所任职学校和相关企业为媒介,在本校与企业间交替轮岗学习的一种培训模式。[8]在该模式下,教师在完成基本工作的基础上,脱产到合作企业顶岗实践,提升专业技术操作、跨岗位沟通、跨部门协作、组织管理等能力,构建职业能力岗位框架体系。企业应尽可能地为顶岗教师提供完整的工作过程、实操指导、案例资料等,切实帮助教师提升专业能力和“双师素质”。该模式既充分考量了职业本科院校人员配备相对不足的实际情况,又能最大程度地提升教师的实践技能,符合职业本科教育培养高层次技术技能型人才的目标,也是“三教”改革的核心内容之一。
社区模式是以社区资源为依托,通过社区互动,促使教师走出封闭教学环境,走进实践教学,提升教师社会参与能力和社会服务意识的一种继续教育模式。[9]教师的继续教育不仅要实现教师的专业水平和专业技能的提升,还需要包含“情意和智能”,这就需要教师走出校门,走进社区,增加社会体验,提高社交能力、创新能力。采用社区模式的目的是通过社区力量,对教师施行有针对性的专业岗位技能培训,提高教师的实践技能。
校本模式是基于学校的模式,主要方式是以职业本科院校作为培训基地,让本校优秀教师或其他示范性高校、企业的优秀员工到本校传授教学、实习指导、技术技能、企业顶岗、就业创业等方面的技能技巧。该模式既能充分利用教师所在学校已有的教育教学资源,发挥学校自身优势,又能借鉴外来优秀经验,以实际教学情境中的常见问题与经验为主要内容,结合教师教学需要,进行在职继续教育培训,实用性较强,节省时间且成本较低,教师参与的可行性较高。
现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为教师的继续教育提供了更加方便、快捷、灵活、高效的实现方式,“互联网+教育”模式应运而生。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培训成为可能,线上培训成为线下培训的有效补充。要健全从上至下的网络继续教育平台,开发实用性强的网络培训课程,弥补职业本科院校教师因工作量大没有充足的时间接受现场继续教育的不足。教师可以参与在线培训,根据自己的学习需要,灵活地选取相应的知识和技能培训。
教师是“三教”改革的中心和关键,是提高教学质量的突破口和切入点。[10]要充分考虑到职业教育改革的要求和职业本科院校教师的特殊性,针对教师的职业生涯发展、专业任课情况、人才培养模式及教学计划,制定个性化培训目标,使继续教育工作有较强的针对性。
科学、合理的教师继续教育方式是提高职业本科院校教师的综合能力,达到“三教”改革要求的有效手段。“三教”改革中,产教融合是突破口,教师改革是核心。教师改革应以“校企双向融通”为方向,校企双方的师资互聘是实现职业本科院校教师继续教育的有效途径。引进具有丰富企业工作经验的兼职教师,可以帮助本校教师快速提高实践技能;将教师送到企业一线学习,可以培养教师的专业能力、实践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最终形成功能整合、结构合理、任务明确的教师团队。教材的改革依赖教师教材开发能力的提高。合理的继续教育培训,可以提高教师对学科体系、教学内容、教学大纲的把控能力,丰富教材开发手段,保证教材质量,完善教材形态,形成一体化教材体系。教法的改革要以教师实践能力的提高为基础。继续教育可以提高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优化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实现传统课堂向模块化课堂、智慧型课堂、企业型课堂的转变。[11]
作为职业教育改革的排头兵,职业本科院校教师继续教育的发展要从政府、高校、教师层面综合展开,从思想认识、体制机制构建、政策完善、资金保障等方面落实。
随着职业本科教育的快速发展,学生数量迅速增加,生源结构复杂多样。[12]教师原有的知识、能力结构已经无法满足职业教育发展的要求,亟须做出改变,通过高质量的继续教育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政府和职业本科院校层面,要从思想上高度重视职业本科教师的继续教育问题,明确继续教育发展的目标,在办学质量考核、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采集、专业群发展水平评价等方面加入继续教育考核项目,强化继续教育的重要性。教师层面,要加强自我发展意识,按照职业教育改革和职教本科发展的要求,在终身教育思想的引领下,养成终身教育与终身学习的理念和习惯,并将所学用于指导实践。[13]
政府层面,要重视继续教育的顶层设计和政策框架,完善立法和政策体系,并督促相关法律法规的贯彻与落实。在课题申报、企业实践、国外进修、国培、省培等方面向职业本科院校教师倾斜,建立健全职业本科院校教师继续教育评价体系,构建教师继续教育管理系统,对教师继续教育的全过程进行监管、考核、赋分,以“积分制”的形式提高继续教育的效果,积分与职称评审、职务晋升及退休待遇挂钩,提高继续教育的含金量等。[14]
职业本科院校层面,应高度重视教师的继续教育问题,将教师继续教育纳入学校整体规划,建立健全教师的岗位培训机制,制订教师继续教育计划,完善教师的继续教育激励制度。在职称评定、职务聘任、评优评奖等方面加入继续教育积分,从政策、制度上明确继续教育的重要性。
职业本科院校成立时间较短,而且民办院数量较多,办学经费有限,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可以整合教育资源、建设培训基地,对职业本科院校教师继续教育实施专项支持,并逐步形成合理的经费投入体系。职业本科院校本身也应克服困难,设立专项资金,不断完善和优化相关平台、设备及实践基地的建设与管理,保障教师继续教育的顺利开展。
继续教育要突出实效性和针对性,不论是政府还是高校都应做好继续教育需求的调研工作,从“三教”改革的要求、职业本科试点工作的实际情况及教师的需求出发,制定科学、合理、多样的继续教育方案,为职业本科生人才培养提供重要保障。例如,安排教师深入企业实践学习,掌握先进技术及技能,丰富教师的教学方法、教材开发、实习指导、就业创业引领等经验,不断提升教师的业务能力和专业水平,提高教师的综合素养。
总之,通过继续教育,搭建教师专业发展平台,是提升教师的学习能力、教育能力、社会服务能力、现代教育技术运营能力的重要途径。目前,职业本科院校教师流动性强,“双师型”教师不足,扎实推进教师职后的继续教育已成为完善教师培训体系、提高教师核心能力、确保“三教”改革顺利进行、保证教学质量的关键。但是,目前职业本科院校的教师继续教育模式已经不能适应“三教”改革对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因此,以“三教”改革的要求为导向,构建符合职业本科院校特点的教师继续教育模式,探索适合职业本科院校教师继续教育的发展路径,是适应当前变革的积极探索,对提升职业本科院校教师的教学、科研、竞赛、创业就业指导等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