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秀娟,肖结红
(1.巢湖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安徽合肥,238024;2.武汉大学哲学学院,湖北武汉,430072)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指出,强化劳动教育要坚持因地制宜原则,引导不同类型高校立足办学定位,挖掘地域优势,丰富劳动教育形式,突出劳动教育特色,增强劳动教育实效。[1]应用型本科高校作为本科高校中体量较大的一类,在推进劳动教育的过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鉴于此,本文拟以明晰应用型本科高校劳动教育内涵特征为前提,分析当前应用型本科高校劳动教育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应用型本科高校劳动教育优化路径,力求充分彰显劳动的独特育人价值,促进高等学校劳动教育水平整体跃升。
潘懋元等人依据《国际教育标准分类法》,结合中国高等教育现实情况,提出高等学校应分为学术型大学、应用型本科高校和职业技术高校三种基本形式,强调三者的区别主要在于人才培养目标的差异上。其中,应用型本科高校注重学生专门知识的夯实及运用,培养符合行业要求的各级各类应用型专门人才。[2]基于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办学定位,其劳动教育呈现出不同于学术型大学和职业技术高校的独特之处。明晰应用型本科高校劳动教育的内涵特征对于其劳动教育的高效开展至关重要,因此,首先要厘清何为劳动教育之劳动,以及劳动教育的内涵。
我国劳动教育的指导思想源于马克思主义“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思想。但劳动教育之劳动与真正的生产劳动之劳动并非完全相同,两者之间是辩证统一的关系,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一方面,两者同为劳动概念,联系十分紧密;另一方面,劳动教育之劳动基于学生真实生活与劳动教育实际情况,而非逻辑严密的劳动类型。劳动教育之劳动主要包括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相较于真正的生产劳动之劳动,显然是经过简化了的劳动,劳动者以受教育者而非工人的身份从事劳动,以实现受教育者德、智、体、美基本素养的进一步提升为教育目的。因此,劳动教育是德、智、体、美基本素养培育到真正的生产劳动实践的中介环节。[3]故应用型本科高校劳动教育,即通过课堂教学、产教融合、实习实训、第二课堂等深度彰显地方特色、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劳动实践方式,以达到满足真正生产劳动所需的德、智、体、美基本素养为主要目标,旨在培养支撑现代化建设的高水平应用型技术人才,具有地方性、实践性和创新性特征。
应用型本科高校坚持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需求为办学定位,注重与地方行业企业协同办学、协同育人、协同发展。通过不断提高服务地方的能力,为行业企业发展贡献更大的价值,从而持续提升办学质量和水平,为学校发展争取各方更大的支持。由此,应用型本科高校劳动教育的地方性特征十分明显。应用型本科高校劳动教育渗透在学生的实习实训、产学研等过程之中,在实际参与地方企业生产、管理、服务等劳动实践中,学生的劳动精神得以锤炼,专业知识得以充实,专业技能得以提升,体格魄力得以锻炼,审美能力得以提高。地方行业企业的历史传统、文化底蕴、工艺技术、发展愿景、运行模式以及地方富有特色的自然地理、人文环境赋予了应用型本科高校劳动教育独具一格的形式、内容和价值,使得应用型本科高校劳动教育具有鲜明的地方性特征。
应用型本科高校致力于培养能够熟练地将知识技能应用于生产实践的高层次人才,尤为重视实践教学。学生对科学原理、工程原理理解的深入,对工艺技术的娴熟掌握是在具体的劳动实践中实现的;发现现有工艺技术的缺陷和制约产品改进的瓶颈,是在行业企业的生产实践中进行的。工艺优化、产品升级更离不开不计其数的实验。从实验中总结提炼创新工艺是为了指导生产实践,从而促进区域经济转型升级,扩大经济效益。因此,应用型本科高校劳动教育的开展,在理论教学方面,要通过劳动教育专门课、思想政治理论课及专业课等课程强化学生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各应用型本科高校也要更加重视实践教学,在学生实习、实训、实验等具体劳动过程中,加强教育引导,使之端正劳动态度,涵养工匠精神,厚植劳动情怀。重视理论教学的同时更要强化理论应用的实践教学,使应用型本科高校劳动教育具有突出的实践性。
《意见》要求,新时代劳动教育的开展应体现时代特征,即结合劳动新形态、新技术、新变化,与时俱进地创新劳动教育方式,培养学生创造性劳动能力,推动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产业变革的现实生产力。[1]此外,在劳动教育内容方面,《意见》指出,高等学校要着重在学生创新创业过程中加强劳动教育,引导学生在传承知识、工艺的基础上精益求精,不断开拓创新以解决新情况、新问题,不断提升产品质量和效能。[1]创新性既是新时代劳动教育的要求,又是应用型本科高校劳动教育的显著特征。不同于学术型大学和职业技术高校,应用型本科高校需要对接创新活力强劲的地方高新技术企业,与之达成联合育人协议。双方要在学生实际劳动实践中让学生善于发现新问题、敢于突破老工艺、勇于尝试新方法、专于开发新产品、乐于应用新技术,不断增强学生学习研究、创新发展的能力。
自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的召开及一系列劳动教育政策文件实施以来,应用型本科高校结合地方经济发展现状,遵循应用型人才成长规律,持续深入探索劳动教育最佳实施方案,劳动教育如火如荼地开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推进劳动教育是一个长期课题,必定会面临一些新情况、新问题。
应用型本科高校劳动教育地方性特色的彰显是在与区域行业企业深度协同育人过程中实现的,是高校自觉利用地方独特的劳动文化传统开展劳动教育的结果。这种地方性特色应体现在学生和学校两个方面。就学生而言,学生在当地特色优势行业企业接受专业实习实训教育之后,就应具备该行业企业特有的精神品质、工艺技能、体格魄力和审美能力,综合能力应得到该行业企业的认同。就学校而言,应用型本科高校应该因为其独特优质的劳动教育育人效果得到区域、省域乃至全国的认可和肯定,并作为典型得到宣传推广。然而,实际上,应用型本科高校劳动教育的发展正处于探索阶段,劳动教育地方特色尚不够明显。部分学生抱着完成任务的心态在行业企业中实习实训,部分企业对实习学生缺少必要的教育和监督,德、智、体、美基本素养在劳动过程中较少得到富有当地企业特色的实质性提升,而部分应用型本科高校劳动教育的地方意识也不强,导致劳动教育效果不显著。
究其原因,一是应用型本科高校与地方特色行业企业在劳动教育方面尚未达成深度合作,导致企业在不明确高校劳动教育目标和具体方案的情况下,缺少对学生进行适当的教育和严格的监管,致使学生降低了对自己专业学习和基本素养提升的要求。二是应用型本科高校对劳动教育缺少系统谋划,劳动教育视野不够开阔,没有充分利用地方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开展劳动教育,致使劳动教育地方性特色不显著。
在学生运用所学理论参与地方行业企业的劳动实践过程中加强教育引导,是应用型本科高校劳动教育的独特优势。这一优势的充分发挥足以取得良好的劳动育人效果。但部分应用型本科高校劳动教育的实际开展过程中,出现了理论教学偏多,实践教学薄弱的现象,轻视了实践对于劳动教育的支撑作用。[4]具体表现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仅对学生进行了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劳动精神、劳动情怀等方面的理论教育,而缺少实践历练,所学内容仅停留在理论认知层面。又因为教师劳动教育水平参差不齐,导致学生的理论掌握程度受到一定影响,最终使劳动教育效果大打折扣。
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一是长期受重理论、轻实践的传统智育观念影响,教育者形成了在课堂上只进行理论讲解就足够的简单思维。二是缺少劳动教育专业教师。有的学校劳动教育师资严重不足,只能让学生通过网课接受劳动教育,劳动教育理论教学本就师资短缺,实践教学更是难以兼顾。三是尚未形成稳定的劳动教育实践基地,使得劳动实践的开展缺少固定场所,进而导致劳动实践较少,理论教授偏多。
创新性是应用型本科高校劳动教育的题中应有之义,应用型本科高校凭借与地方高新技术企业协同育人的优势条件,应不断创新劳动教育形式和内容,产出丰硕的劳动教育创新成果。但在部分应用型本科高校劳动教育的实际开展过程中,出现了方式传统、缺少创新的问题,班建武将其总结为,应用型本科高校在劳动教育形式上用直接劳动代替对劳动的教育设计,即在教育者看来,让大学生参与劳动就等于进行了劳动教育。[5]换言之,应用型本科高校认为开展劳动教育就是让大学生“动动手,流流汗”,将劳动教育等同于体力劳动。这种简单思维导致教育者在实践中采取让大学生栽花、种树、干农活、打扫卫生、整理宿舍等传统的方式开展劳动教育。这些方式与中小学劳动教育无异,并未展现出应用型本科高校劳动教育的创新性特点。大学生多认为这是附加的体力劳动任务而消极应对,甚至产生反感,容易产生劳动教育就是体力劳动的误解。
出现这一问题的原因,一是教育者对劳动教育的认知存在偏差,将劳动教育与体力劳动混为一谈,不清楚劳育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之间的辩证关系,故而倾向于采用保守的方式开展劳动教育。二是由于劳动教育的长期缺位,家长对劳动的育人价值把握不明晰,进而导致学生劳动能力不强,对劳动及劳动意义认识浅薄。三是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学生形成了分数驱动的意识,劳动教育若没有具体的学分或分数指标,就难以激发学生进行创造性劳动的热情。
劳动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应用型本科高校必须依照学校特色和地区实际,充分认识到解决劳动教育所面临的问题的紧迫性,以解决问题为抓手,集中精力打造劳动教育典型特色,加强劳动教育实践锻炼,创新劳动教育开展方式,由此充分彰显应用型本科高校劳动教育独特性,全面促进劳动教育提质增效。
学校在劳动教育过程中担负主体责任而非唯一责任者。《意见》指出,支持劳动教育是企业积极履行社会责任的表现。[1]因此,应用型本科高校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与地方优势特色行业企业携手打造劳动教育共同体,共同研究制定劳动教育目标、具体培养方案、执行监督机制和考核评价方案,达成劳动教育深度合作协议。在学生到企业进行专业实习实训期间,企业要切实担负起劳动育人责任,以师徒结对形式加强对学生职业道德、工程原理、工艺技术等方面的教育指导。在严格教育监督下,学生深度融入企业生产管理运营,受到企业文化精神的熏陶,从而具备符合该行业企业独特要求的道德素养、工艺技术、体格魄力和审美能力,得到该行业企业的普遍认可。同时,应用型本科高校要树牢地方意识,加强系统谋划,拓宽劳动教育视野,按照因地制宜的原则,深入挖掘地方劳动教育资源,充分将地方独特的历史文化传统融入劳动教育,如利用当地历史悠久的农耕文化教育引导大学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以此突出劳动教育特色优势,进而凝炼地方特色,大力宣传推广,扩大劳动教育影响力,形成劳动教育典型特色。
实践性是劳动教育的本质特征。[6]创造条件为学生构建丰富的劳动教育实践活动是应用型本科高校劳动教育的基本要求。应用型本科高校要高度重视劳动教育,将其作为一项重要工作,由学校统筹谋划,系统把握劳动教育原则方向,形成统一领导的劳动教育专门机构,其他部门、二级学院也应密切配合。应用型本科高校在劳动教育开展过程中,首先要通过劳动教育政策文件的解读、劳动教育效果的展示,以及劳动教育重要性和必要性的宣讲,引导教师更新劳动教育认知,使教师充分意识到劳动教育需要把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结合起来,实践锻炼是必不可少的关键环节。其次,要建立一支高水准、专兼结合的劳动教育教师队伍,保障劳动教育实践锻炼师资充足。一方面,可以鼓励本校教师到产学研合作企业挂职锻炼,并且严格监督考核,培养双师双能型教师;另一方面,可以聘用产学研合作企业的技能大师为兼职教师,增强劳动教育教师队伍实力,整体提升教师劳动教育实践教学水平。最后,更为重要的是不断拓展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应用型本科高校要扩大地方单位走访,大力与地方优势特色企业开展长期稳定的产学研合作,保证劳动教育实践锻炼场所数量充足。
与时俱进创新劳动教育开展方式是劳动教育富有生命力的重要保障。应用型本科高校在劳动教育开展过程中要坚持守正创新,在延续经典劳动教育模式的同时,顺应科技发展和产业变革,不断推出劳动教育新方式。就应用型本科高校而言,教育者应当深化劳动教育认知,明晰劳动教育与其他四育的紧密关系。在劳动实践过程中加强对学生劳动品德、工艺技术、体格魄力、审美能力的锻炼,从而形成劳育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的有机关联。在五育并举的系统思维指导下,应用型本科高校要注重加强劳动教育设计,开发时代要求与专业要求相统一的劳动实践活动,制定符合学生实际需求的生活劳动、实习实训实验、志愿服务劳动教育创新方案,使学生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劳动教育实践锻炼中不断提升综合素养,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此外,应用型本科高校要在劳动教育方案中明确学生创造性劳动激励方案,激发学生积极性。就家庭而言,家长要正向引导子女通过网络搜索、亲身实践、发现身边故事等渠道开阔劳动视野,不断加深对劳动及其价值意义的理解,从而形成热爱社会主义劳动的良好家风家教。就大学生而言,要摒弃对劳动教育的错误认知,充分认识劳动教育之于自身、学校乃至国家社会的重大意义,端正劳动态度,自觉参加并积极配合学校组织的劳动实践活动,勇于创新创造,不断提升创造性劳动能力。
马克思主义赋予了劳动重要的地位和价值,随着生产力的不断提升,人要逐渐摆脱异化劳动对肉体和精神的摧残,使劳动恢复本来状态而真正成为人的“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最终在这种劳动中实现全面发展。[7]这是劳动教育的崇高目标。在这一长期过程中,应用型本科高校对劳动教育进行的探索和努力非常重要。应用型本科高校要明晰其劳动教育内涵特征,提供恰当举措,着力解决当前劳动教育中出现的新问题,切实提升劳动教育水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从而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坚实的应用型人才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