濉溪县人工造林优化策略分析

2024-06-07 12:13丁琼
新农民 2024年14期
关键词:濉溪县问题对策

丁琼

摘要:本文以濉溪县为例,分析了人工造林基础条件和该地人工造林现状,提出精准选址,推广良种应用,加大乡土树种使用比例,强化农田防护林建设,创新造林投资模式和加强造林后的管护等方面的优化措施,以提升人工造林水平,扩大区域森林资源总量。

关键词:濉溪县;人工造林;问题;对策

科学推进国土绿化意义重大,随着耕地保护政策的日趋严格,部分树种负面影响显现(如杨絮问题),农田防护林胁地影响,造林经济效益下降,濉溪县人工造林遇到一定的困难,树往哪里栽,树种如何选,如何吸引造林投资等问题亟待解决。

1 基本情况

1.1 人工造林基础条件

1.1.1 地理位置

濉溪县地处淮北平原,东临宿州市埇桥区,西与亳州市涡阳县及河南省永城市相接壤,南接蚌埠市怀远县、亳州市蒙城县,北与淮北市市区相连,全县总面积1 987 km2。

1.1.2 地形地貌

濉溪县地貌为平原,地势坦荡,坡度平缓,自西北微向东南倾斜,境内主要有萧濉新河、沱河、澥河、浍河等8条河流和115条大沟,自西北向东南最终流入淮河。

1.1.3 气候条件

濉溪县气候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春暖秋爽,雨量适中,光照充足。年平均气温14.5℃,极端最高气温40.1℃,极端最低气温-20℃,年平均降水量862.9 mm,无霜期长达203 d,林木生长期210 d左右。

1.1.4 土壤条件

全县土壤分为两大区域:隋堤以北和沿浍河两侧的黄泛平原土壤,属潮土类;隋堤以南的河间浅洼平原土壤属于砂姜黑土类。大部分土壤理化性状不良,普遍缺磷少氮,有机质含量低。

1.1.5 植被条件

濉溪县地带性植被为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带,由于长期受社会生产活动影响,天然植被无存,多为人工栽植的乡土树种、引进树种、果树和城市绿化树种。

1.2 森林资源概况

根据濉溪县最新国土“三调”数据,全县林地面积3 673.33 hm2,森林面积2 506.67 hm2,商品林面积3 673.33 hm2。濉溪县林木种类主要有杨树、法梧、栾树、国槐、桂花、女贞、石楠、泡桐、银杏及其他绿化苗木,以及石榴、葡萄、桃、梨等果树,均属人工造林,无天然林分布。经过连续多年的国土绿化,目前全县约有林木近20 000hm2(含非林地造林),主要集中在“四旁四边”(宅旁、村旁、路旁、水旁,道路河流两边、单位(居民小区)周边、城镇周边、景区周边)。

2 濉溪县人工造林现状

濉溪县近三年人工造林情况如下:2021年濉溪县完成人工造林386.83 hm2,主要分布在11个镇、2个园区,其中长防林工程造林66.67 hm2,占造林总面积的17.23%;其他成片造林198.96 hm2,占造林总面积的51.43%;“四旁四边”零星造林折合面积121.2 hm2,占造林总面积的31.3%。2022年完成人工造林204.47 hm2,主要分布在11个镇,其中成片造林143.33 hm2,占造林总面积的70.11%;“四旁四边”零星造林折合面积61.13 hm2,占造林总面积的29.89%。2023年完成人工造林105.07 hm2,主要分布在10个镇、1个园区,其中成片造林约59.33 hm2,占造林总面积的56.47%;“四旁四边”零星造林折合面积45.93 hm2,占造林总面积的43.53%。

3 濉溪县人工造林优化策略

3.1 造林选址方面

受耕地“非农化、非粮化”政策影响,濉溪县耕地保护力度不断加大,人工造林的选址问题日趋关键。永久基本农田、高标准农田建设区目前已经严禁开展成片造林,河道两边的水工建设用地和道路两边的绿化建设用地,甚至耕地后备资源,其人工造林都受到严格制约。如2022年刘桥镇周大庄村在X012道路南侧造林1.57 hm2,因造林选址前未查证造林地块的土地性质,造成占用耕地后备资源的问题图斑。在此背景下,人工造林的选址尤为重要。一是积极与国土部门对接,造林选址不占用耕地资源;二是积极与水务部门对接,在不影响行洪的前提下积极开展护岸护坡造林;三是将道路绿化规模控制在国家允许的标准范围内;四是积极拓展以村庄绿化为重点的小面积造林空间。以创建省级森林村庄为抓手,以实现全县所有村庄范围内路旁、宅旁、沟堤坑塘旁、庭院全面绿化为目的,着力提升城镇、村庄绿化水平。2021年濉溪县创建省级村庄

12个,2022-2023年濉溪县创建省级村庄10个,近3年来实现村庄绿化折合面积180 hm2,公路及铁路绿化折合里程约90 km,河流绿化折合面积173.33 hm2,景区周边绿化折合面积约53.33 hm2;栽植了杨树、国槐、女贞、广玉兰、桂花、紫薇、红叶石楠、垂柳、银杏、各种绿篱苗木和经济林桃、梨、枣、石榴、杏、樱桃、葡萄等40万余株,通过庭院林、小果园等小面积人工造林,实现了四季常青、三季有花、秋季有果,整体绿化水平和宜居水平大幅提高的新景象。因此,以村庄绿化为重点的小面积造林空间绿化应成为当下濉溪县开展人工造林的重要突破口。

3.2 良种使用和树种结构方面

3.2.1 實施良种引进和推广应用

林木良种是经过选择、培育、繁殖等严格的技术措施生产出来的,比一般种子具有更高的内在生产力,具有速生、优质、适应性强等优良遗传特性。使用良种造林,在相同的土壤肥料和人工管理的情况下,可以显著提高造林成活率和林木产量。林业生产实践表明,我国生产的林木良种,增产效益在10%以上;使用良种造林,是林业生产中最经济、有效的增产措施,是科技兴林的重要组成部分。濉溪县2023年

主要造林树种林木良种使用率已经达到了88.76%

(表1),实现了同样树种情况下的林相更优,长势更旺,综合效益更高。应持之以恒坚持使用良种造林,进一步提高人工造林的质量。

表1 濉溪县2023年主要造林树种林木良种使用率统计

树种 造林总面积/hm2 良种造林面积/hm2 林木良种使用率/%

经济林 10.12 9.21 91.00

用材林 19.19 16.91 88.16

生态林 75.76 67.13 88.61

总计 105.07 93.25 88.76

3.2.2 优化树种结构

濉溪县一度为有效抵御风沙和干热风天气,在农田林网、道路及河道两侧等地大量栽植了以杨树为主的树木,该措施构建了森林与粮食安全有效衔接机制,改善了生态环境,也取得了较大的经济效益,但从森林综合效益发挥的角度,多林种、多树种、构成复杂稳定平衡的森林生态系统更有利于经济社会的发展,应坚决扭转杨树为主的单一树种结构问题,也利于避免单一树种存在的生态风险[1]。因此应大力发展乡土树种绿化。乡土树种是表达乡土情怀、表现乡土风情风貌和区域特色的重要载体,同时也是环境自然选择的结果,对当地的生长环境具有很强适应性和抗逆性。2021年,淮北市林业局征询了社会公众对淮北市首批16个优良乡土树种遴选意见,公布了16种乡土树种名单,即银杏、国槐、石榴、苦楝、黄连木、臭椿、榆树、乌桕、青檀、楸树、刺槐、皂荚、泡桐、杜梨、旱柳、朴树。濉溪县在随后的造林绿化中,不断强化乡土树种的应用,乡土树种在造林中的比例不断提高,2023年使用乡土树种成片造林33.07 hm2(其中刺槐1 158 hm2,楸树8.61 hm2,旱柳3.3 hm2,银杏3.36 hm2,乌桕6 hm2,国槐0.22 hm2),零星造林10 335株(折合面积11.47 hm2),乡土树种使用比例占2023年新造林的42.4%。

3.3 农田防护林建设方面

农田防护林建设目前是濉溪县人工造林的一个重要支点。以2022年為例,全县高标准农田治理中的农田防护林建设在南坪镇、孙疃镇、韩村镇、临涣镇、五沟镇、百善镇、铁佛镇、刘桥镇、四铺镇和口子谷物良种繁育专业合作社,栽植了刺槐、楸树、法桐、法桐、垂柳、杨树、乌桕、女贞、樱花、海棠,树木244 684株,均为胸径6 cm以上高标准苗木,总投资2 812.06万元,提高了全县森林资源总量,保障了粮食安全,也提高了乡村宜居水平。但受农业机械化应用和胁地因素的影响,平原地区农田防护林建设存在建设难、管护难的情况,主要体现在当地居民对栽在田间地头和自家耕地旁边的树木有较强的抵触情绪,认为影响联合收割机、旋耕机、播种机的作业,且树木长大后根系对养分的争夺和遮阳,造成树木旁边农作物的减产;同时受耕地保护日趋严格的影响,很多农业生产道路旁边未预留林网建设空间,产生造林占用耕地和出现耕保问题图斑。

农田防护林的建设在客观上确实对农民的农业生产带来一定的影响,但是建设农田防护林的正面意义肯定远大于其负面影响。为此建议:一是协调农业农村部门在高标准农田建设时,预留造林空间;二是上级林业主管部门设置农田林网项目时,可以要求林网网格的平均面积,但尽量不设林网网格的最小面积,这样在具体实施时,就有较强的灵活性和可操作性,借助乡村主要道路、有条件的道路、农田中的沟渠斜坡上开展农田林网建设;三是加大造林补贴力度,探索征地补偿机制。

3.4 创新造林投资模式方面

人工造林投资往往周期长、风险大,且回报率低,一般来说造林主体通过人工造林创造的诸多效益中,自己仅能享受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难以以货币或其他的形式实现价值化。因此应强化政府引导、政策支持,在积极争取中央、省造林补助的基础上,不断创新举措,吸引社会资本和群众投身到人工造林事业中来,濉溪县近年来探索的以下几种建设模式:(1)道路承包管理模式。即政府与林业企业签订合作协议,无偿提供道路两侧绿化10年使用权,道路每侧各栽植行道树2行,并合理搭配绿化树种,按照合同约定保障道路绿化效果和管护,有关造林费用由林企承担,并给予相关造林补贴。(2)村民代表监督管理模式。由村集体与承包人签订合同,从规划、购苗、整地、挖穴、栽植、管护等整个环节让群众代表全程监督,严把质量关。承包人一次性上交费用和承包费用到村集体,树木所有权及造林补贴属于承包人所有,实现承包人受益,村集体增加收入。铁佛镇朱暗楼村4 600 m环村道路绿化建设过程中村干部带队、村民监督,保证绿化质量和效果。

(3)“三三四”责任制管理模式。村委会明确分工,责任到人,包组干部为苗木管理担保人,落实专人看管、农户责任,年终检查如发现苗木被盗、破坏等情况,担保人承担30%,树木所在地农户承担30%,看管员承担40%。(4)村栽户管以奖代补模式。由村集体统一购树苗栽植,所栽苗木就近承包到户,每户向村集体缴纳20元保证金,对秋季验收成活达90%以上的农户退还保证金,成活率达不到要求的收取每棵

20元的造林费用。(5)统一拍租绿化模式。如铁佛镇以15年使用期限通过市场化拍租模式对全长10.5 km沱河河道(铁佛段)进行绿化,河道绿化水平明显提升;孙疃镇对沟堤治理和采煤塌陷区创造的造林空间,采用承包的方式,交由绿化公司进行绿化;沱河堤的四铺段,双堆集镇的青龙沟,均采用拍租的形式,以一定的价格拍租给林业企业,签订造林协议,落实责任主体和利益机制,取得了较好的国土绿化效果。

3.5 造林后的管护方面

人工造林一直是“三分种,七分管”,一方面要明确目标,优先确保农田林网、公路和河渠林带、镇村绿化新植林木成活率、保存率达到90%以上,林木生长旺盛,林带整齐美观,无乱砍滥伐、毁坏林地的现象;另一方面要强化对历年造林的抚育,通过修剪、除草、浇水、施肥等一系列措施,促进森林资源总量和质量双提升。

3.5.1 落实管护措施

镇、村应定期安排人员对辖区内所栽植的苗木进行巡查,发现死树,立即清除,并将树木死亡地段记录在案,以便进行补植完善;对于侧歪、倒伏的树木,特别是部分乡村道路两侧的林网,影响树木生长和观赏效果,要组织专业队伍及时扶正,大规格树木要做好支护;及时清除树下各种杂草、灌木和藤本植物,减少火灾隐患,及时开展抚育修剪;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方针,建立和健全林木病虫防治体系,防止危险性病虫害的传播和蔓延;道路、河渠范围内的林木确需采伐的,必须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以下简称《森林法》)规定,严格审批程序,保护林木资源。

3.5.2 强化管护责任

建议以镇为单位建立健全长效管护机制,制定具体的管护责任制度和台账。按照林长制责任体系,镇级林长抓落实,村级林长抓具体,督促和检查护林员开展护林巡林。协调解决林木管护中的实际问题,扎实做好管护工作,确保树木成活率和保存率,切实巩固绿化成果。

3.5.3 加强宣传

要通过多种形式广泛开展护绿管绿宣传教育,加强《森林法》等林业法律法规的宣传,制定护绿管绿村规民约,在主要路段设立固定标牌,对沿线群众进行警示教育,增强群众法律观念和护绿意识,进一步强化各级领导和广大干部群众对林木管护重要性的认识,营造全民关心支持参与护绿管绿行动的良好社会氛围。必要时通过强化对基层林长或林业工作人员的督查考核,落实林木管护责任。

此外,为进一步推进人工造林的优化升级,还应结合当前碳汇森林行动、国家储备林建设等政策,探索林业生态效益的价值转化机制,提升社会资本对人工造林的积极性;结合林木病虫害防治、林业执法、森林防火、野生动植物保护、植物检疫等一系列举措,加强森林资源的保护,达到把树栽好、把树护好的目的。

4 结语

濉溪县人工造林要严格造林选址,加大良种及乡土树种应用比例,加强农田防护林建设,创新造林模式,积极拓展造林投资渠道,利用林长制强化森林抚育,促进人工造林事业的良好发展,助力濉溪林业全面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1] 钟瑞华,徐建德,钟立文.依托人工造林工程优化生态环境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4(11):3303-3304+3314.

猜你喜欢
濉溪县问题对策
诊错因 知对策
安全是根 质量为本 环保是帆 创新为锚
——记安徽濉溪县大扬新型建材有限公司董事长汤建国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Keep the Air Clean
My Cousin
A Lovely Cat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