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伟
党的二十大强调,要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拔尖创新人才是占据智能时代战略高地、提升国家综合竞争力的着眼点与发力点。20世纪80年代末,新乡市第一中学创办了全省首家超常儿童教育实验班(以下简称“少儿班”),开始了初中高中贯通培养超常儿童的教学模式探索。35年来,学校遵循“由实践到理论,再由理论到实践”的认知规律,将研究成果有机融入教学实践,致力构建适合中学阶段拔尖创新人才基础培养的教学模式。
实践证明,这种模式从根本上优化了拔尖创新人才的基础培养,使学生各方面素质得到全面发展,为其进入高校后的持续、卓越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同时,我们研究、打造了一系列特色课程,通过探索多元教育模式、打造智慧高效课堂、注重体验性学习等举措,取得了积极成效。
一、构建立体校本课程,探索多元育人模式
针对超常儿童的培养,国际上通常采用“加速式教育”和“丰富式教育”两种模式。学校对这两种教育模式进行深入论证,将二者进行融合,即在“加速式教育”中融入“丰富式教育”,以追求最佳的教育效果。
在35年的探索发展过程中,少儿班坚持“适合教育”理论,逐步建立了以智育领衔、多元融合为目标的课程体系,追求学科课与实践课、综合课与学科课、必修课与选修课、理工课与艺术课的相互交融。在课程设置上,我们始终做到两个坚持:一是坚持文理融合,二是坚持智体结合。
少儿班有计划地开设校本课程,以拓宽、延伸学生所学知识,培养他们独立思考、自主学习和实践创新的能力。以“理想教育”“红旗渠研学”“走黄河”等思政课程为根基,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以“科普研学”“野外拓展训练”等社会实践课程为拓展,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以“知识产权”“设计思维”“学而论坛”等科学文化课程为载体,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二、倡导以人为本,打造智慧课堂
少儿班努力探索打造生态、高效、智慧、创新的智慧课堂模式,把学习知识与创生智慧结合在一起,即教师创设合适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探索,让学生经历设疑、激趣、启思、导研四个环节,学会总结提炼、掌握规律,开发潜能、培养智慧,让不同程度的学生都能完成学习任务,体验学习带来的快乐和成功。
少儿班主要采取了四项措施,打造高效智慧课堂:一是采用教师导研激创、学生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替代以往教师满堂讲授、学生被动接受的教学方式。二是采用学案导学、课件导研、活动导创的做法,落实目标导向、任务驱动、学法指导,开展课前自主学习、课中合作探究、课后创造学习。三是采用集体备课、三案定教的教研形式,让教师分工主备、创作草案,集思广益、修成通案,发挥特色、创作个案。四是采用作业学生互批自改、教师面批面改的办法,及时发现典型问题,进行教学调控。
在少儿班,每堂課都是创新实践的一个缩影。教师引领学生在真实的创新情境中,经历知识创生的过程,从生动的直观思维到抽象思维,再从抽象思维到具体实践,驱动知识探究和人格发展“两个车轮”,通过师生多方互动、共同参与、合作交流、相互激发、质疑探究,实现从文化到精神的智慧生成、人格发展,经历认识过程的“两个飞跃”,从而实现科学的再生产、文化的再创造、知识的再发现、人格的再塑造。
2012年9月,学校应邀加入“钱学森大成智慧教育研究与实验”总课题组实验学校阵营。在有关专家指导下,我们通过学习“大成智慧”教育理论,把课堂的“教”“学”“资源”“环境”等要素加以优化整合,使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合作研究、全脑思维、实践创新,有序而高效地经历知识创生、智慧生成的过程,从而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
三、培养创新精神,注重体验性学习
人要获得智慧,必先通过实践探索获得感性认识,再经过规律研究转为理性认识,然后经过实践应用、变式练习化为实践能力,最后进行哲学反思、尝试创新生成创新智慧。据此,我们将课堂教学归纳为四个环节:探索情境—研究规律—历练能力—创生智慧,以此体现素质教育内涵,培养创新精神,注重体验性学习。
(一)自探:观察情境、探索问题
教师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引发探索。学生首先进行自学,生成新知与疑难;继而自然地进入互学、组学状态。然后,在组长的主持下,抓住重点问题进行探索,培养感知能力。与此同时,教师巡回指导,引导启发学生思路。
(二)共研:深层思考、研究规律
教师设疑引趣、启思导研,有的放矢地抓住深层次重点问题或典型例题,设定2—3个专题,分小组进行研究,或让各小组逐题讨论。学生先自学、再互学、后组学,认真研讨交流。高效快捷的“学、研、展、评”,每节课至少进行两轮。最后,教师将规律性知识写在黑板上,重点强调。
(三)竞展:变式练习、展示创见
少儿班依照学案变式练习,将学到的规律性知识迁移运用到实际问题中。这些实际问题分为两类:一是“面向深造”的问题,包括应试的问题。二是“面向创造”的问题,主要是典型实践问题。同时,每类问题都既有正例,又有反例,进行变式练习。每组着重训练一个典型问题,分组“探、研、展、评”,培养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提升辩证思维能力、联想思维能力、创意想象能力。接着,依学案完成下一组题,继续进行质疑追问、评价打分等。
(四)试创:挑战测评、哲思创新
教师提前印好当堂检测题,分为达标题和挑战创意题,通过多种方式进行知识能力的拓展深化,特别注重上升到哲理命题。
在此过程中,我们致力引导学生解决实际问题、锻炼创新思维,深入理解不同领域的学科知识,夯实未来发展的基础。
综上所述,我们的课堂不仅是探究真理、创生新知的智育过程,也是锤炼意志、坚定信念的德育过程,陶冶情感、美化心灵的美育过程,激发活力、健全体魄的体育过程,提升技能、铸造品格的劳育过程。今后,期待更多教育工作者参与进来,对拔尖创新人才基础培养进行深入研究,不断推进培养模式的创新发展,为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提供有益参考。
(责 编 林 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