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月,浙江省博物馆之江馆区门口,两个形象源于新石器河姆渡文化的三维雕塑吉祥物引得众人驻足侧目。稍早前,辽宁省博物馆的传世名画《簪花仕女图》中的仕女装饰,透过高颜值、巧设计的特色文创产品“辽博雅集”火爆出圈。甘肃省博物馆的“马踏飞燕”文创产品,憨态可掬的马“欢脱”地踏在略显无奈的燕子身上,一经推出便圈粉无数。河南博物院推出的玉佩棒棒糖,晶莹剔透,纹路清晰,吸引游客争相购买。如今,从博物馆、文献、壁画中走出来的新文创热度持续攀升,在古老中“造”时兴,因“脑洞大开”而频频击中年轻人的喜好,成功“圈粉”年轻人。
景德镇陶瓷博物馆的“无语菩萨”,三星堆博物馆“愤怒的小鸟”陶猪,陕西历史博物馆的“在线委屈”文物唐彩绘陶俳优俑等,都借助极具创意又贴合当代审美的解读方式留下了文创印记,在时代穿越中實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河南博物院推出的数字藏品“妇好鸮尊”和湖北省博物馆首次发行的数字藏品“越王勾践剑”,一经推出即被“秒杀”一空。如今的新文创成功“出圈”,赋予了产品更多科技含量和更潮时尚元素。
素材解读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文创产品的灵魂是文化、核心是创意。好的文创不是简单的元素堆砌、新奇点缀,而是文化价值与生活美学的和谐统一。新文创的核心是充分发挥互联网界文创的感染力,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做成潮流化产品,既透过文化内容的大众传播,让更多人零距离触摸历史文脉,又以深厚的文化意涵引发大众认同。期待更多新文创从“网红”走向有故事的“历史再现”,让文创产品在穿越古今、赓续文脉中得到更多年轻人喜爱。
适用话题
传统文化、创新发展、文化价值、历史文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