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课程资源有效开展小学语文实践活动

2024-06-06 10:33黄玮娜
天津教育·中 2024年5期
关键词:活动语文课程

黄玮娜

小学语文实践活动注重学生在探索中自主学习,不仅能够巩固课堂教学成果,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学科知识运用能力,为其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打下基础。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深入挖掘课程资源,结合学生的基本学情开展多元化的实践活动,增强学生知识运用技能的同时,促进学生全方位发展,为其日后长远的学习之路做好铺垫。本文简要叙述了小学语文实践活动的意义,针对如何利用课程资源开展实践活动进行探析。

一、小学语文实践活动的意义

(一)巩固课堂教学成果

课堂是夯实语文基础的主要阵地,教师利用多种授课方式传授本课重难点知识,学生对所学内容形成初步了解。要想提高学习的有效性,实践活动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教师利用课程资源开展实践活动,如课外阅读、社会调查、课本剧表演、制作手抄报等,为学生提供更加广阔的学习空间。在这一过程中,学生需要将课堂上收获的知识灵活地运用于不同的情境,是对所学内容的巩固与创新,从而实现语文听、说、读、写能力的共同提升。由此可见,小学语文实践活动的开展可以帮助学生巩固课堂学习成果,在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下提高他们的语言综合运用技能,为其语文核心素养的形成提供助力。

(二)丰富学生学习生活

在传统的小学语文课堂中,学生的大部分精力都用于理论知识的学习,重点分析文章中的生字词、语法知识以及作者传递的思想感情,导致学习生活比较单调,久而久之,学生极易对语文学科产生抗拒心理,影响最终的学习成果。而实践活动的开展能够有效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将课程资源与学生的实际情况整合在一起,设计多种类型的实践活动,使学生认识到语文学习不仅局限于课堂之上,还可以在课外获得有关自然、社会等多个方面的信息,开阔眼界的同时,为锻炼他们的表达能力提供多种素材,最大限度地发挥实践活动的教育意义。这样一来,在实践活动的辅助下,学生有机会见识到更多教材中没有提及的内容,有效拓展了他们的知识领域,同时为小学语文教学注入了生命力,起到丰富学生学习生活的作用。

(三)推动语文课程改革

利用课程资源开展实践活动意味着教师要从全新的角度研究小学语文教学策略,为其提供新的思路,主动寻求发展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关键点,加强课内外知识的联系,以培养学生语文素养为目的设计实践活动,对课程改革起到推动作用。也就是说,实践活动的开展突出了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教师会根据他们的语文基础、认知规律、思维模式等因素安排具体活动,师生角色的转换在无形中提高了课堂教学的实效性,为学生指明了深度学习方向,促使学生主动将本课掌握的知识应用于实践中,从而打造高质量的小学语文课堂。挖掘课程资源,组织实践活动的方式弥补了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为学生营造了良好的学习环境,以此推动小学语文教学的整体变革。

二、利用课程资源开展小学语文实践活动的策略

(一)依托教材内容设计活动主题

1.结合课后延伸展开实践课题研究。

教材是传授理论知识、开展实践活动的重要载体,要想保障小学语文教学质量,教师应依托教材内容设计活动主题,结合新课程标准明确教学目标,设计出符合小学生学习需求的实践活动,为其提供全面发展的空间与路径。也就是说,实践活动的设置应以学生为中心,结合他们的兴趣爱好、认知特点等因素完善活动具体流程,让学生在最近发展区内展开实践,促进语文素养的全面发展。对于身心发育不够成熟的小学生来说,学习动力主要来源于兴趣,只有对课程内容充满好奇心,才能产生探究热情。对此,教师要深入挖掘语文课程资源,不同题材和风格的文章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积极参与到阅读中,但是受课堂时间的限制,一些学生的好奇心无法通过赏析文字得到满足,教师便可以将这部分空缺作为实践活动的主题,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以部编版四年级上册《精卫填海》为例,教师以《山海经》进行导入,让学生知道本课所学内容是一篇神话故事,引导他们结合之前读过的文章说一说神话的特点,在自由表达中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接着,教师带领学生精读课文,通过对重点语句的分析总结出精卫锲而不舍、坚韧不拔的精神品质。学生对神话故事充满研究兴趣,仅阅读一篇课文会使他们有一种意犹未尽的感觉,此时,教师可以组织课外阅读活动,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通过翻阅书籍、互联网查询等方式收集不同的神话故事,理清事情发生的起因、经过和结果,下节课用自己的语言进行转述,与同学分享课外阅读成果。除了中国古代神话,学生在互动中还能了解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神话故事,如希腊神话、北欧神话等,从而有效拓宽阅读视野,起到丰富知识储备的作用。结合课后延伸展开实践课题研究,教师根据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布置相应的实践任务,使他们主动参与其中,并愿意与他人分享学习成果,以此彰显实践活动开展的意义。

2.结合单元主题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小学語文教材涵盖的内容非常广泛,但是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学生学习常常被限制在课堂上,围绕教材中的理论知识展开探究,不能满足他们全面发展的需求。而实践活动的开展能够弥补这一缺陷,教师依托教材内容挖掘单元主题,根据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这三个方面,将学科知识与实践活动结合起来,拉近语文教学与生活实际之间的关系,使学生的学习方向发生变化,为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提供助力。具体而言,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的首要任务是结合课程标准确定单元主题,总结出本课涉及的重难点知识,以学生的基本学情为参考组织社会实践活动,引导他们将所学内容迁移到全新情境中,熟练利用语文知识解决具体问题,使其摆脱传统教学的桎梏,在社会实践中强化语文综合水平。如此一来,学生的学习渠道增多,有机会将课堂上掌握的知识与技能迁移到实践活动中,不仅能够顺利完成本课拓展任务,还能在无形中转变学习模式,促进小学语文课堂的高效构建。

以部编版五年级上册《太阳》为例,这是一篇说明文,主要介绍有关太阳的知识,说明太阳与人类的关系。教师与学生共同研读课文,明确文章共分为八个自然段,可以详细划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主要介绍太阳的特点,运用数值、假设、比喻、比较等方法将太阳的远、大、热三个方面描述得通俗易懂,具有较强的说服力;第二部分叙述了太阳和人类的关系,从太阳和动植物的生存以及地球上的气候变化、太阳光可预防疾病等方面体现出太阳与人类生活是息息相关的。为了帮助学生加深对文本内涵的理解,教师带领他们走出教室,来到学校附近的公园,让学生躺在干净的草坪上直观感受太阳光的照射。学生发现,自己根本无法直视太阳,因为它的光线太过强烈,长时间暴晒也使他们感到燥热。通过这一社会实践活动,学生切实体会到课文描述的太阳的特点,从而达到深化主题理解的目的。

(二)联系生活实际,发掘活动材料

语文学科与生活实际具有较强的关联性,教师在设计实践活动时既要考虑教材内容,又要结合现实生活分析此次活动的可行性,保证活动有序开展。但是在原始的小学语文课堂中,部分教师安排的实践活动虽然与课程主题有着紧密联系,但是并没有融入生活元素,导致活动内容缺乏趣味性,无法调动学生的参与兴趣,失去了语文学科的教育价值。基于此,教师要创新教学理念,挖掘课程资源的同时联系生活实际,以此为依据组织丰富的实践活动,如实地考察、生活调查、公益宣传等,这些与现实生活息息相关的活动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与此同时,教师要考虑实践活动能否顺利进行,提前调研场地、准备所需材料,从整体角度分析制约因素,总结现阶段开展实践活动将面临的困境,利用现有资源创造条件,以切实保障小学语文实践课程质量与效率。

以部编版四年级下册《猫》为例,本课重难点在于分析作者是怎样描写猫的性格特点的,体会老舍先生对猫的喜爱之情,感受他对生活的热爱。完成基础知识教学后,教师组织与动物有关的主题演讲比赛,要求学生以动物为主题自行准备演讲稿,整体时长控制在2分钟以内。明确这一任务后,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查询相关资料,在互联网搜索动物相关文章,获取灵感,并将获得的信息主动分享给同学,在交流与互动中增加知识储备,同时掌握了一定的演讲技巧,为实践活动做好充足的准备。比赛开始之前,教师作为主持人,让学生以抽签的方式决定出场顺序,演讲结束后,教师给出简短的评价和具体分数,直至所有学生完成展示。此次活动比较符合小学生的实际情况,2分钟的演讲不会增加他们的学习压力,与实际生活有关的主题能够充分激发其参与兴趣,学生通过多种途径收集资料,体现出实践活动对发展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积极作用。

(三)切合学习兴趣,筛选活动形式

实践活动有多种开展形式,学生作为课堂主体,拥有一定的选择权,这是语文教师需要注意的问题。小学阶段的学生还不具备完善的自主学习能力,要想有序开展实践活动,必须保证它的趣味性和多元性,以此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这样才能提高活动参与度。因此,教师在设计活动形式与内容之前,可以询问学生的想法,认真聆听他们的意见,与课程资源整合起来搭建活动框架。对小学生来说,动手操作的项目更能激活他们的学习动机,教师可以根据课文主题引入绘画、剪纸、表演等活动,或者将其设置成比赛模式,让学生在好胜心的驱使下踊跃参与,尽最大努力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在实践中加深对文本内涵的理解,同时锻炼动手操作能力,取得事半功倍的活动效果。教师根据学生学习兴趣设计实践活动,充分凸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促使其积极参与,将自己对文章的理解以多种形式展现出来,小学语文教学效果会更加突出。

以部编版五年级下册《刷子李》为例,文章以刷子李高超的手艺为话题,借助极富戏剧性的小事体现人物的魅力。作者在塑造主人公时非常注重细节描写,使人物形象更加立体。教师引导学生找出文中描写刷子李手艺高超的句子,并以夸张的肢体动作进行表演,生动形象地体现主人公的特点。例如“只见师傅的手臂悠然摆来,悠然摆去,如同伴着鼓点,和着琴音,每一摆刷,那长长的带浆的毛刷便在墙面啪地清脆一响,极是好听。”学生在表演时要抓住细节部分,用肢体语言和面部表情展现刷子李的动作,体现出他高超的手艺。为了带动更多人参与到表演中,教师会根據每位学生的演出情况打分,分数最高的学生可以得到相应的奖励。以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准则设计实践活动,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营造活跃的班级氛围,从根本上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

(四)根据学生认知,拓宽活动维度

受成长环境和智力发育等因素的影响,小学生的认知水平存在一定的差异,统一的实践活动无法满足所有学生的实际需求。为了避免这一情况,教师要尊重学生间的个体差异性,制定不同类型、不同难度的实践活动,争取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展示自我,让他们在最近发展区深入研究所学内容,促进自主探究意识和语言运用能力的共同发展。因此,教师要根据学生认知拓宽活动维度,让他们根据自己的实际进行选择,完成基础任务后向高难度任务发起挑战,循序渐进地提高语文综合能力,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从另一个角度考虑,实践活动不仅局限于前文提到的课外调研、课本剧表演以及演讲比赛,教师还可以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制定朗读、制作手抄报等任务,照顾到各个层次的学生,鼓励他们踊跃参与实践,为课堂教学注入新鲜血液。

以部编版四年级上册《爬天都峰》为例,课文讲述了“我”和爸爸去爬天都峰,路遇一位素不相识的老大爷,在相互鼓励下克服山高路陡的困难,共同爬上天都峰的故事。本文向学生展示了在困难面前要有战胜困难的勇气和决心;在人际交往过程中,要善于吸取他人优点,以互相学习的方式取得共同进步的道理。课程开始之前,教师让学生自行朗读文章重点片段,如描写天都峰又高又陡的句子、“我”与老爷爷互相鼓励的句子等,要融入自己的真情实感,以录制视频的方式记录下来,并发送到班级学习群,供其他人借鉴。这是一项较为简单的实践活动,旨在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组织学生结合文章主题制作一张主题为“不怕困难、奋发向上”的手抄报,根据课文内容加入恰当的文字与图画,保证手抄报内容的丰富性,同时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质。不同难度的实践活动使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够在能力范围内进行学习,有效强化他们的阅读成果,深化学生对文本内涵理解的同时,以实际行动完成知识的外化,实现语文素养的全面发展。

三、结语

综上所述,语文教材因其深厚的人文内涵和教育价值为实践活动的顺利开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深入挖掘教材内容,合理利用课程资源,以学生为中心组织多样性的实践活动,从而转变他们对语文学科的态度,促使其主动参与各项活动,及时巩固所学内容,拓宽知识视野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让学生在广阔的学习空间进一步发展语文核心素养。

猜你喜欢
活动语文课程
“六小”活动
“活动随手拍”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无机化学》课程教学改革
行动不便者,也要多活动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三八节,省妇联推出十大系列活动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