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区域认知?提升核心素养

2024-06-06 10:33袁泮伟
天津教育·中 2024年5期
关键词:区域空间能力

袁泮伟

区域认知作为地理核心素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地理学基本的认知方法,是学生对自然现象和地域系统进行观察、分析、判断与预测等过程形成的思维定式。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加强对学生区域认知能力的训练,可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地理知识,学会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从而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水平,促进其全面发展。基于此,初中地理教师要注重学生区域认知能力的培养,增强学生理解地理位置、空间分布及自然环境之间关系的意识,通过多种途径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地理空间概念,为其进一步学习地理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区域认知素养培养目标

(一)空间感知

空间感知作为区域认知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与环境相互作用过程中发展起来的一种意识和思维方式,是指学生利用自身的多重感官来认知外部世界的一个积极的过程。在学习地理知识时,学生通过对各种现象的观察分析、综合考虑以及利用多种方法进行判断,可以获得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等信息,有助于学生掌握地理知识。在初中地理教学中,教师要加强对学生空间感知能力的培养,使学生高效理解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关系、形成良好的空间概念,以便在地图上及时获取有效信息,进而提高地理学习质量。

(二)区域理解

区域是地理学习活动的基础。在初中地理学习中,学生需要掌握不同地理区域内有关地理事物的特征及规律,不仅包括自然资源,如水文、地形、气候等因素,还包括人文资源,如经济、人口、文化等方面。只有强化学生的区域理解,才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各类要素在地理环境中存在的差异及其变化原因,从而助力学生高效地理解地理知识,提升自身的综合地理能力。

(三)人地关系

人地关系是人类社会发展与自然环境之间存在的相互联系和影响,也是人们从事社会活动和生产生活所必须遵守的客观条件。人地关系的了解能够帮助学生更深刻地解读地理原理,并有助于學生从宏观角度把握自然系统内部各部分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实现地理问题解决能力的提升。

(四)全球视野

地理具有综合性和全球性特点,涵盖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社会科学等诸多领域,涉及范围非常广泛。在进行初中地理学习时,全球视野能力的培养对学生今后适应全球化发展趋势,站在更加宏观的视野进行地理问题探究具有重要意义。这就要求初中地理教师重视学生全球视野教育能力的培养,以促进学生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引导学生学会运用全球思维去思考问题,理解并尊重多元文化,实现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提升。

二、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区域认知能力的意义

(一)帮助学生掌握地理空间概念,提升学生空间观念

《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对地理“空间能力”的培养要求作出了明确解释,即学生需要掌握地理空间概念以及地理空间基本要素,并能够运用基本工具进行简单的地理空间观测,运用空间思维判断有效的地理信息。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区域认知能力,可以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空间观念,让学生利用自身空间思维去观察事物、分析现象,从而获取更多信息,实现学生地理空间思维能力的提升。

(二)帮助学生明确地理区域差异,提升学生分析能力

与初中阶段的其他学科不同,初中地理具有很强的地域性特点。在初中地理教学中,要想提高学生地理知识水平和综合素质,必须重视地区差异性,让学生学会如何更好地理解各地区地理环境特征、自然地理概况等内容,增强地域意识。强化学生区域认知能力的培养,能够让学生认识到不同地域所呈现的独特现象,了解各自然环境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深入学习中明确地理区域差异,进一步加深学生的地理空间概念,提升学生地理问题分析能力,使学生更好地应对今后的地理学习。

(三)筑牢人地协调理念,感知地理学科价值

人类的一切社会活动都离不开地理区域环境。在当前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人们越来越注重将地理作为一种重要的生产要素来利用。但是当前人类的社会活动对地理环境产生的影响既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同时受到一些客观因素的制约,导致我国目前的生态环境处于相对脆弱状态。在区域认知视角下,学生能够在地理学习中逐步形成正确的人地协调观,从而认识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可持续发展的必要保障,感知到地理学科的学习价值,从而在今后的学习中以更加积极主动的心态投入其中,实现高效的地理学习目标。

三、初中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区域认知能力的策略

(一)利用信息技术,实现“直观”认知

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借助信息技术实现“直观”认知,即通过图片、动画等手段将地理知识展现给学生,让学生更直观、深入地了解所学的地理知识,从而激发学生的地理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区域认知能力。这样不仅可以使学生对地理现象有一个清晰的认识,还能让学生更好地感受到地理知识与生活实际之间的联系。为此,初中地理教师在教学时可以通过数字地图或者卫星影像等现代信息技术,为学生展示立体、形象的地理空间框架图,并运用图像来引导学生进行思维拓展,让学生通过对图像的分析和解读,更加深刻地把握地理发展过程及其规律,强化学生对地理环境特点的感知,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会观察,进而提高获取信息和处理数据的能力,实现提高学生综合地理能力的目的。

例如,在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世界的海陆分布”教学中,对于世界的海陆分布,学生已经有了大致了解,在进行这一内容的教学时,初中地理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播放宇宙飞船飞入太空后拍摄的地球全景照片,让学生对世界的海陆分布有进一步的了解,加深学生对地球整体情况的认知。教师还可以让学生观察世界地形图,思考不同大洲一般以什么作为分界线,从而帮助学生明确亚欧两洲、亚非两洲以及南北美洲的分界线,通过读图与分析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掌握世界上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称以及空间分布,并能够通过立体直观的形式体现各大洲图形表示及地域特征等方面,以此培养学生较为全面、系统的空间观念,提升学生的观察力和空间思维能力,帮助其建立正确的地理学概念,为其今后的地理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有效问题设计,推动学生思考研究

在初中地理教学中进行有效的问题设计对学生区域认知能力的培养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学生区域认知能力的培养和发展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从开始形成到最终获得全面、深刻、系统的认识需要一定的时间,初中地理教师应该充分意识到这一点,并通过有效的问题设计来帮助学生提高区域认知能力,进而实现学生对地理知识内容与方法的理解,让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地理知识及相关概念,掌握学习方式,从而实现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在具体教学中,初中地理教师要围绕教材中的具体教学内容,以发展学生区域认知能力为前提,展开合理有效的提问,以促进学生主动探究式思维模式的形成,让学生在问题的解决和反思过程中去完善自身的区域认知意识,以此为基础,进一步深化自身对地理知识内容以及方法的了解,进而真正达到提升学生区域认知水平的目的,实现高效初中地理课堂的構建。

例如,在湘教版七年级地理“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教学中,初中地理教师可以结合问题设计,引导学生思考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区别及其具体情况,从而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教学活动开始前,教师可以根据本单元教学内容设计问题,并预设学生可能会提出的问题,在问题的回答和追问环节强化对学生区域认知能力的培养。在具体教学中,教师的问题可以围绕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地理分布和差异展开,为了实现学生的深入思考,教师可以引入澳大利亚和埃塞俄比亚两个国家的实际发展状况,让学生进行对比分析,并在讨论过程中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从而明确世界各国的发展是存在差异的。在此基础上,教师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如各国发展的差异与国家的人口、面积、所处地理位置以及自然资源状况是否存在联系,以便学生更深层次地了解不同地区经济建设发展情况,同时激发学生的地理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思考中拓展思维空间,更好地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地理问题,实现自身地理综合能力的提升。

(三)结合实际生活,丰富学生区域认知

地理是一门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学科,要想培养学生的区域认知能力,就需要初中地理教师在教学中引入生活素材,结合生活经验进行教学内容的优化,根据实际地理现象进行知识的构建和迁移,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空间思维能力的目的。而且,结合学生实际生活进行地理教学,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地理学习兴趣,让学生意识到地理并不是一种抽象的概念,而是与自己日常生活密切结合的知识运用,从而带着地理思维走进现实世界,促进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在具体教学中,初中地理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实际经验,立足于学生已有的地理知识认知来开展教学活动,使学生在地理学习过程中更加深入地了解地理现象,强化学生的区域认知水平,让学生真正做到学以致用,提高综合素质。

例如,在湘教版七年级地理“天气和气候”教学中,学生对天气和气候这两个地理名词并不陌生,通过简单的概念讲解和案例说明,学生能够很快了解两者的区别,并能够在生活中正确使用这两个词语。而对于两者所表示的含义,初中地理教师可以以学生日常生活中熟悉的天气预报为切入点,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来认识天气以及气候所代表的实际意义。以学生日常生活中耳熟能详的实际例子进行教学内容的关联,不仅有利于加深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还能帮助学生建立起牢固的区域认知基础,让学生在进一步的深入学习中了解造成天气状况变化的原因及影响因素,从而更好地利用这些信息进行地理知识的深化。课下,学生可以根据课堂所学习内容进行相关知识的巩固与拓展,学生可以查阅一个地区不同季节的天气预报内容,也可以查阅不同地区同一时间的天气预报内容,并对查询到的资料进行读图分析,了解不同天气符号代表的意思。联系生活进行教学内容的深化,既能够加深学生对本课地理知识的掌握,又能够将课上所学理论知识有效融合到日常生活中来,从而实现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

(四)转变评价指标,促进学生区域认知反思

古语有云:“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反思是学习过程中一种重要的意识活动,通过反思,学生能够从自身出发,发现学习过程中的不足并加以改正,从而形成新的认识,从而在接下来的学习中进行调整,以实现自身学习效率的提升,为今后更好地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在初中地理教学中,教师也要注重反思的重要性,改变传统以学生学习成绩为评价标准的模式,注重教学与反思相互配合、相互补充,将两者有机结合起来,从而促进学生区域认知反思水平的提升,使学生能够不断地进步与发展。这需要初中地理教师转变评价指标,在进行案例分析和习题练习的过程中注重学生区域认知能力的提升,引导学生对地理知识有更加深刻的理解,以注重过程性评价为前提,让学生基于区域认知能力进行反思,进而达到提升区域认知能力的目的。

例如,在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世界主要气候类型”教学中,初中地理教师要转变以学生成绩进行评价的方式,更注重学生在综合地理分析中区域认知能力的体现。为此,教师在评价时可以加入不同区域的对比问题,让学生基于地域差异分析世界气候分布图上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地区,了解各地区的地理环境情况,并能够对世界气候的气温曲线图和降水量逐月分配图进行解读,从而完善学生的区域思维体系,加深学生对气候变化和人类社会发展等方面的认识,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区域认知习惯,让其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切实提升初中地理教学质量。

四、结语

综上所述,区域认知作为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要求之一,在初中地理教学中,教师要注重从多个方面加深学生对其内涵和外延的理解,以培养学生正确的地理空间观念,提高学生地理问题解决能力,让学生在筑牢人地协调观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自身地理知识体系的构建,实现区域认知水平与地理综合素质之间的有机结合。为此,初中地理教师要强化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重视学生区域认知方面的实践活动,从而达到激发学生地理兴趣、促进学生思维发展和优化课堂教学的目的,为全面推进新课程改革提供理论支撑。

猜你喜欢
区域空间能力
消防安全四个能力
空间是什么?
创享空间
大兴学习之风 提升履职能力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分区域
基于严重区域的多PCC点暂降频次估计
区域
QQ空间那点事
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