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究竟能改变什么

2024-06-06 09:59宋鸽
师道 2024年5期
关键词:读书会整本书读书

宋鸽

作家约瑟夫·爱泼斯坦说,每一个文学家的传记都要详细记录他在何时何地阅读了什么书籍,因为在某种意义上,“我即我所读”。在推广全民阅读的当下,阅读的重要性毋庸置疑。然而在现实中我们却发现,越是重要的事情在做的时候越容易被放下,被忽视。

究其原因,还是阅读这件事情周期长、见效慢,人人嘴上都认为这件事情是为终身成长服务的,但一辈子那么长,就总想往后挪一挪,毕竟比起有确切日期的中考、高考,那些往后的事情似乎不值一提了,至少不是那么紧迫的。对于学生如此,对于教师也不例外。读一本书所带来的影响,可能还不及立刻写好一份备课单更有价值。

于是大家都自觉不自觉地一拖再拖,逐渐把读书这件事情拖向了虚无。

读书,是一种主动的选择

作为一名负责“教师成长”版面的编辑,长期以来我们对一线教师的阅读与写作都给予了很多的重视,在选题策划上面也會倾向于邀约一些有广泛读写经验的教师来谈自己的经历。多年来,我们开设的“十本书”栏目通过穿越一本本书,希望提取具体教师阅读案例中的共性,也想通过一个个具体的人的成长让读者找到共鸣。最后这个栏目凝聚成了一本书《书择十本》,这本书刚上市的时候,我们收到了不少积极的反馈,最让我们欣喜的是许多一线教师也按照书中的内容开始梳理自己的“人生十书”。我想,这大概就是我们想要的,那就是激发教师对阅读的兴趣,重新审视自己的阅读经历,进而更好地规划未来的阅读。

形成自己的书单,而不是等待别人的书单。

我们经常会看到一句广告词:读书改变人生。这句话,我们很少停下来想一想,自己认同吗?记得在梳理十本书的时候,梁卫星老师有一段话非常打动我——

经常有人问我:看过多少书?有过多少次刻骨铭心的阅读经验?有过多少次阅读转向?这种转向是如何发生的?阅读之于我的人生有何意义?这些问题我一向不愿意回答。因为这些问题内含着一个预设:读书会改变人生。而我向来是不大赞同这一观点的:在我看来,读书远没有如此重要。我们的人生之所以会发生重大的改变,那只能是因为我们内心的需要;而读书,很有可能只是这种内心求变的具体表达,一种面向他人或亡灵的求援。因此,我以为,读书从不曾改变过我的人生;相反,倒是我的人生不断地改变着我的读书方向。

是的,我的人生也是如此。因从业无力而深感不足,想要求变,又得前辈指点,得以踏进书海。但时时浮沉,经常迷茫,偶尔放弃。但是,书,已融入生活。生活呢,没有变得更好,也没有更坏,一如往常。如果说有一点变化,那就是我可以说苏格拉底有时候真狡猾,与游叙弗伦的对话颇有点公孙龙的影子,还可以说原来堂吉诃德读起来远没有那么有趣轻松,伊利亚特里的争吵有时候还有那么点幼稚,古希腊对内民主对外暴政,是典型的“双标”……仅此而已。

正是这样的观点,让我们再走入校园交流的时候多了一份理解。读书,是一种主动的选择,尤其是学校校长在苦于难以推动阅读的时候,更要懂得不是“我们”推动了阅读而是教师在自我推动。这种自我推动需要外力的支持,有时候阅读的渴望是外显的,但更多的时候,这种渴望只是一颗有待萌芽的种子。学校要做的更多是支持并等待,往往这种等待是最难得的,因为外界对学校的衡量与评价是有时间曲线的,似乎一件事情做了一年还没有明显的成果,这件事情再继续进行下去的机会就不多了。因而许多读书会在时间的淘洗中销声匿迹了。或许那些阅读的种子才刚刚发芽,就一下子被抽去了温润的土壤。

最近在采访新教育读书会负责人郝晓东老师的时候,他提到曾经自己发起的读书会组织活动只到了五个人,成员问他焦虑吗?他说完全没有,因为他的兴趣全在书籍上,哪怕有三个人也可以组织共读,如果只剩下他自己,那就在家自读。只有我们将精力用在读书上,读出书的价值,让参与者不虚此行,才会吸引越来越多的人加入。事实也是如此,现在新教育读书会发展迅速,参与人数已达上万人。这是郝晓东从没想过的数字,正是因为他没有想过要取得怎样的成就,才能一门心思带团队共读,团队中的每个人都以书为目标,纯粹地读,也就是带动了整个团队的成长。

或许,这也是校长在推动学校阅读时候可以借鉴的,那就是以书为目标,找到对书真正感兴趣的人来领衔,选择了合适的人之后充分信任,提供服务,给予时间,不要用过多的考核来检查、规范。读书,也就水到渠成了。

有用还是无用?

当我们开始踏入书海就会发现,自己太过渺小,未读、想读的太多,一不小心就被书海吞没了,也就自我放弃了。对教师来说,阻碍读书的最大理由就是“没时间”,这是一个现实的理由且不得不去面对。毫无疑问,当代教师是忙碌的,只是这样的忙碌是否带来了精神的满足?我们在老一辈优秀教师身上也会看见,他们无一不是忙碌的,但他们忙出了职业幸福感和价值感。但是为何我们经常觉得忙碌过后只剩下了疲惫与劳累?

或许这就是帕尔默在《教学勇气》中说的,失去了教师的自身认同与自身完整。同样在这本书中,帕尔默说好的教学不能降低到技术层面。这点,我们表示认同,但同时也要界定技术的范畴。正如我们重提“匠心”,这不是一种倒退,而是一种提醒,提醒我们守住基本的底线。

最近我参加了商务印书馆的新书发布会,书名是《文章读法》,作者是特级教师王俊鸣,实际上王老师还有很多闪光的头衔,但是在发布会上他一直强调自己是一名普通的语文教师。王老师已经八十多岁,仍在推出新书。而这新书的中心就是要我们回归文本本身,找寻规律。在自序《怎样把书读明白》中,王老师对当下语文教育界过度提倡多读提出了质疑,我们能够理解先生所言并不是说多读书是一件不好的事情,而是说在基本文本解读能力不具备的情况下,读再多书都是枉然。

这是谈学生读书也是谈教师读书。之所以感到累,很多时候是方法不对,疲于应对。此时,如果跟教师谈读书,他们会觉得这是一种负担,实际上也是如此。那么怎样通过读书让教师教得更轻松,自己又有获得感呢?去年我遇到了北京十一学校王春易老师的《学以致用的阅读》一书,王老师与团队一起深入阅读五本书并进行跨学科研讨,通过全书导读、13个学科的29个学以致用的案例,把读书沙龙现场变为教研现场,教师从书中可以即时获得教学理论与方法上的提升。

自古以来,读书似乎是无用之用,甚至还带有“无用”的傲慢。实际上,任何无用都是跨越了有用,但如果是无根之用,超越一切存在的无用,那是否过于虚无主义?读书的改变因为太过微弱,总让人忽视,但是许多我们教学中的灵光乍现或许都与读过的书有关。对于还没有培养起阅读习惯的教师来说,如果一本书没能聚焦当前教学改革的重点,没有聚焦自己课堂教学的真实问题与痛点,这样的书读起来是很难带来思考的,也很难持续下去。正如王俊鸣先生所说,脱离了文本解读的普适能力去谈文化传承、品味鑒赏,必然流于形式,陷于空洞。

碎片化还是整本书?

在语文学科教学阅读中,“整本书阅读”是绕不开的话题。实际上,“整本书阅读”的概念早已有之。1941年,在《论中学国文课程标准的修订》中,教育家叶圣陶第一次明确提出要阅读整本书:“把整本书作主体,把单篇短章作辅佐。”叶圣陶之所以在不同文章中屡次强调读整本书的重要性,是因为他认为学习语文的目的是“对本国文字的阅读与写作教养,即养成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2022年我到北京四中采访整本书阅读,这所如雷贯耳的名校在整本书阅读成为任务群进入语文课程标准之前就已经做了许多探索。

从2015年开始,高一年级组每周会有一节语文课,课上就是学生安安静静地自己读书。与此同时,教师会给学生发一本精心编排、印刷精良的阅读资料,美其名曰:《澡雪》,取其“疏瀹五藏,澡雪精神”之意。这是北京四中语文组希望能够一直坚持下来陪伴学生高中三年的“阅读”仪式。在教师万珺看来,阅读课是“不能轻易被占用”的时间。

“漂流书”、文化寻踪、阅读研究性项目……阅读的“姿态”各有不同,有的学生爱读《红楼梦》,有的学生爱读《杜甫传》,有的学生沉浸在科幻世界,也有的学生还没有爱上一本书。等待,也同样适用于学生阅读。

这篇名为《学校,天然就是学生读书的地方》一文在微信传播时,微信编辑从流量角度考虑,将标题改为《以“整本书阅读”对抗“碎片化阅读”》,引发了一些争议。在阅读版第一期策划中,北京大学语文教育研究所所长汪锋谈到,随着第四次信息革命(电报、电话、广播、电视等通信技术的发展)和第五次信息革命(计算机与数字化通信的发展)的到来,阅读的面貌和地位也开始发生变化,阅读不再是唯一可以贯穿古今超越南北的途径,音频和视频都可以达到同样的效果,甚至更为高效。与此同时,汪锋提出,新的变革之下如何重新定位“阅读”是真正的问题,具体来说,就是要研究在信息革命的背景下,阅读要素和阅读机制发生了什么重大变化,相应要做怎样的调整才能让孩子的语言世界与文化世界的层阶上有更好的发展,这才是语文界无法回避的任务。

在人工智能时代,阅读应该具有更广泛的涵义,既要突破技术平台,还要升级思维意识。谁引领未来阅读的方向?在江苏省南京市银城小学特级教师王金涛看来,答案一定是学生。学生喜欢读什么?以前,教师完全靠经验或者主观意愿,不断向学生推送好书;现在却截然不同,教师喜欢的,学生不一定喜欢,这已经是现实。“你在读屏,屏也在读你”。屏读已悄悄成为当下学生的又一种阅读方式,与此同时大量的阅读数据就这样被记录下来。

人工智能时代,是“人·机共读”的时代。王金涛说:“未知和未来都存在着不确定性,但确定的是通过阅读一定能解决未知问题,预见未来世界。全息阅读、泛在阅读、场景阅读、众筹阅读等新的阅读方式也将慢慢进入人们的视野,成为人们日常的阅读方式。”

未来阅读,师生何为?唯有改变和创造。

责任编辑 李 淳

猜你喜欢
读书会整本书读书
《论语》整本书阅读
整本书阅读教学的有效方法
低年级整本书阅读的推进与测评
我爱读书
正是读书好时节
战火纷飞中的读书会
“粗放式”整本书阅读实施概要
昆虫读书会
当“读书会”成为一门生意
神奇的统计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