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行且思,且歌且吟

2024-06-06 14:06陈鑫颖
师道 2024年5期
关键词:萧红汉字教学

陈鑫颖

开学,照例要进行教研组创优计划交流。

往年我们这些教研组长都会使出浑身解数,要在“众芳争妍”的珠媚园里脱颖而出,恨不得把所有的新奇想法一股脑儿塞到计划中去,然而到学期末总结的时候往往陷入“一学期啥也没干”的懊恼中。学期初写下的壮志豪言,似乎在每个字眼里发出嘲讽的冷笑。那么,今年,我们的计划能否稍作改变?

我打算换个角度,不再谈论“我们要做什么”,而是从“我们做了什么”谈起。

交流计划放在第三周的周一,前两周的开学季,我们教研组的语文生活其实过得非常充实,非常有意思,准备PPT时我一边梳理各种资料、参考书籍、学生作品,一边想着:在这个短暂的开学季,我们的教学行为无疑是成功的。那么,这些教学行为因何而来?一系列的行为中隐藏着怎样的一以贯之的教学理念?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在哪些方面有了提升?它们可持续、可迁移吗?实施过程中遭遇了哪些困境?我们是如何解决的?在解决的过程中有哪些收获和困惑?这些,会是我们足够优秀的证明吗?

这个过程像化学实验中的提纯,在芜杂的原料中萃取一些晶体,它不仅指向过往的教学实践,也将指引接下来的所有教学行为。我感觉脑海中有一条线索渐渐清晰。“且行且思”,我在PPT封面上打上了主题,写下三个提纲。

一、展示一场语言实验

开学第一天就有作文课。以往的惯例是誊写一篇寒假生活习作,感受年味。年年如此,年年失败。有老师提议:春晚毛不易的那首歌《如果要写年》,写得就像一首诗,我们可不可以给孩子们一个主题,仿照歌词的写法进行创作?于是我们设计了作业单导语:

“如果要写年就不能只写年,要用眼睛、耳朵用心去感受每一个瞬間……”在今年的春晚舞台上,来自湖南省会同县坪村镇粟裕希望小学“田野诗班”的师生和歌手毛不易一起唱响一首充满温情与暖意的《如果要写年》。如果要写,你想怎么写呢?快拿起手中的笔,记录下这份美好吧!

课堂上,孩子们用读诗的眼光阅读那首歌词,因为有去年学习现代诗的底子,他们很快发现这首诗围绕一个主题,罗列一系列相关的事件(即诗歌中的“意象”),用凝练诗意的语言展现一个个动人的画面。我们根据这些发现一起商量了小组合作的步骤,约定共同创作一组画面后再交流。在我看来,这个任务对于五年级小学生来说是有相当难度的。和我一起讨论的其他老师在走进教室的刹那都改变了主意,我凭借一腔孤勇成为仅存的实验者。因此,在前期发现创作方法以及商讨合作路径时,我放慢了脚步,一切都等待学生有所感悟后再相机进行引导。事实证明,这样的等待是相当必要的。

第一阶段的交流,每个小组都给出了颇有文采的诗句片段:“如果要写家,就不能只写家。/要写小径开满鲜花,/清朗的月光下妹妹奔跑的步伐。”“如果你要写雪,/就不能只写雪。/要写那漫漫归路上的一个个脚印。/写银装素裹,琉璃世界。/要写孩子们通红的脸颊和欢笑,/写人们冰冷的双手却炙热的心。/写万物蕴藏的生机,/写盖着‘银毯的田地,/是那瑞雪兆丰年的欢喜。/写一年结束的钟响,写新年开始的篇章。”“如果你要写时光,就不能只写时光,/要写白驹过隙,永远向着前方。/写潮水成日奔腾涌动,白沫儿扑簌簌地响,/没有一刻是从前的模样。/写屋顶又钻出了草丛瓦松,成了乳牙们温暖的洋房。”

如果说刚开始,无论是我还是学生都有些迟疑和不确信,那么此时,当他们站起来朗读自己的诗行,每一个音节都带来惊喜。

孩子们不满足于统一的合作样态,自己分化出多种合作形式:一类组员都是强手,他们约定接下来的诗行各自创作;一类组员相对较弱,实力均衡,商定由一人执笔,共同思考,相互支撑;一类和组内选题不同的组员决定另辟蹊径,独立创作;一类强强联手,组内两种风格分庭抗礼,商定花开两朵,各表一枝……巡视的过程中,我只是不断地为犹疑的组员打气鼓劲:“对!就是这个方向!你的思考是正确的,就是这么写!”“他们有优势,你也不弱,风格不同而已。”你有自己的语言特色!你的角度多么新奇!”他们越来越坚定地握笔,越来越沉浸于创作中,下课铃响仍然继续。当堂呈现的诗作带着令人惊叹的才情。比如这首——

如果要写童年

王宝一

如果要写童年,就不能只写童年

要写一片净天拂过的纸鸢

自己躺在草地对天指指点点

那儿时的天空

洒满斑斓的糖粒

咬一点,甜不甜?

如果要写童年,就不能只写童年

要写仲夏的一片星汉灿烂

让幻想与浩瀚银河紧密相连

飞去的萤虫

是火光,还是星点?

如果要写童年,就不能只写童年

要写满天金叶飘落人间

望着秋阳,吹着口哨

一脚深  一脚浅

那飞扬的叶片,

是纸飞机,也是金扇面。

如果要写童年,就不能只写童年

要写茫茫瑞雪照亮人间

外套敞了开来 ,帽子歪在一边

冰冷的雪却温暖了欢乐的容颜

——这是仙境,还是人间?

再如这首,那个执意另辟蹊径的孩子——

如果要写盛唐

李佳诺

如果你要写盛唐,

就不能只写盛唐。

你要写敦煌藻井,

曲卷圆润,

层层图案展开的深邃高远,

质朴中不经意流露的张扬。

你要写莲花宝相,

舜华光转间似可窥见佛光。

你要写鸳鸯莲瓣纹金碗,

你要写葡萄美酒夜光杯,

玉壶流淌,

欲饮却听琵琶催的失落。

你要写酒楼中跳动旋转的舞姬,

金铃的脆响,

琴符的悠扬。

你要写杨贵妃曼妙的身姿,

月光下的那句“云想衣裳花想容”。

你要写庐山中那句久久回荡的

“疑是银河落九天”。

你要写重重山间,

猿啼中那句激情的

“轻舟已过万重山”。

你要写茫茫沙海中,

一匹老马背上落着一匹丝绸,

如霞光般艳丽。

你要写两军对垒时的旗帜蔽空飞扬,

写一杆长枪在敌军中杀出一条血路 ,

写战马铁蹄踏过泥潭,

写将军自刎时银剑上的血水,

宁死不屈的坚心……

教给学生一定的路径,教给他们一定的小组合作的方法,给他们充足的时间和空间,尊重他们多样化合作的方式,在携手同行、共同创作中尊重个性化发展方向,他们在两堂作文课结束以后,就呈现出如此精彩的作品。

孩子们在开学第一天给我上了开学第一课,课题是——相信儿童。

二、复盘一个单元的学习

五下第一单元人文主题是“童年往事”,由一组儿童古诗和三篇名家散文组成,其中萧红的《祖父的园子》选自著名的自传体小说《呼兰河传》,因此整本书阅读也纳入我们本单元的教学视野。备课过程中,我发现了几套对于我们一线教师非常有指导意义的书籍:蒋军晶的《指向语文要素》,张祖庆的《小学生萧红读本》,温儒敏的《教学设计与指导》,李竹平等合著的《呼应学习任务群》。它们或着眼单元统整,设计语文学习项目;或指向单篇阅读,搭建空阔舒朗的教学框架,设计切实可用的教学思路;或立足整本书阅读的教学可行性探究,开发作业单,勾勒阅读路径。我们向名师学习,在这些教案设计中,寻找单篇与整体之间的联系,研究符合自己班级学情的教学设计。

我们关注作家笔下的童年,开发主题拓展读本,把迟子建、毕飞宇、莫言和蒋韵等作家回忆童年往事的篇章引入进来,和萧红的作品对比读、补充读,发现一个共同的特征——儿童视角。尤其是毕飞宇的那篇《九月的云》,作家那澄澈的儿童之眼,把空中幻化不定的云朵变成童年最好的玩具,当我们跟随他的笔触去“空中动物园”漫步,那些流云营造的童话般的意境使我们沉醉。这样的写法恰好与《呼兰河传》中第三章的某些段落形成互文,隐隐提醒学生反观自己的童年,发掘身边的“宝藏”。

我们设计情境作业单“走进他们的童年岁月”,把教材中的口语交际做成了一个完整的活动。我们引导学生列出采访提纲,采访自己的祖辈或父母,用思维导图提示两种讲述结构——记录同一事物多个方面的射线导图和记录事件发展过程的单向导图,它们帮助学生更便捷有效地搭建写作框架。学生借助思维导图整理采访录音,记录自己的调查和发现,最后撰写文稿。

《呼兰河传》整本书阅读,对于五年级的学生来说是有相当难度的挑战。我们提醒自己要正视阅读的困境:时代久远,生活陌生,情节性不强,而且语言不具备刺激性。尤其是第一章和第二章,五年级的学生难以自主自觉地开启阅读之旅,在阅读中出现点到即止、浅表敷衍、被动滞涩的情况在所难免。因此我们做出了一些积极的改变:立足语文素养,充分用好语料,进行精读与仿写,跟着萧红学观察,跟着萧红写“撒欢”,跟着萧红写“自由”。

看到连日阴雨,学生写道:

无所事事的雨,走走停停,看似悠闲自得,却又绵长惆怅。湿气,一言不合,就拉开了一张滑溜溜的网……万物潮湿,只有院墙边一枝玫红色的月季,孤零零地在风中摇晃,竹节猫缩成一团,睡着了,做了一个带露珠的梦。(俞舒旸)

看到迷雾重重,学生这样写:

雾撒欢了。从云端,从天边,在高得不能再高的天空,在远得不能再远的远方,张开一张网,人呀,车马呀,悄悄地就都给裹紧在里

头……下午,雾渐渐退去了。那大网,放开了樓房、桥梁、猫狗,和我。(谢雨果)

在这些片段里,孩子们用文字向萧红遥遥致敬。

我和组里的老师们通读了全书,根据与教材的关联度以及学生的兴趣点,挑选第三章和学生重点细读。我们读祖父的笑,读园中的嬉闹,读萧红学诗的种种天真而有趣的误解,孩子们觉得自己的心和萧红一起跃动。读到萧红在祖母的储藏室发现一个又一个宝贝,并用生动的笔触描写下来时,孩子们也陆续钩沉起自己的童年往事:那个一直被当作恐龙抱在手里的其实是妈妈的梳子,那个蒙灰的兔子灯笼曾经多少次陪伴自己入眠……说着,想着,单元页上冰心先生那句话就重新荡漾在他们心间:“每一个人都有他自己的童年往事,快乐也好,辛酸也好,对于他都是心动神移的最深刻的记忆。”此时孩子们的诵读中有了一分神圣的意味。只有拨动心弦的阅读才能算是真正的阅读,它跨越了时空的阻隔,跨越了文字的疆域,带着新鲜的风雨气息润泽阅读者的生命。

其他的章节呢?人生那么长,总会有相逢的一刻。

我们设计有趣的阅读作业单,用一系列精心设计的阅读任务,勾勒出学生的阅读轨迹,由浅入深,由人及我,由阅读进入思考与创作。作业单的第一版块从全文的浏览开始,为每一个章节取小标题;第二版块切入到精读的第三章,进行相关段落的精读、摘抄、圈画、批注、仿写等;第三版块把情节较复杂、叙述较生动的部分改编成剧本,并为自己的剧本设计一个海报;第四版块融合自己对祖辈的采访,以及对自己童年往事的回顾与书写,采取文字、图片、视频相互融合的方式进行展示与汇报。

当然,我们组里的老师们也领到了一份阅读任务——阅读王小妮的《人鸟低飞》,了解萧红短暂而宏阔的一生,感受诗人王小妮凭借敏感细笔深入历史现场,呈现出的萧红丰富的内心世界。在这个时代我们仍然阅读萧红,其意义正如王小妮自己所说:“眼前来来往往的我们,和萧红本人,和萧红关于故乡的故事之间一定存在某种最近最自然的承袭。所以,不要把她理解成一个过去时代的作家,她的写作和生活就在我们中间。”至此,我们的整本书系列语文活动前后呼应,形成一个完整链条。

我一一浏览刚刚做好的PPT上的復盘页面,罗列出贯彻其中的教学理念:我们保持敏锐,关注生活中的语言现象;我们博采众长,选择契合学情的语言学习路径;我们精耕细读,打通阅读、思维、表达的流畅链条;我们巧设任务,勾勒整本书阅读的完整过程;我们延展阅读,构建师生共同成长的精神场域。而这些,正是一个优秀教师、一个优秀团队必备的素养。

三、策划一个主题活动

早在统编版发行之前,我们学校就有“大美汉字”的项目式学习,形成了完整的活动方案。五下第三单元的“综合性学习:遨游汉字王国”,我们力求在原有的活动方案上有创新,有突破,有挑战。这一次的主题我们定为“发现汉字之美,传承文化之约”,以五下教材上的综合性学习为原点,打造专属于我们年级的文化世界。我们设计了一系列的具体实施方案:

1.阅读一本汉字主题读本,感受汉字的芬芳。

2.聆听一堂汉字私房课,了解汉字的起源与演变。

3.观看一部汉字纪录片《“字”从遇见你》,挖掘汉字背后的文化密码。

4.篆刻一个最喜欢的汉字,品味汉字的形象、哲理、艺术的和谐之美。

5.解读校园建筑物名称、校训、校风、学风等,选择一处展现其一笔一划间的文化元素,亦可制作成宣传牌,由小小讲解员宣讲,唱响校园之歌。

6.制作一份研究报告,调查了解关于一个姓氏的历史和现状。

单元页提示我们从“汉字的趣味”以及“汉字的文化”两方面走进汉字王国。我就想,我们教师自己有没有感受到汉字的趣味?我们对汉字文化有没有深入的了解呢?我在家里的书橱找出了这几本和汉字有关的书籍:林西莉的《汉字王国》、许进雄的《文字小解》、张大春的《认得几个字》和流沙河的《白鱼解字》。这些书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解读汉字,讲述与汉字有关的生命故事。尤其是流沙河的这一本,先生以蠹虫(白鱼)自称,用毛笔手写稿影印,他讲汉字的由来,会在旁边专门画出甲骨、金文、籀文、篆文各自的形态,详细讲述古人造字的根由与变迁,各种传说逸闻穿插其间,图文并趣,不失为教师入门上选。我一边拍摄书页插入PPT,一边自己抱着书沉浸地读了好几段,想象着在课堂上把这么有趣的内容展示给孩子们看,该会引起他们多大的惊呼呢!

回看汇报PPT封面上的主题“且行且思”,我深深觉得:“行”与“思”是互相融合,互相生发的。只有在实践中去生发思考,并且在思考中继续前行,我们的语文教学才是有力量的,才能够直抵学生的心田。想到这里,忽然想到李吉林老师在《小鸟之歌》中这样写道:“诗人是令人敬慕的。其实,老师也在用心写诗,而且写着人们最关注的明天的诗——不过,那不是写在稿纸上,而是写在儿童的心田上。”

于是,我在封面上的主题词后面又加了一个词:“且歌且吟”。我们也要吟唱属于自己的小鸟之歌,教育之歌,生命之歌。

“且行且思,且歌且吟。”我对自己明天的创优计划交流充满了信心。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师范学校第二附属小学)

责任编辑 黄佳锐

猜你喜欢
萧红汉字教学
《萧红传》
——一本能够让你对人生有另一种认知的书
微课让高中数学教学更高效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萧红:不要在寂寞时做选择
汉字这样记
汉字这样记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论影像萧红的呈现与接受
与萧红分手后
跨越式跳高的教学绝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