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玲
[摘 要]“非遗”美食1文化中的“物”所指的正是与“非遗”美食相关的炊煮器、盛食器、进食器、贮藏器,等等。这些器具不仅见证了“非遗”美食的诞生和发展,也是“非遗”美食文化背景、文化理念的外在体现,承载着丰富的民族风俗和地域特色,也见证着饮食文化的发展与变迁。通过考察这些器物的发展、变革与进步,发现它们都与传统手工业中的各个门类有着直接而显在的关系,且从古至今都有所传承和发展,从而也证实了中华文明的连续性与创新性。
[关键词]“非遗”美食;器物;历史;传承;发展
“非遗”美食的背后,往往隐藏着源远流长、底蕴深厚且独树一帜的制作技艺,具有各族人民世代相传的文化属性。透过“非遗”美食,我们所能看到的是蕴藏在区域、民族乃至大一统国家文化深处的遗传密码和文化图景,是一个地区和民族的文化传统、价值信仰、伦理道德和审美意向的最生动体现。
广西是我国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自治区,区域内的地理、自然、气候环境差异较大。民族的多元、物候的多样,造就了广西“非遗”美食“菜单”上的名目繁多,数不胜数。广西各地的“非遗”美食文化也因此如同星辰之灿烂,光辉耀眼且独具魅力。
截至目前,广西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8个项目中,与美食相关的传统技艺有4项,被列入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354个项目中,与美食相关的传统技艺有180余项2。这些“非遗”美食往往不是当下才发明创造的,而是有着一定的历史渊源和文化背景。同时,在“看不见”的“非遗”美食技艺背后,也总有一些与其相关的物质基础和物质载体,记录了在不同历史时期,人们对于美味的追寻历程。“非遗”美食文化中的“物”所指的正是与“非遗”美食相关的炊煮具、盛食具、进食具、贮藏具等。这些器具不仅见证了“非遗”美食的诞生和发展,也是“非遗”美食文化背景、文化理念的外在体现,是了解和研究传统文化的一把金钥匙。
一、与美食烹饪有关的物——炊煮器
广西“非遗”美食的烹饪技法包括煮、蒸、煎、炸、炒、烧、熬、爆、羹、腊、酿等,多达数十种。例如过年吃的大粽、白切鸡,日常吃的各类米粉等,使用的是“煮”的方法;三月三吃的糯米饭,用的是“蒸”的方法;香煎豆腐、香煎粽子、香煎糍粑、香煎鱿鱼,使用的是“煎”的方法;纸包鸡、脆皮扣、麻通等,用到的是“炸”的方法……
“煮”是一种最为古老的烹饪方法,大部分“非遗”美食的烹饪都以“煮”为主,或作为其中的一个重要步骤。而“煮”这一方法,最早是与陶器的发明有关的。陶器使人类从茹毛饮血的时代进入煮食的时代,这是人类社会进步的显著标志之一。广西先民在11000年前就发明了早期陶器。甑皮岩第一期文化遗存出土的素面夹砂陶釜残片,是“目前珠江流域中上游地区乃至中国发现的年代最早的陶器之一”1。一般认为,陶器的产生多与农业有关,用于烹煮谷物,但广西陶器产生的原因,有其特殊性,更多地与烹煮螺蛳、螃蟹、鱼虾等水生动物有密切联系。在新石器时代早期,广西亚热带季风气候不断增强,水生动物大量繁殖。人们通过采集捕捞等方式,获得鱼、螺、贝类等水生动物后,发现其生吃腥膻难忍,而煮熟后却异常鲜香美味。正是对这一美味的追逐,成为广西先人不断研究、发明和创造陶器的动力所在。在早期陶雏器双料混炼技术的基础上,随着时间的推动,广西先民的制陶水平不断进步。甑皮岩遗址二期、三期、四期、五期出土的陶器呈现出越来越成熟、多样的形态2。目前广西出土的最完整的新石器时代陶器是1962年那坡感驮岩遗址出土的绳纹圜底陶釜3,釜正是当时用于煮制食物的一种“锅”。这件绳纹圜底陶釜“釜身为半球状,是国内新石器时代陶器中少有的器型,对研究我国南方原始文化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4,属于国家一级文物。用釜来烹煮河鲜、海鲜,是广西先民的伟大发明和创造。这不仅使鱼贝类吃起来更加鲜美,更为后来的美食发展奠定了基础。现如今,我们所喜爱吃的杂鱼煲、海鲜煲,正是在此基础上发展而来的。
除了陶釜,古代广西“煮”的器具,還有一类叫做“越式鼎”的鼎。越式鼎的特点是“深腹,盖薄,附耳,三足瘦细外撇,盖上往往饰双线云雷纹”1。越式鼎是广西先民铸造和使用的青铜器,其内可以盛装食物,底部可以烧火进行煮食。广西平乐银山岭战国墓2以及广西贵港罗泊湾汉墓3等墓葬中,就出土了不少越式鼎。其中风门岭26号墓出土的两件越式鼎中,一件盛放有2条鱼,鱼骨排列整齐,另一件鼎则有21块鸡肉,想来当时它们正在煮的是“鱼肉煲”和“鸡肉煲”。明代时,广西陆川开始铸造铁锅。铁锅的使用,逐渐代替陶釜、铜鼎,成为烹饪的重要器具。陆川铁锅也因为做工精良、耐用性好而流传至今,是目前全国唯一的日用五金行业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蒸”也是一种从古代社会一直延续至今的烹饪方法。1971年合浦县望牛岭1号墓出土的龙首三眼铜灶4,上置两釜一甑。甑就是一种用于蒸煮食物的烹饪器皿,相当于现在的蒸锅。甑要蒸煮,需釜来配合,二者合称“釜甑”。通常是上部为甑,放置食物。下部为釜,用于煮水。中间的网格纹甑箅作间隔。将水加热后,蒸汽通过箅孔来蒸煮上面甑中的食物。2003年广西合浦县岭脚村三国墓出土的一件铜甗5,也用于蒸饭。上部的甑用以盛米,下部的鼎用于煮水,中间连接两器的垫圈似一圈足圆盘,圆盘则起承托和密闭的作用。这样水蒸气不易外泄,能提高蒸煮食物的效率。今天广西壮族地区用于蒸五色糯米饭的木桶,不少地方仍称其为甑子,是对古代历史上甑和甗的传承与发展。这种木桶一般用竹木板或香杉木板做成,上宽,下略窄,外面箍有竹条圈或铁质的箍条,底部为甑箅子,蒸饭时加块纱布以防止米粒下漏。用木桶蒸出来的五色糯米饭,不仅有米香、染色植物的清香,还带有木桶本身的竹木或香杉木的木香,软糯鲜美。而用别的蒸锅来蒸,确实难以品尝到这样独特的好味道。可见,与“非遗”美食制作技艺的代代流传相同,与此相关的烹饪器具制作工艺与实物也是在世代传承中流传至今的。
不过,传统烹饪方式,无论是煮还是蒸、煎、炸等,都离不开火和灶。灶是炊煮的核心用具。如今人们家常使用的灶多为燃气灶、煤气灶,在广西农村地区仍能见到一些火塘、土灶或砖灶。而最原始的灶,起源于万年前的石器时代。广西甑皮岩洞穴遗址所发现的灶,是用几块砾石搭建而成的。陶釜可置于其上,釜下烧火煮食。这种方式也为后来土灶、砖灶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从广西汉代墓葬中所发现的诸多灶具模型来看,汉代广西灶具已经发展成熟,两眼灶、三眼灶较为普遍,能够实现对柴火和热源的充分利用。同时,灶台的火门设置了挡火墙,利于拔风起火,遮挡烟雾。灶后还设有烟囱,能够排烟助燃,反映了汉代时广西先民在节能和提高热效率方面就已经有了创新思考和实践。
二、与美食搭配的美器——盛食器
广西“非遗”美食的种类极其丰富多样,与这些特色美食搭配的美器,即用于盛装食物的器具,也是饮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清代著名文人、美食家袁枚在所著《随园食单·食器须知》中写道:“古语云,‘美食不如美器。斯语是也。”1他还说:菜肴出锅后,该用碗的就要用碗,该用盘的就要用盘,“煎炒宜盘,汤羹宜碗,参错其间,方觉生色”2,对美食与美器关系做了一个精练总结。
现今广西各类“非遗”美食的盛具,以多种规格的圆盘、方盘、长盘、圆碗为主,材质主要为瓷器,也有不锈钢、玻璃以及陶砂类等器具。
秦汉以前,广西先民日常所使用的盛食器主要为陶器。几何印纹硬陶饮食器是当时的一个重要特色,这类饮食器大部分是泥质硬陶,纹饰以拍印的米字纹、方格纹、弦纹、云雷纹、曲折纹、夔纹为主,显示出当时南北文化融合而形成的独有风格。到西汉时期,广西的制陶技术发展迅速,不少较大规模窑址出现,如梧州富民坊窑、象州运江窑、大塘城窑等,当时已经能烧造出种类丰富、器型多样的盛食器。到东汉晚期,伴随着制陶、施釉技术不断提升,广西各地窑址开始烧制出成熟的瓷器。此后瓷器类饮食器具逐渐走进广西百姓的日常生活。到唐宋时期,得益于海外贸易及博易场的繁荣,广西瓷窑数量大幅增长,遍布各地。从此,瓷器逐渐取代陶器和青铜器,正式成为主流的饮食器具。桂林桂州窑、兴安严关窑、永福窑田岭窑,藤县中和窑,北流岭垌窑,容县城关窑等烧制的瓷质盛食器,包括各类碗、盏、盘、碟等,质地细腻,釉色纯正。尤其是窑田岭窑和城关窑一次高温烧成的绿釉瓷器,“其釉色青绿盈润犹如碧绿的玉翡,成为中国陶瓷史上的首创”3。
历史上,我们用于盛放美食的器具也丰富多样。如广西武鸣敢猪岩洞葬出土的商代陶簋,类似于现在的大海碗,是用于盛饭的器具。与之一同出土的还有陶盘、陶豆等器物。其中陶盘底附矮圈足,足略外撇,是用于盛放各类荤素菜肴的,陶豆形似高足盘,主要用于盛放副食。西汉晚期广西开始出现的刻花镂孔陶簋,也属于盛食器,但器型上和商代的“大海碗”陶簋已经有所不同,具有浓厚的越地风格。东汉时期的刻花三羊钮陶盒,盒也称为“盛”,用于盛米饭,与盛肉食的鼎相配合使用。广西还有各类三联罐、四联罐、五联罐等,这种联罐也是典型的越式器,用于盛放各式果品。汉墓中还多次发现罐内有酸梅的果核,说明它们或也是用来贮盛酸、甜、苦、咸、辛等配味的。
玻璃碗在汉代已经出现。汉代玻璃碗多出土在合浦等地墓葬中,是汉代海上丝绸之路贸易的代表性器物。其中一部分玻璃盛具为域外制作,也有一部分属于域外来料,在广西本地制作。
广西还是生产银矿的地方,历史上曾以银为“土贡”,银冶铸业较为发达。当然,古代广西所生产的银质饮食器具,多为贡品或供贵族使用。陕西蓝田杨家沟出土的鸳鸯绶带纹银盘,以及法门寺地宫出土的鎏金镂空银笼子,都是当时广西的桂管经略史李杆进奉的。此外,广西南丹一处宋代窖藏所发现的十二件珍贵银器,包括錾花摩羯纹银碗、錾花鎏金海水龙纹花口高足银盘等,都是极为精美的盛食器。其中的錾花鎏金银摩羯,更是世所罕见。
三、进餐所用的器具——进食器
在饮食活动中,“将烹饪好的食物从炊具中取出放入盛食器,再从盛食器中取出放入口腔,这两个过程所需要的中介工具就是进食器”1。传统的进食器可分为勺子和筷子两类,今天我们日常所使用的也依然以这两类为主。
在新石器时代,广西先民曾经历过漫长的采集渔猎时期。那时,贝类的食用极为常见。人们食用贝类后,发现了贝壳可以进一步加工成各种各样的工具,尤其是体型比较大的蚌壳,人们依其形状,将其打磨、加工成蚌刀、蚌铲、蚌网坠乃至蚌勺等。勺子的使用就是从那时开始的。桂林甑皮岩遗址出土的用蚌壳制作而成的蚌匙,距今7000—10000年,是我国最早的蚌勺之一,其外形和我们今天所使用的勺子已经非常相似。蚌勺可用于攪拌陶釜中的鱼汤,也可用于盛取汤食,和当时人们的饮食特点是相符的。
商代中期以后,铜勺出现。“勺,枓也,所以挹取也。”2那时的勺,也叫做“斗”,是用于取酒的器具,即从罍、瓿、尊、壶等器皿中取酒,再注入饮酒器内。这种铜勺多为长柄,勺口较大,和我们今天用的大汤勺殊无二致。1976年广西贵县(今贵港市)罗泊湾1号汉墓出土了四件铜勺。“它们的器型大小完全相同,勺体为椭圆形,柄为圆管形,柄的一面刻有‘布字。铜柄之上再接以木柄,木柄为圆棍形,仅有一件的顶端稍向前勾。”1此外,合浦望牛岭1号墓中发现有铜勺,不同的地方是其长柄也为青铜质,“勺首前端宽肥,圆底,柄尾附半圆形钮”2,从整体来看这和我们今天使用的勺子已经几乎一样了。
筷子在古代称作“箸”,因与“住”谐音,含有停步之意,人们为了避讳而取反义词——“快”,又因其多用竹子制成,故加个竹字头为“筷”。筷子是古老的夹食用具,从古代沿用至今。最早的筷子,应来源于史前时期人们用火烧烤食物时,用于拨动食物的树枝。用树枝拨动食物,可使食物受热均匀。或是在这个过程中,人们发现使用两根树枝可以产生“夹”的动作,这不仅能带来许多便利,还可以避免滚烫的食物烫伤手指。久而久之,两根树枝就变成了两根“筷子”,用于夹取食物放进嘴中。在漫长的历史中,筷子以木质为主,夏商周时期出现象牙筷和玉筷,隋唐时出现金筷、银筷,一直沿用到元明清时期。而今我们日常使用的,仍以木筷为主。当然,金属、陶瓷、塑料等新材质的筷子也层出不穷,但无论何种材质,筷子始终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餐具。它们不仅方便实用,而且也见证着美食文化的演变,承载着悠久的历史文化。
四、用于品茶、饮酒的器具——茶器与酒具
茶和酒是传统饮食文化中最为突出的两个分支,茶文化和酒文化在我国博大精深、渊源流长。新茶陈酒带给人们的,不仅是美好的享受,更是精神的满足。茶器和酒具在大类上属于盛食器,在饮食器具中扮演重要角色。
广西是我国四大茶区中的华南茶区,自古就是茶叶的发源地之一。广西的六堡茶、凌云白毫茶、桂平西山茶、昭平茶、防城金花茶、横州茉莉花茶等,都属于国家地理标志产品。2022年11月29日,我国申报的“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成功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遗”代表作名录。广西“六堡茶制作技艺”和“瑶族油茶习俗”作为重要组成部分名列其中。截至2024年1月,广西共公布的9批自治区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中,就有36项与“传统制茶技艺及相关习俗”有关3。
与好茶相伴的,是好的茶器。在盛行喝茶的宋代,广西本土瓷窑也生产大量茶器。目前考古所发现的广西宋代瓷窑有60多处,分布遍及广西各地4。当时的茶器分为青瓷与青白瓷两大类,青瓷生产于桂林、兴安、全州、永福、灵川、柳城、贺州等地瓷窑,青白瓷主要生产于藤县、容县、北流、桂平、浦北等地瓷窑。广西兴安严关窑生产的酱黑釉茶盏1,胎质细密,釉色灰中泛紫,有一种质朴之美。而藤县中和窑生产的影青模印摩羯水波纹盏、影青模印缠枝莲花纹盏等,胎体轻薄细腻,釉色晶莹润泽,看起来柔和淡雅。
广西钦州也有悠久的制陶历史,被称为“中国第二陶都”。这里现今仍在生产的坭兴陶,也是我国的名陶之一。坭兴陶茶具拥有天然的双重气孔结构,这种独特的气孔结构,一方面有利于茶香的吸附,另一方面则有助于茶香的沁入,使得其在泡茶过程中,能够实现茶香与壶香的完美融合。使用坭兴陶壶泡茶,不仅茶香四溢,连壶本身也会被茶香所包围。即使长时间使用,坭兴陶壶依然能够保持茶的香味,甚至在泡白开水时,也能让水质带上一丝茶的清香。坭兴陶茶具的这一特性,使其在茶艺界备受推崇。尤其是对于广西梧州的六堡茶,坭兴陶壶能够充分激发其浓醇的黑茶风味,使茶香更加醇厚,滋味更加浓郁。
广西的酒也有悠久的历史。早在汉代,广西苍梧就生产了缥清酒,又名苍梧清,是当时的酒类珍品。汉代刘熙在《释名·释饮食第十三》中说:“酒言宜城醪,苍梧清之属也。”2苍梧清在当时代表了清酒类的最高水平。南宋文学大家范成大曾来广西任静江府知府兼广西经略安抚使,他在《桂海虞衡志》中写道:“及来桂林,而饮瑞露,乃尽酒之妙,声震湖广。则虽金兰之胜,未必能颉顽也。”3说的是品尝了桂林的瑞露酒,才领略了酒的奥妙。如今,广西仍有不少名酒,如三花酒、丹泉酒等。在已经公布的九批自治区级“非遗”名录中,各类酒的酿造、泡制技艺就有18项,包括桂林三花酒传统酿造技艺、丹泉酒酿造技艺、湘山酒传统酿造技艺、昭平黄酒酿造技艺、罗城野生毛葡萄酒酿造技艺等。
伴随着酿酒技术的产生与发展,酒具也应运而生。今天我们用于盛酒的常见器具有缸、壶、瓶、杯等,材质上有陶、瓷、玻璃、塑料种种。在古代社会,酒具的种类也非常丰富。
铜桶是广西秦汉时期一种独具特色的盛酒器,形似我们今天所用的水桶,体量较大,能盛装的酒量也比较多,1976年贵县(今贵港市)罗泊湾1号墓出土的“布”铭铜桶、复线交叉纹铜桶等,都属于这一类盛酒器。除了本土风格的酒具,汉代广西也有具有中原风格的盛酒器,如蒜头型铜扁壶、彩绘勾连云纹铜壶、环耳杯形铜盖壶等,还有融汇本地特色和楚文化特征的盛酒器,如漆绘提梁铜桶等。除了青铜器,古代盛酒器还有陶器类、瓷器类等。比较有特色的,如长颈陶壶,其特点是直长颈、扁圆腹,由蒜头壶演变而来,大约西汉晚期出现在岭南地区。还有陶匏壶,其器型就像一个截去顶端的葫芦,是常见越式器。两晋时期,广西还出现了青瓷鸡首壶。到明代时,梅瓶成为一种高端的盛酒器,它的造型典雅,线条流畅,给人一种高贵而不失庄重的感觉。这种独特的气质使得梅瓶成为了明代士人的最爱。广西出土的明代瓷梅瓶非常多,集中在桂林的明代靖江王陵区,桂林博物馆所藏明代梅瓶数量居全国之首。
卮是古代一种常见的饮酒具,相当于我们今天所用的酒杯。卮流行于秦汉时期,在汉代的画像砖石和壁画上,持卮宴饮是常见的题材。持卮相邀、相互敬酒,成为古代社交场合的一种礼仪。广西出土的卮,有青铜材质的,也有陶质的。容量上有大的,也有小的。卮不仅是一种实用的饮酒器具,还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在一些卮的腹部和底部,雕刻有精美的图案,如水波纹、弦纹、云纹等,展示了古代工匠的高超技艺。
耳杯也是一种饮酒具,在我国古代酒文化中占据重要地位。广西汉墓中发现的耳杯,有青瓷耳杯、漆耳杯等。青瓷耳杯主要流行于民间,为普通百姓日常饮酒所用。而漆耳杯则多为贵族阶层所青睐,彰显出他们高贵的社会地位。漆耳杯的制作工艺精湛,采用朱、黑等色彩绘制图案,线条流畅,画面优美。这种耳杯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它反映了我国古代漆器工艺的高超水平,也揭示了当时的社会风貌和审美趣味。贵港罗泊湾汉墓出土了“一大批漆耳杯,初步统计残片有七百多片,能复原者仅得二十多件,绝大部分外表髹黑漆,腹内髹红漆,耳及口缘在黑漆底上再描朱色花纹。口沿内侧描绘鸟头纹,个别内部描绘暗花云凤纹”1。合浦望牛岭2号墓中也出土有不少漆器,其中的漆耳杯2虽已残朽,但通过线描图仍能看出杯内的朱绘云凤纹,双凤起舞,极为华贵。云凤纹也寓意着吉祥如意,展现了古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五、用于存储、加工粮食的器具——贮藏器与加工器
水稻是广西人的主要粮食作物。在广西的“非遗”美食当中,桂林米粉、螺蛳粉、宾阳酸粉等粉类,横州大粽、上思凉粽、武鸣灰水粽、隆林黑米粽等粽类,合浦大月饼、梧州鸡仔饼、龙圩猪油饼、藤县太平米饼、京族风吹饼等饼类,壮族五色糯米饭、武鸣米花糖、官垌米糤、天等五彩糍粑等,都是用稻米制作的。
广西稻米的种植和生产加工有悠久的历史。史前时期,由于地处低纬度地区,广西各地土地肥沃,水网密布,雨热同期,野生稻分布广泛。娅怀洞遗址出土的稻属植硅体,距今1.6万年,“是目前已知的世界上最早的人类利用野生稻资源的证据”1。在长期采集野生稻谷的过程中,人们逐渐掌握其生长规律,最终将野生稻驯化成了栽培稻。资源晓锦遗址、那坡感驮岩遗址出土的炭化稻谷及相应生产、生活工具,说明了在4000—5000年前广西稻作文明的产生与发展2。
到了秦汉时期,随着郡县制度的进一步确立,大批中原人迁居广西各地,带来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经验。铁制农具、牛耕技术、优良作物品种的输入以及水利设施的修建,使广西稻作农业获得长足发展和进步,稻米产量不断提高3。在满足基本食用需求的同时,人们开始有了一定的余粮作为储备。
广西汉代的粮仓,可从汉墓中所发现的粮仓和粮囷模型看出基本样式。1971 年合浦县望牛岭1号墓出土一座悬山顶干栏式铜仓4,和我们今天所熟悉的干栏式建筑一样,平面呈長方形,位于一个平台之上,下设八根柱子,将整座建筑顶离地面,便于防虫、防潮。与此类似的粮仓模型,在合浦及梧州汉墓中均有所发现。其中梧州大塘1号墓出土的铜仓,出土时仓内尚存大量谷物5。
除了方形的、像平房一样的粮仓,还有一种圆形、筒状的储粮设备,叫做粮囷。1959年梧州市云盖山出土了一件用滑石雕凿而成的粮囷模型,囷体呈圆筒形,有门,且门位很高,需要架楼梯方可出入,基座底下也有四根棱形柱将囷体顶离地面6。
对于稻谷等粮食的加工,如今已经普遍实现机械化。但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广西农村地区磨米或舂米所使用的工具还主要是石磨、石臼或木臼,它们都有着久远的使用和发展历史。史前时期,人们研磨谷物的石器,被称为研磨器。早期是把谷物放在石块的平面上,用另一块石头来回碾磨,使谷物脱壳,后通过对石块的加工打磨,使其发展成石磨盘和石磨棒的组合。广西钦州独料遗址出土有完整的石磨盘、石磨棒,是当时人们所使用的一种研磨粮食的加工工具7。进入先秦时期,石磨盘、石磨棒逐渐被杵和臼所取代。广西汉墓中出现了不少臼的模型及持杵舂米的人俑形象,如1955年贵县(今贵港市)高中工地4号墓出土的六俑陶屋、1958年梧州市云盖山5号墓出土的五俑带圈陶屋以及1974年平乐县银山岭124号墓出土的方形合院式庑殿顶陶楼等1,说明利用杵臼舂米在汉代时已经非常普遍。
此外,旋转型圆形石磨在汉代也已经较为普遍,这种石磨由上下两扇圆形的石块组成,它们的相接面分别刻划齿痕。上面一块圆石中间开有圆孔,可注入谷物,侧面连接着轴杆。摇动轴杆后,即可带动圆石旋转,从而磨碎谷物。石磨的使用在后世虽有所改进,也出现了借助畜力、水力、电力的方式,但其基本形制可以说一直沿用至今。
结语
无论是炊煮器、盛食器,还是进食器,抑或是茶器、酒具、贮藏器与加工器,它们在历史上的每一次发展、变革与进步,都与传统手工业中的各个门类有着直接而显在的关系,且从古至今都有所传承和发展。通过这些物和技艺的传承,也可以看出中华文明的连续性与创新性。
在众多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中,“非遗”美食尤為引人注目。它们提供给人类的,不仅是果腹,或是美味的享受,更是一种深厚的历史文化的滋养。深藏在“非遗”美食背后的技艺和器物,是“非遗”美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了悠久、丰富的文化传统和独特的民族风情。通过研究这些“物”,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非遗”美食的历史、传承和发展,为弘扬我国的传统文化贡献力量。同时,我们也应该重视对这些传统技艺的保护和传承,让“非遗”美食文化代代相传,永葆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