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心亿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美酒需用夜光杯来盛,宴席需有琵琶声助兴。此刻对古人来说,不仅是盛宴,也是精神欢歌,更是无数热血男儿心灵深处的千古绝唱。故可知:物质与精神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物质追求是现实生活中对实在利益的追求,是一种享乐;精神追求则是对人生理想的奔赴,是追光而行。
过度的物质追求会让人变得势利,但适当的物质追求能够丰富生活。
众生心中,皆有对世俗的贪念和对物质追求的享受。但总有人让自己的贪痴嗔掌控了自己,和珅贪污白银8亿两,某地水利局局长贪污两千多万,可终究没一个有好下场。而反观陆游“晴窗细乳戏分茶”、苏轼“日啖荔枝三百颗”,皆为不得志之时对物质有度的享受,它不仅为其带来了物质享受,也更为其摆脱精神的失意提供了桥梁。故可知,物质追求不是贪婪无边,而是适度享受,为其精神追求提供动力。
青出于藍而胜于蓝,精神扎根于物质却高于物质。
精神追求是黑暗中的烛火,是迷雾中指引人前进的灯塔,是荆棘丛生遍体鳞伤时不竭的动力。忆往昔,“君去矣,甘将热血红青岛;吾来也,不许狂奴撼泰山”,陈独秀捍卫主权的追求,使其将生死置之度外;看今朝,“清澈的爱只为中国”,陈祥榕保卫国家的精神追求,让其在战斗中未退半步。精神追求是超越物质追求的。从辛弃疾“可怜白发生”却白首雄心壮志不减,到张桂梅用一生照亮大山女孩的梦想;从哥白尼用生命捍卫“日心说”到黄文秀用生命去建设家乡,无一不展现着一个事实:精神追求超越物质追求,超越年龄,甚至超越生命。
物质与精神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精神追求超越物质追求却并非完全脱离物质追求,精神追求的终极目的是使自己过上更好的物质生活,两者不可分割。陈延年陈乔年两兄弟对无物质全精神的追求在上海屡遭碰壁;中亚某些宗教近乎盲目的信仰,成为极端组织的温床。试想,假设人们食不饱腹,又怎能去全身心学习?怎能去建设自己的国家?由此观之,物质撑起精神,精神指引物质,二者千丝万缕不可分割。
处于当今盛世,物质不再匮乏,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在适当的物质追求上不应建立更远大的精神追求,破凌霄踏南天吗?
望闻问切
文章存在的缺憾主要有三:一是标题虽然化用王勃名句,但“秋天共长天一色”与论题无关;二是分析说理过程中未能紧扣论题及物质与精神之间的关系展开,逻辑上不够严密;三是处理“物质”与“精神”关系时有“骑墙”之嫌,缺乏明确的倾向性。此外,语言表达上也有不当之处,显得生硬,可进一步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