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栏杆拍遍》:剖析写作技巧,提高阅读水平

2024-06-05 13:23
关键词:梁衡晋祠栏杆

内容导读

苦心经营的大气磅礴之美

——《把栏杆拍遍》导读

《把栏杆拍遍》是一部散文集,由梁衡先生亲自挑选了近四十篇适合中学生阅读的散文,编辑成册,文章由天津市语文特级教师陈秀征点评,每篇文章后面附有阅读指导,全面分析文章背景、写作方法和阅读理解思路,对提高中学生的阅读与写作能力很有帮助。

梁衡先生勤于思考,治学态度严谨,他的思想鲜活明朗,不陈旧呆板,不落入窠臼,他不僅在写作章法上推敲,而且对所写的对象进行调查研究,调阅的资料不说等身也有半人高。梁衡在散文上算是苦心经营、用力求工的,所以有人称他的散文为“苦吟派”。比如写辛弃疾《把栏杆拍遍》之前,先做辛弃疾的年谱,然后提炼辛弃疾的思想,为了国家,辛弃疾把栏杆拍遍,一个报国无门的知识分子形象就描摹出来了,真有杜甫那种“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意味。梁衡的散文很少有随意之举,大至全文的立意,小至个别的字句,一眼就可看出作者是用心琢磨过的,大有以“工”求完美的雄心。

梁衡的散文能够融合历史、哲学、文学等方面的思考,使得文章具有深刻的思想和内涵,同时也具有很强的启示性和思考价值,具有一种大气磅礴之美。作者通过对历史事件、人物、文化的分析,挖掘其背后的哲学意义和历史价值。在描述现实事件时,能够从历史、哲学、文学等不同角度进行思考,深入剖析事件的意义和背景。在叙述过程中,能够运用文学手法,如比喻、象征、对比等,增强文章的表现力和思想深度。

总之,梁衡的作品充满了深刻的思考和感悟,他以独特的人文视角和科学严谨的态度来观察世界,用精练而富有情感的文字,传达了他对生活的深刻理解。

精彩展示1

时隔千年,当今天我们重读他的作品时,仍感到一种凛然杀气和磅礴之势。比如这首著名的《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我敢大胆说一句,这首词除了武圣岳飞的《满江红》可与之媲美外,在中国上下五千年的文人堆里,再难找出第二首这样有金戈之声的力作。虽然杜甫也写过“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军旅诗人王昌龄也写过“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但这些都是旁观式的想象、抒发和描述,哪一个诗人曾有他这样亲身在刀刃剑尖上滚过来的经历?“列舰层楼”“投鞭飞渡”“剑指三秦”“西风塞马”,他的诗词简直是一部军事辞典。他本来是以身许国,准备血洒大漠、马革裹尸的。但是南渡后他被迫脱离战场,再无用武之地。像屈原那样仰问苍天,像共工那样怒撞不周,他临江水,望长安,登危楼,拍栏杆,只能热泪横流。

写作借鉴

这是一篇解读深刻、感情真挚、语言隽永的佳作。作者凭借渊博的学识、惊人的智慧、独到的视角,对辛弃疾做了独特而又耐人品味的解读。文章概述了辛弃疾不平凡的一生,通过对其词的解读,通过与其他词人的深刻比较,剖析了辛弃疾成为爱国志士、爱国词人的根本原因。语言老练、深刻、独到。语句整散结合,有力度,有魄力,有情感,有哲理,充溢着作者对辛弃疾的同情、赞扬、敬佩。

本段主要运用了对比或衬托的表现手法。一是《破阵子》可与岳飞的《满江红》相媲美;二是杜甫、卢纶等人的作品只是旁观式的想象和描述,而辛弃疾的作品是亲自参战经历的描述;三是用屈原和共工衬托辛弃疾的悲愤之情。

精彩展示2

你看,虽生乱世,有多少文人不是照样手摇折扇,歌咏风月,琴棋书画了一生吗?你看,有多少女性,就像那个孙姓女子一般,不学什么辞藻,不追求什么爱情,不是照样生活吗?但是李清照却不,她以平民之身,思公卿之责,念国家大事;以女人之身,求人格平等,爱情之尊。

无论对待政事、学业还是爱情、婚姻,她决不随波,决不凑合,这就难免有了超越时空的孤独和无法解脱的悲哀。她背着沉重的十字架,集国难、家难、婚难和学业之难于一身,凡封建专制制度所造成的政治、文化、道德、婚姻、人格方面的冲突、磨难都折射在她那如黄花般瘦弱的身子上。

一如她的名字所昭示的,“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李清照骨子里所追求的是一种人格的超群脱俗,这就难免像屈原一样“众人皆醉我独醒”,难免有超现实的理想化的悲哀。

写作借鉴

在历史长河中,李清照作为一位女性词人,以其独特的才华和人生经历,成为了一座耀眼的灯塔。她的诗词作品,尤其是那首著名的《声声慢》,以其凄冷的美感打动了无数人的心。而她的人生经历,更是充满了波折和戏剧性。她生活在一个战乱频发、社会动荡的时期,虽然身世显赫,但经历了无数的苦难和挫折,依然坚忍不拔,用她的笔和人生,向世界展示了女性的独立和才华。本文运用了大量生动的描绘和形象的比喻,将李清照的人生比作一首起伏跌宕的乐章,将她的诗词比作一幅幅色彩斑斓的画作,使人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

精彩展示3

这里的水,多、清、静、柔。在园内信步,那里一泓深潭,这里一条小渠。桥下有河,亭中有井,路边有溪,石间有细流脉脉,如线如缕;林中有碧波闪闪,如锦如缎。这么多的水,又不知是从哪里冒出的,叮叮咚咚,只闻佩环齐鸣,却找不到一处泉眼,原来不是藏在殿下,就是隐于亭后。更可爱的是水清得让人叫绝。无论多深的渠、潭、井,只要光线好,游鱼、碎石,丝纹可见。而水势又不大,清清的波,将长长的草蔓拉成一缕缕的丝,铺在河底,挂在岸边,合着那些金鱼、青苔、玉栏倒影,织成了一条条的大飘带,穿亭绕榭,冉冉不绝。当年李白至此,曾赞叹道:“晋祠流水如碧玉,百尺清潭泻翠娥。”你沿着水去赏那亭台楼阁,时常会发出这样的自问:怕这几百间建筑都是在水上漂着的吧!

写作借鉴

梁衡的《晋祠》是一篇典型的古文游记,描写了晋祠的山美、树美、水美。在描写过程中,作者运用了多种表现手法,如比喻、夸张以及多感官结合描绘其水之美,让读者感受到了晋祠的自然美景和人文建筑的和谐统一。这篇文章以优美的语言、深邃的文化内涵和丰富的情感,描绘了一幅关于晋祠的美丽画卷,让读者感受到了晋祠的自然美景和人文建筑的和谐统一,同时也展现了作者的文化素养和人文情怀。

猜你喜欢
梁衡晋祠栏杆
跨过童年的栏杆
追寻那遥远的美丽
收割啦!晋祠大米再获丰收
韭菜坪记
著名新闻人、作家梁衡
晋祠周柏
高速公路手动栏杆智能化改进方案设计
梁衡:树梢上的中国
高速公路自动栏杆机技改方案探析
晋祠亭台楼榭楹联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