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万祥
1
高一开学第一天,潘明就注意到了班上有个女生很特别。她个子不高,还略微有些驼背,坐在最后一排靠窗的位置。小麦色的皮肤,发色是淡淡的棕,头发略显随意低低地扎着,左侧的刘海很蹩脚地遮着少半张脸,看上去呆板沉闷,一点都没有十六七岁少女该有的活力。
她总共说了三句话。第一句勉强从口型可以判断,她说她叫李桂荣。后面两句,恐怕就连她的同桌也没有听清。
潘明因为数学成绩好,自荐当了数学课代表。第二天他在统计作业本时,发现全班只有李桂荣没交数学作业。潘明心里嘀咕:这个女生蔫蔫的,倒是挺有胆量,第一次收作业就敢不交,学习好不好且不说,单是这态度,就着实让人不敢恭维。
好奇中夹杂着一丝反感,潘明走到李桂荣面前询问原因,李桂荣用蚊子般细弱的声音告诉潘明她忘带了,下午补交。
从那以后,李桂荣就经常出现在未交作业的名单上,每次的理由都一样——忘记带了。而下午潘明来到教室时,都会发现李桂荣的作业本静静地躺在他的座位上。他很不解,李桂荣为什么总是忘带作业,好几次想开口询问,但一看到她那副懒踏踏的样子,话到嘴边又生生咽了回去。
一天中午放学,潘明走出校门才发现忘记带英语书。每天中午背单词是他雷打不动的习惯,于是他又返回教室去取课本。
推开教室门的那一刻,他愣住了。原本应该空无一人的教室里,却有一个孤独的身影。是李桂荣。她正低着头在本上写着什么,左侧的刘海垂落半空,让本就毫无活力的她看起来更加地憔悴。
潘明好奇地走过去,看清了本上的字,原来她在补数学作业。
“你不回家么?”潘明终于忍不住问道。
李桂荣没说话,只是抬头看了眼潘明,摇摇头,又低下头,脸上却早已一片绯红,那副不知所措的样子,让潘明失去了继续交流的欲望。他转身离开,轻轻关上了门。
2
在全年级活跃得出了名的高一(3)班,自闭孤僻的李桂荣是一个与班级形象格格不入的存在,很自然地被大家忽略。
高一暑假,学校组织了一次夏令营。夏令营里有两个拓展项目,信任背摔和高空断桥。做信任背摔时,李桂荣站在高台上,紧闭着双眼,眉头紧锁,表情痛苦得有些扭曲。任凭教练怎样鼓励,就是久久不肯向后倒下,最后竟然啜泣了起来。
有的同学开始不耐烦了,小声抱怨起来。离教练最近的潘明忍不住说了句:“教练,她可能不太舒服,要不还是让其他同学先来吧。”教练见状,同意了潘明的提议,只好让她先到一旁休息。
然而,等到过高空断桥时,其他同学一个个望而却步,还有一些胆小的女生吓得嗷嗷直叫,就连班里最健硕的男生都忍不住一步三退。可轮到李桂荣时,她却异常勇敢,表情坚定,像是一个敢于直面死亡的勇士,毫不犹豫地一步跨了过去。双脚踩稳的那一刻,她的脸上也没有丝毫的激动和兴奋,反而有一种说不出的落寞。
李桂荣在这两个项目里的反常表现,重新吸引了潘明的注意。他开始对这个女生充满好奇,觉得她一定有着不寻常的经历。
3
结营的前一晚上,学校在营地的露天广场上举行了篝火晚会。学生们围坐在篝火旁,三五成群,载歌载舞。
潘明朝广场走去时,无意中发现一个孤独的身影,坐在草地上仰望星空。仔细一看,是李桂荣。潘明走上前去,小心翼翼地问道:“我可以问你个问题吗?为什么你过高空断桥的时候那么勇敢,可是信任背摔的时候又那么抵触?”
就在潘明以为得不到回答,准备转身走开的那一刻,或许是出于对潘明曾经为她解围的感激,李桂荣幽幽地说:“我不相信别人,我也不害怕死。”这话让潘明打了个激灵,他疑惑这个女孩分明处于美好的花季,为什么却如此悲观绝望。
“愿意和我说说吗?”他忍不住问道。
李桂荣默不作声,两手不断地揉搓着衣角,像是做了一番艰难的思想斗争,终于缓缓开口,讲起了自己的经历。
她上小学二年级时,父母离了婚。因为母亲患有疾病,不能照顾李桂荣,所以她跟了父亲。后来父亲再婚,并和继母生下一个儿子。从那以后,她便成了保姆一样的存在。别的孩子放学回家写作业、玩耍,而她只能默默地做着一件又一件她并不熟练的家务,还要学着照顾那个婴儿的弟弟。
还在长身体的李桂荣,吃不好,睡不好,一直营养不良。长期得不到关爱的李桂荣,渐渐变得自卑、孤僻。
雪上加霜的是,初二那年,同桌偷了别人的钱。在老师和政教处的严密调查下,同桌心虚,便偷偷把钱转移到了李桂荣的书包里。结果,当时毫不知情的李桂荣就这样替人背了锅,成了人人唾弃的小偷。此后,在学校遭遇了不少霸凌。
家里家外都得不到善待,她只能靠着学习麻痹自己,总算顺利地考上了高中。那原本是唯一一件讓李桂荣欣慰的事,却让她知道了一个无比残酷的真相——当年偷钱并嫁祸给她的人,正是她那看起来人畜无害的同桌。
高中的知识内容比从前要多,难度也有所增加。每天晚自习放学后,别的孩子在家饱食之后开始安心写作业,而李桂荣,却被埋在成堆的家务活里。
家里的经济大权掌握在继母手里。每月她只有少得可怜的零用钱。为了省钱,她连午饭也不敢吃。就连一块钱的饼子,都舍不得买。
“我活着,就像在黑夜里行走,永远看不到光。”李桂荣低沉的嗓音里透着绝望。
听完李桂荣的话,潘明倍感震惊,很难想象这样一个处在花季的女孩,竟有着如此痛心的遭遇。
沉思了好一阵,潘明说:“告诉你个秘密,每个星星都有一种特殊的能量。你把它们当成你的朋友,把你的秘密告诉它们,它们就会给你力量。”
李桂荣转过头看着潘明,眼神复杂,像是意外,又像是感激。或许,在这个可怜的女孩心里,从没想到过,还会有人肯倾听她的遭遇,甚至还会安慰她。
4
潘明发现,李桂荣去图书馆的次数越来越多了。他欣慰地笑了,他知道李桂荣没钱买书,所以他曽推荐给她的那些书,都是图书馆里有的。
元旦前夕,潘明收到了一张卡片,是用比较劣质的硬纸片做成的,印刷也很粗糙,应该是文具店里最便宜的那种。
卡片上只有简单的一句话:“谢谢你,真的,新年快乐!”娟秀的字体让人忍不住多看两眼。虽然没有写名字,但潘明猜得出是谁送的。
潘明发现李桂荣其实有很多优点。她有才情,心思细腻,做事认真,而且,还很有数学天分。
有好几次潘明翻看李桂荣放在他桌子上的作业本,发现有些题目,李桂荣的解题方法比他自己的更胜一筹。他不禁暗暗感慨,这个本应如鲜花般绽放的女孩,却承受了不该承受的苦难,被摧残得面目全非。每每想到这里,潘明就更加坚定地想要帮助李桂荣。
潘明开始试着给她一些生活上的建议。他一心想让这个女孩散发出她应有的光芒,可是又生怕勾起她的痛苦回忆,不小心伤了她的自尊。所以每次动笔之前,总是小心翼翼,斟酌好久,还要故作轻松。
李桂荣的回应也越来越积极,诉苦的内容越来越少,取而代之的是一次次有思想有深度的观点分享。
老师和班里的同学们也渐渐感觉到了李桂荣的变化。她的作文开始被语文老师当作范文在全班面前朗读。期末考试结束后,因为李桂荣进步最大,老师特意在家长会上表扬了她。
5
寒假结束后,高三开学第一天,班主任说:“李桂荣不来了,她转学了。”
潘明一脸的难以置信,赶忙问道:“老师,她为什么转学?转到哪里去了?”
“哟,这个可不清楚,说是家里有特殊情况。”
既惊讶又不甘心,潘明也不知道,李桂荣的弟弟要上小学了,而继母和父亲中午没时间给弟弟做饭,又不放心外面的小饭桌。于是继母想出了一个办法,把李桂荣转到她们家附近的学校,这样,她就可以中午回家给弟弟做饭了。
没有了李桂荣的消息,潘明变得无比沮丧。起初他只是看李桂荣可怜,才想要帮助她,随着接触的增多,李桂荣最真实最美好的一面,像一幅美丽的画卷,慢慢展现在他眼前,赢得了他的尊重和欣赏。她早已经成为了他生命中一个重要的朋友。
现在,这个重要的朋友从他的生活中消失了。他既怀念那种曾经的交流,又担心刚刚有了起色的李桂荣,会不会再次被不幸的遭遇压得抬不起头。
与李桂荣失去联系的日子里,潘明更加努力地学习。他始终记得有一次,李桂荣在写给潘明的纸条上告诉他,自己想要考进省城的理工大学,而那所学校,恰好也是他的目标。
6
潘明如愿考上了理工大学。从进校第一天起,他就开始不遗余力地寻找着李桂荣。
事实上,他一点都不确定,李桂荣到底有没有考上这所学校。这种徒劳无功的寻找,不过是让他心里有所寄托的一种方式罢了。
恰逢各个社团都在热火朝天地招新。潘明毫不犹豫地申请加入校报记者团。凭着良好的底子和过硬的素质,他成功地成为了一名校报实习记者。
“这应该是让李桂荣找到我的最快的方式了吧,如果她也考上了这里。”他暗自想到。
三个月后的一天,潘明回到寝室,放下书包,拎起暖水瓶,下楼准备去吃晚饭。出了男生宿舍楼没几步,就听到身后传来一个声音:“潘明!终于找到你了!原来你真的在这里!我在校报上看到了你的名字,你的文章!我知道,一定是你!”
潘明立刻转过身,只见一个扎着高马尾,棕色头发,露着光洁额头的女孩站在面前。
“李桂荣!”潘明激动地喊出了女孩的名字,抑制不住的喜悦让他一个箭步冲了过去。
眼前这个女孩,和一年前相比,变化大得惊人。他第一次看到了她灿烂的笑容,第一次听到了她这么清晰响亮地叫出他的名字。
7
转眼到了大二。最新一期校报上,潘明和李桂荣的名字并排出现。潘明轻轻摩挲着两人的名字,脑海中浮现出两个稚嫩青涩的身影,从陌生到熟悉,从熟悉到分离,又从分离到重逢,直到后来的并肩奋斗。
一天,潘明紧张又兴奋地约了李桂荣一起去看流星雨。冬日夜晚的山上,冷风肆虐,一阵接一阵直往人的领口里钻。看到李桂荣蜷缩起来瑟瑟发抖的样子,潘明赶忙脱下外套,小心翼翼地披在李桂荣身上。
李桂荣的身体略微一颤,一股暖流淌入心底。父母离婚后,第一次有人对她如此亲密地关心,而这种关心,既陌生又熟悉。她的脸开始发燙。
她不禁想起高三那年。虽然无法与潘明见面,但是潘明带给她的勇气已经足以让她面对生活的种种磨难。继母不支持她上大学,甚至希望她毕业就出去打工挣钱,所以尽管知道她高三学业负担很重,却不肯有半点体谅。她就咬着牙,挤出一切能挤的时间去复习功课。整整一年,她没有一个晚上睡觉超过四个小时,没有安心吃过一顿饭,甚至连洗碗刷牙洗衣服的时候,都是一边干活一边复习功课。
最累最苦的时候,她含着泪,拼命地抬头仰望星空,不断地回想潘明跟她说过的每一句话,那些鼓励和安慰,如温暖耀眼的阳光一般,为她驱走冰冷和黑暗。
从那时起,她发现自己开始对潘明有了一种超越感激的依赖。和潘明考上同一所大学,成了她当时最大的精神支柱。
一颗流星划过,李桂荣赶忙握紧双手,闭上眼睛许愿。潘明专注地盯着她的侧脸,不忍将目光移开。
“许了什么愿望,能告诉我?”潘明问。
“我要幸福!”李桂荣有些严肃,很认真地看着潘明的眼睛。
“会幸福的!”潘明轻轻地拍了拍李桂荣的肩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