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兴闬
[摘 要] 《嘉莉妹妹》是美国现实主义作家西奥多·德莱塞创作的长篇小说,描写了农村姑娘嘉莉来到大城市芝加哥寻找幸福,为摆脱贫困,出卖自己的贞操,先后与推销员和酒店经理同居,后又凭美貌与歌喉成为演员的故事。本文以女性主义视角,从社会性别角色的束缚与挑战、经济独立与女性自由等多方面对《嘉莉妹妹》体现的女性主义理论进行阐释。
[关键词] 《嘉莉妹妹》 女性主义批评 性别角色 自我意识觉醒
[中图分类号] I106.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7-2881(2024)08-0068-04
女性主义批评是文学和艺术批评的一个分支,它使用女性主义理论和方法来分析文本,揭露性別偏见,并探索女性在文化生产中的角色和表现。女性主义批评主要涉及性别角色等在文学作品中的构建和表述方式,主要关注点包括性别不平等、女性视角、女性自我意识觉醒、父权制等多个方面。本文从女性主义视角出发,分析德莱塞的《嘉莉妹妹》如何通过对主人公嘉莉的个人奋斗历程刻画,阐释女性在面对现实挑战和内心冲突的过程中,逐步发掘、表达并坚守自我需求的过程,挖掘作品里女性角色面临的社会困境与自我觉醒过程,以及嘉莉突破困境带给读者的启示。
一、女性面临的困境
1.社会性别角色的束缚与挑战
《嘉莉妹妹》蕴含着中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美国社会对女性角色的预设和期待,如嘉莉在乡村生活时受到传统道德约束,她在城市中的生存困境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女性的双重标准和限制。深入剖析小说里的父权社会对女性角色的预设和期待,以及这些期待如何塑造了嘉莉的人生轨迹,有助于读者理解女性主义理论中社会性别角色对女性的束缚与挑战。
嘉莉从乡村到城市的生活经历,生动地揭示了当时社会对女性的双重标准和限制,这是父权社会下的传统性别角色导致的。父权制强化传统的性别角色,从而赋予男性以特权。传统的性别角色把男性塑造成理智、坚强、见义勇为和英明果敢的人物,而把女性塑造成感性(不理智)、软弱和唯唯诺诺的人物。这些性别角色被人们成功地用来捍卫两性不平等的现实,这种不平等一直延续到今天[1]。
在乡村生活中,嘉莉被传统的道德观念严格约束。她被期待扮演一个安分守己、恪守妇道的家庭妇女角色,这种角色定位强调的是贞洁、顺从和牺牲精神。然而,面对着城市的繁华与纷乱,她心中对钱财和富贵生活的渴望被激发出来。她羡慕上层社会生活的奢靡和繁华,认为有了这些物质财富,自己也能获得上层人士的身份,过上更好的生活[2]。嘉莉内心深处对更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与这种角色设定产生了冲突。她逃离乡村的行为,既是对贫困和单调生活的反抗,也是对传统性别角色束缚的挑战。
而当嘉莉来到繁华的城市后,她面临的生存困境进一步反映了社会对女性的双重标准。一方面,社会鼓励并利用女性的外貌和魅力作为获取经济和社会地位的手段,如嘉莉通过舞台表演逐渐获得成功;但另一方面,社会又对那些不遵循传统贞操规范、试图自我实现的女性进行严厉的道德审判。嘉莉虽然在演艺界取得了一定的成功,但她的情感生活和道德选择却饱受诟病,这显示了社会对于女性自由选择权的压制。
2.传统婚姻的桎梏
传统的父权制观念下,女子必须美丽、温柔、年轻,才有资格成为众多男性寤寐思服的对象,美丽温柔的少女被勇敢的青年男子从险恶的环境中解救出来,因为女性总是无力自救的,然后与其喜结连理,永远过着幸福的生活。这种情节暗示嫁对丈夫是幸福的保障,这也是有正义感的青年男子应得的回报[1]。
而嘉莉正面临着这种传统婚姻模式的束缚,即结婚并过平淡无奇的生活。尽管这种结合在当时的社会语境下是“正统”的选择,但她本能地渴望逃离这种束缚,追求更广阔的世界和个人发展机会。即使嘉莉后来与赫斯渥结婚,她也不愿受到束缚。这场婚姻对她而言只是充满商品和物化气息的相互利用,与其说是婚姻,不如说是商品。“在终于使他们成婚的谈情说爱时期中, 主要的因素是交织在一起的情欲与个人利益。等情欲得到满足了, 他们就被婚后人们所共有的种种利益结合在一起, 共同过着日子。”[3]
3.女性间的复杂关系
小说中不同女性角色之间存在复杂的关系,反映了女性在社会压力下的相互支持与矛盾冲突,这是当时女性面临的又一挑战。女性既有面对父权制社会压力的相互支持,又存在着竞争与排斥。一方面,《嘉莉妹妹》表现了女性在社会压力下的互助精神。例如,嘉莉在城市生活中得到了一些女性的帮助,如凡斯太太给予她接触上流社会的机会。然而,在当时资本主义社会背景下,这种互助存在的前提条件是不影响个人利益。凡斯太太发现嘉莉经济陷入困境后便不再与嘉莉往来,直至嘉莉成为知名女演员,两人的交情又自然地恢复了。嘉莉的姐姐敏妮认为妹妹去芝加哥找工作可以补贴家用,所以才收留她。而当嘉莉表示不喜欢当前的工作时,敏妮感到很不满意。当妹妹因病失业,无法继续分摊生活费用时,她便提出让嘉莉返回乡下以节省自己小家庭的开支[4]。另一方面,作品也揭示了女性的竞争关系,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当时社会结构对女性角色的限制和性别歧视导致的。嘉莉为了摆脱贫困、追求名利而必须与其他女性争夺有限的职业空间和社会资源,比如她与剧场里的其他女演员的竞争就体现了这一点。同时,在爱情关系中,女性的角色往往只能依附男性,这种环境加剧了女性之间的感情矛盾冲突。
通过这样的描绘,作者既突出了女性主义倡导的团结互助与共同进步的愿望,同时也对女性内部因社会不公而产生的矛盾进行了深刻剖析,从而提醒读者关注并反思性别歧视所带来的问题,强调有必要构建一个更为公平、包容的社会环境,让女性能够真正实现平等发展和自我价值的实现。这也表达了女性主义倡导的女性团结互助与共同进步的精神,同时也揭示了受制于性别歧视环境下的女性内部矛盾,提醒人们关注并解决这一问题。
二、女性的自由与觉醒
1.经济独立与女性自由
嘉莉的个人奋斗历程,生动展示了经济独立对于女性实现自我解放和人格独立的重要性,这与女性主义的核心理念高度契合。嘉莉来自贫穷的农村,初到城市时生活困苦,依赖他人的接济。然而,她不满足于现状,“想要享有奢侈与豪华, 期待某一天更好的事业或是婚姻机会出现来获得幸福”[5],积极寻求改变命运的机会。她先是通过自己的美貌和才艺在剧院找到了工作,逐渐实现了初步的经济独立,摆脱了最初的贫困状态。然后,她凭借自身的努力和坚韧,不断向上攀登,最终在商业演出界获得了成功,实现了经济自由。她的经济独立不仅仅意味着物质生活的改善,更重要的是,嘉莉因此拥有了更多选择自己生活方式的权利,不再受制于传统社会对女性角色的束缚,能够按照自己的意愿追求事业和爱情。这一过程体现了女性主义倡导的“女性应该有掌控自己生活的權利”,即女性应当拥有与男性平等的经济权、决策权和自我实现权,彰显了女性主义的核心理念。
因此,小说体现了女性主义的核心理念之一,即经济自主是实现女性解放和人格独立的重要途径。嘉莉妹妹通过自我奋斗争取经济独立的过程,反映了女性主义提倡的女性应该有掌控自己生活的权利。
2.欲望表达与主体意识觉醒
嘉莉的情感历程,以及她如何在追求爱情、财富和名誉的过程中逐步发现并认同自己的内心需求,体现了女性主体意识的觉醒。在残酷的社会竞争中, 人只能“物竞天择、适者生存”[6]。嘉莉的欲望随着社交圈子的变化发生着改变。从追求最基本的生活, 到优渥的生活,再到有趣的生活继而到对自由与独立的追求,最后至自我意识的觉醒,嘉莉的主体意识的觉醒主要体现在她对爱情、财富和名誉等欲望的追求过程中,这一过程体现了女性从被动接受社会规范到主动追求自我价值实现的转变。
初到城市时,嘉莉对爱情抱有浪漫幻想,先后与杜洛埃和赫斯渥产生感情纠葛。然而,她发现这两段关系都无法满足自己内心深处对安全感和归属感的追求,这促使她开始反思并重新定义自己的情感需求,逐渐认识到爱情不能仅仅依赖于他人的给予,而应建立在自身独立与平等的基础上。
在追求财富的过程中,嘉莉开始逐渐意识到经济独立的重要性。她不甘于贫困的生活,先是出卖肉体给杜洛埃、赫斯渥,接着通过自身的才艺和努力在剧院找到了工作,并逐步提升了自己的经济地位。这种对物质保障的渴望,进一步推动了她主体意识的觉醒,让她明白女性同样可以自力更生,不依赖男性也能创造属于自己的生活。嘉莉在追求名誉的过程中,体验到了个人价值实现的乐趣。她在演艺事业上的成功,不仅给她带来了名誉和地位,更重要的是使她找到了存在的价值和意义。这个过程中,嘉莉逐渐认同并坚持自我内心的需求,不再受制于传统的性别角色和社会期待,真正实现了作为独立个体的女性主体意识觉醒。
综上,《嘉莉妹妹》中嘉莉的情感历程展示了女性如何在面对现实挑战和内心冲突的过程中,逐步发掘、表达并坚守自我需求的过程,生动诠释了女性主体意识的觉醒和成长。小说彰显了女性主义强调的女性个体性及女性欲望的正当性,即女性有权去探索、认识并满足自己的需求和欲望,体现为女性主体意识的觉醒和强化。
三、城市化机遇与女性困境突破
1.城市化进程中的女性身份重构
德莱塞以城市化进程为背景,通过嘉莉的个人经历深刻揭示了女性在现代化进程中如何寻求新的身份认同,并挑战传统的性别分工和社会地位,具体体现在嘉莉在由乡村到城市的迁移过程中,是如何借助城市环境与机遇进行自我重塑和社会地位的提升的。
传统上女性地位低于男性,普通女性几乎所有的事情都要依赖于丈夫。随着城市化的推进,占人口一半的女性成为一支重要的劳动力量,女性获得了自立的机会。通过嘉莉的成长,读者可以看到美国历史的转型时期女性所经历的重大改变[7]。
嘉莉离开狭小的乡村和单调乏味的生活,前往大都市芝加哥,这本身就体现了她对传统农村社会性别角色和婚姻制度的突破。在乡村,她的价值被限定在家庭内,而在城市中,她有机会重新定义自我并探索更多可能。不满足于作为男人的附属品或者家庭主妇的角色,嘉莉在城市中积极寻找工作机会,提升自身素质,并利用自身的魅力与智慧逐步提升社会地位。她通过与赫斯渥的关系进入上流社会,尝试重塑自己的社会形象,而不仅仅依靠婚姻来实现阶层跃迁。随着故事的发展,嘉莉在城市的演艺圈中打拼自己的事业,逐渐获得了一定程度的经济独立,这使得她在某种程度上不再完全依赖男性提供物质支持,从而在精神层面上获得了更大的自由度。这种经济自主性是现代女性主义视角下个体解放的重要标志。
嘉莉的行为也打破了当时社会性别角色对女性应安分守己、温顺服从的刻板印象。她在城市里勇敢地追寻个人欲望,不畏社会舆论压力,试图在男性主导的社会结构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展示了现代女性勇于挑战传统性别角色的决心。
通过城市化机遇,嘉莉得以突破了社会性别角色的束缚与挑战。小说深刻展现了女性主义视角下,女性如何在现代化进程中寻求新的身份认同,挑战传统的性别分工和社会地位,以此寻求更大的发展空间和个人价值实现的可能性。
2.对传统婚姻制度的突破
嘉莉在对待婚姻的态度上展现出了城市化社会中的现代女性观念,即不再视婚姻为唯一出路,而是将它视为实现个人价值的一个可能途径。德莱塞通过对嘉莉形象的塑造和经历描绘,对传统婚姻制度进行了批判与反思,反映了女性主义理论观点。
嘉莉的形象体现了现代女性观念的萌芽,她并未将婚姻视为社会赋予女性的唯一归宿或价值实现途径,而是将其看作实现个人梦想和提升生活地位的一种可能手段。她并不满足于传统的婚姻模式,尽管这种结合在当时的社会语境下是“正统”的选择,但她主动逃离这种束缚,追求更广阔的世界和个人发展机会。在遇到赫斯渥后,嘉莉的婚姻选择并未完全基于爱情或对稳定家庭生活的向往,而更多是出于对城市繁华生活和社会地位提升的向往。她利用婚姻作为跳板,不断尝试进入上流社会,并逐步实现了自我价值的提升和生活质量的飞跃。
嘉莉并非为了婚姻而结婚,而是视其为改变命运、追求个人理想的一种工具,这一观念突破了当时的主流道德框架,是对旧有婚姻观的一种深刻批判和反思。这也体现了女性主义对于婚姻制度内存在的性别权力不对等现象的深度剖析,倡导女性应享有选择婚姻或非婚生活方式的自由,并能在此基础上实现个人价值的最大化。
从嘉莉的经历来看,作者推崇女性应该依靠自己的双手去工作,不能把自己的希望寄托在婚姻上。没有经济独立,就很难有政治独立,没有独立的人格,就很难有家庭地位[8]。
四、启迪与反思
虽然现代社会的性别平等观念已经有所进步,但女性在追求自我价值实现、经济独立和情感自由等方面仍面临诸多挑战。《嘉莉妹妹》中的女性角色在物质生活与精神满足上的挣扎,反映了女性在社会经济结构中的弱势地位。尽管现代社会中女性已经普遍拥有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受教育权利,但性别收入差距、职场天花板以及家庭责任的不平等分配等问题依然存在。这启示我们,持续推动性别平等政策,确保女性能够在职业发展上不受限制,是至关重要的。
而嘉莉妹妹对爱情和婚姻的理想化追求与现实生活的矛盾冲突,揭示了传统性别观念对女性情感选择权的束缚。即使在现代社会,女性的情感需求和欲望常常被忽视或贬低,而“剩女”现象、“贤妻良母”刻板印象等社会压力仍然存在。因此,倡导尊重女性情感自主权,消除性别歧视的社会舆论环境显得尤为迫切。
嘉莉妹妹从无知少女到自我觉醒的过程,鼓励女性勇于突破社会性别角色限制,积极塑造自我身份,实现个人价值。同时,也提醒我们在推动女性解放的过程中,不仅要关注外在权益的争取,更要注重女性内在主体意识的塑造。
五、结语
本文以女性主义视角,从女性面临的困境、女性的自由与觉醒、城市化机遇与女性困境突破以及启迪与反思等多方面对《嘉莉妹妹》进行了阐释,分析了小说中社会对女性角色的预设和期待,讨论嘉莉通过自身努力实现经济独立的过程及其对个人命运的影响,解析了嘉莉的情感及自我意识觉醒历程,剖析了小说中不同女性角色的互动,探究了嘉莉在对待婚姻的态度上所展现出的现代女性观念,关注了嘉莉在由乡村到城市的迁移过程中,如何借助城市环境与机遇进行自我重塑和社会地位的提升。
通过深入分析《嘉莉妹妹》中蕴含的女性主义理论,我们可以清晰地认知到女性面临的传统性别角色等束缚及挑战,也深刻地领悟到女性经济独立、塑造自我、实现个人发展的重要性。
参考文献
[1] Tyson L.当代批评理论实用指南[M].赵国新,等译.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4.
[2] 赵世珍.从世俗化爱情解读《嘉莉妹妹》中的爱情观[J].文教资料,2019(1).
[3] 德莱塞.嘉莉妹妹[M].裘柱常,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1.
[4] 陈秀渊.《嘉莉妹妹》女性角色全面解读[J].文学教育(上),2010(3).
[5] 毛信德.德莱塞:1871-1945[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4.
[6] 崔莉,马成明.以《嘉莉妹妹》为例看女性的欲望与理智[J].文学教育(上),2018(10).
[7] 靳寒萍.城市化进程对社会关系的影响在小说《嘉莉妹妹》中的体现[J].参花,2013(4).
[8] 由诗琦.浅析《嘉莉妹妹》中的新女性形象[J].才智,2018(4).
(特約编辑 刘梦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