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刚 石鹏
【摘 要】立足于民族边境地区的区位特点,文章以财经素养教育为抓手,在区域内创新开展初高中一体化、情境化、项目化的财经教育课程与实践活动。以真实案例、真实情境开展项目化学习,能引导学生运用跨学科知识和生活经验进行分析、思考,从而解决实际的财经问题,在体验中了解财经知识,培养正确的劳动观、合理的金钱观、正义的财富观,助推五育融合,落实立德树人的教育使命。
【关键词】民族边境地区;教学研究;财经素养
一、课题的提出
财经素养教育是落实国家重大战略的重要举措。随着人工智能和5G等高新技术的发展,国家间的竞争及合作维度也在悄然变化。财经素养作为国民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贯穿并影响人的一生。《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提出了推进教育现代化的八大基本理念:更加注重以德为先,更加注重全面发展,更加注重面向人人,更加注重终身学习,更加注重因材施教,更加注重知行合一,更加注重融合发展,更加注重共建共享[1]。由此可见,国家对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出了全面提升的要求,力图培育能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那么,将财经素养教育和“五育”并举,进行实践探索与融合落地,必然是实现国家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可行方式之一。
在2018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立足基本国情,遵循教育规律,坚持改革创新,以凝聚人心、完善人格、开发人力、培育人才、造福人民为工作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2]。财经素养是一个人综合素养的重要素养之一,是学生完善人格、成为人才、全面发展的基础条件,因此要重视实施财经素养教育,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二、初高中财经素养教育的顶层架构
(一)财经素养教育的“五融三阶”体系架构
以构建符合广西民族地域特色未来发展需要的人才基础为理论指导,以专业项目式财经素养提升建设为基础,我们根据学生个体发展的阶段性,創新提出了“财经融德、财经融智、财经融体、财经融美、财经融劳”的多元化、复合型“财经+五融”培养体系,也就是“五融三阶”体系的架构(见图1)。这一架构将财经素养的人才培养总目标分解为适应探索期、定位提高期和职业启航期三阶段的递进发展目标,引导学生分阶段实现目标,激发其成长的内生动力。
财经素养“五融三阶”体系以服务国家产业不断升级转型和广西民族特色区域经济发展为出发点,通过对广西基础教育财经素养目标定位的提高、育人平台的重构、育人路径的重建等方式,创新形成以“财经+五融”为导航的人才培养模式,着力培养有别于传统,着眼于未来的新时代人才。
(二)财经素养教育师资队伍的“五融三阶”体系培养
教师是课程资源的有机载体,是课程建设的设计者、推动者。共同组建财经素养教育师资团队,以学科融合、高校师资导入、社会活动融入、“专项培训+集体教研”、“激励评价+考核监督”等主要形式加以培养的“五融三阶”体系师资队伍,其财经素养可以得到综合性的成长。
1.“财经+学科”融合的校内教师团队组建
其实,各科课程都蕴含着大量的财经素养教育素材。因此教师应基于学科融合的基本理念,积极梳理学科课程中关于财经素养的内容,解决内容融合的素材选取问题。在实施活动时,教师可打破学科壁垒和界限,统筹语文、数学、英语、道法、生物、地理、历史等学科的力量,组建基于学科融合理念的校内财经素养教育队伍。
2.“基础教育+高等教育”融合的师资共建
为了推动财经素养教育在学校常态化、特色化、品质化地开展,学校要积极与高等教育院校合作,邀请财经素养教育方面的高校专业教师团队进驻校园进行课程指导与集体教研,或是安排具有丰富教育经验和创新意识的优秀教师队伍执教。同时,高校辅助举行高端论坛、开办专家讲座等活动,同样充分使用了大学校园资源,也能提升教师的科研能力和创新素养。以上方式都能在夯实学生基础课程的同时,培育学生丰富的财经素养。
3.“学校+社会”融合的导师团队共建
项目团队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实际情况有计划地邀请金融相关行业的社会专家进校园进行财经素养科普讲座活动。如邀请社会专家进行“人民币中的红色故事”“我是小小银行家”“广西,腾飞”等主题的讲座活动,就能通过探究、交流、展示、分享等方式拓宽学生视野,丰富课程内容,引导学生养成健康的金钱观和价值观,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参与社会生活。
4.“专项培训+集体教研”融合的教师培训
学校组建以兼职教师为主的财经素养教育教师团队后,项目组采取“专项培训+集体教研”的培训模式,就财经素养标准校本化、课程设置、案例选择、项目设计、课程评价等内容开展专项讲座和集体教研,保障相关教育内容的科学性与实施过程的规范性,引领本校教师团队专业发展。
5.“三级素质链”融合的评价激励模式
项目团队应遵循“人才发展以用为本”的理念,强化“财经+五融”培养体系的实践本位,突出多元协同的培养过程,构建“三级素质链”的教师评价激励模式。
教师评价激励模式的第一素质链——德链能力评价,着眼于教师对财经素养教育的认知与教学理念、态度等;第二素质链——智链能力评价,着眼于教师财经常规知识的自学与集体教研的参与,教师个体对案例的分析能力等;第三素质链——育链能力,着眼于教师财经素养课程教学能力,包括课程研发、课堂教学、活动组织、档案整理等。
(三)财经素养教育课程的校本化架构
1.凸显初高中一体化设计
遵循“唤醒生命,守望成长”的核心育人理念,项目团队要将学生的财经素养培养作为学校课程体系中的一部分,打破传统育人格局,建立一个开放的、能容纳多教育主体的联合育人体系,尝试从基础课程、拓展课程、探究课程三个维度开展初高中一体化培养模式的探索,高站位、广视角、多层次、宽领域地进行系统化实践。
2.凸显区域特色的案例化设计
项目团队将课程设计聚焦于广西这一边境民族地区的区位特色,在案例的选择和项目的具体设计上都要有相当的比例保证区域特色得到凸显,引导学生立足家乡经济现状和资源优势,学会在观察与理解当地社会经济生活现象的前提下,学习财富创造和国家繁荣的基本规律,树立正确的财富与人生幸福观。
3.凸显拓展延伸的主辅联动设计
项目团队借鉴建构主义理论,注重在课程的联动迁移中引导学生螺旋式认知财经知识,并学会运用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进而奠定其财经素养基础。因此,在课程设计上,团队将课程分为班级常规课程、社团特色课程两个主线课程,此外还有校内与校外财经素养综合实践活动两个辅线课程,实现课内课外、校内校外、必修选修的多维度联动,让课程内容的延展性、资源的丰富性、活动的多样性更加突出。这套两条主线与两条辅线的主辅联动设计见表1。
三、中学财经素养教育课程的“三化”设计与实施
2018年,中國财经素养教育协同创新中心发布了《中国财经素养教育标准框架》,在多个阶段、多个维度对学生的财经素养教育提出要求[3]。本项目团队基于此体系,依据边境民族地区情况及学校情况,积极开展财经素养教育课程序列化、情境化、项目化的“三化”设计与实施。
(一)财经素养教育课程的主题序列化架构
财经素养教育具有鲜明的综合性、实践性。在课程体系架构中,项目组聚焦任务群学习,实施大主题设计,强调初高中课程的一体化,确保同一学段课程的教学梯度,形成序列化的课程架构。比如,表2是班级常规课程的初高中一体化主题系列设计,表3是对班级常规课程的升级——社团特色课程,这样学生就能在初高中阶段得到主题各异,但完整且呈梯度提升的财经素养教育。
1.同一主题的拓展进阶
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项目组从社会与生活情景中精选一批财经方面的开放性主题,再将主题内容进行分解,分别纳入班级常规课程、社团特色课程和课外综合实践活动中,形成同一主题的纵向序列,引领学生认知、理解、应用,从而形成财经素养。
比如“广西特色旅游经济”这一模块初高中皆有。初中阶段的课程设计侧重于对广西特色旅游资源进行调查与分类整理,分析旅游案例和热点事件,成果的展示方式是拟定一份市域范围的旅游线路。而高中阶段的课程侧重于对旅游经济的基本数据和市场情况进行分析,并就区域范围的旅游规划提出建议;还要了解旅游方案设计的基本要素,并拟定一份全区范围的旅游线路。社团选修课侧重于对班级常规课程中得出的设计方案进行分析点评、编辑整理、宣传展示。因此在同一主题下,社团特色课程会对学生设计的旅游线路进行集中评价展示。
这一序列化设计彰显了认知、技能、态度三维目标,也凸显了问题、资源、应用、评价、展示等系列课程要素,充分体现了初高中财经素养教育的系统性和层级性。
2.不同主题的补充进阶
同样,所有不同主题的课程模块之间也能形成呼应性的内在逻辑进阶。比如,初中的“家庭财务规划与收支”模块与高中的“盲盒经济与理性消费”模块以及初中社团特色课程的“价格猜猜猜”主题实践模块之间,就形成了家庭—社会—市场的逻辑序列。
“家庭财务规划与收支”模块通过展示一个家庭一周之内的财务规划与收支记录,培养学生的家庭责任意识和理性消费意识。“盲盒经济与理性消费”模块通过对社会热点经济现象进行案例分析和理性判断,强化学生理性消费意识,使其思考范围能由家庭延伸到社会。
“价格猜猜猜”主题实践模块围绕价格设计互动游戏,让学生探寻价格的影响因素和市场规律,从而进一步强化学生的理性消费意识和市场意识。
同时,“盲盒经济”主题实践模块下多元的“设计广西盲盒”“推销广西土特产品”“我为广西直播带货”的活动项目设计,也是对该主题下广西乡村振兴和特色经贸探究的有序延伸。
(二)财经素养教育课程的活动情境化设计
关注学生学习过程,创设与生活关联的、以任务为导向的真实情境是财经素养教育主题活动设计与实施的现实要求。其目的是实现以问题为导向、以任务驱动的教学效果,顺利将知识转化为能力,甚至是转化为价值与素养。
(三)财经素养教育课程的项目化实施
财经素养教育课程的情境化设计,为课程的项目化实施提供了诸多便利。项目团队根据《中国财经素养教育标准框架》,结合区域特色,设计了八大主题项目:货币探秘、家庭财务、特色贸易、乡村振兴、区域旅游、消费理财、创业体验、项目路演。所有课程的教学设计与组织实施均按照这八个主题项目来架构,以“项目情境设计—项目任务驱动—项目方案设计—项目评估展示”四个步骤,引导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形成核心能力。下面以三个案例为例,展示项目如何实践。
案例一:校园“创业汇”
校内将举办“创业汇”的大型活动,活动时间近一个月,每个班级要设计自己的创业方案并加以实施。
该创业项目实践课以班级为单位全员参与,最终目的是按照班级的创业设计方案开展创业实践,项目成果为各班创业实践表现和获利情况。如图2的“创业汇”项目实施图所示,该次实践活动围绕学生项目有三个板块。在课堂导入板块,教师会在创业指导课上传授市场调查、市场营销、创业方案设计等基础知识,也包括消费者权益、纳税与市场监管等市场知识。
创业案例分析课程分散于三个板块中,包括班级层面的总体反思和社会层面的实际案例,目的在于强化学生对市场行为与现象的观察、分析、总结能力。这一任务情境,形成了“创业前指导—创业实践—创业案例分析”的序列化进阶课程。
案例二:“虚拟人生——操盘手”
为学生假设一个出身环境,并给予一定的资产,让学生以主人翁的身份操持自己家庭的收入开支,尝试在盈亏对抗比赛中获得更大的利益。
“虚拟人生——操盘手”游戏引导学生在虚拟的一生中选择自己的投资和就业之路,系统性地了解普通家庭普遍面临的真实经济情境。通过盈亏对抗比赛,学生在赛后总结和分析模拟人生中体验的投资、做出的策略有何得失与感想。
该主题涉及社会的各个层面,如房产的购入、家庭经济收支平衡、财富增值等。模拟体验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家庭收入和支出的构成,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理财意识与社会适应能力。
案例三:咖啡赛道上的“狂飙”
展示“酱香拿铁”的相关新闻,谈谈为什么这款咖啡会如此火爆。咖啡的火爆会影响传统茶叶的销售吗?如果让你设计爆款,你会如何做?
这一创业项目实践课以时事热点为引,让学生用企业家的思维分析商业案例。如学校周边开饮品店怎样才能盈利?茶馆怎样才能与咖啡厅一争高下?你认为现代社会创业成功的基本元素是什么?当学生对这些议题进行讨论,自然就会以广西人的角度,选择适合本地经济情况的特色产品进行商业设计和项目规划。
以上三个案例在设计上都蕴含了真实情境的冲突,学生通过任务群赋予的“大主题”,在教师系统思维和协同思维的指引下,建构知识为基、能力为重、价值引领、素养导向的教学逻辑,不仅能习得财经基础知识,更重要的是还能帮助他们适应未来经济的发展形势。
四、中学财经素养教育的“三协同”保障机制
国内外经济环境日趋复杂。为保障学生素养与社会金融发展需求同步,学校应打通校园内外的信息渠道,社会应提升政府、社区、高校、金融界等对财经素养教育的参与度。对此,项目团队创造了学校财经素养教育的“三协同”保障机制(见图3)。
1.课内课程与课外实践的三维协同
学校的财经素养教育以校内为主,重视班级常规课程、社团特色课程和校内财经素养综合实践活动的设计与组织,强化三者之间内容、课时、评价的三维协同。学校将所有课程以教学计划、进课表的形式设置课程,确保每周安排0.5节全员必修的班级常规财经课和1节社团特色财经课,每学期安排1—2期财经主题实践活动。所有课程的过程表现和课程成果都纳入评价内容,引导师生全流程依照规范实施并参与。
2.学校教育与社会实践的三维协同
把教室从校内搬到校外,积极利用与学校合作机构的资源,与各大金融机构、钱币博物馆、新兴企业等合作开发初高中一体化财经素养课程,盘活校内外课程資源,为学生打开新视野,开辟成长新路径。让学生在多样化的场馆和企业中进行体验,实现校内外资源协同、项目协同、评价协同,保障学生在新情境中进行学习迁移。
3.基教学校与高等院校的三维协同
近年来,学校积极探索与高校联动合作、资源共享,充分发挥广西财经学院的学科研究与资源优势,形成支撑学校人才特色培养的课程群;组织高校教师进校园进行教学培训,提供教材书系,提升学校财经素养和理财入门等课程的教学质量,增强学生对财经知识的认识和理解,实现师资协同、课程协同、教研协同。
基于国家导向、时代要求和学校传统,本项目提出的培养以“五融三化三协同”为核心特质的财经素养教育模式在近十年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不但形成了具有鲜明“三化”特色的财经素养课程体系,还组建了一支素养较高的校内外兼职教师队伍。学生整体财经素养明显提升,财经课程和主题实践活动深受学生和家长的喜爱。尤其是基于广西民族边境地区区域特色的课程设计,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彰显了学校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教育使命,凸显了学校师生的家国情怀和改革魄力,为区域内财经素养的创新教育提供了重要参考和实践经验。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EB/OL].(2019-02-23)[2024-03-07].https://www.gov.cn/zhengce/2019-02/23/content_5367987.htm.
[2]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 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N/OL].光明日报,2018-09-11[2024-03-07]. https://epaper.gmw.cn/gmrb/html/2018-09/11/nw.D110000gmrb_20180911_1-01.htm.
[3]中国财经素养教育协同创新中心. 中国财经素养教育标准框架[J]. 2018(1):9-35.
(责任编辑:朱晓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