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婷
南京建邺高新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区委“大力探索产业链党建”决策部署,深入研究平台经济发展规律,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着力构建“依产业链而建、为产业链赋能”的严密组织体系,努力打造产业链党建联盟,推动组织建设上“深度强链”、产业发展上“广泛补链”、服务赋能上“全面延链”,为园区平台经济的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形成提供强大动力。
组织建设上实现深度强链,构建平台发展共同体。通过组织建设上的深度强链,打通基础层、技术层和应用层等产业链全环节,把高新区上下游企业链到一起,构建平台经济发展共同体。成立党建联盟,聚势赋能平台经济。2023年8月,建邺高新区在新能源产业链党建联盟的基础上,成立了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链党建联盟,同时发布“链聚红新”产业链党建品牌,继续“链”接上下游企业合作,“链”动产业高质量发展,推动联盟内“链”上企业间交流合作。同时,加快建立平台经济产业发展机制,积极布局华为系、阿里系、小米系、央企系“四大系”生态链,建立平台经济龙头企业平台专班,通过招链引群,推动核心业务在建邺归集,新业务板块在建邺落地。截至2023年底,建邺高新区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实现营收超500亿元,累计引进互联网头部企业生态圈企业50余家,生态链、供应链企业在建邺集聚,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了实体基础,推动平台经济有效发展聚势赋能,全力打造“江苏平台经济标杆区”。细化联盟架构,提供强大组织动能。搭建“1+1+3”组织架构,下设1个联盟秘书处,成立1个联盟专家咨询攻坚队,设置“强链先锋”、“补链排头兵”、金融延链服务队3个分队,联盟成员近百人,从组织架构上确保联盟工作的高效运行。2023年园区荣获市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年度先进单位,落地全省首个国家对外文化贸易基地,获评省现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集聚示范区,党建工作与企业发展进一步融合。完善工作模式,推动融合发展。从四个层面细化“链上”的各项服务工作,配强“1+3”工作力量,即1名园区党工委领导牵头挂钩联系,1名职能部门分管负责人任党建指导员,1名园区专职党务工作者任联络员,1名联盟龙头企业党组织书记担任“强链先锋”,上下联动,全面对接,为联盟工作夯实组织基础;建立“1+4”工作模式,深化联盟服务工作,即建设1个党员活动阵地,在产业链发展协作、党员教育、典型宣传、志愿服务等方面同步开展工作,着力推动盟上企业结成紧密的平台经济发展共同体。
产业发展上实现广泛补链,构建平台经济矩阵。建邺高新区党建联盟成员里创新型企业居多,各家企业服务需求度很高,联盟为此链接了金融机构、科研机构、高校院所等资源,通过广泛补链,构建平台经济矩阵。链接多方资源,引领产业创新。广泛对接金融机构、科研机构和高校院所,成立专家咨询攻坚队,为企业和产业“把脉问诊”,提供针对性咨询服务,努力突破各家普遍面临的新一代信息前沿技术壁垒高、更新迭代快、单家企业难以在关键环节有实质作为的障碍,做到多方合力补短板、强弱项,共同集成创新,攻破众多“卡脖子”的艰巨难题。“党建链”和“专家链”有机链接,把职能部门、上下游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等“串联”成紧密型团体。开展企业大走访,发挥黏合作用。近年来建邺高新区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不断呈现量质齐升的发展态势,但链上企业大多属于“中小微”,普遍面临人才、资源、技术等瓶颈制约。面对这些“老大难”问题,建邺高新区产业链党建联盟努力帮助链上企业找订单、找融资、找技术、找市场,切实用党建链串起产业链、服务链、创新链;产业链党建联盟努力发挥高效“黏合剂”作用,持续开展联盟企业大走访,着力化解“链上”企业急难愁盼,想方设法助力各家企业突破“单打独斗”的困顿局面。攻关专项课题,突破关键技术。号召30家联盟理事长单位牵头成立关键技术专项攻关课题组,精准把握平台经济的规律、特点,对产业链上下游领域全面细分,锚定各家企业的痛点、难点和堵点,瞄准产业链上的诸多薄弱环节和空白地带,集中攻坚,合力攻坚,创新攻坚。针对以华为、阿里、小米等为代表的特色平台经济企业群体,打造“1个联盟+2个平台”服务模式,制定发布《建邺高新区关于提升创新能力实施办法》《建邺高新区科技创业载体运营考核管理办法》,举办“创新人才日”“创新创业大赛”等活动,联合东南大学等市内优质高校资源,持续推进园区产学研合作,提升科技成果转化效果。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以产业创新不断培育新质生产力,有效助力平台经济发展,得到了联盟企业的高度认可。
服务效能上实现全面延链,形成平台经济发展合力。通过全面延链,形成上下贯通、左右联动、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立体化、多维度的产业链党建工作格局,推动平台经济获得显著发展。开展系列服务,资源互通共享。开展“党建延链”系列服务工作,先后举办数字经济专题对接会4场;助力创业黑马携手盟内企业共同发布应用场景,与产业资本、创业先锋搭建产业生态圈,持续推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建立科创金融服务驿站,为盟内企业开展科技金融专场服务对接会3场,20余家新能源产业党建联盟成员单位与12家金融机构在这些平台上成功“牵手”;发布“金益求金”投贷联动专场项目招募令,为有股权投资的企业精准匹配银行投贷联动产品,构筑以银行、投资机构、产业资本为主的投贷联动生态联盟。同时,在金融科技方面加速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设立金融科技专项基金,运营金融科技产业生态中心;落地龙头企业1家,引进毕马威金融科技50强榜单企业5家。区域性股权市场制度和业务创新获得国家试点批复,发行全省首单知识产权资产支持票据,全市首个产业园REITs项目进入证监会受理阶段。搭建特色平台,众企链成“一家”。创新企业服务模式,提出“组织共建、资源共享、活动共办、发展共促、人才共育”等“五共”目标,首创搭建“一产业一条链”平台,把产业链上游、中游、下游的众多企业都登记入库,由龙头企业党组织作为轮值主席,高新区“红小莫”担任党建联盟平台指导员,以聯盟为纽带,统筹成员单位的资金、人才、品牌等各项资源要素,引领链接联盟成员单位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从“单打独斗”到“抱团发展”,形成以金融科技和数字经济为主导的产业链党建集群;定期举办“莫莫下午茶”“应用共创大会”“专题论坛”等党建共建活动。链接产业人才,优化服务体系。根据盟内各家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加强与重点高校合作,开启校招直通车。先后征集40家企业1100个就业岗位需求,联合区人社局、东南大学举办建邺区人才“邺”市嘉年华暨建邺高新区“校招直通车”专场招聘会,为链上企业招引各类人才800余人;开设集科技人才政策咨询、公司注册税务登记、求职就业指导、创业团队路演等为一体的一站式人才服务驿站,开展人才创新日活动、“人才见邺”活动、创新创业大赛等,为创业创新人才提供全方位、多维度支持;累计为产业链企业中的20名中高层次人才解决职称、配偶就业和子女托管入学等问题;实施“乐享高新”服务品牌,包含乐业、乐友、乐育、乐医四大服务体系,开展“健康大讲堂”“名医园区行”义诊活动,成功打造“爱在建邺 缘聚高新”联谊交友品牌,打造南京首个24小时活力街区——“西城·夜未央”消费标杆地,成为园区吸引人才、提升公共服务的重要载体。
(作者系南京市建邺区人民政府副区长)
责任编辑:赵文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