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敬
摘要:本文通过对比国内外研究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的情况,分析高校的测试平台在研究生培养中发挥的作用。综合利用高校测试平台使学生能有更多的机会了解、操作使用仪器设备,高校通过完善测试平台管理制度及设立研究生开放课题等方式,提高学生在实践中锻炼动手能力,激发学生对科研的兴趣。同时,高校重视测试平台与企业的科研合作,发挥双导师引领作用,让研究生以“特派员”的身份沉入企业的一线生产、研发中进行磨炼,以提高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
关键词:测试平台;实践;创新;能力
DOI:10.12433/zgkjtz.20240711
基金项目:基于科研平台提升研究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研究
项目编号:YBXM2226
习近平总书记曾对研究生教育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强调研究生教育在培养创新人才、提高创新能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方面具有重要作用。2023年,教育部印发《关于深入推进学术学位与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分类发展的意见》,指出“以重点领域分类发展改革为突破,推动学术创新型人才和实践创新型人才分类培养”“重在面向行业产业发展需要,培养具备扎实系统专业基础、较强实践能力、较高职业素养的实践创新型人才”。随着新时代的产业发展,对于高学历的研究人才提出了更加明确的要求,高校对于研究生的培养需要更加明确方向,其中,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当前研究生教育的核心目标之一。
一、培养研究生实践创新能力现状
目前,国内外的高校均开展了培养研究生教育创新能力和应用实践能力的工作。
德国的部分高校从社会发展需求入手,进行研究生的课题选择,将本专业科研工作和市场需求结合;加拿大的卡尔加里大学建立了研究生创新与创业俱乐部,研究生导师将企业的生产难题作为研究生的科研课题,并提供分析测试的实验平台,有效地将社会发展和教育进行深度结合。美国和英国的部分高校也通过成立校企联合会的方式,将社会发展需求和高校科研平台相结合,加强学生的主动实践能力,提高学生培养的市场针对性,为研究生的就业带来了需求前景。
国内的部分高校和学者也在尝试探索符合国内研究生教育体系的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方式。太原理工大学深化产教融合培养方式,要求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课题研究应在专业实践中产生,其课题来源需为校外合作单位的研发项目或导师的横向科研项目,强化了实践应用在培养能力过程中的作用;兰州大学对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提出了学院与行业、企业共同建立实践基地的要求,聘请行业具有实践经验的人员担任校外导师,共同指导研究生的实践环节,强化研究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刘福才等学者以燕山大学“电子信息类控制工程领域专业硕士培养”为例,介绍了近年来专业硕士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现状,分析了科研平台在研究生培养中的作用及成效;金亚旭分析了目前高校研究生创新创业教育现状,提出了科研平台建设与研究生创新创业能力全过程培养相结合的方式培養跨学科、跨领域的应用型人才;测试平台是科研平台与教学平台的硬件基础,也是科研与教学交叉融合的实验基点,借鉴科研平台与教学平台的人才培养模式,对推动基于测试平台培养研究生具有重要意义。
二、依托高校测试平台培养研究生的问题分析
(一)平台建设与研究生培养没有深度融合
目前,全国拥有普通高校2760所,其中本科院校1239所,拥有研究生培养的高校594所,通过对其中测试平台建设目标及考核指标来看,高校注重依托测试平台的成果产出,包括承担项目、获得奖项、发表论文、授权专利等,同时,对仪器资源提出共享机制,包括服务企业、共享机时等,也占据较高比例,其中,部分指标提出人才培养也仅限于科研人员的人才称号等,对于研究生的培养指标很少提出或占据考核分值比例很小。学生参与到科研当中,往往依托平台测试、实验项目,此类项目具有周期短、科研创新含量低等特点,导致研究生在实践创新能力方面的培养出现形式化、片面化、随机化和零碎化等现象。因此,无论是从政策引导,还是从实际的科研项目执行,测试平台的建设发展与研究生教育还没有形成深度的融合机制。
(二)依托测试平台的教学机制有待完善
目前,学校的测试平台从功能上主要分为两个类型:一类用于实验教学,重点展示一些原理的验证、理论知识的实践演化;另一类用于辅助科学研究,重点解决企事业单位的科研难题,实现科研技术创新。测试平台承接的企业技术需求更多、更加接近现实的实际应用,且学术研究较前沿,对于科技创新更具有前瞻性,所以充分利用测试平台用于科学研究对于研究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更具有实际意义。
然而,对于测试平台,由于大型共享科研仪器价格较高,仪器原理和操作过程复杂,需要工作人员有较高的理论水平,经过培训后才能上机操作。而针对不同专业的研究生,由于自身学识不足及操作能力的差别,没有更多机会深入了解,导致利用测试平台的高端仪器实践创新的机会较少,造成学生对科研探索缺少主动性和积极性,利用大型的精密仪器在培养和提高学生科研创新能力方面起到的作用微乎其微,造成资源浪费。
(三)产教融合、多学科融合能力不足
新时代,产业不断呈现链条式、跨领域、综合化等特征,因此,研究生必然需要跨学科、跨领域进行培养,才能满足当今社会对于工程技术人才的需求。高校依托测试平台与企业建立的产教融合关系,往往依托的校企合作的科研项目,合作重点普遍放在技术服务、技术开发或成果转化上,学校提供先进的科研仪器设备,通过专业的科研人员进行有效的科学研究,解决企业遇到的技术难题或提升技术竞争力,企业除了能提供一定额度的科研经费外,还能为研究生提供操作简单的应用实践岗位。虽然校企合作频繁且密切,但合作的项目往往具有技术单一、领域范围窄、合作周期短等特点。这种模式形成的产教融合不够全面和系统,具有专业单一化、实践简单化、创新狭隘化等特点,不仅无法提高企业的长期发展潜力,也不能充分发挥培养研究生的优势。
三、提升研究生实践创新能力探索研究
笔者主要探索依托测试平台助力研究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近年来,各地高校纷纷购入了多种大型共享科研设备,不仅提高了学校整体实力及教师的教学、科研水平,也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提供了很好的平台。为充分发挥平台作用,更好地发挥培养人才能力,实现教学和科研完美融合,经过探索分析,需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加强平台建设与研究生培育的有效结合
1.建立研究生开放课题
学校依托测试平台,为研究生设立一些开放课题。测试平台作为高校承担科研的主要载体,可为校外企事业单位提供广泛的科研功能,高校借此搭建企业生产与研究生培养的桥梁,分析测试中心为媒介,联合企业设置研究生开放课题,此开放课题能进一步了解市场的技术需求,促进高校教学与社会发展有效结合,推动领域与学科的交叉融合,同时优化大型仪器用于教学与科研的资源配置,学校和企业共同参与的选题、申报、管理、评价等环节,不仅满足了学校的教学要求,还能解决企业的技术需求,实现深化校企合作促进人才培养的战略需求。
2.加强信息化平台建设
建立分析测试中心信息化管理平台,准确登记测试需求,并完成开放课题相关档案的归纳与整理,有助于总结归纳企业的科研方向,及时关注开放课题的进度与效果,推动科研项目管理能力的水平提高和经验总结。同时,优化大型仪器的共享使用,对于测试平台用于科研测试还是用于教学课题的研究,校内外人员均可通过中心综合服务管理平台,进行仪器搜索、仪器查看、预约申请、检测申请、检测下单、结果查看等操作,为校内师生提供更加便捷优质的教学科研服务,同时,对于承担校内开放课题的研究生建立“赚取机时”机制,予以充足的资源进行实践创新活动,形成具有应用与推广价值的研究成果。
(二)制定健全有效可操作的管理制度
1.完善测试平台考核制度
对于平台的建设及考核指标进行深度完善,将研究生培养纳入测试平台考核范畴,将教育数量、质量作为考核的重要指标。建立培养的计划管理、运行管理、质量管理与评价等,确保对研究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的每个环节都应有相应制度,保证培养质量,制定健全有效可操作的管理制度,并严格执行。同时,对于承担开放课题的研究生也需作为考核对象,重点考核专业知识的掌握情况、大型仪器实验技能的熟练情况、课题进展与成果产出情况以及整体课题的创新想法及实践做法,并作为测试平台的考核分值点。
2.建立科研过程的培训机制
为解决初入科研的研究生对过程、仪器等认识盲点问题,测试平台应建立完善的培训体系。可充分利用现代互联网技术,建立线上线下多方式培训体系,优先筛选既有丰富的实验操作经验、又有承担企业应用项目能力的教师作为主要的培训教师,通过进行讲授原理、设计方案、展示操作等各个环节,为学生理论知识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提高学生的专业认知度,在掌握扎实的理论基础知识前提下,综合利用大型科研设备,在教师的指导下接触科研设备,在科研训练的同时不断深入了解与应用。学生也可结合自身情况做好科研规划,设计开放性实验,尽可能自主完成各个过程,在实践中总结经验,提出问题,不断提高实践创新能力。
(三)深化产教融合与学科融合
1.深化校企合作,发挥校内外导师作用
以产业发展为导向,结合测试平台的仪器资源,校企成立联合实验室或实验基地,利用双方的资源优势,为社会提供更加切实广泛的科研服务,实现校企信息和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创造机遇,共同发展。以联合实验室或实验基地为基础,组织校内教师和企业高工等不同类型创新人才带领研究生进行科研实验,构建“双导师”培养模式,通过联合攻关、技术服务等不同方式,发挥高校培养创新能力、企业锻炼实践能力的双向培养,打造创新型、技术型、应用型研究生培养模式,并且持续为企业提供更加专业的服务,实现企业需求与高校创新资源精准对接,强化以服务产业促培养人才的良性发展。
2.沉入企业,夯实实践效果
测试平台发挥窗口作用,借鉴天津市企业特派员的管理方式,积极组建科研团队、筛选科研人才,主动筛选、对接企业,凝练并发布科研成果及学科交叉融合的任务,并鼓励推荐优秀研究生进入企业一线,参与生产、研发,解决技术难题,提供创新想法与技术服务,协助或联合组织开展技术难题攻关,提升产品的核心竞争力,同时发挥派驻研究生与双向导师的纽带作用,对接高校创新资源,开展更深层次合作。在派驻服务企业过程中,实现研究生科研能力和解决技术问题能力的提升。
四、结语
高校的测试中心是大型共享仪器资源整合,不仅承担着高校科研和企业技术攻关的责任,也肩负着协同育人、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使命。利用测试平台提高研究生的实践创新能力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循序渐进、耐心引导的过程。研究生的实践能力培养离不开企业发展的技术需求和社会进步的磨砺锻炼,创新能力形成的基础依然是高校理论知识的灌输,而高校的测试平台可有效将二者相结合,实现社会需求、学科建设、人才培养与科技创新等有益结合,实现校企人才和校企资源的充分共享,形成多领域、多学科融通创新的科研组织运行模式,是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体系必不可少的支撑,对提高研究生科研水平、促进学科交叉和实现高层次创新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深入推进学术学位与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分类发展的意见[EB/OL].教育部,2023-11-24.http://www.moe.gov.cn/srcsite/A22/moe_826/202312/t20231218_1095043.html.
[2]李韬,陈丽红.德国农业经济学博士生培养模式及其对我国“双一流”大学的启示:以哥廷根大学为例[J].高教论坛,2022(06):116-120.
[3]赵娜,徐颖洁,许海英.国外研究生教育发展经验及启示——以加拿大卡尔加里大学为例[J].高教学刊 2021,07(27):26-29.
[4]維赛.美国现代大学的崛起[M].栾鸾,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8
[5]刘福才,李倩,刘林,等.基于科研平台的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 2022,44(04),21-25.
[6]金亚旭.基于科研平台的研究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路径探索[J].西部素质教育,2022,08(13):81-83.
[7] 国家统计局.国家数据.教育(https://data.stats.gov.cn/easyquery.htm?cn=C01)
[8]市科技局 市教委关于印发天津市企业科技特派员管
理办法的通知[EB/OL].天津市科学技术局,2021-04-08.
https://kxjs.tj.gov.cn/managecol/ZCWJ0923/kjjzcwj09233/202104/t20210422_54329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