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婧
财务共享中心模式是一种全新的财务管理模式,基于财务共享中心的建设,企业在开展财务管理工作的过程中能实现会计分离的目标,将会计、资金结算等工作进行分离,形成全新的管理体系,确保在综合管理工作中能实现对财务风险的有效防控,避免出现核算工作重复性的问题。在国有企业创新资金管理体系的过程中,积极探索财务共享中心模式的建设和资金管理工作的优化创新,能在管理实践中凸显集中管理优势,强化分支结构的管控,增强资金管理的准确性、完成性和实时性,真正支持国有企业综合管理工作的创新发展。因此,新时代国有企业应该加强对财务共享中心模式下资金管理创新工作的重视,把握新时代资金管理的特点,积极探索全新管理措施的应用,确保能形成现代化的综合管理体系,全面提升国企综合管理工作的发展成效。
财务共享中心模式下资金管理的特点
在财务共享中心模式的影响下,企业资金管理工作的开展表现出新的特色,资金管理效能也有所提升。具体特征为:其一,资金管理审批流程标准化。在基于财务共享中心的支持对资金管理工作进行创新的过程中,国企资金管理环节能通过标准化的审批流程,对资金授权审批环节进行控制,规范关键控制节点资金管理效能,在资金管理工作中会将重复性高、高质量的工作跨区域进行集中化的统一处理,形成标准化工作模式。其二,成本费用管控水平提升。在引入财务共享中心模式创新企业资金管理工作的过程中,能促进审批要点标准化工作的系统贯彻落实,有助于进一步提升成本费用管控的整体水平。其三,严格控制资金支付方面的风险。国企在引入财务共享中心模式的情况下,能够对资金支付工作进行集中化的管控,降低出现资金支付风险的概率,保障资金综合管理的稳定性。
国企财务共享中心模式下资金管理问题
新时代国企资金管理工作中也出现了一定的问题。
第一,共享中心系统与资金管理系统对接不理想。当前财务共享中心运行中无法有效针对资金管理工作的需求构建完善的资金管理系统,现有系统功能比较单一,造成资金管理工作的开展存在局限性,无法有效促进资金管理效能的提升。
第二,资金计划与资金支付未通过系统衔接。财务共享平台系统运行缺乏稳定性,在当前开展资金管理工作的过程中,资金计划与资金支付未通过系统实现合理化的衔接,各项工作的开展存在衔接不畅通的情况,系统综合服务能力存在局限性。
第三,未利用系统建立资金池,全集团资金调拨未实现自动化。在当前部分国企资金管理工作中,没有按照财务共享中心模式的需求构建完善的资金池,在集团资金调拨方面工作流程复杂,工作效率低,造成资金流转工作不畅通,会影响资金流转效率和使用效率。
第四,资金管理工作风险防范能力不足。财务部门在资金管理工作中尚未构建完善的风险防控组织机制,各项资金管理职责的落实方面风险预警意识不强,资金数据自动分析能力和自动预警能力弱,资金风险管理数据没有得到相应的重视,无法有效发挥制度保障的优势,造成资金管理方面存在风险问题。
第五,资金管理监督体系不健全。现阶段企业内部并未构建完善的资金使用监督管理模式,内外部监督的协同性有所不足,无法及时发现资金使用方面的问题,也难以制定完善的资金治理方面的措施,影响资金管理效果。
国企财务共享中心模式下资金管理创新措施
在创新资金管理工作的过程中,系统分析财务共享中心模式的影响,可以采取以下创新措施:
一、加强财务资金集中管理,优化对接支持服务
在当前国有企业已经初步构建资金管理系统和财务共享系统的情况下,为了能实现资金集中管理的目标,就需要借助财务共享中心模式的支持对财务资金开展集中管理工作,对对接服务系统的资金管理平台进行系统的优化,形成新的综合性支持服务体系,为资金管理工作的创新开展创造条件,使综合管理效能得到显著的提升。现阶段,国企应该结合财务共享中心模式建设工作的实际情况,对企业内部资金管理平台系统的建设情况进行分析,并探索资金管理系统与财务共享系统的有效对接,通过对接服务的优化实现对企业财务资金的统一调拨和集中化管理,对结算方面的费用进一步控制,有效增强国企业务处理方面的效率和效果,使资金管理标准化和智慧化建设的应用效能进一步提升。同时,国企在优化资金集中管理工作的过程中,要对资金管理系统对接财务共享系统的主要功能进行优化和完善,逐步强化资金结算功能、账户管理功能以及现金流功能等,形成完善的对接支持服务体系。
二、改进资金管理工作流程,提高资金流转效率
国企在结合自身财务管理工作需求建设财务共享中心的基础上,应有意识地发挥互联网信息技术的支持作用,对银企互联平台进行动态化的改革和完善,确保能更好地发挥平台的支持功能,针对各下属单位的银行賬户实施集中化的管理,确保能更好地发挥资金统一计划和支付方面的功能,提升数据分析工作的综合效果。同时在资金管理工作中,可以促进财务共享中心服务平台与财务系统的进一步结合,在完善管理系统的支持下对银行收款工作、付款工作和账务工作进行改革,保障能促进审批权限的分配和落实。在对资金管理平台系统进行优化的基础上,发挥财务共享中心的支持作用,能够借助财务共享服务的力量,压缩企业资金收支管理方面的具体支付层级,减少支付环节的不良影响,促进政府效率的显著提升。
三、优化财务共享平台系统,保障系统安全运行
在工作实践中,一方面要严密设置系统的逻辑校验规则系统,针对系统运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全方位梳理,并按照资金管理工作的需求增加设置合同记录校验规则、付款记录校验规则等,为系统的稳定运行提供支持,保障通过系统的科学校验,增强系统稳定性和资金支付方面的安全性。另一方面,应该针对系统运行过程中新增需求问题进行评估,通过新增功能需求评估机制的建设,形成规范化的新增功能增量部署模式,确保在系统运行情况调研工作中,与时俱进地开发新功能,支持资金管理服务的创新,保障新服务功能运行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在此基础上,可以建立资金池对资金管理工作进行优化,资金池的建设不仅可以规范公司内部银行账户,集中管理成员企业分散的资金,而且可以实时监控集团各银行账户余额,及时调配资金以满足业务需求。
四、完善资金风险管控,增强资金利用稳定性
从业财融合的视角进行分析,新时代在开展国企资金管理工作的过程中,要积极探索先进技术的应用,发挥财务共享中心的支持作用,完善资金风险管控体系,使资金利用方面的稳定性和效能性得到进一步提升。具体从业财融合的视角进行分析,在资金管理风险管控工作中,可以结合国企资金管理工作的特点和规律,尝试对资金管理工作制度进行完善,提高资金管理工作的执行力,保障各项管理责任的有效贯彻落实,在清晰划分职责的基础上,保障对资金进行严格的控制和管理,促进各项资金管控工作的系统贯彻落实,提高制度的约束力和执行力,从而增强资金利用的稳定性,有效规避出现资金使用运行风险方面的问题。在此基础上,要重点针对资金风险管控工作的需求构建资金风险预警系统,在业财融合系统中融入资金风险管控指标体系和预警体系,确保系统监控资金信息出现风险时能够及时发布预警信息,方便企业资金管理人员对信息进行高效化的处理,降低出现资金浪费问题的概率,保障提升资金综合管理工作的效果。在建构风险预警指标体系的过程中,可以将资产负债率、累计借款总额占总资产比率、专项资金占用程度等作为风险预警指标体系中的重要指标,对预警体系进行完善。
五、健全资金监督体系,深化长效化资金治理
在实际工作中,一方面,要发挥国企内设纪检机构的监督和管理作用,在企业内部尝试引入廉情分析会议事平台、纪检机构监督平台,发挥巡查部门、审计部门、会计师事务所等联合工作的作用,对国企内部资金使用情况进行监管,确保能及时发现资金使用效益低、投融資渠道狭窄方面的问题,并在有效监督的基础上,采取针对性的治理措施,确保能在综合管控工作中实现对存量资产和闲置资产的有效盘活,增强资金管理工作的效果。另一方面,国企可以尝试构建完善的资金监督监管制度体系,细化定期调度制度、资金审批制度、资金管理执行制度、资金管理绩效分析制度等,主动践行党中央和地方政府对资金管理工作的要求,加强对资金管理方面相关法律法规和指导意见的学习,确保能不断对内部控制体系进行完善,严格执行资金预算计划,对资金使用流程实施规范化的管理,在科学监管和常态化治理的基础上,确保能减少国有企业资金浪费方面的问题,切实提升资金管控工作的综合发展成效,为企业资金管理工作的高效化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综上所述,新时代国企应该客观审视财务共享中心模式的建设需求,以此为基础积极促进资金管理工作的优化创新,争取能实现集团资金管理工作的优化开展,借助现代化资金治理体系的支持,加快企业现代化建设发展的整体进程。(作者单位:深圳市地铁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