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节镜设备空间布局规范化管理在膝关节镜手术中应用研究

2024-06-04 11:52:13汤婷张俐玲
基层医学论坛 2024年9期
关键词:空间布局关节镜体位

汤婷 张俐玲

【摘要】 目的 探讨关节镜设备空间布局规范化管理在膝关节镜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对2021年1—12月九江学院附属医院100台膝关节手术的空间布局管理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引起膝关节镜手术中布局管理不完善的原因,并实施关节镜设备空间布局规范化管理。在此期间选取50名医师调研规范化管理实施前后满意度以及管理质量。结果 100台膝关节镜手术中,布局管理不完善的有32台,其中术前仪器准备不全占比最高,为11.00%;其次是器械护士站位不合理、仪器摆放位置不合理,为7.00%;器械台面不整洁,为4.00%;体位用具准备不全,为3.00%。实施后,医师总满意度为96.00%,高于实施前的70.00%(P<0.05)。实施后,管理质量评分中手术体位适宜、仪器设备齐全、管道线路长度足够、术中传递器械顺畅各项评分均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 关节镜设备空间布局规范化管理在膝关节镜手术中应用具有积极意义,可有效控制布局管理不完善情况发生,提升医师满意度、管理质量,利于降低院内感染,保障患者生命安全,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关键词】 膝关节镜手术;关节镜设备空间布局规范化管理;医师满意度;管理质量评分

文章编号:1672-1721(2024)09-0013-03     文献标志码:A     中国图书分类号:R473.6

膝关节镜手术是一种微创术式,用于检查、诊断以及治疗各种膝关节疾病。与常规手术方式相对比,膝关节镜手术具有安全可靠、切口小、创伤小、术后恢复速度快、感染率低等优势[1-2]。膝关节镜手术是在电视屏幕协助下完成各项操作,要求医师具备高超的医疗技术与水平,也要求护理人员全面掌握仪器设备使用性能,提高医护配合度,保障手术安全性[3-4]。因此,在临床上选择一种积极有效的管理措施至关重要。本研究旨在探讨关节镜设备空间布局规范化管理在膝关节镜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21年1—12月九江学院附属医院100台膝关节手术的空间布局管理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引起膝关节镜手术中布局管理不完善的原因,并实施关节镜设备空间布局规范化管理。在此期间选取50名医师,调研规范化管理实施前后满意度以及管理质量。接受调研的医师中,男性38人,女性12人;年龄28~59岁,平均年龄(42.03±5.92)岁;工龄3~25年,平均工龄(14.34±3.92)年。纳入对象均为外科医师,均知晓本次研究内容。排除中途转科室者、外出学习者。

1.2 方法

膝关节镜手术操作方法如下。(1)术前准备。术前,相关医疗器械由专人看管,避免损坏;安排1名护理人员向患者详细普及引起膝关节疾病的原因、发病机制,膝关节镜手术基本操作流程、术后注意事项等,以消除患者内心顾虑;术前1晚,护理人员主动到病房向患者讲解膝关节镜的操作、麻醉方式、体位等,消除患者紧张、害怕等负性情绪,以免耽误第2天手术。(2)术中配合。为了保障手术顺利进展,护理人员提前进入手术室,合理规划仪器设备线路,明确巡回护士、器械护士等工作职责。其中,器械护士负责整个手术过程中辅助工作,巡回护士主要对手术间的配合工作负责。护士长认真核对患者的基本信息、麻醉信息等,避免出现差错,造成不利影响。核对信息无误后,为患者建立静脉通道,留置于患肢同侧上肢,协助麻醉医师实施硬脊柱外连续阻滞麻醉。待麻醉后,帮助患者采取平卧体位,上肢向外展开利于输液,固定好下肢。在患者患肢大腿1/3处捆绑止血带,松紧程度可容纳1指即可,时间为60 min,通常不可多于90 min。若再次进行操作,需要间隔5~10 min。准备好灌洗液,压力适宜,液面距离术区约1 m。巡回护士与医师相互默契配合,操作动作娴熟、精准。护理人员密切监测患者生命指标,发生异常及时告知医师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3)术后管理。待手术成功后,器械护士负责消毒有关医疗器械,选择高压灭菌锅消毒,严格遵循消毒制度,避免出現交叉感染。膝关节器械属于精密仪器,需要专人看管,定点放置,建档保存,建立登记本。管理人员定期检查,联系维护人员修理,以免耽误下次使用。在仪器使用以及非使用期,都应该保持锐利,保持干净、干燥、避光、避寒,远离易燃易爆物品。光导纤维盘绕时直径大于10 cm,禁止弯折。采取擦镜纸擦拭镜头等。将患者安全送入病房后,严密监测呼吸、心率等常规指标。协助患者采取卧位,抬高患肢,高于心脏位置即可,有利于促进血液循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需要注意的是,患者不宜长时间平卧,易出现压力性损伤等。护理人员或家属需要定期帮患者调整适当的体位。护理人员指导患者适当做一些康复训练,利于膝关节功能恢复。为患者做好抗感染、补充维生素等常规治疗,以免出现不良反应,影响整体手术效果以及预后。

关节镜设备空间布局规范化管理如下。(1)关节镜手术布局图的设计。患者在手术台上采取仰卧体位,主刀医师位于患者患膝位置处,助手位于主刀医师身旁,护士则在患者患膝的下方,主机、显示器等器材在对侧。用长方形画出各种仪器设备的摆放顺序以及位置,标记名称,然后用黑色的线画出各个连接线走向。(2)关节镜手术布局图的实施。待完成关节镜手术布局图后,医院对关节科医护人员进行统一的专业性培训,提高对关节镜手术布局图及相关操作的认知及掌握程度,确保手术顺利完成。通过电子设备将布局图打印并塑封,放置在关节科显眼的位置处,便于医护人员查看以及应用。将布局应用在具体操作中,便于护理人员做好各项准备工作,节省时间及精力,也便于护理人员知晓关节镜设备定位放置,在手术结束后放回指定位置。(3)完善关节镜设备管理规范。护理人员详细登记医疗器械,记录基本信息、型号、数量、送修日期和销毁日期等,便于器械损坏时及时查找出损伤原因并维修,避免下次再犯错误。每天交班过程中,认真清点关节镜数量,认真核对器械使用情况。

1.3 观察指标

(1)统计引起膝关节镜手术中布局管理不完善的原因。包括术前仪器准备不全、体位用具准备不全、器械护士站位不合理、器械台面不整洁、仪器摆放位置不合理。(2)比较实施前后医师满意度。以调查问卷形式进行,

问卷为百分制,分为十分满意(90分≥總分数)、满意

(80分≤总分数<90分)、基本满意(60分≤总分数<80分)和不满意(总分数<60分)4个版块。满意度=(十分满意人数+满意人数+基本满意人数)/总人数×100%。(3)比较实施前后管理质量评分。由接受调研的医师评分,使用医院自拟的管理质量评分问卷进行评定,包括手术体位适宜、仪器设备齐全、管道线路长度足够、术中传递器械顺畅4项,各项评分均为100分,评分与管理质量成正比。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行χ2检验,计量以x±s表示,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引起100台膝关节镜手术布局管理不完善的原因统计

100台膝关节镜手术中,布局管理不完善共32台,其中术前仪器准备不全占比最高,为11.00%;其次是器械护士站位不合理、仪器摆放位置不合理,为7.00%;器械台面不整洁,为4.00%;体位用具准备不全,为3.00%,见表1。

2.2 实施前后医师满意度比较

实施后,医师总满意度为96.00%,高于实施前的70.00%(P<0.05),见表2。

2.3 实施前后管理质量评分比较

实施后,手术体位适宜、仪器设备齐全、管道线路长度足够、术中传递器械顺畅各项评分均高于实施前(P<0.05),见表3。

3 讨论

膝关节是人体最容易受损的部位。膝关节病变的发生与外伤及慢性劳损、过度负重有关。患者膝关节扭伤易导致膝关节内病变,比如半月板损伤、关节软骨损伤等,给患者带来严重疼痛感,影响肢体活动,甚至出现关节交锁。慢性劳损、过度负重是导致患者膝关节病变的主要因素之一,如退行性骨关节炎等,表现为膝关节肿胀、畸形等[5-6]。膝关节镜用于治疗膝关节损伤、半月板损伤、滑膜炎等疾病,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可减轻相关症状,是临床常用的微创术式。该术式具有照明系统,便于医师操作,可缩短手术时间,但该术式操作过程步骤较精细、复杂。在手术过程中,医护人员需要明确自身所承担的工作,还要将手术操作流程熟记于心[3,7]。护理人员与护理人员之间,护理人员与医师之间,都要具备高度协助精神,配合默契,使手术在短时间内完成,同时保障手术质量及安全性。

本研究显示,100台膝关节镜手术中,布局管理不完善共32台,术前仪器准备不全占比最高,为11.00%;其次是器械护士站位不合理、仪器摆放位置不合理,为7.00%;器械台面不整洁,为4.00%;体位用具准备不全,为3.00%。手术的顺利进行离不开护理人员术前充分准备、术中默契配合。现阶段,关节镜频繁用于临床,术前准备工作量较大且复杂。如何准确无误且规范地准备好手术器械及设备,提高医护人员之间配合度,是临床工作中急需解决的问题。以往临床上使用活动性关节镜设备,存在准备遗漏或者手术布局设置不合理等问题,影响最终手术效果。打印塑封科室膝关节镜手术布局图,放置在显眼的位置,利于医护人员随时查看,节省术前准备时间,提高了医护人员满意度,说明手术布局图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采取关节镜设备空间布局规范化管理,利于纠正不良布局问题[8-9]。

本研究结果显示,实施后医师总满意度为96.00%,高于实施前的70.00%(P<0.05)。实施后,管理质量评分中手术体位适宜、仪器设备齐全、管道线路长度足够、术中传递器械顺畅各项评分均高于实施前(P<0.05)。通过本次研究可知,采取关节镜设备空间布局规范化管理,利于提高医师满意度以及管理质量。分析原因,该管理模式将医护人员工作流程化,有规律可循,空间布局合理,利于提高医护人员的工作管理意识和主动意识;考虑问题周到,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空间布局、体位等,尽可能提高患者舒适度;通过手术布局图的方式明确患者体位、医护人员站位、仪器设备摆放位置等,向医护人员简单明了地展示手术整体操作流程,提高手术配合质量,使得护理配合更加规范化、标准化。器械护士对手术步骤熟悉,掌握器械性能以及使用技巧,熟悉有关结构,提前做好有关准备,确保每件器械以最佳状态传递给医师,提高配合默契度,有效缩短手术时间。巡回护士密切监测各个仪器术中使用情况,尽最大努力将术中风险降至最低。术后认真清洗器械,尤其精密仪器需要精心处理并放入专柜内保存,便于下次使用,避免与其他金属器械碰撞。做好使用记录,由专人保管和维护,利于延长器械使用寿命[10-11]。

综上所述,关节镜设备空间布局规范化管理在膝关节镜手术中应用具有积极意义,能够有效控制布局管理不完善的情况发生,提升医师满意度和设备空间布局管理质量,利于降低院内感染,保障患者生命安全,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参考文献

[1] 马曼丽,舒桂林,刘军,等.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膝关节镜手术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J].中华全科医学,2021,19(8):1423-1426.

[2] 储萍萍,顾君君.微信平台延续性护理干预模式对日间膝关节镜手术患者的应用效果及评价[J].海军医学杂志,2020,41(1):76-80.

[3] 张爽,鲁楠,张志军,等.风险分级护理对膝关节镜手术患者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及生命质量的影响[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22,38(8):573-579.

[4] 李翠翠,李水霞,蒋珣先,等.病房集体宣教联合术前访视在膝关节镜手术患者中的应用[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20,26(35):4940-4943.

[5] 秦汉,汪建,张辉,等.关节镜联合富血小板血浆对膝关节半月板损伤患者膝关节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20,20(5):976-979.

[6] 周玲,刘敏,杨笑宇.基于加速康复外科理念的阶梯式康复护理在半月板损伤关节镜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山西医药杂志,2020,49(20):2871-2873.

[7] 冉启果,王建伟,那蕊,等.基于微信小程序的延续护理模式建立及在关节镜手术患者中的应用[J].昆明医科大学学报,2020,41(4):172-176.

[8] 陈晓晴,王翔,李丽,等.基于医疗设备关键零部件技术保障模型的医院手术室设备管理路径研究[J].中国医学装备,2023,20(3):141-145.

[9] 郭庆军,骆秀萍,费智霞.PDCA持续质量改进管理对手术室设备管理效率的影响[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21,10(20):9-12.

[10] 李焱.快速康复理念应用于肩关节镜治疗肩袖损伤术后护理中的效果观察[J].基层医学论坛,2022,26(18):25-27.

[11] KAY J,MEMON M,LINDNER D,et al.Arthroscopic management of greater trochanter pain syndrome and abductor tears has demonstrated promising results in terms of improvement in pain scores and functional outcomes: a scoping review[J].Knee Surg Sports Traumatol Arthrosc,2021,29(8):2401-2407.

(编辑:许 琪)

猜你喜欢
空间布局关节镜体位
无声的危险——体位性低血压
中老年保健(2022年1期)2022-08-17 06:14:12
前置化空间布局,龙湖驱动TOD的未来模式
关节镜下使用Fast-Fix半月板缝合器治疗半月板损伤的疗效
“手脚不听话”体位训练来帮忙
导乐陪伴联合自由体位在产妇分娩中的应用
医学新知(2019年4期)2020-01-02 11:04:04
浅析美术馆建筑的选址与空间布局
中国博物馆(2019年3期)2019-12-07 05:43:58
SLAP损伤合并冈盂切迹囊肿的关节镜治疗
姑臧城空间布局与五凉河西政治
敦煌学辑刊(2017年2期)2017-11-09 03:02:01
空间布局图
中国西部(2017年1期)2017-02-22 08:44:14
关节镜下治疗慢性冈上肌钙化性肌腱炎的早期随访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