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安东
风景油画作为独立的绘画题材,产生于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于17世纪得到迅速发展。19世纪印象主义画家对户外视觉感受的重视,使室外写生取得了更大的进展。其后,俄罗斯画家在绘制风景画时愈发注重个人的视觉感知,运用集造型、色彩表现为一体的“直接画法”,创作出许多优秀的写生风景作品,为后世的风景油画创作提供了经典范本。
油画风景写生随着油画传入我国而产生,至今已有一百多年历史。其不仅是围绕风景写生展开的重要的创作切面,也是造型艺术人才能力培养及其他视觉艺术关联人才素质培养的重要课题,同时是推进视觉美育过程中不可或缺的手段。下面,我们将以“直接画法”为例,就油画风景写生的理念与写生实践加以阐释。
风景油画的种类有很多,可以按照形成方式划分为风景创作和风景写生两大类。从近代以来的视觉审美趋势来看,无论是风景创作还是风景写生,于创作实践中形成观察和表现能力,并建立起判断理念,是开展相关创作的重要目标。
一、油画风景写生的目标与宗旨
油画风景写生有着基本的目标。一般来说,写生分为独立的艺术作品创作和按照人才培养课题实施的写生课程实践。不过,无论哪一种方式,其宗旨无非是通过现实的活动目标,实现审美观察和审美感知能力的提升,创作符合个人审美判断的艺术作品。在许多情况下,目标与宗旨没有严格的界限。也就是说,以创作高水平油画作品为宗旨的写生活动既包含了提升表现技法的目标,又在人才培养层面体现出提升创作者绘画造诣的宗旨。
就专业人才培养的一般意义而言,风景写生是培养审美感知能力的重要路径。通过风景写生,创作者可以直观、快速地对自然和人文景观建立起良好的视觉感知力,提升视觉的敏感度,培养出造型和色彩的观察能力,在技能技巧进一步夯实的基础上提升作品的表现力,形成带有个人审美判断的视觉思维。总而言之,写生实践既是作品形成的过程,又是创作者不断实现自我提升的过程。油画风景写生则既是单纯的课题任务,又是培养审美创造力、提升艺术创作能力的必要手段。相关的创作活动既指向现实目标,又指向未来宗旨。
二、油画风景写生的题材
典型意义上的油画风景写生是指面对实际视觉场景进行观察、表现的过程。在不同的视觉场景中,作品可以区别于其他情节、叙事、主观形式,实现各种意义上的精神提炼。风景写生活动发展至今已有三四百年历史,产生了相对稳定的题材模式。自然类题材既包括景观、地貌,如山川、草原、沟壑、丛林、江海、湖泊、气象等,又包括生物族群,如各类动植物等。人类文化活动题材则以人文景观为主,包括城市景观、文物古迹景观、现代工业科技景观、遗址和纪念性主题景观等。体现人类活动轨迹的人文景观在自然演变的过程中,还形成了改建传统建筑主体的折中景观,如具备一定历史感的乡村景观、民族宗教景观、古老村镇、呈现出风土人情的生活场景以及符合自然属性的人造景观等。
每一类景观题材都有着不同的主题。其与其他景观相结合,呈现为多种景观元素的综合体,如自然景观中的丛林主题既包括树木苍劲的原始森林和欢快灵动的野生动物,又包括繁密的丛林、灌木和蜿蜒的溪水与小道。当然,其中最为典型的形态还是树木、岩石等。包括丛林主题在内,每一类景观题材都包含着特定的视觉形式和审美内涵,一些景观甚至具备艺术感知层面的符号意义。总体而言,景观的呈现不仅是对自然地貌的再现,也反映出了人类文化的发展特色。风景写生的实施者对写生具备一定的共性认知。不过,他们在艺术个性化理念的支配下,会在写生对象的选择过程中体现出较大差异。也就是说,对题材、主题、对象、视角的选择,可以直观地展现出创作者的审美情感。
风景油画属于相对独立的绘画题材。就创作者而言,在实际写生的过程中应该尽量摆脱同类题材创作的思维定式,使自己从观察与感知的“舒适圈”中跳脱出来,运用开放性思维,充分调动视觉的敏感度,在共性的写生区域中观察、发现、提炼那些具有个性和情趣的元素、意象和主題,进行符合精神感知的情感表达。
大自然的景色丰富多彩,我们完全可以根据写生环境来选择创作的切入点。在选择写生的主题时,应把个人主观的审美取向与对现实场景的实际感受结合起来加以判断。无论是想要塑造壮丽秀美的大自然、古朴典雅的小村落,还是开阔绚烂的新兴城市、萧索沉静的历史遗迹,都应该使之与创作者自己的审美情感相吻合。至于写生的视角,可以定位为自然景观、人文景观、桥梁河道、建筑街道、生活场景、生活道具、器物局部等。此时,应该尽量运用艺术表现的独特性与表达的准确性原则,选择能够充分表达主观感受的景观及视角进行风景写生。
三、油画风景写生的区域认知
特定的地理环境会造就特定的人类活动形式,产生特定的美感取向。在油画家成长的过程中,因其个性、成长环境和知识结构存在差异,因而会形成各不相同的审美取向,加之写生目的与目标设定的差异,他们对写生地域的期望也不尽相同。对写生的组织者或油画家个人来说,应根据写生任务和审美取向来选择写生的目的区域,并依托各类资源来做足功课,建立对目的地的综合认知,而这将有助于写生目的地的选择。
当预设好一个写生区域时,应该对当地景观所呈现的特点进行全面、深入的了解,以便在景物选择的过程中建立较为清晰的视觉审美指向。所谓全面、深入的了解,就是要对这个地区进行地理位置、四时景观、环境特点、风俗习惯、文化背景、景观形成的原因进行综合调研。这样一来,写生活动才能形成可实施的初步预案。下面,笔者将结合具体作品,展现写生区域调研与写生创作之间的互文关系。
北京西部部分郊区在燕山脚下,当地山体多呈层岩堆积的竖直斧劈状。除夏季以外,其他季节皆为岩石裸露的粗犷面貌,形态苍劲、大气。由于当地干燥少雨,一些玉米之类的谷物常被山脚下的村民放置在室外以铁丝围成的筒状物中加以储存,而这一场景也加深了景观的粗放感。
河北蔚县地处恒山、太行山、燕山三山交界处,聚集了辽代以后的各类古建筑。这里属于丘陵地带,呈现较为典型的黄土地貌,盛产黏土,因而多见以黄泥夯土建成的古堡。围墙院内有许多样式的四合院、九连院等古建筑,虽大多因年久失修已经坍塌,但也足以从残迹中一窥当年旺盛的人烟。
在新安江流經的皖南地区,山清水秀,气候宜人,自然景观常与徽派建筑交融在一起,优美而典雅。在这里,村镇的人文景观多以马头墙为主要特征。
广西地处亚热带地区,山峦呈驼峰状绵延、林立,发达的水系秀美、蜿蜒,随处可见凤竹成簇,景致明丽、秀润。由于炎热的气候有助于树木成材,这里的村寨多由木质结构的群组建筑组成,街巷与廊桥错落有致,景致颇为独特。
甘南地区属于相对高寒的区域。5月时,人们的体感温度依然较低,一应景物的色调都是冷冷的。晴天时,可见碧空中飘浮着大片白云。由于区域内聚居着大量的少数民族,建筑呈现出典型的民族和宗教特色。
当选定了写生区域并到达目的地后,创作者应及时对写生区域进行全面的实地考察,观察景物在特殊自然环境下的形成机制,了解人文景观发生演进的历史动因,对包括当地风土人情在内的一应因素深入调研,完成创作资料的原始收集。具体来说,写生的范围、目标,写生区域所处环境的季节变化、气候特点以及它们对色彩形成特点的影响等,都是必要的考察对象。做好创作情报的收集工作,必然有助于提升写生活动的效率和完成度。
在不同的气象条件下,相同的写生对象会呈现出不同的视觉气象,带来不同的视觉与精神感受。比如,珠海淇澳岛红树林湿地海岸线具有泥基海床,由于处于湿地的深处,显示出的是颇为原始的气息,尤其退潮后裸露的泥基呈现出滑板劳作后交叉圆弧的痕迹,暴露出红树林的根茎、海草等物象,野性、生动,别有一番意趣。在不同的气象条件下,这些物象会呈现出不同的情感特性。阴天时,退潮裸露的岸边海床呈现出了一种时间的沉淀感,展现出了景观与当地劳动者的精神关联。同在一个视觉区域,同样是退潮的状态,晴天的光色则以层层推进的形式描画出了更为旺盛的生机。
相同气象条件下的自然光源作用在不同的物体上,也会因为呈现出不同的色调而营造出不同的情感表达。位于珠海凤凰山麓的会同村始建于清初,村庄规模不大,大多时间处在潮湿的气候条件下。当地现存的主体标志性建筑有南、北碉楼。南碉楼地处较早兴建的村口位置,由于其建筑立面为粗砂泥材质,在长期湿热的环境下呈现出偏灰、偏暖的色调。北碉楼立面则用白灰粉刷,呈现出偏亮、偏白的色调。因此,同样是在晴天的阳光下,南、北碉楼会由于固有色基底在明度和色度上的差异,导致写生作品各自呈现出不同的视觉调性。
四、写生主题与物象的选择助力审美意识的形成
写生主题与写生景观的选择是写生活动是否成功的重要因素,因而面对写生区域应该做足下列功课:一是了解写生区域的自然、人文、风土人情以及景物的构成规律和总体特征。二是关注在审美感知层面与自己有共鸣的景点,重点观察写生对象的造型、色彩等视觉因素。三是研究写生景观构成的基本规律以及景观审美类型的共性和个性特征,使写生对象在自己的视觉感知与理解范围内产生基本的“心象”。
无论是一座城市、一处自然景观还是一座村镇,但凡完整的写生区域都有着相对系统的文化生活体系,公共景观环境、建筑、生产工具、生活场景与生活道具等都有着和谐、统一的面貌。传统村镇中的街道、商户、水域、林木、田野、农具、祠堂、住宅、庭院、灶台、炊具以及历史文化遗产等,一切可见的景观都是创作者可以选择的主题。通过对这些主题的观察,可以使写生活动的目标更加明晰。
皖南地区有着众多建于明清时期、保存较为完整的古民居群落,体现了居民在这一片土地上自然栖息的状况。泾县查济村是依山谷地形和溪水走势而建,自然化程度较高且保存相对完整。当地较早的古建筑可追溯到元代,其形制具有皖南古村镇的显著特点,自然与人文景观的结合较为完善,可为创作者提供多重视野。黟县屏山村是明清时期的古村落。相较于查济村,这里的地形较为平坦,古民居同样具备一种自然、灵动的意趣。
皖南地区的古民居地处山区,其形成与山谷水系有着密切的关系——具备一定规模且又方便饮用的水系是这些村镇形成的关键。山谷溪水的走势随地形而变化,上面架设着造型各异的桥梁。在这里,桥梁是村镇中必然存在的景观,给风景写生提供了很好的主题。
村居生活中,炊具是乡民每天必用的基本工具。传统的皖南山区杂木林居多,木柴是烹煮食材的生火材料,因而各种功能的柴灶成为厨房的主要器具。随着环保理念的加深,这一类用木材燃火的灶具在生活中渐渐退居次要位置。这些厨房器具构成了乡村风景写生的审美主题。
溪水是村镇古民居中最为常见的自然景观,通常依照地形变化而形成,有的规整,有的蜿蜒,有的富有宽、窄、深、浅的节奏变化。它们的四周常常伴有石块的自然堆积以及乡民的生活设施。
徽派建筑起源于古徽州,是皖南一带古村落中的典型建筑样式。在徽商的传播下,这一建筑样式在江浙一带也有所呈现。徽派建筑具有许多共同的造型和装饰特征,其最重要、辨识度最高的外观造型是马头墙。马头墙具有防火、封火的功能,一般高度在两层以下,具有素雅的审美特征,折射出徽商的儒雅气质。它们在皖南写生中是常见的主题意象。
选择写生对象的基本思路是写生活动的重要内容。第一,创作者应根据当前的目标选择写生对象。无论写生活动的目标是开展基础教学、积累个人习作,还是完成特定的集体项目,对写生对象的主体、类别以及写生活动的进度等相关事项都应有基本的预设。第二,创作者要以对当地景物构成特点的感知为起点,把个人的综合视觉感受与写生活动的目标结合起来进行总体研判,进一步观察、感知写生对象的造型特征以及主体景观的组合比例和色彩、色调等视觉要素呈现的基本规律,做到心中有数。第三,创作者要抓住个人对当地环境的多重感受,然后结合自己的兴趣点或任务,重点锁定阶段性的写生对象。同时,对表现对象进行多角度研究,判定形成单系列或多角度系列写生作品的可能性,以便有效地实施写生。第四,开放的视觉感知是获得新信息的有效渠道。创作者在写生期间可以开展一段时间的漫游式考察,以便发现与自身情感相吻合的景观、物象。随着对写生环境的深入了解,创作者会发现更多符合自己审美需求的主题,而往往那些即时发现的新对象、新感觉会更加有效地激发灵感,使更好的风景写生作品应运而生。因此,适时地调整写生活动的内容有助于提高写生活动的完成度。
五、油画风景写生的视觉图式
构图作为绘画形式语言的一种,决定了风景写生作品的视觉形式。绘画形式语言由技法表现语言和视觉构成图式语言两大要素构成,其中前者为隐性语言要素,后者为显性语言要素,即视觉感知的通俗要素。
在长期开展创作实践的过程中,创作者可以根据观赏作品的视觉经验总结出风景构图的基本规律,并将之归纳成符合通俗视觉美感的构图形式,然后在此基础上不断拓展,呈现出有着诸多视觉差别的绘画构图形式。
油画风景的构图形式通常是以“非对称式均衡”为基点来“经营”的。之所以称之为“经营”,是因为风景构图十分重要且复杂。它不能像工作室的创作构图形式那样举一反三地推敲、修改。面对景物与画面,创作者需要在有限的半小时甚至更短的时间内,借助自己的视觉感受来定格一定的范围和适量的现场景物,以之作为画面表现的基本主体,并将它们巧妙地置于画面之中。从主观选择的层面来看,这一过程是感性的。不过,构图形式的确立还要依托视觉审美规律以及绘画知识的积累,进行符合艺术原理且又具备视觉新意的审美判断,因而它又是理性的。
油画风景写生的构图可归纳为一些典型的视觉范式,在写生实践的过程中起到参考作用。按照常识,油画风景构图可以分为直角三角形构图、平行构图、“S”形构图、“F”形构图、破格构图等。
直角三角形构图是较为常见、稳定的构图方式,在写生中常用。这一构图形式通常是以直角三角形最大的边向下呈现的范式构置写生表现的主体景物,既可以构筑画面的稳定性,又可以避免等腰三角形绝对对称的刻板形式。直角三角形在倒置状态下会产生一种不稳定感,而这一特性也使其在特定的绘画题材中得到了一定的运用。
平行构图是一种常见的构图形式。所谓“平行”,顾名思义,是指画面中的现实景物以平行的方式构成。也就是说,创作者为了在取景构图时表达出物象基本的视觉特征,会依照景物呈现的基本规律而以平行的视觉效果进行构图。有时,平行线的处理会遇到贯穿画面的问题。此时,创作者应该巧妙地利用一些景物的穿插,尽量避免画面出现不间断的平行直线,以免画面出现刻板的感觉。
“S”形是均衡且不对称的视觉形态。利用这样的视觉原理安排画面在风景写生中亦较为常见,尤其是在表现沟渠、湿地、河流和自然形成的道路等景观时,“S”形曲线构图能够完美地表达出景物的自然状态。在风景写生构图中,曲线的物体构置可以有效地打破构图中的绝对对称形式,使画面具有均衡且活跃的感觉。在风景写生实践中,为了避免“S”形范式上、下两个曲度的均衡所造成的呆板、重复,创作者通常会按照近大远小的透视习惯,把上曲度的空间处理得小于下曲度的空间,或者把上曲度的空间处理得大于下曲度的空间。
“F”形构图是创作者根据景物的构成规律,所采用的横、竖交叉却又有变化的构图方式,也可以理解为平行构图结合“S”形构图的方式。
破格构图一般是指在表现相对较大的主体物时,面对主体物无法全部呈现在画面之中的情况,创作者会着力营造画面以外、可想象的视觉心理。
在油画写生中,围绕着这些基本范式产生的逆规范、无范式探索也较为多见,它们显示出了艺术创造的活力。构图实践有基本的章法,却又在许多写生实践中显示出了一种非典型性。就具备一定实践基础和经验的写生者而言,其构图习惯往往是随着视觉感受的变化而即时生成的。也就是说,写生构图实践不应唯章法论。
写生景观的视角选择是实施写生的重要内容,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写生画面的视觉图式或呈现效果,同时也折射出了写生活动实施者的艺术感觉、文化理解、审美视角等综合感知能力。
平视视角是景物选取的常见规律。传统意义上按照近景、中景、远景划分景别的选景方式较为常见,适合景深层次较为分明的景观,可以满足多层次空间观看的审美需求。写生实践中,近景通常是空间的引导层次,中景为景观的主体部分,远景为深度景物的呈现部分。三个层次的结合堪称完美的取景方式。
作品《夏河白塔》采用了平视视角下,近景、中景、远景相结合的形式,视觉图式为三角形构图与平行构图的叠加。画面中,近景为视域底边右角的植物和左边底角的围墙,中景为白塔和树木掩映下的院落,远景为背后的山体。画面主体直接呈现的选景方式是较为开放的选景视角。关于这一视角,创作者通常不需要过多考虑前景和后景的呼应关系,而要重点考虑主体景物本身的形式结构。
作品《缠绕屋角的榕树根》表现了珠海会同村在潮湿的气候下,那些根茎扎于古建筑地下,支撑起屋顶的粗壮榕树。它们纠缠的状态呈现出了生存的使命感和顽强的生命力。在这一视觉张力的触动下,创作者往往会更快地进入创作状态。
选取局部景观进行重点刻画,也是选取写生视角的重点路径。在调研、采风的过程中,创作者往往会发现很多较为精彩的局部景观。在这种情况下,及时地将自己对局部景观的感知记录下来,有助于加强写生中的针对性,使创作者将更多的精力集中于对特定事物的精细表现。
在许多特定的写生环境下,会出现十分有趣的景物组合形式。《老屋咖啡波罗蜜》就是这样一组有趣的写生作品。在老屋咖啡供人们休闲的院内,有一棵形态生动、怪异的波罗蜜树。它的存在给人们带来了一种瞬间的放松感和快乐感。捕捉住这种瞬间的情绪,创作者将获得更加丰富的创作体验。
独特的视角是构成完整画面的重要条件,它能体现出视觉对象的审美敏感度。通常,创作者在选景时会通过仰视、俯视等多个角度来反复观察、体会,然后借由自己的审美感知和审美判断来在脑中形成若干预感性画面,继而从中选择符合自己审美个性的视角来实施写生。
以仰视视角为例,对它的运用可以优化视觉形式的表现强度,增加画面的视觉感染力。绘制《斜阳下的查济红楼桥》这幅作品时,笔者围绕着写生主题,在不同位置进行观察后,下到溪床的位置,把视平线降到了桥面以下,以仰视桥体的角度完成了创作。通过仰视的角度,拱形的桥体得到了形态上的强化。同时,斜阳的暖光与桥面、溪岸以及远景处的冷色光源形成了强烈的冷、暖对比。这些都使画面的视觉张力得到了延展。
俯视是风景写生作品中常见的居高临下的视角。在风景写生的过程中,常见错落有致的屋顶、绵延的盘山公路、井井有条的院落……这些物象通常会以俯视的角度进行呈现。《水中的大孤山峰》表现的是北京郊区孤山寨的主峰。由于空间距离对视野的局限,笔者刚开始很难找到恰当的表现视域,只能在特定的光线下,通过俯视发现峡谷石基河床池水中的山峰倒影来进行刻画。常规物象映在水中的倒影会使景观产生垂直角度的视角转换,而这往往会丰富观者的欣赏层次。
逐层递增也是一种独特的视角,即画面在某种视觉形式的限定下,通过透视的递增来引导观者逐层观察。作品《残存的老窗》以外层空间残破的窗框与作品画面构成基本的矩形样式。观者的视线在窗框处得到延伸,首先聚焦于第一处室内空间内门所形成的正负空间,继而再通过内门二次延伸,导向一处更深、更暗的矩形空间……笔者在这件作品中试图以建筑老旧砖墙的原始灰暗色调为基础,以探索人类的居住痕迹为精神动因,层层延伸地表达一种生命的观照。
视线纬纱式屏障作为另一种独特的视角,在写生中常以纬纱式的视线进行有限阻碍,形成对观者注意力的分散,旨在引导其缓慢进入一种审美感知的朦胧状态之中,从而发掘出视觉意识的模糊之美。笔者在《枝叶缝隙中的遇龙河凤尾竹》中塑造了透过枝叶形成的第一层纬纱式空间屏障,希望通过对观者的干扰,使其视线缓慢集中于第二层主体空间中的凤尾竹。在这里,笔者还进行了两手准备,即远处的山体也形成了对观者视线的吸引,这也使得观者的视线重点集中于第二层主体空间中的凤尾竹。这种视线在空间来回游离的状态,是笔者在这一视角的写生活动中重點探索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