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思辨性阅读与表达”的价值及实施路径

2024-06-03 23:22许颖
江苏科技报·E教中国 2024年6期
关键词:思辨性阅读与表达思辨性白鹅

许颖

“思辨性阅读与表达”是《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中新增设的一个发展型学习任务群,更讲究事实、证据和逻辑,具有非同寻常的地位和价值。语文教学中,如果教师能立足学情、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有条理、重证据地表达,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那么语文课堂教学将会向高质量不断迈进。

一、“思辨性阅读与表达”的重要价值

1.顺应时代,丰富课程意义

信息化时代,各种消息和宣传真假难辨,辩证地思考问题可以帮助人们规范自己的言行,用事实说话,以理服人。语文课程就是要培养学生乐于探究、勤于思考的品质和一定的辩证性思维,助力学生未来更好地工作和生活,进而促进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因此,设置“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学习任务群既顺应了时代发展的需求,也进一步体现了语文课程的价值意义。

2.激发兴趣,促进深度思维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是说学习和思考是相互的,语文学习亦如此。著名教育家陶西平指出,好的课堂要充满三种声音——笑声、掌声、辩论声。学生只有在比较、分析、质疑和推理的过程中才能激发好奇心,找到学习的乐趣,也只有在相互探究、讨论的过程中才能进一步思考问题,拓宽思维的广度,挖掘思维的深度。因此,充满思辨意味的课堂可以激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

3.弥补短板,培养核心素养

传统语文教学侧重于语言部分的教学,更关注学生的感性思维,对理性思维的培养稍有不足。而理性思维恰恰是核心素养内涵中思维能力发展所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所以“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学习任务群的设置有利于弥补学生理性思维的短板,促进感性思维和理性思维平衡发展。

二、“思辨性阅读与表达”的实施路径

1.创设情境,助力思维进阶

思辨性阅读并不意味着一定要有辩题,对小学生而言,就是要从一开始的好奇心出发,培养其提问、质疑的能力,进而能够分清事实与观点的区别,最终实现有条理地表达和创作。而这一思维能力的进阶需要以文本为基础,以情境为依托,以问题为驱动,在阅读和讨论中不断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锻炼其思维。

以统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大象的耳朵》为例,课后习题第3题就是一个具有思辨价值的问题:“‘人家是人家,我是我。结合生活实际,说说你是怎么理解这句话的。”对二年级学生来说,直接回答难度较大,因此教师可以从文本出发,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在自由表达的同时深化对这句话的理解。教师可以创设如下两个情境。1.重新把耳朵耷拉下来后,大象又遇到了小兔子,小兔子感到更加奇怪了,问道:“大象,你怎么又把耳朵耷拉下来了?”此时,大象会怎么说,怎么做呢?在这样有趣的情境中,学生试着从文中收集证据以支撑自己的观点,在理解文本的基础上进行自主表达,了解了大象耷拉着的耳朵的重要作用,思维得到了锻炼。2.把耳朵放下来的大象又开心地在森林里散步,他又遇到了小兔子,小兔子说:“哎,大象,你的鼻子怎么又大又长呀?”正说着,小羊、小鹿、小马和小老鼠也来了,他们也说大象的鼻子太大太长了,你们觉得大象会怎么说,怎么做呢?情境二承接课文和情境一,让学生超越文本本身进行深层次的思辨性表达,实现从“学”到“用”的进阶。学生在这两个情境中不断思考、讨论、质疑和表达,实现了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双重提高。

2.搭建支架,突破表达瓶颈

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应充分了解学情,找准学生的阅读和表达瓶颈,为学生搭建合适的学习支架,可以是文字、表格、思维导图等,也可以是课外拓展阅读或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这些学习支架能够帮助学生提取、整合信息,助力学生思维深度发展,使学生更准确、全面、科学地论述自身观点。

以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白鹅》课后习题第2题为例:“课文里有许多表现鹅高傲的词语,如‘引吭大叫‘傲然‘架子十足。找一找,分类抄下来,再体会作者是如何把‘高傲写清楚的。”丰子恺笔下的白鹅是一种高傲的动物,但作者对白鹅充满了喜爱之情,文中有很多看似矛盾的词语,容易引发质疑。教师可以此为契机,抓住作者独具匠心的词汇引发学生思辨,并为学生的讨论交流搭建合适的学习支架,帮助学生提取信息、论证观点,突破表达瓶颈。例如教师可帮助学生梳理丰子恺初识白鹅时的第一印象——“好一个高傲的动物”,从鹅的叫声、步态、吃相中感受白鹅的高傲。学生在文中提取词语,想象画面,不由自主地与自己之前接触到的白鹅作对比,审视丰子恺笔下的白鹅所具有的不同特征,激发进一步学习的兴趣。讨论中,学生发现作者用词非常巧妙,例如从“鹅老爷”这个称呼可以看出白鹅在作者家里地位很高,像老爷一样,可以看出白鹅的高傲。接着教师引导学生继续思考:白鹅的高傲还体现在哪些方面?学生又发现了文中的一句话:它吃饭的时候,“必须有一个人在旁侍候,像饭馆里的堂倌一样”。“堂倌”是指旧时饭馆或茶馆里的服务人员,看来这白鹅还真是“鹅老爷”,居然能让人来伺候它。教师引导学生继续质疑,为什么人们心甘情愿地做白鹅的堂倌?思辨和讨论后学生发现,其实这些“特殊词语”中包含著作者对白鹅的喜爱之情,明贬实褒。如此,基于对“特殊词语”的品析进行思辨性阅读,将课堂学习引向了深入。

3.问题驱动,激发多元思辨

新课标提倡学生在课堂上进行个性化表达、积极思考和质疑,并能产生自主生成性的内容。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积极思考,设置具体的、具有思辨性的问题,驱动学生讨论。

以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我们家的男子汉》为例,题目和课文内容安排上都有思辨点,教师可以提出思辨性问题:“平时我们怎么称呼几岁的小男孩?文中作者王安忆是如何称呼自己的小外甥的?为什么要这样称呼?”引导学生从文中找出支撑自己观点的细节和事例进行探究,从而理解文中“男子汉”的真正含义。

综上,教师在实施“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学习任务群时要依据学情,结合学习内容和学习目标,有效挖掘思辨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搭建学习支架,给予学生自由表达的空间,培养学生包容、换位思考、反省和批判的精神,让语文课堂绽放理性之花。

猜你喜欢
思辨性阅读与表达思辨性白鹅
“忘恩负义”的大白鹅
高中语文思辨性阅读教学策略
一只大白鹅
思辨性阅读不能忽视“小心求证”——关于论据的有效性探讨
白鹅写生记
“思辨性阅读与表达”任务群教学实施对策等
悖离核心素养涵育的非思辨性写作
“思辨性阅读与表达”任务群的理解与实施
“思辨性阅读与表达”任务群案例:跟四位“名师”学思辨
“思辨性阅读与表达”任务群案例:哀怨曲还是欢乐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