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1日,最高人民检察院举行“‘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的理念与实践”新闻发布会,通报2023年全国检察机关践行“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的经验做法和突出成效,发布2023年检察机关高质效履职办案典型案例。最高检党组副书记、常务副检察长童建明在发布会上表示,为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对司法公正的这一原则性、基础性要求,最高检党组提出,让“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成为新时代新征程检察履职办案的基本价值追求,在实体上确保实现公平正义,在程序上让公平正义更好更快实现,在效果上让人民群众可感受、能感受、感受到公平正义,做到检察办案质量、效率、效果有机统一于公平正义。
近日,个体工商户谢某接到陌生电话,对方自称是政府部门工作人员,让其及时申报年报(年度财务会计报告)。由于对方掌握相关信息,谢某信以为真,在关注对方提供的公众号后,缴纳了228元申报费用。后来,谢某回电询问办理进度,发现电话打不通,微信公众号也已失效,于是报警。这起诈骗案中,共有3万多家企业、个体工商户被骗,金额超过660万元。年报是经营主体向监管部门和社会报告联系方式、经营状态、从业人数、资产状况等信息的一种信息披露机制,却被一些人当成了诈骗的媒介。诈骗分子大多冒充市场监管等部门,向经营主体精准发送提示、催促年报等信息,从而骗取年报费用或逾期年报的罚款等,或发送虚假的年报平台链接,套取经营主体的敏感信息,将经营主体引入连环骗局。专业人士建议,年报关系海量经营主体的法定义务和切身利益,各方应共担责任,形成合力,让年报变得更简单、方便、安全,而非屡屡成为“年度循环剧”。
近日,北京零點市场调查有限公司发布“2023年度全国检察公信力测评结果”。10项二级指标中,“素能过硬”得分94.7分,排名第一。有超过90%的法律职业人群认为近几年当地检察人员业务能力和办案水平有提升,超过70%的社会公众对检察人员有“严谨”“专业”的职业印象。这一组组数据的背后,凝结着检察机关持续抓队伍、强素质的辛勤付出。
在数字经济蓬勃发展的当下,大数据技术的运用已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然而,在这股技术革新的潮流中,一些企业却利用大数据对消费者进行“杀熟”,即通过对消费者个人信息的分析,实行差别化定价,从而获取更高的利润。这一行为不仅侵犯了消费者的权益,也破坏了市场经济的公平竞争原则,更与数字经济的健康发展背道而驰。《人民日报》发文指出,大数据杀熟,实质上就是经营者对算法的滥用。要真正解决这一问题,归根到底还是要做好对平台的监管。个人信息保护法在法律层面上对自动化决策进行了规范,但相关规定还需进一步细化。要拿出更有效的监督和约束措施,促使平台切实履责。网信、市场监管等部门应主动作为,通过开展专项检查等方式做好相关执法查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