栗梦媛?张春茜?李云晓?刘振方
摘要:数字化技术的迅猛发展深刻改变了文旅产业的发展格局,创新了融合模式与前进路径。在多种因素的制约下,沧州市数字文旅产业发展面临较大的挑战。由数字文旅的研究应用现状引出,以沧州市文旅产业和数字技术融合发展为研究对象,指出其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对发展路径进行分析,旨在为推动沧州市文旅的健康及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关键词:数字技术;沧州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研究
一、前言
201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正式成立,文旅行业成为当代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最具活力的新兴行业之一。文化的引入丰富了旅游产业形式与内涵,旅游作为文化传播的载体,推动了先进文化的传播与交流互鉴。在行业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只有携手并进、优势互补,才能创新旅游景点发展的新模式、新业态,令中华悠久文化持续迸发创造活力。
互联网行业日新月异,不断更迭,在市场需求不断升级的大环境下,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VR等数字技术应运而生,并逐步应用至各行各业,为传统产业转型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持,加速推动了产业格局的重塑。数字技术的蓬勃发展也为文化旅游产业注入新活力、新动能、新形态,成为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有力支撑。
近年来,多项针对文旅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相继出台。2019年8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激发文化和旅游消费潜力的意见》中提出要促进文化、旅游与现代技术相融合,发展新一代沉浸式体验型文化和旅游消费内容,文旅产业正式进入数字化时代。2021年12月,国务院印发了《“十四五”旅游业发展规划》,明确强调要加快推进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特征的智慧旅游,依靠数字化技术,提升旅游的体验性与互动性,多方位、全角度展示文化、文物资源。2023年2月,国务院印发《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将数字文化列为数字中国“五位一体”的关键一角,为加快文旅产业数字化转型指明方向。《2023年沧州市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指出要打造数字沧州,强化数字赋能,要以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为载体,高标准打造旅游带。本文基于沧州市现有文旅产业,研究其发展现状,借鉴文旅融合著名景点的数字化建设方法,为沧州市文旅融合数字化提供理论指导与建议。
二、数字技术赋能文旅融合研究应用现状
(一)数字技术赋能文旅融合相关文献研究
周锦[1]等认为利用数字化转型这一创新发展策略,能够解决文旅产业收入来源单一、融合深度不足、产品同质化等问题,能加速文化强国的建设。因此,基于“产业链重组、产业链价值共创、产业链延伸”三种文旅融合发展模型,提出了应在宏观政策上、城市工业遗产等方面来推动文旅产业的数字化转型等发展路径。杨利等[2]分析我国31个省份的数字经济数据,构建文旅产业评价指标体系,从直接、中介和门槛效应三方面深刻剖析了文旅融合数字化的作用机制,肯定了数字技术对文旅产业的积极作用,并从专业数字基础性设施的建设、发挥市场配置作用等方面为文旅产业高质量融合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二)数字技术在文旅产业融合中的具体应用
全国各地区依托地方特色策划的数字文旅产品层出不穷。下面对典型数字文旅融合创新案例进行分析与借鉴。
2023年上半年,以抖音为主要出圈阵地,爆火的淄博烧烤,主打的就是“一桌一炉一卷饼”的氛围感,“一城一夜一滋味”的烟火气。在最早大學生组团去淄博撸串登上抖音热搜的时候,淄博市政府和文旅局就敏锐地嗅到了网络平台对于城市文化宣传的巨大推动作用,在推出各种福利政策的同时,积极借助自媒体打造“灵魂三件套”等网红产品。与此同时,利用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推出文化三件套——陶瓷、琉璃、蚕丝织巾,提升流量价值。在流量为王的时代,自媒体为城市文化宣传开辟了新道路,通过展人情、贴标签等方式,既展现了淄博城市的活力与魅力,又挖掘了历史文化的深厚底蕴。淄博烧烤的走红充分体现了城市宣传要适应时代发展,利用新媒体技术打造网红IP。
它是历史的画卷,是文化的瑰宝,它的一砖一瓦都仿佛在诉说着这六百年的沧桑历史,它就是故宫。近年来,故宫数字文旅为游客提供了丰富且深入的文化体验。“全景故宫”以720度空间影像技术,全方位、超高清地展示了故宫的宏伟壮丽与历史沉淀。近到一砖一瓦,细至文物质地,令游客仿佛置身其中。交互式导览方式使游客可以自主深入探索故宫文化内涵。“故宫VR”项目,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带领游客走进神秘的养心殿西暖阁佛堂,身临其境般感受佛像与壁画。“智慧地图”利用GPRS导航与LBS定位技术能够为游客提供精准位置服务,协助游客获取目标位置、更优路径规划。数字化技术结合故宫实体,提供沉浸式实景体验,突破空间与时间限制,提供多元化、个性化的文化体验,也为文物的保护和传承提供了新思路。
综上所述,无论是在众多学者研究的基础上,还是在实际文旅产业发展过程中爆款数字文旅融合的产物上,数字技术对文旅融合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在此基础上,以沧州市文旅产业融合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发展现状,提出了沧州数字文旅的发展路径,为实现高质量、高标准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重要指导。
三、沧州市数字文旅融合发展现状
(一)文化和旅游资源丰富
沧州文旅历史悠久,拥有丰富的文旅资源,可追溯到数千年前。齐桓公援燕伐山戎以来,河北地区战争频发,百姓学习攻防格斗之技来自救图存,为后续沧州武术的发展埋下了种子,拥有“镖不喊沧”的传奇。杂技源于春秋,盛于汉唐,沧州吴桥享有世界杂技之乡的美誉。沧州有铁狮子、献县汉墓群、纪晓岚墓地、聚馆古贡枣园等多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及享有华北地区最大的淡水湖泊美誉的白洋淀千里堤。在沧州地界,无论自然风光还是人文景观,都具有独特的魅力,为沧州文化的传承及文旅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二)文旅产业融合深度不足,数字化应用较少
沧州拥有不少历史文化景点及优美自然景观,但旅游景观与文化融合仍处于较低的程度,两者比较孤立,缺乏独特性与吸引力,人们更多地转向周边知名度较高的城市——天津、秦皇岛等地游玩。沧州现有的旅游景点,要么缺乏文旅融合产品,要么融合仅仅体现在销售文旅纪念品的表面形式,并没有深挖内涵,且景点设置仅仅停留在旅游观光阶段,而当前消费者的旅游需求早已转向了文化体验与创意上,将文化元素深度融入旅游业已是基本趋势。数字技术的兴起,为文旅融合及深度发展注入了全新动能,沧州市文旅融合存在不深入、缺乏与景点相契合的线上线下一体化智能应用平台,致使消费者无法及时精准地获取景点的活动信息。除此之外,沧州市数字文旅产品的创意性有待加强,在产品生产、宣传、销售等领域,数字化难以进一步深化与拓展。
(三)基础设施建设及服务有待加强
沧州各区域虽在积极发展旅游业,但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仍面临一些挑战。首先,景点分布零散,缺乏明确有效的旅游线路和区域整合,导致游客规划行程时需花费较多的时间与精力,从而降低了游客旅游的满意度。景点建设不完备、导览标识等设置不清晰、游客服务中心缺乏或位置不清晰等导致游客在游玩过程中遇到诸多不便,影响整体游览体验。其次,服务水平有待提升。部分旅游从业人员缺乏专业的培训与管理,服务态度不热情,甚至行为上存在不规范的现象。在餐饮服务方面,突出地域特色的菜品少,同质化严重,难以让游客感受沧州独特的美食文化。除此之外,沧州对外宣传文旅项目存在信息滞后的问题,未充分利用现今互联网资源进行推广,致使出现信息传播和客流增长乏力等问题,例如,世界文化遗产东光谢家坝、大运河非遗展示馆等文旅融合产业均未被大多数消费者所知晓。在当前低知名度与低满意度的双重困境下,文旅融合的发展面临着难以逾越的瓶颈,亟须创新策略与有效举措来打破僵局,推动产业深度融合。
(四)专业数字文旅人才缺乏
文旅融合的深度发展一定需要兼具丰富旅游知识与深厚文化知识的复合型人才,综合性要求高。他们不仅具备专业的数字知识与技能,更需透析市场需求与文旅产业动态。沧州市数字文旅人才的职业发展举步维艰、薪资福利吸引力不足、人才管理机制不完善等因素导致人才流失的困境。如今,相关单位虽有意识地定期组织相关工作人员参与到数字文旅的专业技能培训中且逐步完善薪酬福利体系以吸引高层次文旅人才,但从现有状况看,收效甚微。究其原因,现有数字文旅技能人才系统化培养困难,高层次人才引进不足,致使文旅人才队伍专业技能与规模无法跟上目前数字文旅发展的步伐。
四、沧州市数字文旅发展路径分析
(一)完善发展政策,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政府在数字文旅发展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在产业迅猛发展的过程中,发挥了规划引导的核心作用,从有效的监管服务到有力的资金支持、从创新产业化到深化产教融合,政府保障了数字文旅产业的健康、有序及快速发展。
首先,政府应加强对数字文旅的监管,保障产业的规范化发展,完善相关政策机制来推动制度创新,提升旅游数据的开放性与透明度,建立数据共建机制,加强数据安全保障[3],确保其安全可控,促进健康快速发展。其次,政府应增大对重点文旅项目在技术、资金等方面的扶持力度,政府本身可通过设立专项资金、减免税收等方式,为相关企业提供财政支持。除此之外,多方联动,充分调动金融部门、民间资本的积极性加大对数字文旅项目的投资,突破目前发展瓶颈,推动文旅产业数字技术的自主创新。再次,建立数字文旅创新孵化平台,为企业提供知识产权保护、专业技术转化、融资支撑等服务,促进自主创新成果产业化。同时,政府对文旅产业强化统筹协调、健全工作机制[4],加强与文化、旅游及科技等相关产业的合作。同时,引导高校、科研机构等形成技术创新联盟,共同研发数字文旅技术并加速应用推广,深化产教融合。最后,政府可借助多方平台,加大数字文旅建设的宣传推广力度。对优秀数字文旅项目进行表彰,并举办发展经验分享交流报告会,互通有无,实现优势互补,加快全市数字文旅发展进程。
(二)塑造文旅品牌IP,多维度优化宣传推广
鼓励各景区转型升级,塑造品牌IP,类似“沧州狮城狮”,时尚化设计能与消费者建立情感链接、提高营销效果、吸引潜在客户、增加品牌资产,拓展产品线,将消费者对品牌的忠诚度延伸至其他同类产品与服务上。沧州可塑造的数字IP均可与相关文旅项目融合,例如,以武术为主题的数字IP,利用虚拟现实等技术,创建沉浸式武术体验环境,身临其境般参与武术训练、与大师过招武术绝学,令游客亲身体验武术之乡的魅力。以铁狮子为主题的数字IP,利用云计算与大数据,构建铁狮子数字博物馆,游客在终端即可访问虚拟博物馆,了解文化背景与制作工艺,深刻领会“狮城”名号的由来。以纪晓岚、张之洞等历史文化名人为主题的数字IP,通过3D建模与动画演绎等数字技术来展现人物生平事迹与突出贡献,弘扬与传承沧州历史文化,激发游客对相关历史的兴趣。
品牌IP的突出作用在于以高辨识度来吸引消费者进行互动,为更深入人心,需设计多种形式的宣传与推广活动。其一,应加大在主流媒体与社交平台等的宣传力度,在电视地区频道、抖音等短视频平台多渠道保障信息传播的广泛性,覆盖老中青多年龄段,全面提升沧州市文旅项目的出镜率。其二,随着AI、大数据、区块链等数字技术的日益成熟,品牌IP的营销与数字技术紧密结合,创新性开创了更多数字IP的崭新形式。例如,备受全网热捧的颜值与才华兼具的虚拟数字代言人,为IP的营销开辟了新出路。总而言之,无论是数字IP的创造还是IP营销数字化的开创性融合,均提升了品牌IP在消费者心中的地位,提升了消费者的参与度与忠诚度。
(三)数字技术巧妙融入,培育文旅产品新业态
随着5G、物联网、虚拟现实、大数据等数字技术的兴起,沧州文旅产业正迎来革命性的变革机遇,文旅产品多样化发展势在必行。但是,在文旅产品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的同时,应高度警惕同質化严重等现象。这就必须深挖沧州独特的文旅资源与发展现状,将其融入产品设计之中。例如,设计符合沧州文旅景点区域分布的路径规划平台,旨在利用数字技术为游客提供高效、便捷的行程规划服务,提供景点推荐、行程定制、路线导航、时间管理等功能,既可以高效规划沧州之旅,平台也能够收集游客反馈信息,推动沧州文旅产业可持续发展。
除此之外,还可利用全息投影、虚拟现实、数字交互等新兴技术赋能文旅产业,为文旅产业培育多样化的产品形式。利用京杭大运河沧州段打造沉浸式场景,着古装、乘船只,欣赏两岸风光,通过VR技术,带领游客穿越时空,身临其境地体验运河开凿与建设,深刻体验历经沧桑的历史变迁。设计“智能化光影秀”来丰富园博园的场景体验,对其进行区域化布局,利用场馆的区域联系等形成联动机制,设计智能化的光影秀来突出各场馆特点,利用全息投影等技术手段对沧州坊进行设计,将沧州的历史变迁融入其中,增加历史氛围与仪式感,令游客领会沧州这座城市的韵味与底蕴。
(四)加快人才培养,吸纳高水平人才
随着数字经济的快速、深入发展,数字化已逐步成为推动行业创新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在这种趋势下,社会对具备专业数字技能的人才需求急剧增长,而现实中却呈现短缺的局面,这种情况在文旅产业尤为突出,具备数字技术与文化旅游行业经验的综合型复合人才供不应求。要解决行业发展与人才队伍建设的不均衡问题[5],最重要的是摒弃传统思维模式,从人才培养这一根本问题上进行创新与转变,即各高校应积极响应新文科、新工科建设,高等教育应主动寻求文旅融合理论与数字技术相结合的新路径,紧密关注社会实际需求,优化人才培养方案。与此同时,在以经济、地理等为主的学科背景下,培养过程中需既关注数字文旅融合方式,还注重相关数字技能的提升,掌握一定的数字战略管理与数字化运营的技巧。除此之外,在培养数字文旅人才的同时,还要注重综合型、高技能型人才的引用与留任,切实为沧州数字文旅的长期繁荣与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
五、结语
数字化的出现为文旅产业注入了新的活力,正深刻地改变着产业面貌,为游客提供更丰富、便捷及个性化的旅游体验。本文通过分析数字文旅融合的研究应用现状,明确数字化是一个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以沧州市数字文旅融合为例,体会到数字化是充满挑战且富有成果的过程。为进一步推动沧州数字文旅的健康发展,本文从四方面提出如下建议。首先,政府发挥主导作用,完善政策提供制度保障。其次,塑造品牌IP,深入挖掘区域文化特色,打造具有辨识度的品牌IP,且利用数字化技术优化产品体验,提升市场价值。再次,创新性、独特性地利用数字技术巧妙结合文旅产业。最后,建立、完善人才培养体系,为沧州数字文旅长期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周锦,王廷信.数字经济下城市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模式和路径研究[J].江苏社会科学,2021(05):70-77.
[2]杨利,李梦含,张名杰,等.数字经济赋能文旅融合的影响机制与门槛效应研究[J].统計与决策,2023,39(12):29-34.
[3]陈琳琳,徐金海,李勇坚.数字技术赋能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理论机理与路径探索[J].改革,2022(02):101-110.
[4]何红,拓守恒,寇敏.新一代数字技术赋能旅游高质量发展的作用机制与实现路径[J].商业经济,2022(04):35-39.
[5]杨树,周小雅,周歆蕾,等.陕西省文旅行业数字化人才发展困境及对策研究[J].商展经济,2023(21):121-124.
基金项目:2023年度沧州市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项目编号:2023138)
作者单位:河北水利电力学院
责任编辑:张津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