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的滋味

2024-06-03 14:57:29卢悦宁
老年博览·上半月 2024年5期
关键词:疙瘩汤面食养蜂

卢悦宁

临近退休之际,父母把家安在了郊区的依山傍水处,以便日后颐养天年。那里阳台的数量多于房间,主卧室外还有一个宽大的露台。热爱且擅长耕种的母亲终于有了发挥专长的空间,她早早圈定了有利地形,种上蔬菜和瓜果,家里日渐葱茏。父亲则在阳台的角落里安放了好几个蜂箱,又从偏远的林场买来一些蜜蜂,兴致勃勃地做起了养蜂人。

我为父亲网购了关于蜜蜂养殖的书。他除了认真学习书上的养蜂知识,还勤于摸索、通过实践获取真知,更常常与“蜂友”交流切磋养殖经验与技术。日复一日,父亲养蜂的装备越来越齐全:取蜂蜜时穿戴的专门的衣帽,切割蜂巢的小型机器,压榨蜂蜜的小工具……他的养蜂技术也越来越精进,不仅能把在小区里发现的野蜂从树上带回家驯养,还学会了自己培育新一代蜂王,已经成功培育了好几次。这让母亲刮目相看—原来,父亲也并不是干什么事情都笨手笨脚的啊!

与此相应的是蜂蜜产量大幅增加。有一年,我们家收获了多达数十斤的蜂蜜,做蜜汁叉烧、蜜汁排骨,涂抹在烧烤的食物上,蘸碱水粽,全家人每天喝蜂蜜水……饶是如此,蜂蜜仍然无法尽数消耗。家中的柜子里摆满了盛满蜂蜜的坛坛罐罐、瓶瓶碗碗。其实,蜂蜜只要妥善保存便不会轻易变质。不过,父亲按捺不住欣喜,一有机会便向亲戚朋友“献宝”。让亲友吃上自己养的蜂产出的原生态蜂蜜,父亲成就感满满。

每天忙前忙后地“侍奉”完蜜蜂后,父亲常会感慨地说,蜜蜂是洁净的动物,也很自律,它们的勤劳更是人所共知的。他还说,自己没什么高大上的爱好,如今养蜂这项劳动便是他最大的兴趣所在,而且他越劳动,越觉得里面有学问。

如果说父亲养殖蜜蜂的经历让我对如何面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那么,这些年母亲和她做的面食则教给我更多生活的智慧。

我们一家是南方人,却在喜爱与亲近米食的同时,同样地喜爱与亲近面食。母亲年轻的时候,工作长年需要三班倒,三餐无法完全规律。没有充足的时间好好做菜的时候,母亲习惯煮一种被她称作“蚂拐跳塘”的面食:事先和好的面粉被掐成一截截的,乍一看,像一只只蚂拐沉浮在水塘般的面汤里。蚂拐,即我们老家方言对青蛙的称谓。蚂拐跳塘很像北方的面疙瘩汤。不过,面疙瘩汤里往往还要加入西红柿、洋葱、土豆、鸡蛋等配菜,而母亲做的蚂拐跳塘里只加几片新鲜的牛肉和少许青翠欲滴的菜叶。母亲做的蚂拐跳塘色香味俱全,让我吃得津津有味,把我养得身强体健。

时间充裕时,母亲喜欢捣鼓那些工序相对复杂的面食。蒸红糖馒头、南瓜馒头,炒面,摊饼,包包子、饺子,统统难不倒她。即使是蛋糕、蛋挞这些西点,稍加摸索后,母亲也做得像模像样。

母亲总是变戏法般地端上一份份可口的面食,好像不费吹灰之力似的,而我每次下厨都要大动干戈。有一段时间,我打算学用电饭锅做蛋糕,却屡试屡败。同样的蛋糕粉和电饭锅到了母亲手中,却蒸出了与蛋糕店相差无几的香甜蛋糕,让人不得不感叹。母亲虽然生活在都市,却热衷于种菜、种瓜果,实际上也是出于她亲手操持生活中所有琐碎事务的习惯。这需要巧手慧心,需要面对琐碎日常的耐性,也需要经年累月的生活智慧。

从物资匮乏的年代一步步走来,从温饱、小康到富足,母亲一直保持着本色。她对四体不勤的我颇有些担忧。从前,我对此有自己的解释:我希望把精力用在更重要也更有难度的事情上。但如今在母亲的影响下,我转变了想法:对待生活琐事的心态其实就是对待生活本身的心态。古人说“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就是这个道理。

年幼时,父母的一蔬一饭给予我物质的能量;如今,他们的生活态度、生活智慧,又給予我精神的能量。这样的成长,是幸福,也是幸运。

猜你喜欢
疙瘩汤面食养蜂
魔法疙瘩汤
河南多甜蜜养蜂科技有限公司
蜜蜂杂志(2022年5期)2022-07-20 09:54:12
河南多甜蜜养蜂科技有限公司
蜜蜂杂志(2022年3期)2022-05-23 05:11:44
Do You Know?
晚餐喝疙瘩汤可养胃
妇女之友(2019年10期)2019-11-06 03:07:37
养蜂人用上养蜂专用车
今日农业(2019年15期)2019-01-03 12:11:33
把“愤怒小鸟”做进早餐里
养蜂女状元
红土地(2018年12期)2018-04-29 09:16:36
阅读理解题精练与解析
一碗疙瘩汤
爱你(2016年14期)2016-04-12 01:54: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