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创新共同体的构建与实现路径研究

2024-06-03 22:38王懿李率男曹瑾曹晨
中国商论 2024年8期
关键词:区域创新协同创新城市群

王懿 李率男 曹瑾 曹晨

摘 要:在国家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新阶段背景下,创新协同发展正成为推动区域科技经济发展的新引擎,构建创新共同体是建立高质量区域创新体系的重要环节,可以实现区域创新水平的有效提升,指导城市群真正实现创新协同和联动发展,是应对新时代科技革命面临挑战的重要手段。文章基于创新共同体概念与模式的剖析,在调研分析国内外区域协同创新典型案例的基础上,提出区域创新共同体的整体建设框架,最后以郑开同城化区域协同创新为例,探讨区域创新共同体的构建模式与实现路径。

关键词:区域创新;协同创新;创新共同体;城市群;区域协同发展

本文索引:王懿,李率男,曹瑾,等.<变量 2>[J].中国商论,2024(08):-149.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24)04(b)--05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为代表的区域发展战略加速推进,各级政府通过加大财政科技投入、加强高端人才引进、建设重大创新平台等方式,着力完善区域协同创新体系,形成了多个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创新集聚区和策源地,支撑创新型国家建设成效显著。上述区域协同创新发展的显著特征是打破发展瓶颈和限制,并通过促进区域资源优化配置、推动产业结构升级以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等途径作用于区域创新发展一体化。在此背景下,创新共同体开始成为跨区域协同创新的新理念新形式,是当前我国全面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可以指导城市群真正实现协同创新和联动发展,对于促进区域整体经济发展水平,解决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具有显著作用。因此,研究分析区域创新共同体的构建与组织模式,确定影响区域协同创新路径的关键因素,对于深入落实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指导我国城市群实现产学研优势互补以及创新发展具有重大意義。

1 创新共同体的概念模式与主要类型

1.1 创新共同体的概念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美国科技领域机构与组织为应对冲击影响,联合发布《空间力量:建设美国创新共同体体系的国家战略》,首次提出了“创新共同体”理念和组织形式[1-2]。学术界关于创新共同体概念的相关研究开始涌现。Coakes E W等(2007)认为创新共同体是客观存在的具有共同利益诉求和理念价值取向的创新组织方式[3]。Montoro-Sanchez A等(2011)将创新共同体视为多主体共同致力于创新的一种实践形式[4]。与此同时,创新共同体开始广泛受到全球研究机构以及专家学者的关注,成为研究新热点,国内学者王铮等(2018)[5]将创新共同体的概念总结如下:以相同的战略导向作为远景目标,通过建立统一运行机制,借助创新资源在共同体内部充分流动,实现资源开放共享,促进内部各行为主体(包括政府、企业、高校、研究机构等)积极开展创新合作与协同发展,所产生的一体化创新网络体系。创新共同体的建立可以强化各主体创新能力,实现区域创新绩效以及竞争力影响力的整体提升。

1.2 区域创新共同体的组织模式

创新共同体正成为引领区域创新发展的关键组织形式和区域协同发展最适合的载体[6]。这一组织形式的优势是侧重于长期创新合作网络关系的构建延展,而非短期的创新合作。通过共同体内创新联系强化和创新网络密集化,巩固夯实创新共同体的认知、社会、组织和制度基础,推动形成创新共同体发展与各方面互补互促、联动发展的良性局面[5]。

具体而言,区域创新共同体建立的关键环节有以下几点:(1)政府与科技领域有关部门要强化战略协同意识,成立创新服务机构或组织,由其倡导牵头,整合各类成果价值与创新资源在区域创新共同体内部流动。(2)建立统一的协作基底及行动框架,在此基础上统一产业规划与空间布局,作用于创新共同体内各类创新主体。(3)按照一个产业创新链部署、构建协同创新共同体,使不同的创新主体相互衔接、高效运营和持续发展。(4)培育发展并吸引整合各类创新主体,使各类主体被整合到不同体系中,然后通过协同工作方式,促进共同体内部开展科研技术创新,并将创新成果加速转移转化,最终实现促进区域创新与经济发展,具体如图1所示。

1.3 区域创新共同体的主要类型

通过文献调研和实地考察等方式广泛调研国内外城市群创新协同发展典型案例,可以将区域创新共同体分为单极引领型、双核共振型、多中心城市融合共生型[7]。

(1)单极引领型。从国内外城市发展实践可以看出,单极城市往往通过创新驱动和技术迭代实现产业的转型升级,逐渐建立起国家和区域经济发展中的核心地位。由于其自身综合实力强,产业整体发展水平高,产业结构相对合理,产业创新能力强,对周边其他城市产业发展具有明显的引领带动作用,形成了周边城市围绕中心城市创新链部署产业链的区域协同创新体系。这种以一个中心城市为创新引领支点,是城市群从雏形发育到快速发育阶段典型的区域协同创新组网模式。它的显著特征是中心城市在市场需求导向下,建立起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在政府引导和规划作用下促进区域内人才、资金、技术、平台等创新要素加速流动,形成依托市场机制和优势创新企业自发集聚形成的协同创新,如东京城市群、武汉都市圈等。

(2)双核共振型。由两个中心城市作为城市群核心动力承载,通过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知识经济,促进区域内协同创新和产业协作。周边城市可以依据自身优势和产业结构特征,制定产业发展规划,全方位承接两个中心城市的产业分工和转移,该组网模式能够有效推动跨区域产业布局和经济结构调整,实现区域一体化的产业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这种以“双核心互荣互促+周边城市对接融入”模式开展区域协同创新的情况存在于城市群发展趋于成熟阶段,比较典型的有成渝双城经济圈、广佛创新走廊、波士顿-华盛顿城市群等带状区域创新体系。

(3)多中心城市融合共生型。由多个中心城市作为创新引领核心节点,组网周边中小城市形成错位发展、布局优化、功能互补的区域协同创新体系。该类型多构建于城市群由快速发育阶段到成熟阶段,如美国北卡罗三角园区、长三角、京津冀、粤港澳大湾区等。在这些城市群演进发展过程中,大多突出强调一体化顶层设计,通过实现区域内创新资源的快速流动,进而形成产业细分、机制健全、高效配置的城市群发展模式。

2 郑开区域协同创新发展的现状及问题

2.1 郑开区域协同创新发展现状

首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院发布《中国城市科技创新发展报告(2022)》显示,郑州作为9个国家中心城市之一,科技创新发展指数排名末位,且除了郑州市以外,其余8个国家中心城市均排名全国前20。与其他中心城市相比,郑州的科技创新实力相对较差,创新资源配置和要素空间布局存在较大优化空间,在协同创新方面与周边城市联系不够紧密,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效应并未充分发挥。开封市的创新发展也面临缺少关键产业支撑、资源高效开发利用不足、对资本缺少吸引力等诸多局限性。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推进郑州与开封同城化,引领中原城市群一体化发展”,为郑州、开封两地融合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隨着郑开同城化发展的不断深入,两地协同创新生态环境也在逐步形成,河南省陆续提出郑开科创走廊、中原科技城、郑开新区等建设规划,旨在将郑开同城化示范区打造成为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研发高地、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高地。2022年4月,《郑开同城化示范区国土空间规划(2021—2035年)》正式启动,明确了郑开同城化发展过程中两地战略定位、发展目标、空间格局和重点任务。整体来看,两地城市功能聚合互补、公共服务共建互享的发展态势基本形成,一系列区域规划和政策的出台,为创新郑开同城化科技领域发展体制机制,深入推进郑开区域协同创新提供了独特优势和良好条件。2023年10月,河南省政府宣布《郑州都市圈发展规划》正式获国家发展改革委复函,成为全国第10个获得复函的都市圈规划,意味着推动郑州都市圈科技创新策源协同“提档”增速将步入快车道,郑开同城化发展作为重点区域规划之一,也亟须围绕科技创新区域协同重点工作加快从产业创新协同、技术攻关合作等方面深度推进。

2.2 郑开区域协同创新发展问题障碍

随着国内各大都市圈城市群创新合作模式的层出不穷,郑州与开封在科技领域的协同创新融合还不够深入,效果还不够明显,没有达到理想状态。两地在深化区域创新协同发展的进程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和障碍:

(1)存在区域制度壁垒。郑开同城化发展目前已进入瓶颈期,但是郑东新区与开封新区之间并未出现可以带动两地协同化发展的第三主体,相对西咸、成渝等地通过共建国家级新区作为加速两地同城发展的抓手形式,郑州开封两地还需在中间地带设立河南国家级新区方面作出更大努力。当前,两地的行政区划障碍是深入创新协同的最大绊脚石,打破郑州开封两地的行政区划和制度壁垒,深度建立跨地区和跨部门的协同机制,联手打造资源共享、技术共享、人才共享的创新协同平台,才能进一步加强两地间的交流与合作,推动区域协同发展。

(2)产业协同程度不高。城市间产业协作是区域协同创新发展的重要基础,但是由于区域定位特色不明显,加上财政分灶等原因,郑州开封两地政府都从各自利益出发,追求行政区划内的经济绩效,在产业结构规划和分工协作等方面缺乏必要的统一协调,造成不同程度的产业结构趋同、互不相容、重复建设和恶性竞争等问题,不仅无法充分发挥各自优势,还会造成区域整体竞争力和影响力下降,影响同城化的深入推进。

(3)要素资源流动有障碍。分属不同的行政区域,行政体制的排他性导致空间毗邻地区因行政边界产生屏蔽效应,体制机制因素对生产要素流动的影响广泛存在,科技创新方面的人才、技术、资金等资源要素目前在两地之间自由流动还存在着明显的障碍,特别是随着郑州国家中心城市建设步伐的加快,高端要素资源短期内仍将加速向郑州流动,导致“虹吸效应”扩大化,也不利于郑开区域协同创新高质量发展。

3 郑开区域创新共同体的构建模式

近年来,郑州开封两地在创新资源融合、科技协同发展等诸多方面达成一致,但是缺乏统一制度基础,导致区域协同创新发展没有形成清晰完整的脉络。郑开两地要深度推进同城化,在空间布局、产业规划及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实现一体谋划,避免产业简单复制和同构性、同质化[8],同时需充分考虑两地产业发展定位,确定两地产业关联关系与上下游布局,建立适合两地协同创新发展的具体模式,构建出发展定位明确、发展脉络清晰的区域创新共同体[9],推动两地实现全面协同和良性互动。

郑开区域创新共同体要构建错位分工与优势互补的产业协同发展体系,如图2所示。郑州作为国家中心城市之一,科技资源优势明显,人才资源相对密集,应充分发挥溢出效应,带动周边城市产业转型发展,可以按照“总部+基地”模式,主动向开封外溢汽车零部件组装、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等产业领域的生产加工技术,跨地区构建产业协同创新链条和产业生态布局,从而扩大产业规模,促进经济发展。郑开同城化示范区要侧重于科技成果转化,努力建设成为全省先进制造研发基地和成果转化区,依托异地孵化、一区多园等合作模式,推动优质技术成果、创业企业在同城化示范区落地,做到吸收郑州的资源与技术进行研发、转化,并向开封输送成熟技术与先进成果,带动开封实现产业转型升级。开封传统产业基础较好,装备制造、汽车零部件、化工新材料等产业领域有基础,强化支柱产业的集群化规模化,同时做好战略性新兴产业(生物医药)和未来产业(新型储能)的布局谋划,定位发展形成全省产业转型升级试验区。

4 郑开区域创新共同体的实现路径

4.1 深化科技管理制度改革

在组织层面,成立推进郑开协同创新官方协调工作组,建立健全深层次、全方位、宽领域的创新合作机制,具体包括协同创新领导小组和专责小组。协同创新领导小组主要负责郑开同城化区域重要科技决策的协商和议定,由两市主管科技创新工作的市级领导组成;专责小组负责区域协同创新及科技合作的具体组织协调和统筹推进,由两市发改、科技、工信部门主要负责,吸纳区域经济发展、产业创新发展等领域的专家学者组成科技智库为专责小组提供智力支撑。建立常态化工作制度,定期召开联席会议,研究解决郑开科创同城及区域协同创新发展中遇到的重大问题,制定科技协同创新重点任务。在政策层面,推动两市政府部门签订《关于推进郑开科技同城的工作方案》,探索统一规划、联合共建等模式,以构建创新共同体为核心理念,研究制定推进郑开科创同城、丰富两市科技合作方式、提升区域协同创新效能的科技创新政策措施,共同规划编制郑开同城化优势产业发展规划,配套实施产业转移支持政策。

4.2 构建科研联合攻关体系

围绕全省重大战略需求和主导产业发展,支持郑开两地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创新创业团队联合组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产学研联合创新平台、高层次人才联合创新创业基地等创新平台,积极争取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在郑开同城化区域内建设布局,形成推动郑开区域协同创新的核心动力引擎。设立区域技术创新与应用发展专项,聚焦郑开同城化区域内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化发展,依托科技龙头企业、国家级高新区,以郑开两市行业共性技术和产业需求为导向,凝练实施高技术产业示范项目。联合建设中试基地,为企业规模生产提供概念验证、技术成熟度评价、中试熟化和小批量试生产等中间试验,实现“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技术应用—成果产业化”全过程无缝衔接的开放共享平台。

4.3 共建跨区域特色產业链

鼓励支持两地探索“飞地”模式,引导开封企业到郑州高新区、航空港、中原科技城等地设立离岸科创园等“科创飞地”,探索“创新柔性融合”。引导郑州高新区、经开区等国家级开发区到开封、兰考设立异地孵化器,推动郑开产业园区深度合作。发挥郑州高新区、郑州经开区、郑州航空港等高端园区引领带动作用,优先选择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装备制造等两市具有较好协作基础的产业,支持龙头企业牵头带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组建一批跨区域产业联盟,推动郑开产业园区深度合作,以郑州、开封省级产业开发区以及兰考特别合作区为主要载体,通过结对发展、分工协作、共建园区等形式,重点在园区管理模式、区域联合招商、利益分享机制等方面创新合作。

4.4 促进科技资源融通共享

创新资源是科技创新发展的重要基础和关键要素,健全创新资源跨区域开放共享机制,以协同创新和科技合作为重要纽带,切实发挥各类创新资源要素的支撑作用,可以实现郑开同城化区域内科研资源和企业需求的有效配置及精准对接。通过建立区域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的方式,加快推动郑州开封两地区划内科技文献、科研仪器、专家人才、创新成果等资源的共享共用,打通郑开同城化区域内知识、资金、人才、技术的流通对接渠道,为两地各类创新主体、开展科技活动提供精准匹配的资源与技术支持。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区域性技术转移中心,完善科技成果信息汇交与发布机制,加速郑开两地优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定期开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重点成果展示、推介和对接服务。

4.5 推进郑开科创走廊建设

以郑开科创走廊建设布局为抓手,充分发挥科技创新资源集聚效应。加快推动黄河水院鲲鹏学院、国际心脏科研小镇、超级小麦遗传育种国际科技合作基地等重大创新平台、新型研发机构、一流科技园区以及技术转移机构向郑开科创走廊带和郑开同城化示范区集中布局,推动区域协同联动发展。建设科创走廊兰考功能区,重点聚焦产品创新、应用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等创新链条后端领域,形成区域协同发展科创链条。打造以创新驱动为核心功能的先行示范区,高密度整合创新需求与资源,推动两市全域创新同城化,构建“基础研究+技术创新+成果转化+专业服务+资金融通+产业集群”全周期、全要素集成的开放式协同一流创新生态系统。

5 结语

建设平台共建、资源共享、项目共促、政策互通、成果共享的区域创新共同体,是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对于促进区域各类创新要素的高效集聚,优化创新资源的战略布局,增强城市群与都市圈科技创新能力和经济实力具有十分重要的实践意义。本文在文献调研、案例分析的基础上,归纳总结创新共同体的概念与主要类型,阐述了区域创新共同体的组织模式与运行机制,并以郑州开封区域协同为例,围绕政策制度、科研项目、产业链条、创新资源、空间布局等要素勾勒区域创新共同体的构建路径,有助于郑开两地形成优势互补、错位协同、加速崛起、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有效辐射和强化中原城市群内其他城市的综合竞争力,是推进河南省构建一流创新生态、建设国家创新高地的有力支撑。

参考文献

Association of university research parks. The power of place: A national strategy for building Americas communities of innovation[EB/OL]. http://www.aurp.net/assets/documents/The Power of Place.pdf [2015-9-16].

李春成.创新共同体: 协同创新的理念与工具[EB/OL]. http://blog.sina.com.cn/s/blog_d38885690101hyqt.html[2016-3-18].

Coakes E W, Smith P A C.Developing communities of innovation by identifying innovation champions[J]. The Learning Organization, 2007, 14(1):74-85.

Montoro-Sanchez A, Ortiz-de-Urbina-Criado M, Mora-Valentin E M. Effects ofknowledge spillovers on innovation and collaboration in science and technologyparks[J]. Journal of Knowledge Management,2011,15(6):948-970.

王峥,龚轶.创新共同体:概念、框架与模式[J].科学学研究,2018, 36(1):140-148+175.

刘智.京津冀科技协同创新共同体的构建路径研究[J].中国科技产业,2020(11):49-52.

范文博,葛婷婷,兰雪.区域协同创新体系建设布局对成渝地区创新融合发展的启示和建议[J].决策咨询,2021(5):30-33.

陈秋英,陈青兰,杨连峰.厦漳泉大都市区同城化科技政策效率提升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4,34(11):30-35.

杭州市发展规划研究院课题组.特大城市推进区县共富的思考与建议: 以杭州为例[J].浙江经济,2023(1):38-40.

猜你喜欢
区域创新协同创新城市群
长三角城市群今年将有很多大动作
我国第7个城市群建立
把省会城市群打造成强增长极
基于区域创新网络的产学研合作机制研究
郑州市创新能力综合评价
云服务环境下的高校协同创新研究
校企联合培养卓越工程师的产学研协同创新体系建设研究
高校脑科学人才培养模式初探
郑州市各县(市)创新能力综合评价
基于GeoDa—GIS的区域创新水平空间结构演化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