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书
《小院》
(唐)唐彦谦
小院无人夜,烟斜月转明。
清宵易惆怅,不必有离情。
喜欢家中有个庭院,不论大小,有一方庭院就好。就像博尔赫斯诗中所说,庭院是天空之河,是天空流入屋舍的通道。庭院贯通天地,让天光流淌进来,使夜晚更为亘古,使人在尘世而不失星辰的高度。
从前我家的庭院,正对着灶房,做饭时,炊烟袅到庭前。墙边三棵桐树,白天院子里光影流转,时聞鸟喧。洗过碗盏,绿荫辉映灶间,只觉日子宁静悠远。
母亲总是黎明即起,洒扫庭院,笤帚扫地声格外寂静。一盆洗脸水就放在树下,吃饭洗衣,清坐说话,都在这里,下雨天,雨也落在院子里。天黑前,暮色在院子里久久流连,直至屋里灯光亮起。
夜间的庭院,黑暗伫立,如一个人,或一个神。三棵桐树,水井,门道,都无声地隐入黑暗。有月亮的晚上,庭院笼着淡淡的清辉,梧桐树影斑驳在地,有一种如梦的美幻,一种无端的哀愁,不知所起,幽邈难言。
唐彦谦这首绝句,意在言外,他尝试呈现的,即是月夜小院难言的清愁。“小院无人夜”,这句既命名夜晚,也命名小院。没有人的院子,静悄悄,好像什么也没发生,但是有别的在发生:“烟斜月转明”。夜气如烟,渐斜渐散,月色转明,如此良宵,使人莫名惆怅,不为得失,不为悲欢离合,亦不可以作为一个问题。
很多人读诗,读到“哀愁”“惆怅”,若是泛泛而读,倒也罢了,若是认真解读,必要追根问底,则必从诗人的生平经历中寻找原因,即使找不到任何证据,也要牵强附会地加以解释。这种解释大可不必,更恶劣的是,这样解读一首诗,等于扼杀了诗。
诗是非个人的。诗人的创作活动源于潜意识深处,他是作为人类心灵的一个原型在发声,诗作为艺术,经由诗人创造,但远远超越了他个人的生活领域,诗的创造性是非个人的。荣格在《论诗人》文中谈到“情景秘诀”,他说艺术家创作的秘密,即在艺术表现那一层经验里,人类是整个人类,而不是以个体方式生活的某个人,个人的喜怒哀乐无关紧要,诗人的个人生活不能解释他作为诗人这一现象。
唐彦谦作为诗人,直觉到了这个问题,诗的最后一句“不必有离情”,谢绝了所有的推理解读。他知道他不是因为离情,也知道此时的惆怅,在别人看来必然是由于离情。清宵易惆怅,不为什么,也不需要解答,因为我们都懂。莫名惆怅,是超越个人经验的,是我们潜意识深处被触动,是也许早已遗忘了的记忆渴望将我们唤醒。
(摘自《春山多胜事:四时读诗》)